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地铁3号线园博园站西侧,一大片土地正在进行最终平整。这是力帆汽车旧工厂的所在地。几个月前,我们还可以看到巨大的挖掘机随着轰鸣声一步一步地将车间推平,直到场地中央高耸的塔楼被拆除。力帆汽车远洋工厂拆除前,许多老员工都来拍照留念。我在力帆汽车工作了10年,对它有着强烈的依恋。如果不是因为公司,我肯定不会离开, “力帆汽车前管理层成员张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鸳鸯工厂的拆除在重庆汽车行业具有标志性意义。自2003年以来,以摩托车起家的重庆力帆集团、裕安集团、东方鑫源集团和银翔实业集团相继进入整个汽车行业草根创业的特点,黑马崛起迅速,在中国汽车行业独树一帜。巅峰时期,这四家公司的年产销规模达到100万辆,在中国汽车行业创造了“重庆摩托车”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018年的情况突然发生了逆转。北汽银翔跌幅居前,工厂关闭,银行撤资,经销商堵门讨债,大量员工离职。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位于重庆合川区的北汽银翔工厂时看到,该公司的车间完全闲置,车间里的许多设备早已搬出。北汽银翔的一位前员工告诉记者,银翔实业集团旗下的一些财产已经偿还给供应商。随后,力帆汽车也暴露出了严重的债务问题。在出售土地和房屋自救但仍然失败后,力帆汽车不得不选择破产和重组。裕安集团旗下东风小康和东方鑫源集团旗下华辰鑫源也在2018年进入了下滑趋势。今年前9个月,上述四家公司的累计销量约为10万辆,“重庆摩邦”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散。一个时代已经结束,”张山说。尽管“重庆摩帮”的集体衰落仍然值得从其兴衰中吸取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仍然值得中国当地汽车公司学习和思考。抓住时代之风:“这些来自重庆摩帮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非常聪明,敢于采取行动,所以他们总是能够抓住时代的风口。重庆当地汽车行业人士周元认为,这种“世界第一的勇气“这可能与重庆独特的景观和自然环境有关。尽管重庆位于两江交汇处,但它被高耸的山脉和陡峭的山脉所包围,从来都不是一个繁荣的地方。长江上古老的吊脚楼、爬坡的搬运工和劳动者已经成为重庆独特的景点在环境方面,用当地的话来说,一个人必须“磨刀霍霍”,亲近生活,找到生存之道。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重庆的山区地形,自行车很难成为这里的主流交通工具。摩托车,无论是用来载货还是载人,在重庆甚至西南地区都很流行。在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上,顺应“军转民”的潮流,一些民营摩托车制造企业敏锐地抓住了“时代之风”,开始开拓摩托车市场。其中包括一线三大龙头力帆、龙芯、宗申,以及余安、银翔、鑫源等二三梯队。凭借成本和价格优势,“重庆制造”摩托车迅速风靡全国,诞生了著名的重庆“摩托车帮”。其中,尹明善和他的力帆是人们谈论最多的。尹明善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过着艰难的生活。47岁时,他出海,第一桶金赚了30万元。在重庆的街道上,如果你走进一家商店,吃一碗面,店主可以和你聊一聊尹明善的传奇经历。1992年,尹明善瞄准摩托车行业的商机,不惜一切代价……
资产20万元,成立重庆宏达汽车零部件研究院。从发动机开始,逐步进入摩托车行业。2000年,62岁的尹明善以5.5亿元的净资产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50强榜。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发动机销量达到184万台,销售收入超过38亿元,实现了摩托车发动机领域的全球第一。2003年,力帆摩托车成为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同时,“重庆制造”摩托车一度占全国产销的60%以上,成为中国领先的摩托车制造商。进入21世纪,随着全国多个城市开始“禁摩”,交通运输领域的消费再次升级,重庆摩托车团伙遇到了发展瓶颈。嗅探摩托车爱好者看到了居民收入增加带来的消费升级。汽车变成摩托车和自行车后,它们作为商机进入了千家万户。2003年,65岁的尹明善通过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进入汽车制造业。2003年,重庆渝安集团与中央企业东风汽车公司和东风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东风渝安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从事东风小康微型汽车的研发和生产。2008年,华晨金杯汽车(600609,股吧)与东方鑫源集团合作进入汽车市场,开始生产金杯汽车。2010年,重庆银翔实业与北汽集团共同成立北汽银翔,成为北汽集团的西南基地。摩托车行业的领导者们,各自漂洋过海,要么打造自己的品牌,要么联合经营,在短短几年内集体进军汽车市场,引领重庆的产业升级。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重庆开始从摩托车制造之都向汽车制造之都转型。在这场造车运动跌宕起伏的十年中,力帆再次占据了领先地位。2006年,力帆的第一款轿车520在全球上市,标志着其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张步伐同步。然而,在力帆520上市后,并没有取得足够的成绩。尽管该公司后来推出了力帆520i和力帆620,但市场上的反应并不是特别热烈。直到2009年,力帆推出了320,该车型模仿宝马MINI,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可爱的外观而广受欢迎,力帆汽车开始呈现“上升趋势”。随后,力帆还推出了力帆X80、力帆轩朗等多款车型,涵盖轿车、SUV、MPV、新能源等多个子领域。2010年,力帆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乘用车企业。2011年至2013年,力帆汽车的年销量从12万辆增长到19万辆,并在2014年设定了2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当时,前景非常光明, ”一位力帆前高管回忆起那段历史时说。尽管力帆汽车在2014年没有实现20万辆的年销量,但当时超过10万辆的销量仍然是一个不错的规模。此外,2015年,力帆发布了向新能源转型的计划,这引发了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并导致股价持续上涨2015年6月,力帆集团股价达到27元,市值接近400亿元。在力帆难以实现年销量20万辆之际,另一家摩托车公司银翔于2014年3月31日正式推出了Fantasy品牌,并同时推出了两款小型SUV车型Fantasy S2和S3。一年多后,到2015年11月,北汽幻速S3的用户数量已成功突破20万。当时市场非常火爆, “银翔前员工王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其他车企不同,银翔没有进入轿车市场,而是选择在SUV和MPV市场突破。这个定位非常符合当时西南市场消费者对第一辆车的追求,价格低,空间大,7带来的功能多样性-座位宜家商业模式。2015年至2017年间,Fantasy推出了一系列SUV和MPV车型,几乎每辆新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
17日,银翔的年销量达到了30万辆的峰值。值得注意的是,从力帆进入汽车行业,到2017年银翔汽车销量达到顶峰,恰好是10年。这10年也是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银翔和力帆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内汽车市场爆发带来的红利。王明认为,重庆及其辐射的西南市场人口密集,汽车需求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从消费水平来看,西南地区的汽车消费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凭借多年的摩托车行业经验,这些源自莫邦的汽车制造商能够通过低成本采购和逆向开发,快速推出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新车,并抓住时间窗口。然而,一旦市场下跌,这些尚未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就会随着潮水的退去而被抛到海滩上。2018年,国内汽车市场经历了近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力帆汽车和北汽银翔也面临困难。2018年8月,在经历了三个月的“高温假期”停产和库存清理后,银翔开始进入间歇性停产状态。银行贷款被收回,经销商堵住了他们的门来讨债,大量员工离开了。从“黑马”到“病马”,北汽银翔在短短5年内跌落悬崖,成为摩托车行业第一家倒下的公司。继银翔之后,力帆股份也暴露出了严重的债务问题。在出售土地和房屋进行自救但仍然失败后,力帆股份不得不选择破产和重组。十年的起伏,一天的解体。利用制造摩托车的想法来制造汽车。“银翔最先倒下的直接原因是资金链问题,而力帆有摩托车、房地产和金融等多个业务部门作为支撑,所以它可以持续到今年。”力帆汽车研发中心高级管理人员李翔,已经离职,并表示如果力帆和银翔有多元化的模式来解决资金问题,他们可能会活得更长。即使我们能再坚持一段时间,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一样的,”王明说。银翔和力帆倒闭的根本原因在于“用制造摩托车的想法来制造汽车”这一带有偏见的经营理念“。与汽车相比,摩托车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当时摩托车能够在摩托车行业蓬勃发展。除了当地的市场需求,还包括重庆的工业和配套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重庆有自己的制造业基地,从高端到低端的全产业链供应商,以及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王明说,这些基本条件孕育了一个庞大的摩托车产业。虽然规模巨大,但重庆的摩托车结构简单,与国内外主流品牌相比,质量仍有提升空间。重庆摩托车公司虽然被外界统称为摩邦,但他们没有合作精神。”“挤在一起取暖”,更多地依靠低价进行内部竞争。周元告诉记者,当时摩邦正在越南争夺客户,包括嘉陵、宗申、力帆在内的几家摩托车巨头疯狂压价。一辆1999年售价约700美元的摩托车到2000年底只卖到了300美元。这些摩托车制造企业进入汽车行业,仍然遵循过去的竞争思维。他们表现出一种‘小农’心态,只关注短期利益,没有完整的流程和科学的规划,”李想说。市场上卖得好的车,我们先买,然后拆,然后对标模仿。王明说,我们买的车大多是五菱、长安等车型,价格集中在7、8万元以下。王明说:“主要方面基本没有变化,我们专门去看看他们的缺点在哪里,然后用它们来加强。我们在一些消费者能感受到的领域努力工作。”。当时,整个重庆摩托车制造企业都在互相“复制”。“大型汽车公司的研究机构规模达到数千甚至数万人,……
但银翔的研究机构只有400-500人的规模,”王明说。李想也向记者证明了上述说法,力帆汽车的研究团队与银翔的规模相似,“长安没有专业机构那么多人”。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属于自己的技术标准不多,最大的要求是“价格低”“。这种广泛的汽车制造方式,以及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直接后果是,汽车只能满足基本的运输需求,产品一致性不高,材料和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力帆的乘用车销量逐渐下降。银翔2014年进入市场后大约3年后,产品质量投诉也频繁发生,其声誉也逐渐下降。汽车不再销售,因此出现了价格战。价格越低,对供应链降低成本的需求就越低。这种恶性循环越来越严重,“李想告诉记者。难以突破的天花板实际上是在2014年左右,当时力帆汽车意识到这种粗放型模式难以维持,并开始尝试改变。当时,我们还从外部引入了专业经理,并开始提出在我们的业务中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李想说。当时,力帆汽车提出要制造价值超过10万元的车型,不再徘徊在低端,同时也在推广新能源汽车,并提出“换电池模式”。力帆正在推出售价超过10万元的X80车型,但该车型根本不被市场接受。在消费者眼中,力帆只是一家售价数万元的车型制造商,“李想说。力帆在这款高端车型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作为一个从低端起步的自有品牌,很难向上突破。”李想说,“力帆的技术起点相对较低,也试图从外部引进技术人才。然而,当时力帆能找到的人才都来自长安、小康等本土企业。当时,当地企业对汽车研发有着类似的认识和水平。“他说,后来力帆还花高价从奇瑞、吉利等车企招聘人才。以研究院为例,院长通常每1-2年更换一次,每个新领导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流程模式对团队进行改造。虽然高层团队引进外援,但力帆基础工程师的素质却没有een有所改善。由于工资水平低,工程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或前摩托车技师,如果对汽车制造和研发没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团队自然很难有竞争力。和力帆一样,银翔也在2015年推出了最高售价超过11万元的Fantasy S6车型,希望向上突破,但最终失败了。2015年,尹明善宣布力帆已大规模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是为了造车,也在探索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等概念。尹明善试图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目标。力帆应该是业内最早开发新能源的企业,并于2009年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不过,李想也表示,在新能源转型中,力帆依然沿用传统燃油车时代的“低成本”模式。
新能源补贴给力帆带来了一定的利润补充。2016年,力帆获得了4091万元的新能源补贴,几乎占其当年净利润的一半。但随后的补贴欺诈事件对力帆向新能源转型造成了致命打击。2016年10月,力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收到财政部的处理决定,称该公司共有2395辆不符合申请新能源汽车补贴条件的汽车,涉及中央政府补贴资金总额1.14亿元。中央财政对上述新能源汽车不予补贴,取消了力帆乘用车2016年度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付资格。更严重的是,力帆被取消了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格,并被罚款……
1亿元。汽油车销量下滑,新能源补贴“断供”,力帆汽车的资金链逐渐收紧。进一步影响了“换电”模式的实施。李想感叹,如果力帆的“换电池”模式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能够撑到今年,很有可能迎来转机。但他也承认,历史别无选择。力帆在电池换电模式上的突破,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起早赶晚”,暴露出实际运营中对市场“节奏”的把握不足,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战略规划能力;另一方面,这确实是运营商的模式和视角的问题,”李想说。例如,银翔在2014年至2015年发展得很好。老板没有投入太多精力积累研发,也没有完善原有的供应链。相反,他从零开始推出了一个名为“碧苏”的新品牌,希望能复制《幻想曲》的成功。2016年11月,碧苏品牌正式发布。王明表示,在这个新品牌量产的第二年,银翔就暴露出了严重的财务问题,很快就被迫停产。摩邦造车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在实体制造领域取得了过去的辉煌,也引领了重庆的发展。然而,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由于未能跨越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这两座大山,企业的转型升级并不及时和完整,错失了发展机遇,不得不面临边缘化的命运。在经历了资质和工厂转让后,力帆集团正式进入破产重组,而银翔重组的消息尚未传出。时至今日,力帆股份的市值仅不足76亿元,在2015年的巅峰时期,其市值一度接近400亿元。过去的荣耀转瞬即逝。对于仍在领域的小康和四威这两家前二线摩托车公司来说,造车之路很长,能否突围也不容乐观。来源:第一财经
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在11月12日第一时间否认做空机构Bonitas的指控后,11月13日,和谐汽车再发公告长文,对Bonitas的指控进行逐一反驳。
1900/1/1 0:00:00首批拿到新能源造车“双资质”,并造出高端跑车欲与特斯拉硬刚的前途汽车,正黯然落幕。
1900/1/1 0:00:00本报实习记者黄琳记者赵毅广州报道斯威汽车,被称为意大利制造业符号标签,但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
1900/1/1 0:00:0011月8日,西安,冬意渐浓。“未来10到15年时间,宝能集团力争成为全球一流的集汽车制造商、移动出行和综合服务提供商于一体的重量级汽车企业集团。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将恢复公布美国月度销量报告,以便在疫情期间为投资者提供更详细的美国销售信息。该公司约两年前停止公布美国月度销量报告。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日产汽车正寻求出售其在三菱的部分或全部34的持股,此举可能重塑雷诺、日产、三菱汽车三家车企的联盟关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