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展示了全新的新能源车型“汉”。新能源汽车已经站在了前列,在政策支持和资本热情的推动下,加速发展,驶入快车道。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顶层设计文件终于出台。事实上,今年以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频出现。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超过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同时,市场也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NIO、小鹏等新上市汽车制造商的股价和市值已经起飞,而内扎、威马也利用市场的热情,蜂拥IPO。据分析,疫情后期行业稳步复苏,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需求端持续复苏。需求逐步释放,新车型逐步推出,刺激市场需求。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有传言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计划明年生产约55万辆汽车,其中包括30万辆Model 3和25万辆Model Y,作为造车“风雨兼程”中的生力军;特斯拉中国对这一声明的回应是,具体产能和其他数据目前尚未公开。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正在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上海超级工厂Model 3的产能已增至每年25万辆。11月5日,工信部披露了第33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特斯拉Model Y已完成申报。今年3月,特斯拉国内汽车交付量首次突破1万辆,随后5月至10月的销量均超过1万辆;
中国汽车协会预测,特斯拉今年在中国的销量可能达到10万辆。业内认为,随着国产零部件的采用,国产Model Y预计将达到30万元的价格区间,这将继续提高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并给新车制造商甚至传统车企带来压力。从价格和车型来看,国产model 3和model Y对NIO、小鹏、威马等品牌的影响较大。希望走高端新能源品牌路线的新车制造商将面临新的压力,尤其是在新能源补贴完全退坡后,他们将与特斯拉站在同一条轨道上。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仍然十分乐观。自“计划”发布一周以来,小鹏汽车累计增长79.62%。继4日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后,蔚来汽车继续上涨,市值已超过宝马和通用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年累计增长935.57%。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已进入耐力赛阶段,交付量已成为造车企业新势力硬实力的体现。今年1-10月,蔚来、小鹏和理想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1430辆、17117辆和21852辆。然而,在产销稳步增长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也面临着“增长烦恼”——随着市场份额的增加,造车多股新势力面临着产品质量问题。11月6日,理想汽车宣布召回10469辆理想ONE汽车。由于前悬架下臂球销分离力的设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在碰撞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前悬架下手臂球销分离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在极端情况下,它可能会增加事故风险,并造成安全隐患。威马汽车也存在产品问题,该公司正准备上市。10月28日,由于电池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动力电池存在着火风险。魏玛汽车宣布召回1282辆电动汽车。早在2019年,由于电池安全问题,蔚来汽车还召回了4803辆ES8车型。小鹏汽车是一家尚未经历召回事件的车企,但去年也因产品升级而降价,导致新老用户价格不一的问题,引发了不小的用户争议。在业内人士看来,造车新势力仍在经历不断的风波。一方面,行业和资本的乐观前景正在帮助企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安全和质量这两把“剑”仍然高悬在这些企业的头顶,这是它们长期发展的关键。二三线新势力仍在争相进入资本市场。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相继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确立了其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地位。此后,威马汽车、内扎汽车、爱驰汽车等相继宣布有意进军资本市场,抢占科创板。7月20日,哪吒汽车宣布已启动C轮融资,并计划于2021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市;9月26日,天际汽车董事长张海良表示,正在考虑IPO;10月13日,中国证监会披露,中信建投拟在科创板上市威马汽车;10月20日,恒大汽车宣布已于9月22日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10月27日,爱知汽车(Aichi Automobile)表示,正准备加入科技创新委员会(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ard),并计划在2021下半年实现首次公开募股(IPO)。近日,零跑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江明也公开表示,“预计明年年底或后年将进行IPO。”尽管他没有明确表示零跑汽车预计将在哪些领域上市,但业内普遍认为零跑汽车很可能冲击科创板。科创板采用注册制,审批周期短、门槛低,对科创企业更具包容性,更有利于造车新势力上市。全联汽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总裁曹河认为,“汽车制造业新生力量的融资正变得越来越困难,科技创新委员会向他们展示了新的希望。对于玩资本游戏的汽车制造业新力量来说,谁先上市谁就有更大的生存机会。”,业内也有观点认为,科创板的市场化和注册制虽然体现了宽进严出的特点,降低了IPO公司的财务门槛,但无形中也增加了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迫使他们生存下来,并通过市场优胜劣汰。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登陆科创板并融资是一个机遇,但他们仍面临挑战和市场洗牌。从产品和销售业绩来看,他们仍面临市场质疑。”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上市后生存有保障,基本上有一个相对良性的资金链。开发中心仍然是产品研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IPO并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终点,它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可以解决短期压力,但打造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建立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实现造血能力是最根本的。11月6日,比亚迪股价飙升至190.44港元,市值超过港元5000亿。据了解,比亚迪的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295%以上。这与比亚迪的业绩密切相关。作为中国最早进行电动化转型和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之一,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在销量方面,根据比亚迪公布的10月销量数据,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2045辆,同比增长83.1%。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今年推出的新车型“汉”搭载了刀片电池的最新研究,成为自主高端电动车品牌的代表。除了比亚迪,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上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电动化已经成为国产品牌、合资品牌等所有国产车企的“必备品”。今年年中,东风汽车(600006,Stock Bar)发布了其长期独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Lantu”。尽管它进入市场的时间很晚,但进展非常迅速。11月6日,蓝道汽车中大型高端白色智能电动SUV下线,首款车型将于2021第三季度上市。北汽方面,除北汽新能源外,ARCFOX旗下首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聚焦中高端市场。基于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导向,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吉利、长安、广汽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甚至还有变道超车的希望。合资品牌今年也做出了重大举措。11月3日,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在中国首次亮相。作为MEB平台下首款进入中国的车型,ID.4肩负着大众在中国电动化新篇章的重任;
日产全新跨界纯电动SUV车型Ariya亮相,标志着日产在中国电动化的开始。新车将于明年在中国上市。预计到2025年,日产将在中国推出9款电动汽车车型,以加快电动化转型。山西证券分析显示,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有望引导新能源汽车高增速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竞争的关键在于质量和价格。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认为,疫情后期行业稳步复苏,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恢复,需求逐步释放,新车型逐步推出,刺激市场需求。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琳琳魏帅
汽车行业的至暗时刻似乎已经过去,逐步向好将是未来大概率发展方向。出品每日财报作者刘雨辰最新的数据显示,9月份汽车销量2565万辆,同比增长128,连续第6个月正增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
1900/1/1 0:00:0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经历十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正由初级阶段进阶,迎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西法戈的发明家ErnieBrookins宣布,其离合器和变速箱或将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永动机”专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在,大众途锐车型可在车外利用智能手机进行遥控,从而完全自动地进出停车位。该车现在配备了遥控辅助系统,可实现停车辅助功能。
1900/1/1 0:00:00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图工信部提供经历十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正由初级阶段进阶,迎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