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浏阳
近日,国内媒体曝光了上汽大众和东风日产在北京某4S店的售后维修丑闻。这些问题包括涉嫌砸毁未损坏的车辆部件以增加维修成本,拦截车主购买的机油,以及“虚假”的维修施工。
昨日,东风日产紧急发布声明称,已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要求涉事4S店限期整改,并在全国范围内对4S店进行检查;
上汽大众也做出回应,责令被曝光的4S店立即关闭,并对全国经销商售后服务展开专项调查。
笔者注意到,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但其热度迅速再次下降。原因并不是人们不关注这类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而是消费者对这类新闻有些“麻木”。
去年,梅赛德斯-奔驰“引擎盖门”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品牌都立即取消了金融服务费。但现在,如果你去看看有多少是不收费的?”一位经销商问作者。
这位经销商谈到了汽车消费和售后领域一个非常尴尬的现实——几乎每年都会爆发几起大规模的汽车质量、消费者合同欺诈或所谓的售后维修“黑幕”。经过一波媒体的跟进,制造商、经销商和监管部门都表示要彻查。但当情况平息后,经销商往往又故态复萌,被曝光的各种问题再次出现。
例如,2014年,南京市物价局对当地4S店增加销售额处以50万元罚款。2015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一些品牌4S店的“小病大修”,故意夸大一些简单汽车故障的原因,以牟取暴利。去年,一位来自西安的女士购买了一辆发动机漏油的进口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尽管未能保护自己的权利,她还是不得不坐在梅赛德斯-奔驰的引擎盖上哭泣。
全国消费者协会过去几年的汽车投诉数据也显示,汽车及零部件一直是主要消费类别中投诉量最大的,投诉数量持续增加。例如,2019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共收到34335起关于汽车和零部件的投诉,与2018年相比大幅增长25.1%。
最常见的是购车合同纠纷。经营者签订合同显然对经营者有利,甚至违反了法律规定,排除了消费者的主要权利。在合同条款中,消费者和销售者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不平等,违约赔偿责任不明确。消费者无法根据合同有效保护自己的权利。其次,还有售后服务的问题。故障无法一次修复,存在修复情况,或故障已修复多次但无法完全解决,且修复未提供详细信息。最后,需要捆绑销售汽车保险和诱导消费贷款。在购买折扣车的过程中,一些经营者要求在4S店购买车险并申请贷款,在指定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有时甚至要求消费者支付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保险保证金。
为什么这些问题连续多年出现,一再被媒体曝光,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投诉数量也越来越多?
上海的一位律师告诉我,许多汽车销售合同都没有任何问题,比如消费者经常抱怨强制添加优质产品和装饰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反映在合同中,因为消费者自愿购买这些产品。即使消费者感到受到,法律也不支持他们捍卫自己的权利。其次,售后检测难以提供证据和维权。一旦汽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就很难提供证据、进行鉴定并寻求赔偿。
一辆汽车有2万多个部件,专业门槛很高。上海一家合资品牌4S店的售后负责人告诉笔者:“即使4S店售后服务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项目或不按照标准施工,消费者也往往无法识别。”。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场混乱?上述售后负责人指出,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都有内部建设标准和要求,但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质。售后部门经常进行产值和利润的评估,依靠经销商自律很难解决问题,尤其是在目前新车销售价格倒挂的情况下,4S店的盈利能力主要依靠售后部门来支撑……
根据行业平均水平,销售利润、增值服务利润和售后收入利润分别约占10%、40%和50%。如果我们想收回投资,仅仅依靠销售汽车的回扣几乎是不可能的,”该人士说。
他认为,为了有效改善和解决4S店的销售和售后问题,更重要的是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处罚,减少对经销商市场行为的干预,净化品牌汽车市场,最终实现消费者、经销商、,和制造商在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
北京商报讯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在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表示,今年疫情增加了汽车行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国汽车企业迎难而上,抗击疫情的同时,
1900/1/1 0:00:00本报记者高沛通赵毅肇庆报道“我认为在2023年左右,全球的智能汽车的销量都会明显地爬坡。
1900/1/1 0:00:00政府应该予以科研、金融资源的扶助并提供应用机会,突破技术难关,高效利用市场规模优势建立电动汽车创新体系与产业链体系。
1900/1/1 0:00:00作者:钱童心电动车巨头特斯拉周一表示,从本月起将开始向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十余个欧洲国家出口中国制造的Model3电动车,并承诺到年底将中国的生产和销售能力翻一番的目标。
1900/1/1 0:00:00北京商报讯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汽车消费转型升级,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转变,鼓励各地出台促进老旧汽车置换政策,
1900/1/1 0:00:00今年的汽车市场,面临整体车市不佳和疫情突袭的双重压力,全球众多车企都在空前挑战中艰难前行,销量下滑几乎成了既定事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