本报记者高培彤、赵毅厦门报道“到2025年,我们将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品牌前三名之一,代表中国新能源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云渡汽车设定了一个大目标。8月6日,以“用初心迎接更新”为主题的云度汽车战略新闻发布会在厦门举行。在新闻发布会上,云都汽车“焕新”管理团队亮相。除了林密于5月重返云都汽车担任首席执行官外,他还引入了高级副总裁詹雯雯、首席技术官傅振兴、副总裁曹刚、副总裁张震等“助手”。从分工来看,詹雯雯负责战略规划方向,傅振兴任首席技术官,曹刚负责营销,张震负责品牌和公共关系。重回赛道,云渡汽车面临挑战。作为2015年成立、具备新能源汽车制造资质、成立一年后建厂、两年后推出车型、2018年完成9300辆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云渡汽车早已完成了“研发、交付、售后”的流程。然而,由于股东变动和其他问题,它在2019年开始落后。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云度2019年销量为2566辆,2020年1-6月销量为402辆。在人员方面,2018年,时任执行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的林密离开云度汽车。如何实现目标?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首要问题是资金储备和“造血功能”。在具体的“战术”上,产品层面涉及产品定位、用户受众、技术层面涉及技术路径、核心技术储备、研发能力、营销和售后方面涉及渠道建设、用户服务等。更不用说,在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大量流向B端的情况下,它还涉及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水平——B端和C端销售之间的平衡以及未来的转换问题。对于上述问题,云度汽车需要提供答案,而答案在未来的实施效果决定了云度汽车的目标能否实现。在8月6日的“佳迪”战略发布会和采访中,云渡汽车没有明确宣布其重返赛道获得了多少资金。不过,林密提到,云度汽车是一家混合所有制车企,其优势是在创业阶段拥有相对较强的“家族背景”。由于汽车制造的反应周期很长,一家汽车制造企业要在3-5年内实现盈利,这太荒谬了。当企业在3-5年内无法盈利时,在这种所有权形式下拥有“强大的家族背景”的优势非常重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股权关系方面,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在云都汽车2019年度报告中的9亿元注册资本中,有限公司持有云都汽车39%的股权,莆田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其34.44%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刘新文持有其15.56%的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福建海源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其11%的股权。公开资料显示,刘新文是云度汽车的前首席执行官。然而,当谈到混合所有制给云度汽车带来的优势时,林密表示,其中一个优势是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第二大股东,拥有决策权和高效的运营机制。这也意味着,林密今年5月重返云都汽车后,包括林密在内的管理团队获得了一定的股权激励。一般来说,股权激励是传统民营企业激励和提高内部管理效率的常见方式。缺乏股权激励制度的国有企业经常被质疑缺乏类似的激励制度,并被指责管理效率有限。云都汽车副总裁兼品牌公关官张震在与本报记者沟通时透露,云都汽车的国有股权控股已经进行了调整和优化,Put……
n国投增持股份,管理层也持有股份。然而,工业和商业层面的调整尚未显示出来。此外,除了在工商层面增持股权外,莆田国投还有资本投入,为云度汽车注入新鲜血液。管理团队也有相关的资本投资。目前,云渡汽车资金相对充裕,在过去两年内可以进行重大投资。此外,林密表示,云度汽车是一家典型的总经理负责制企业,与其他国有企业相比,受到的关注较少。当谈到混合所有制是否会对管理产生一些“约束”时,林密表示,在没有足够授权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在“有强大的家庭背景”的现状下,我们如何平衡对汽车制造业的巨额投资,以支持云度汽车,直到它有足够的“造血能力”“能力?林密表示,让汽车制造业回归本源是一项需要企业生存的业务。业务的核心是企业必须产生正的现金流和利润。如今,汽车制造业的许多新势力都在不断烧钱,这不是云度的战略,”傅振兴解释道。在汽车层面,云渡汽车正在开发一个高度模块化的汽车架构平台,以实现该架构下的SUV、轿车和其他衍生车型都共享车身,极大地减少了后续的开发周期和成本。在系统层面,云度汽车正在开发高功能集成模块,战略规划中考虑从技术角度优化成本投资。在政策支持方面,2020年7月,福建省发布《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动福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2年,全省共推广56万辆新能源标准汽车,使2019年累计推广应用量翻一番。消息发布后不久,云都汽车与福建省另一家汽车公司新龙马合作,协助实施电动福建战略。当曹刚谈到为什么加入云度汽车时,列出的第一个原因是提到了上文提到的“电动福建”战略,认为政府从产业链到消费层面给了新能源汽车巨大的空间和增长机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业内较早提出三年对冲回购的公司,林密表示,回归市场的重要一点是兑现自己的承诺,“感谢您当年选择我们。此外,云都汽车还发布了“5年感恩π计划”。在产品定位方面,云都车定位为15万元以下的车型。关于“以初心迎新”中的“初心””,林密表示,电动汽车应该走进千家万户,而不是只有富人才能购买和享受的东西环中国67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主要省会城市。在不从这个基础上起步的时候,云都汽车将重点发展三四线城市以及县、乡甚至村级的全网渠道。我们希望这个数字明年能迅速翻一番,并真正扩大毛细血管。对于三、四、五线城市甚至农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林密回国后进行了多次考察,认为潜力巨大。但在他看来,下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并不是要取代低速电动车。低速电动车的真正用户是一些没有驾照的老年人,而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的真正目标客户是年轻人。扩大这个市场需要解决的痛点包括如何接触他们,平衡销售和售后网络的收入,以及拥有合适的金融产品。对于B端和C端用户的拆分,不同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达70%的流量……
对于B端市场,林密表示,云都汽车之前70%的车型也是SUV车型,不适合出租车和叫车轿车车型。然而,云都汽车在B端市场也有一席之地。林密表示,目前,云都汽车在福建省三明市运营“电动微型客车”已经一年多了。“电动微型巴士”的场景是在县城和其他地区,车顶上的屏幕显示第一位乘客的目的地。单程价格固定在3元,出租车可以中途“招手停车”,最多可搭载4名乘客。同时,云度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实现类似叫车的在线调度,从而实现在线接单。据计算,在上述“电动微型巴士”运营中,车辆在搭载一名乘客时无法盈利,但只要达到两人,就可以盈利。目前,该模式已投入运营,并已实现盈利。它将在下半年大规模推广,由于出租车和公交车在县城场景中经常遭受损失,地方政府对“电动微型公交车”持非常欢迎的态度。那么,云度汽车未来在B端和C端市场的销售分成比例大致是多少?林密表示,C端仍将占到70%左右。在产品未来规划方面,詹文宣布云渡将采用“乘用车+商用车”的双线产品布局,实现“双轮通道”,扩大产品矩阵。产品级别涵盖A00、A0、A、A+级别,产品类型包括两厢车、掀背车、SUV、Cross和物流车。技术路径主要由纯电动汽车驱动。据云度汽车介绍,基于π1和π3车型的升级车型即将上市,云度首款物流产品也将于今年上市销售。在雄心勃勃的技术目标下,云渡汽车的车型如何保持足够且明显的竞争力?问题又回到了研发和制造的层面。林密表示:业界领先的新一代模块化纯电动平台也在研发中。模块化和平台化产品开发的向前发展将有助于云渡快速丰富产品线,在10万至15万元的主要市场范围内提供真正具有竞争力的系列产品,并帮助云渡新能源汽车在未来5至10年赢得这场市场竞争。该平台的第一款模型将于2021第一季度发布,所有请接受林幂的保留意见,林幂的信心可能来自傅振兴。傅振兴表示,上述平台拥有真正世界领先的电动化模块架构,这将是云渡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和市场环境下赢得竞争的“神秘武器”,在市场外资股比限制解除后。傅振兴在发布会上强调,云渡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将聚焦于三电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系统。傅振兴介绍,在电池技术方面,云度汽车正在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量产。与现有的三元锂电池相比,其能量密度翻了一番,循环寿命提高了10倍,并且具有更广泛的环境适应性。与此同时,云都也在探索开发密度更高的新型锂硫电池。这项电池技术将使云度车型在续航里程上实现质的飞跃,使云度的新能源产品真正获得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的竞争优势。在电机系统方面,傅振兴表示,云都已成功开发出世界领先的油冷扁铜线电机,有效功率密度高达7kw/kg,比世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5%以上。这有效地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彻底解决了电机的噪音问题。在电子控制系统方面,云都正在开发以碳化硅为动力元件的新一代电机控制器。与IGBT车辆控制器相比,在相同频率下,它们的开关损耗降低了75%,整体损耗降低了30%,体积降低了50%。此外,詹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尽管如此,到2021,云都的产品将在定制的基础上实现L2级高级驾驶辅助。2022年,云度新一代架构产品将适应L3级自动驾驶技术,到2025年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云都将积极提升产品网络化和OTA技术水平,从2021开始逐步实现车辆控制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导航系统和娱乐系统的升级。
标签:云度
北京商报讯8月8日,网约车平台首汽约车宣布与九寨沟县政府联合推出“九寨约车”,为赴九寨沟旅行的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互联网化出行服务。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高沛通赵毅广州报道《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注意到,8月8日凌晨2时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披露小鹏汽车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小鹏汽车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距离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敲钟仅过9天,第三家赴美IPO的造车新势力浮出水面。
1900/1/1 0:00:00今年是全国汽车产业发展非常艰难的一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17左右,上汽、东风、比亚迪汽车销售数量同比分别下降3024、176、30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尹丽梅童海华北京报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年,全球车企遭遇挑战,法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雷诺集团的身影闪现其中。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陈燕南童海华北京报道“在疫情之下,企业需要自问:什么才应该是重点?销售、利润,还是增长?”近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