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行业前景得到认可的同时,上汽等传统车企的估值并没有明显提升。上汽集团的中小股东再次坐不住了。最近,在一个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一位股东问上汽集团(600104,股吧)董事会秘书,“你们公司有人在做投资者关系维护吗?有投资者接待工作吗?有没有提升公司价值?”最直接的痛点是最后一句,“上汽集团只值0.7比亚迪吗?”作为中国最大、年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一直是A股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然而,今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早在7月7日,比亚迪股价就飙升至83元/股,市值飙升至2264.4亿元。但就在同一天,上汽集团股价小幅下跌,市值降至2243.2亿元,放弃了“一哥”的头衔。当时,两者的市值差异并不显著,双方的竞争也略显胶着。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比亚迪的股价一路震荡上涨,而上汽则不冷不热,最终形成了投资者称上汽集团只值0.7比亚迪的局面。截至10月19日收盘,上汽集团市值为2393.9亿元,比亚迪市值为3494.2亿元。前者的市值仅为后者的0.68倍。不仅如此,最近,上汽又被另一支年轻的造车新势力所追赶。美国东部时间10月14日,美国二级市场新能源汽车股逆势走强。NIO汽车股价飙升23%,市值358.8亿美元,超过上汽集团同期的2395亿元。事实上,随着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预期增强,多家新车制造商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尽管与传统车企相比,它们的销量仍有巨大差距,但估值已远远超过后者。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北京时间10月19日收盘,比亚迪、蔚来、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601633,股吧)是中国四大车企,其次是吉利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其次是广汽集团(601238,股巴)。传统车企在汽车行业转型的浪潮中被迫进入一个新的赛道,不得不面对资本市场上新的评价体系。上汽集团的股票市场表现只是这一趋势的一个缩影。但在汽车“新四化”浪潮中,以上汽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也在大力转型。为什么他们不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细节是,在9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车型宏光MINI EV超越了广受欢迎的特斯拉model 3,夺得冠军。然而,上汽集团的股价并没有体现出如此巨大的优势,相反,与之没有密切联系的五菱汽车香港股票飙升了42%——传统汽车公司真的无法在新能源汽车热潮中崛起吗?前进中的比亚迪与造车新势力比亚迪与美股上市的三大造车新力量,一度将整车企业誉为今年二级市场上的“香脆炸鸡”。自年初以来,比亚迪的股价从每股不到50元上涨到128元,涨幅达169%。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涨幅高达173%;而蔚来汽车则更为疯狂,其股价从年初的4美元涨到了每股28.5美元,涨幅超过了六倍,让媒体惊呼“2019年最糟糕的人”彻底翻身了!
NIO的2019年是惨淡的一年,经历了几乎连续的负面时刻,如资金紧张、电池起火、高管辞职,甚至面临破产。其股价甚至跌至1美元大关。当时,NIO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被称为“2019年最糟糕的人”。今年,随着NIO后续融资事项的确认和销量的稳步增长,资本市场重新评估了这股造车新势力的价值。此外,今年刚刚在美股上市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发行价格相比,它们的股价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分别上涨了45%和72%。股价的快速飙升迅速超过了许多中国传统车企的市值,理想和小鹏超越了广汽集团,逼近吉利汽车。蔚来甚至在暴涨后超过了A股巨头上汽集团,成为仅次于比亚迪的市值第二大中国车企。事实上,造车新势力在上市前的估值已经超过了一些相对较小的车企。NIO、Ideal和小鹏在上市前的估值约为100亿美元,超过了东风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东风集团并不是国内汽车集团中最大的。当NIO超越上汽后,中国汽车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市场状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质变:一家是初创企业,只有三款车型在量产和交付,年销量仅数万辆,财务亏损仍在持续;
另一家是一家初创企业,拥有几家大型汽车公司,年销量达数百万辆。这家成熟的集团多年来一直盈利,并将继续盈利,在活跃基金眼中,其吸引力不如前者。汽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发生了变化吗?比亚迪和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今年都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这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的改善有关。近几个月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恢复。同时,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前景看好。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平稳发展通道。9月,月销量同比增长67.7%,达到13.8万辆,欧洲市场也有好消息。继上半年超过中国之后,9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增长了195%。预计年销量将超过110万辆。一旦进入恢复增长的道路,对资金的热情将重新燃起。以比亚迪为例,事实上,其上半年的销量和业绩都不容乐观。但自第三季度以来,随着市场的复苏和新产品的推出,比亚迪的销量有所回升,股价在此阶段也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增长。行业的前景是一方面,逻辑的验证是另一方面。多位汽车投资专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汽车制造商甚至比亚迪股价的大幅上涨与特斯拉的业绩密切相关。特斯拉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市场认可,尤其是在智能汽车细分领域, ”一位来自上海行业投资界的人士表示。今年,电动汽车的先驱特斯拉也迎来了无数的闪光时刻。随着上海工厂的产量和销量的增加,特斯拉之前的疑虑似乎已经消除,其股价和市值也在稳步上升。最终,特斯拉甚至拆分了原有的股票,使其股价看起来不那么吓人。数据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特斯拉的股价和市值已经上涨了四倍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特斯拉”式的存在,新造车势力的市值在更大程度上有所上升,而比亚迪则略有不同。蔚来、理想、小鹏都是战壕,比亚迪70%的人都是这样。10月19日,全联汽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曹河告诉记者,“比亚迪还有其他业务。“事实上,比亚迪除了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外,还拥有相当规模的手机零部件和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和光伏业务。以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这些业务占总收入的46%。除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还拥有lith等多种流行概念ium电池、芯片甚至口罩。此前股价上涨是由于比亚迪重新进入苹果的供应链。愤愤不平的“上汽”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行业的前景得到了认可,而上汽集团等传统车企的估值并没有明显提升。尽管在卖家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中,上汽、吉利等也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的行业领导者,但与他们相比,这些传统车企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其中,吉利汽车表现相对较好,其股价自年初以来小幅上涨了8%,而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不仅没有上涨,反而萎缩了14%。但“SAIC成员”有些愤愤不平。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细分行业来看,这些传统车企表现良好。以上汽为例,2019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8万辆,市场份额为13.3%,仅次于比亚迪。在智能互联方面,上汽集团实际上是国内最早布局“互联网汽车”的车企,其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荣威RX5也大受欢迎。上汽集团长期以来一直将“新四化”视为中国的……
三化、智能网联、共享、国际化是其战略布局。在前瞻性技术积累方面,它很少投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根据计划,到2025年,上汽将推出近百款新能源产品,使目前上汽新能源车型数量翻一番,这一决心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的临近,上汽作为一个整车集团,有望利用其多品牌优势。在加大自主品牌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投资的同时,上汽集团旗下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也即将在今年推出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另一家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新能源产品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最近,有传言称,上汽将打造一个高端新能源品牌,该品牌将对标特斯拉,独立运营,并试图实现品牌增长。但这些积极的消息并没有在资本市场掀起任何明显的“浪潮”,上汽集团只是在新能源汽车板块的飙升中象征性地上涨了一点。上汽集团的基数太大当然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它和其他传统的外国车企一样,在特斯拉带来的汽车行业新评价体系中落后了一步。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它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家高科技、基于互联网、面向软件的公司,这也是汽车行业转型的方向。特斯拉已经取得了领先。“早些时候,上汽集团董事长陈宏在股东大会上提到这个话题时指出,丰田和上汽这样规模的汽车集团已经整体转型为一家科技公司,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曹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资本市场和行业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只要鼓点能够传递下去,资金就能跟上。“他指出,市盈率是人们对公司光明未来的想象,基本面只是一个因素。对投资者来说,市盈率不会太高或太低。”无论如何,最后不要打击我。“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如果我们想寻求重新估值,一方面是再次上市,比如吉利和东风,另一方面是拆分拥有先进技术的子公司进行单飞。例如,上汽高管表示,他们希望推动自己的创新型公司与东风。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斯柯达开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手机应用软件,可以识别出车辆的声音。Shazam是一款通过听就能识别歌曲的应用软件。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问,为什么汽车上没有类似的东西。
1900/1/1 0:00:00作者:武子晔唐柳杨与夏利发展相似的是,海马、华晨等都曾有过发展良好的阶段,但在近两年车市动荡中,它们率先倒下。
1900/1/1 0:00:00“力帆妖娆,老尹逍遥。”2017年,年近八旬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昔日摩托车大王、重庆前首富尹明善在退休之际,对力帆寄予了厚望。
1900/1/1 0:00:00作为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9月工业再次实现超预期的增长。
1900/1/1 0:00:00观察家先砸坏再维修、过度保养,本质上是砸掉了基本商业伦理,也砸坏自身的招牌,这并非4S店的长久经营之道。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10月19日晚间消息,特斯拉宣布来自上海超级工厂的Model3即将登陆欧洲。2020年10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启动整车出口业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