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西安冬日气氛逐渐加深。未来10到15年,宝能集团的目标是成为一家集汽车制造商、移动出行和综合服务提供商于一体的世界级重量级汽车企业集团。“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站在舞台中央,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慷慨陈词。同一天,姚振华又向自己的汽车梦想迈进了一步。宝能汽车首个自建生产基地在西安投产,其首个新能源xEV平台模型也于当天上线谈到姚振华的汽车梦,他当时最亲密的“战友”大谷俊明说, “自从我加入宝能一段时间以来,让我惊讶的是,董事长姚振华一直非常认真地研究汽车行业,偶尔会提到一些我不知道的行业趋势。他真诚地想制造汽车,他的决心非常坚定。宝能汽车的核心人物大谷俊明9个月前加入宝能,B公司执行副总裁任宝能奥能汽车集团负责研发、销售和品牌建设等多项重要任务。在加入宝能之前,戴亚曾在日产汽车担任关键职位,也是最畅销的日产电动汽车Leaf项目的负责人。他在汽车行业工作了40多年。要实现姚振华成为“重量级汽车企业集团”的目标,仅仅依靠一个观致品牌是不够的。据了解,宝能汽车明年将推出一个新的高端汽车品牌,定位高于观致汽车,专注于新能源车型,新品牌将对标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特斯拉。未来,宝能汽车将形成观致嘉宝能汽车新高端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布局。尽管新品牌在配置上对标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特斯拉,但由于一开始品牌实力的差异,我们需要缩小品牌之间的价格差异,以抢占市场,并力争在15年内超越它们的价格。11月3日,深圳宝能科技园一位头发花白但干练机智的人大谷俊明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据他表示,宝能汽车集团将努力增强品牌实力,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在品牌和研发布局完善后,将平均推出5款或5款每年推出ix款车型,包括新款和改款车型,迅速覆盖各个细分市场。这样一款新车的上市速度与观致新车此前的上市速度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汽车行业的“后进生”们对标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特斯拉有什么样的信心?电气化将是宝能汽车发展的重点。此前,宝能自主研发的xEV平台在9月的北京车展上亮相。该平台的首款车型搭载了宝能自主研发的REV技术,预计将于明年正式上市。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悬在汽车行业上空的“达摩之剑”,而大谷俊美最引以为豪的是“目前,Leaf在全球的销量估计超过50万辆,但没有一辆汽车自燃,没有一辆。”观致能否重生?“双品牌”平行战略的战略有效性目前尚不清楚。在新品牌推出之前,宝能最大的挑战仍然是观致,而观致的“重生”对宝能汽车下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2018年合作之初,得益于宝能的资金支持和新高管团队的运作,观致的销量激增320%,累计销量达到63179辆。然而,后来有消息透露,大部分销售额被宝能旗下的汽车租赁公司联合云消化。当时,在宝能进入主观阶段后,姚振华承诺将连续五年每年为观致投入100亿元的新车研发资金。然而,理想的丰满最终无法与观致的现实相匹配。在新车开发周期的限制下,观致直到2020年9月,也就是宝能入股两年半后,才推出全新产品观致7。特别是自去年7月1日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以来,观致5国六排放车型没有……
y推出至9月,2个月的产品窗口期也对经销商造成了伤害。2019年,观致汽车的销量仅为22695辆,同比下降63.4%。2020年前9个月,销量持续下滑,仅为6543辆——但好消息是,今年的销量不再由联合云承包,而是面向C端客户。在经历了近四年的新产品窗口故障后,观致7今年才姗姗来迟。此时此刻,观致的翻身之路再次提上日程。观致7才刚刚上市,订单已经超过5000台。我们希望明年的销售额能逐渐增加。我们制定了中期计划,以丰富车型,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考虑公司的盈利能力。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关于观致何时止血的时间表,Toshio Otani表示。”对于观致而言,技术的先进性、产品的先进性和消费者的认可度是其核心挑战。”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表示,“观致汽车要想在市场上重生,其技术和体系必须保持相应水平,产品也必须跟上。目前观致汽车的车型很少,如何保持其先进性技术值得关注。根据宝能的计划,观致将继续推动“油电并举”“,并保持观致7每年至少推出一两款新车型的步伐,到2025年实现从轿车、SUV到MPV的转变,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从A0级到B级车型的覆盖。除了产品力本身,渠道力同样重要,在这方面,宝能与其他car公司。目前,宝能汽车已经在全国建立了800多家直营店,不久将建立1000家。原吉利几何销售公司总经理郑壮已加入宝能汽车,担任宝能汽车销售公司总总经理。据了解,郑庄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宝能汽车直营店,并在快速扩张中相应提高销售和服务能力。宝能汽车集团直营店集展示、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由主机厂直接管理。直营店目前密集分布在四川、重庆、广东等地,上海、北京也将加快布局。直营店除了销售观致、宝能等新品牌外,明年还将建立售后服务品牌,实现资源整合和交叉营销,为各品牌客户提供维修保养服务。然而,对于宝能汽车集团来说,大规模开设直营店后,新渠道模式能否重振观致?销售速度、产品供应和后续服务能力能否跟上?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资本的重资产模式能否支撑未来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需要进一步观察。一位熟悉宝能野心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快速推广直营店的过程中,姚振华在途经深圳宝能太古城时,曾决定在自己的物业内建设宝能直营店。据报道,从他下定决心到最终确定这家店只花了三天时间。这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能量速度。只要他确定某个行业有前景,他就会大力布局,并希望在短时间内跻身行业前列,”与宝能关系密切的业内人士姚振华表示。在2015年的“宝湾之战”中,潮汕商人姚振华和宝能家族激战成名,被贴上了“野蛮人”的标签。作为一个从房地产和金融起家的“门外汉”,宝能进入汽车行业“由虚入实”。然而,凭借其长袖和“野蛮人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上,很难确定宝能跨界造车的动机和诚意。时至今日,“真圈地、假造车”的嫌疑”仍然存在。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商高调进军汽车行业已不再是新闻。值得注意的是,绿地、万达等此前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房地产开发商逐渐悄然黯然退出,只剩下宝能和恒大继续喊着“造车……
梦“大人物”。一个关键问题是,恒大和宝能在汽车制造方面有什么区别?在外界的印象中,宝能是从房地产和金融起家的。但事实上,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食品工程和工业管理工程双学位的姚振华,他的职业生涯是从一名蔬菜厨师开始的n超市,然后进入拥有“世界最大仓库”的三港仓库的物流行业。后来,他进入了房地产和金融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宝能绝不仅仅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如今,在宝能集团官网的“产业布局-高端制造”板块中,宝能汽车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引领着南方玻璃集团、韶能集团(000601,股吧)、中炬高新(600872,股吧。近年来,宝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频频发力,以“无成本”的态度完成了多次收购,还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汽车制造基地。有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布局可以追溯到2015年。宝能集团先后在绍能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中聚高科技、南博集团等汽车相关行业上市。2017年,宝能开始大规模扩张,3月成立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同年12月,宝能以约66.3亿元收购了观致汽车51%的股权,正式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获得汽车生产资质,以及观致汽车位于江苏常熟的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最高可达30万辆。2019年底,宝能斥资16.3亿元抄底长安PSA,从长安PSA深圳工厂获得了20万辆的产能。宝能在汽车制造方面雄心勃勃。自2018年以来,广州动力总成研究院、深圳市宏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深圳市振宇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后两者分别负责动力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的技术研发。除西安、常熟、深圳外,宝能汽车基地已遍布全国。宝能在广州、昆明、昆山和贵阳的生产基地将逐步建成投产,计划产能超过230万辆。在过去的三年里,在姚振华的造车之旅和追梦之旅中,有人离开,有人进来。曾被纳入公司的北汽前高管李峰、吴学斌、蔡建军等人在一年后辞职。宝能随后组建了一支“日本”高管团队,其中包括观致Yajima现任首席执行官大谷敏夫等人。大谷俊明透露,帮助日产开发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增程电动汽车和配套动力电池的核心人才几乎都加入了宝能汽车集团和观致汽车。大谷俊明告诉记者,自今年2月加入宝能以来,研发体系已于4月重建。目前,宝能在上海、西安、广州和深圳设有四个研究所。宝能也在大规模招聘,约有3000名汽车开发人员,预计到年底将有5000人。宝能集团旗下涵盖高端制造、国际物流、综合开发和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宝能深耕每一个领域,没有任何业务是微不足道的。这同样适用于我们进入汽车行业。宝能集团目前在汽车产业链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如研发和销售网络,投资达到数十亿元,“大谷俊明最后告诉记者,我想这是我的最后一份工作,我必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所以我来到了中国。我原以为中国会变化得相对较快,但这个速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变化越快,就越有意思。对我来说,这9个月非常有趣和令人兴奋
首批拿到新能源造车“双资质”,并造出高端跑车欲与特斯拉硬刚的前途汽车,正黯然落幕。
1900/1/1 0:00:00本报实习记者黄琳记者赵毅广州报道斯威汽车,被称为意大利制造业符号标签,但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
1900/1/1 0:00:00重庆地铁三号线园博园站西侧,一个庞大的地块正在做最后的平整。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将恢复公布美国月度销量报告,以便在疫情期间为投资者提供更详细的美国销售信息。该公司约两年前停止公布美国月度销量报告。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日产汽车正寻求出售其在三菱的部分或全部34的持股,此举可能重塑雷诺、日产、三菱汽车三家车企的联盟关系。
1900/1/1 0:00:00君实生物今天A股跌了6,H股涨了13。公司一早在港交所发了澄清公告,认为媒体文章关于公司及有关人士的报道内容全面失实,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相悖。但有点奇怪,公司并没有在上交所发相关公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