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期| 2020年8月22日
今年下半年,汽车市场的复苏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第一周,国内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量为3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7月第一周增长8%;8月第二周,国内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量3.9万辆,同比增长9%,车市整体走势平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由于成都车展上的各个品牌在8月份收到了大量意向订单并交付到门店,因此提前了秋季的营销工作。同时,车企在车展上推广的新产品也将带动8月汽车市场走强。此外,由于8月高温假期和雨季的影响,私家车出行的必要性更加明显。因此,部分地区市场在经历了8月的异常天气后仍将表现强劲,中国铁联对8月车市的销售增速持乐观态度。
图片来源:摄影网
事实上,在下半年初,汽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强劲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到159.7万辆,同比去年7月增长7.7%,实现了2018年5月以来最强劲的正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7月份国内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线下营销活动的逐步恢复。
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汽车市场目前正处于向上改善的过程中,乘用车是典型的可选消费品。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可选消费品具有更大的上行弹性,乘用车产业链的估值和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
在天风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研究员楼洲新看来,基于对未来复苏的预期,汽车板块的业绩势必会快速增长,汽车行业的复苏将带动行业整体业绩。汽车行业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未来的维修有很大的灵活性。
7月汽车市场的复苏势头仍在继续
下半年将实现3%至5%的正增长
7月份,国内汽车产销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同比正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7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1万辆和211.2万辆,环比下降5.3%和8.2%,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6.4%。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中汽协认为,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总体恢复态势持续向好,特别是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市场主体加快复商复市步伐,居民户外消费有序增加,市场活力逐步提升,市场销售持续改善。
图片来源:客运协会
7月零售额比6月环比下降3.7%,比2011-2019年7月平均环比增长率下降7%的正常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显示出淡季消费的强劲趋势。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的‘V型’反转趋势越来越明显,”崔东树表示。
从车型来看,SUV依然强劲,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
轿车和MPV车型的同比销量也由负转正。值得注意的是,MPV车型有所回升,销量较上月增长8.3%。
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首次出现正增长。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增长15.6%和19.3%。自去年补贴政策调整以来,新能源汽车一直在下降,今年7月首次出现正增长。这表明,一方面,企业通过战略调整逐渐找到了出路,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逐渐适应低补贴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认为。
综合1-7月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总额939万辆,同比下降18.5%,较1-6月累计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减少212万台,约占去年零售总额的10%。这主要是由于春节提前和疫情的影响。第一季度零售额同比减少208万辆,第二季度减少17万辆,三季度初增加12万辆,反映出旅游业的快速复苏,”崔东树说。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协会
对于汽车市场的全年预测,中汽协仍预计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降10%至20%。国内外疫情是否会在今年下半年再次爆发尚不确定。疫情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今年下半年汽车市场的整体趋势,”徐海东表示。
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全年汽车市场销量将同比下降8%至11%。在崔东树看来,基于目前乘用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实现3%至5%的正增长。
豪华汽车市场持续走强
市场份额创新高
豪华汽车市场已成为汽车市场整体销售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7月,国内豪华车市场销量约23.58万辆,同比增长28.2%,增速在三大细分市场中最高;1-7月,国内豪华车市场累计销量约128.93万辆,同比增长4.8%,是三大细分市场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市场。
图片来源:客运协会
从市场份额来看,7月份豪华车市场份额保持在15%的历史高位。乘联会认为,消费者升级的高端交换需求和豪华车促销折扣价格的下降趋势带来的价格优势,迅速导致细分市场的反弹。
图片来源:客运协会
行业分析表明,在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7亿辆后,乘用车消费需求正逐渐从首次购车转向置换和增购。置换型购车需求已逐渐成为推动汽车销售的重要因素。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更换和额外购买时购买价格更高的车型。
进入汽车市场存量竞争后,新车消费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老车主的升级换代,许多豪华品牌也在扩大产品线。据央视财经报道,以宝马为例,目前在中国销售的配置超过200种,超过41个车系;
梅赛德斯-奔驰今年也推出了18款新车型进入中国市场,其中20多款售价在30万元以下。此外,汽车金融贷款的渗透率也在提高,购买豪华汽车的门槛明显降低。
在豪华车的持续强势下,BBA已经成为细分市场的“大赢家”。7月,国内豪华汽车销量前十名全部由BBA的产品覆盖。其中,宝马车型占据4席,梅赛德斯-奔驰和奥迪产品各获3席,奥迪A6L以约1.72万辆的记录再次夺得月度销量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BBA推出了宝马全新4系、梅赛德斯-奔驰GLA SUV等一系列新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布,BBA的年度销售竞争可能会有新的亮点。
图片来源:企业提供
在中国豪华车的第二阵营中,雷克萨斯7月销量超过凯迪拉克,新车销量约2.23万辆,同比增长38.6%;其中,电动汽车销量为8804辆,占当月销量的39.4%。
凯迪拉克7月的销量也实现了正增长,达到约2万辆,同比增长36%;从1月到7月,凯迪拉克的累计销量突破了10万辆的门槛,达到约10.44万辆。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雷克萨斯1-7月在中国的累计销量约为11.91万辆。这意味着在比赛的前七个月,雷克萨斯已经取得了领先。今年,凯迪拉克能否守住国产豪华车第二阵营的榜首位置,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沃尔沃在7月份也取得了丰收,在中国的销量约为1.26万辆,同比增长24.9%;
1-7月,沃尔沃在中国的累计销量约为8.04万辆,同比增长12.3%。
崔东树预计,随着整体车市逐步复苏,豪华车市场产品的下滑趋势将加快,而随着新能源增量的逐步增加,国产豪华车的增速仍将快于车市整体增速。同时,豪华车在SUV市场的渗透仍有巨大潜力,这将挤压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空间,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追赶德国和日本汽车市场份额并再次扩张
合资阵营两极分化凸显
下半年,在合资品牌中,日本车企加快了追赶德国车企的步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德国品牌7月销量同比增长12.1%,1-7月市场份额为26.9%,与1-6月相比增长0.1%。日本品牌7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3.8%,1-7月市场份额为24.3%,较1-6月增长0.2%。有观点认为,日本车企稳定的市场表现与其品牌营销、技术投资和产品战略密切相关。
0
图片来源:客运协会
从7月份的销量来看,几家日本车企已经实现了正增长。其中,东风日产凭借轩逸、天籁、奇骏、小科等车型的良好表现,实现了近10万辆的月销量。
紧随东风日产之后,一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东风本田在7月乘用车公司销量排行榜上排名第7至第10位。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家车企均有3款车型在7月份月销破万。此外,马自达在7月份也出现了一轮增长,在中国的销量达到约1.77万辆,同比增长4.1%。
在德系品牌中,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7月乘用车公司销量榜上仍位列前两位。一汽-大众凭借大众、奥迪和捷达品牌的强劲表现,7月销量同比增长15.3%,成为唯一一家市场份额超过10%的车企。
上汽大众方面,其7月份的销量约为13.71万辆,市场份额为8.6%。其中,大众品牌以12.2万辆的销量记录继续保持着7月份单车品牌销量的榜首位置。据了解,大众品牌将通过推出改款途观L、途观X和改款惠安,在下半年实现销量增长。
1
图片来源:客运协会
7月份,美国汽车的销量也有所增长。数据显示,7月美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5%,是合资车系中增速最快的。其中,上汽通用今年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别克和凯迪拉克品牌功不可没。别克7月销量约7.69万辆,同比增长36.6%;凯迪拉克7月销量超过2万辆,同比增长36%。
此外,福特也经历了疫情爆发。长安福特7月销量约2.17万辆,同比增长20.2%。有分析人士认为,福特和林肯加快产品更新和车型推出,以及定位上的细微调整,是长安福特销量回升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韩国和法国汽车的销量在7月份有所下降,分别同比下降19.9%和52.9%。1-7月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下降了33.9%和71.6%。
作为韩系车的代表之一,东风悦达起亚7月销量2万辆,同比增长7.5%,1-7月累计销量13.3万辆;
北京现代7月份的销量约为3.61万辆,未能进入7月份乘用车销量排行榜的前15名。1-7月累计销量约27.23万辆,同比下降32.2%。在此背景下,1-7月,韩国汽车的整体市场份额为4.1%。
2
图片来源:记者孙童摄
法国汽车的表现进一步触底,1-7月的市场份额仅为0.3%。有观点认为,东风雷诺退市对法国汽车产生重大影响,而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销量持续低迷,进一步凸显了法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生存问题。
对于合资品牌的整体表现,业内分析认为,在存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差异化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弱势品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3
自主品牌销售额触底回升
新能源已成为品牌向上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进入2020年下半年,国产品牌迎来了一个转折点。
来自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国产品牌累计销量约53.2万辆,同比增长4.3%,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3.8%。与6月份17.3%的同比降幅相比,降幅有所收窄。1-7月,国产品牌累计销量约316万辆,同比下降27%,占乘用车总销量的33.9%。
根据7月狭义乘用车综合销量top 15排行榜,国产品牌占据4席,较6月上升1位。其中,吉利汽车已从第五名升至第四名;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和长城汽车(601633,股吧;上汽乘用车在7月份进入榜单,排名第15位。
4
图片来源:客运协会
具体来看,国产品牌的冠军依然是吉利汽车,该公司在7月份连续4个月实现销量突破10万辆,约10.5万辆,同比增长15.1%;1-7月,吉利累计销量约63.6万辆,同比下降14.5%,完成全年141万辆目标的45%。
就具体车型而言,7月份,吉利汽车销售了约3.6万辆轿车和约6.6万辆SUV。其中,帝豪仍是吉利汽车销售的主力军,7月销量约1.7万辆;
1-7月,帝豪家族累计销量约17.5万辆,占吉利整体销量的27.5%。
此前,吉利汽车发布了名为“CMA超级矩阵”的模块化架构,这意味着吉利汽车将进入“4.0综合架构系统制造”时代。据了解,新款吉利CMA宽体中高端轿车PREFACE将于年内上市。
7月,长安汽车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势头,销量约8万辆,同比增长62.8%,位居国产品牌第二。其中,自主领域7月销量约12.4万辆,同比增长49.9%。总体而言,长安汽车经历了“多点开花”的局面,6月底上市的新款UNI-T销量突破1万辆,CS75、逸动、CS55等主力车型销量保持高位。
5
图片来源:记者张晓青摄
上海证券分析研究报告认为,预计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新产品周期将持续,蓝鲸家族车型的不断拓展和新高端产品系列UNI产品谱的完善将进一步打开公司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预计高增长趋势将持续下去。
乘联会数据显示,长城汽车7月销量约5.3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哈弗品牌是其销量的主要贡献者,7月新车销量约4.8万辆,同比增长11%。
在自主品牌二线阵营中,上汽乘用车和比亚迪保持稳定态势,7月销量分别为4.3万辆和3.1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后端独立车企都在生死边缘挣扎。例如,海马汽车7月份的销量仅为875辆,同比下降68.41%。
6
图片来源:记者张健摄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如何实现品牌向上成为近年来各大车企的一大课题。目前,国产品牌高端化发展的主要重点是寻求市场机遇。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大多数国产品牌在高端化发展方面尚未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是国产品牌前进的重要突破口。
正是基于此,瞄准新能源成为自主品牌的一项关键任务。例如,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R”标准车型荣威R ER6已正式上市;比亚迪推出了比亚迪唐等配备刀片电池的车型。
但从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来看,特斯拉的“碾压”态势明显,国产品牌的高端新能源之路仍面临重大挑战。
7
SUV跑赢市场
十大“玩家”洗牌
7月份,SUV细分市场的表现继续优于整体市场。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7月国内SUV产量为79.2万辆,同比增长19.1%;综合销量72.8万辆,同比增长13.1%。与轿车和MPV相比,SUV市场的增速仍然领先。
1-7月,SUV累计产量434.1万辆,同比下降11.3%;
累计综合销量430.1万辆,同比下降12.6%。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SUV细分市场仍跑赢汽车市场,产销表现跑赢轿车和MPV市场。
8
起草:记者孙童童
在7月SUV销量前十名中,有7款产品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长安CS75和本田宾智同比增幅最大,分别为104.4%和202.1%。在市场表现亮眼的同时,SUV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7月份的前十大销量榜单也发生了“大洗牌”。
具体而言,哈弗H6和长安CS75等国产SUV继续占据销量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其中,哈弗H6在经历了连续几个月的下滑后,已经恢复了正增长。目前,第三代哈弗H6已经开始预售,第二代哈弗H6的新车型也已经上市。新老车型的同步销售可能会继续为其销售增长注入活力;追赶哈弗H6的长安CS75 7月销量同比增长104.4%,进一步缩小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303辆。
此前一直保持前三的吉利博越,以1.44万辆的月销量跌出前十,排名第11。与此同时,迅速崛起的比亚迪宋出人意料地跌出了前十名。
进入七月,国产品牌SUV急需突破困境。在销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中,仅剩下三款自主产品,久违的荣威RX5不仅排名第一和第二。值得一提的是,荣威RX5在刚上市时就率先喊出了“互联网汽车”的口号,并在上市初期以月销2万元的成绩取得了持续的市场表现。然而,随着竞争对手加速推出互联网车型并升级智能互联网连接功能,荣威RX5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渐减弱,销量开始低于预期。直到PLUS版本的发布,荣威RX5才注入了新的动力。在PLUS版本的支持下,荣威RX5在6-7月逐渐回升,以1.63万辆的记录再次“秒杀”前十。
9
起草:记者孙童童
与国产品牌相比,合资SUV表现更强,在前十名中占据了7位。其中,本田CR-V夺得合资品牌销量冠军,在总榜单上排名第三。紧随其后的是丰田RAV4,它距离本田CR-V不到400辆。新升级的丰田RAV4已成为合资SUV冠军的有力竞争者。此外,梅赛德斯-奔驰GLC以1.64万辆的记录跻身前五,同比增长32.4%,仍然是榜单上唯一的豪华车型。
在合资SUV中,日系产品更具竞争力,本田CR-V、丰田RAV4、本田宾智和日产奇骏均进入前十。其中,本田宾智表现最为突出,7月销量1.53万辆,同比增长202.1%。
值得一提的是,在插电式混动车型和强劲的终端优惠支持下,途观L 7月销量约1.61万辆,同比下降0.7%。与6月43%的同比降幅相比,有扭转颓势的迹象。
从7月份SUV市场最畅销车型的变化可以看出,该细分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合资品牌不断加大规模,推出或升级新产品,辅以终端优惠,向SUV市场发起猛烈进攻。尽管国产品牌面临困境,但它们也在努力保持在SUV市场的先发优势。
0
MPV进入“精品赛”阶段
下半年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7月国内MPV销量约9.5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7.5%,销量基本恢复到过去同期水平,但增速仍低于整体市场;
1-7月,国产MPV累计销量达到52.9万辆,同比下降33.7%,降幅继续收窄。
销量的回升也推动了MPV市场份额的增加。数据显示,7月,MPV在狭义乘用车整体市场份额中所占比例为6.0%,环比增长0.6%;1月至7月,MPV占据了整体窄乘用车市场5.7%的份额,与第二季度5.3%的市场份额相比略有上升。然而,整体市场份额仍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1
图片来源:客运协会
从各级别车型来看,7月A0级MPV零售量为3万辆,同比增长10%;7月B级MPV零售量为3万辆,同比增长34%;7月C级多用途车零售量为2万辆,同比增长11%。以上三个级别的车型构成了国内MPV市场的主要销售阵营。
相反,A级MPV市场持续承压,7月零售额为2万辆,同比下降30%。有分析认为,在使用场景和实用性方面,A级MPV和SUV车型的高度重叠成为其销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7月份MPV销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大多数车型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五菱宏光7月销量2.6万辆,同比增长17.3%,位居销量第一;
广汽传祺GM8同比增长400.6%,领跑自主品牌阵营。此外,广汽传祺GM6、东风风行等车型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7月,自主品牌MPV车型销量达到6.5万辆,同比增长3.2%,约占MPV车型整体销量的68%。凭借其高成本效益优势,它在“后疫情时代”释放了强劲的反弹潜力。
2
图片来源:上汽通用别克官网
在合资品牌阵营中,别克GL8 7月销量为1.5万辆,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日本品牌代表奥德赛和艾莉森的销量保持稳定,其中艾莉森表现相对较好,同比增长168.2%,超过了“同行”奥德赛。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上汽大众威然以2135辆的总销量首次登上榜单。作为最有可能撼动GL8的“种子选手”,刚刚上市的威然仍处于销量提升阶段。从整体趋势来看,威然很可能在国内MPV市场站稳脚跟,其站稳脚跟的过程可能对丰田塞纳和荣威iMAX8等即将推出的车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分析认为,在更务实的MPV整体市场中,口碑的积累和积累比“爆款”心态下的营销传播更有益。基于此,五菱宏光、别克GL8等具有较高市场声誉基础的车型在同一细分市场的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而亚历山德罗、奥德赛和广汽传祺GM6、GM8等处于“中期阶段”的车型可能会面临新产品发布的影响。
总体来看,7月国内MPV市场整体向好,各厂商压力暂时缓解。随着下半年新车型的不断注入,国内MPV市场或将呈现新格局。有观点认为,面对汽车市场的下滑趋势,不断被空间挤压的国内MPV市场正在进入“精品竞争”阶段。产品的综合实力将直接决定生存环境,国内MPV市场或将加速洗牌。
3
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
年销量可能超过110万辆
7月,新能源汽车打破了连续12个月的负增长,重回正增长轨道。
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显示,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增长15.6%和19.3%,实现2020年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
4
起草:记者李星
从2019年7月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下滑。进入2020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继续低迷。但自今年3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复苏增长趋势,直到7月实现了从负增长到正增长。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7月综合销量约8.26万辆,同比增长30.4%。
5
起草:记者李星
具体而言,7月份,特斯拉Model 3以超过11000辆的销量位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首位,但与6月份相比,Model 3的销量下降了24%。然而,其销量仍领先“亚军”广汽新能源Aion S 7329辆。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7月重返新能源乘用车月销量榜首,以超过1.38万辆的总销量从特斯拉手中夺回冠军宝座。
以蔚来、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7月的表现也颇为亮眼,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NIO、理想、小鹏、威马汽车四家新车制造商7月的销量占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的13.16%。
/{主机I}/ig/20230309230551692239/2.jpg“/>6
起草:记者李星
其中,理想凭借一辆理想ONE迅速超越小鹏和威马,打破了蔚来、威马和小鹏的“三条腿”格局,成为仅次于蔚来的第二家造车新势力企业,迅速跻身造车新力量第一阵营。来自中国汽车数据终端的零售数据显示,理想ONE 1-7月累计销量约为12200辆,位居中国新能源中大型SUV销量第一。
此外,以宝骏E100、奇瑞eQ、欧拉R1、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A00级车型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数据显示,7月,A00级车型的销量约占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的20%。
根据上汽通用五菱的官方数据,自今年在成都车展上市以来,宏光MINI EV已收到超过5万份订单。在最近的车型发布中,宏光MINI EV可能会探索低速电动汽车的未来升级方向,为A00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崔东树认为。
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车企为适应市场而进行的战略调整,再加上一系列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正增长趋势。中国汽车协会预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预计在100万辆左右。如果算上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可能会超过110万辆。
7
8
记者手记:汽车市场延续“V型”趋势
七月的汽车市场仍然“火爆”。
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到159.7万辆,同比增长7.7%,为2018年5月以来最强正增长。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的“V型”反转趋势越来越明显。
汽车市场的持续复苏是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经济繁荣持续复苏,各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促进购车需求释放。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很好控制,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购车消费的整体复苏进一步加强。此外,重庆车展、长春车展、成都车展等线下营销活动的逐步恢复,对汽车市场的消费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好消息仍在传来。随着北京疫情的全面控制和响应级别的逐步降低,东部、中部、南部等主要汽车市场的疫情已进入常态化控制阶段,各地营销活动遍地开花,终端车展人气强劲。第二季度,汽车行业销售收入增长14%,利润同比回升26%。随着企业运营的改善,年度目标的减少并不显著,为汽车公司下半年拉动市场力量提供了更多资源。此外,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正在逐步恢复生产,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基本消除。
我们惊讶地看到,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中国的供应链稳定,中国市场也正在成为国际车企的避风港。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即将过去,未来市场能否继续表现强劲?期待市场的反应。
记者:李硕、黄新旭、孙童童
李兴、孙磊、裴建儒、董天一
编辑:裴建儒
视觉:陈冠宇
排版:孙磊、马远、郑智
|本文版权归“每一个经典头条”所有|
禁止未经授权的转载、摘录、复制和镜像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9
0
本文首发于微信……
官方账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我们都知道保时捷作为一个经典的品牌,前阵子刚度过了自己的70岁生日。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WEY品牌官方获悉,VV7科技版现已开启预售,预售价1938万元。
1900/1/1 0:00:00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与拼多多团购事件再度迎来反转。8月18日晚8点30分左右,拼多多宣布此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订单的武汉团购车主已于当日提车,并办理了车辆上险。
1900/1/1 0:00:00担心错过精彩内容?把慧保天下设为星标吧注:本文作者吕咏丰系中国车险服务创新十人论坛成员。如何为数亿机动车和44亿驾乘车主提供美好的车生活?这成为我国新时代车险的新使命。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纽约时报8月18日报道,迫于加州劳工法的压力,网约车公司优步表示正考虑将其品牌授权给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商户。此举将成为帮助其将驾驶员划分为员工的另一种选择。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陈燕南童海华长沙报道“汽车行业正在时代剧变中阵痛前行,用户个性化、多维化、生活化的三大变化,倒逼着车企尝试柔性制造、小批量生产,向服务端延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