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销售旺季,供需矛盾带来的巨大潜在威胁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全球半导体供应短缺给汽车制造业带来了巨大风险。最近,德国汽车公司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和博世集团发出警告,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可能会影响汽车生产。这包括中国市场,由于市场复苏,中国市场的需求有所增长,这种影响将持续到明年。芯片供应紧张已威胁到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安全。中国汽车行业最先感受到紧张气氛,一些汽车公司因“缺芯”而被迫停产。最先听说这对生产的影响的是中国最畅销的两家汽车公司,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汽车公司、零部件公司、业内人士等不同渠道了解到,由于包括汽车芯片在内的电子元器件等核心零部件短缺,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部分工厂和个别车型调整了生产计划,减少了生产班次,或暂时停止生产。“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一些特定汽车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进一步促进了需求增长,使形势更加严峻,导致一些汽车生产中断的风险。”大众中国回应道,坦率地承认汽车芯片短缺带来的巨大挑战。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北方和南方群众。整个汽车行业都受到了影响,不仅受到了南北大众的影响,还受到了至少吉利和两家本田的影响,它们都被告知了停产的影响,12月6日,一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中国的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记者从多家汽车公司了解到,尽管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但“缺乏核心“是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从12月开始,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这将对所有车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一些车企明年上半年的生产计划。尽管多家车企表示,汽车交付和销售在发送。然而,汽车“芯片”短缺在短期内很难解决,而国内汽车市场上涨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恰逢销售旺季。供需矛盾带来的巨大潜在威胁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什么汽车公司缺乏核心?各种系统部件,包括发动机ECU、转向ESP和底盘ESP,不仅包括芯片,还包括各种电子部件, “上述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高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简单地说,代工生产中断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核心汽车电子产品的短缺。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主要由Tier1提供给车企,其中博世和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巨大的市场份额。Tier1从半导体芯片供应商处购买ECU和ESP所需的芯片。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汽车芯片的主要短缺是功能芯片MCU,该芯片广泛应用于传统燃油车的电子核心部件。根据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车载MCU的装机量超过25亿台。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汽车芯片短缺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中国汽车行业持续复苏,市场表现好于预期,汽车芯片需求增长高于预期;
另一方面,全球疫情正在蔓延,上游晶圆厂面临产能紧张的局面。智能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消费品的芯片供应不足,汽车芯片的产能也有限。现在,当谈到芯片时,每个人都非常敏感,与地缘和国家战略有关。然而,这实际上是一个产能规划和市场预测的问题,主要是OEM和一级问题。“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影响是全球性的,但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出色,需求大幅增加,供应不足,问题首次暴露出来。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行业对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并不乐观。上半年的悲观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半年汽车芯片产能的调度计划。汽车芯片的周期很长,产能很难规划。这个问题在正常年份也可能发生,但我们只是没有注意到。相反,糟糕的计划可能会导致库存报废,因此这是一把双刃剑,”这家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中国的高级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份以来,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在持续复苏。尽管一季度市场情绪较为悲观,但整个行业已经明显感受到二、三季度车市需求的逐步释放。在此过程中,随着中国需求的增长和其他市场的逐步复苏,一些地区出现了汽车零部件短缺的情况。一些零部件公司的高管表示,如果按照汽车制造商最初的产能规划,供应芯片,问题实际上并不严重。然而,由于产能增加,需要向半导体公司下额外的订单,这需要更长的6-9个月的时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需要很长的产品开发和验证周期,汽车芯片也是如此。此外,由于Tier1的强大话语权,车企很难调整其供应商体系。以车身控制EPS为例,由于其结构复杂、集成功能多、价格相对昂贵,研发周期和测试周期最长。一旦无法获得芯片的预批量供应,将给正常生产带来麻烦。尽管汽车行业的供应链极其复杂,但多年来,车企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市场反馈机制和强大的供应链风险控制能力。芯片短缺绝对不是突然的,两者之间一定有一个过程。全国客运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公司和Tier1应该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调整了生产节奏。事实上,公司对汽车芯片短缺并非没有警告。采购部门实际上对供需关系非常敏感,一些公司在8月和9月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一位汽车公司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增加库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面对汽车芯片普遍短缺,车企不得不调整部分车型和工厂的生产计划,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车企对市场的判断相对较快,因此会根据市场需求将稀缺资源配置给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车型, “一位汽车公司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半年以上。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告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芯片短缺对汽车生产的影响及其根本原因其实是众所周知的,但解决问题的难度很大解决这个问题,原始设备制造商需要更准确的市场预测,第1层需要更好的产能规划,第2层需要尽可能缩短交付周期,”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方合作,以博世、等为代表的Tier1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和博世都表示自己很强大……
几位一级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芯片工厂产能不足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行业芯片短缺将持续至少六个月。更紧迫的问题是如何使这种情况不再继续恶化。目前,大多数车企的交付都没有受到影响,如果产能短缺问题无法解决,部分车型的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只是时间问题。一位博世中国区高管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显得有些无奈。芯片工厂的产能不足,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增加投资来帮助芯片工厂投资和扩大产能,但这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一直与半导体制造商保持密切沟通。目前,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已经开始扩大产能,以应对供应需求的突然增加。但考虑到半导体行业的正常交货时间,目前的供应短缺情况将在6-9个月内得到改善。因此,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预计2021前供应形势将继续严峻。此外,有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上游晶圆厂产能紧张,汽车芯片实际上处于与智能手机等电子消费品争夺产能的状态。汽车芯片的制造要求没有手机高,与手机和5G相比,芯片公司的利润率也没有那么高。因此,在全球晶圆厂产能紧张的情况下,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争夺芯片产能,并不占优势。“12月7日,一位汽车芯片从业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芯片投资领域,随着智能互联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许多芯片公司已将注意力转移到IGBT、传感器等极具商业前景的领域erns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到了汽车芯片的价格。在当前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汽车芯片涨价将是大概率事件。全球板载MCU供应商排名前五的是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意大利半导体和德州仪器,占据了一半的市场。其中,有几家公司已经宣布涨价。最近,据报道,一位客户收到Enzipu的通知,称为了应对材料成本的“大幅增加”和芯片的“严重短缺”,该公司不得不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以解决供应商造成的不可预见的成本增加。日本半导体制造商Renesa Electronics也向客户发出了涨价通知,称该公司目前面临库存、成本上涨和产品运输风险的压力,不得不提高价格以确保这些产品的持续投资和生产。瑞萨的价格调整将于2021 1月1日正式生效。在芯片短缺影响汽车产能的背景下,原始设备制造商和Tier1不得不接受价格上涨。崔东树认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很难将这一成本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汽车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也不高。增加的成本可能需要由主要发动机制造商和部件供应商自己承担。它会影响汽车终端市场吗?芯片短缺对一些汽车公司的产能产生了实际影响。对于车企来说,年底和春节前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旺季,中国汽车市场最近也在改善。如果此时某些车型的产能跟不上,不仅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竞争对手。当然,总体而言,芯片短缺是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同的车企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挑战。停产将影响市场终端,具体取决于t……
12月7日,罗兰·伯杰(Roland Berger)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云(Zheng Yun)在接受《21世纪商业先驱报》(21st Century Business Herald)采访时表示。高级汽车电子工程师朱玉龙(Zhu Yulong)认为,从2020年12月开始,到2021上半年,短缺问题更有可能出现交付瓶颈。这种影响可能会对所有车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很难根据需求跟上生产进度。但崔东树认为,产量下降的影响是有限的,汽车市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许多汽车公司仍有一些车型的库存。他们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计划来减少影响,也可以减少一些库存。“他认为,从汽车市场的趋势来看,明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预计将增长7%,市场仍有需求。在供应方面,尽管一些车企的车型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消费者仍有其他汽车品牌可供选择。虽然一些车企可能对某些车型存在产能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产生rs,并且影响是有限的。消费者可以从其他汽车公司选择类似的车型, “崔东树说。此外,近两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价格战不断加剧。因此,在主流合资或自主品牌市场,即使一些车企的某些车型出现短期供应短缺终端价格不会大幅上涨。否则,消费者将被竞争对手抢走。芯片短缺不会对终端消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需求决定供应,我们预计明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生产和销售将实现正增长,”崔东树告诉记者。
新京报快讯据交通运输部官网消息,12月7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1900/1/1 0:00:0012月7日,2020绿色发展城市高峰论坛暨第八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之能源论坛在深圳召开。
1900/1/1 0:00:00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即将划上句号的时候,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还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中跌宕前行。
1900/1/1 0:00:00“买牌,报户籍、年龄、性别。”12月7日下午,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询问如何办理京牌指标过户的问题时,二手车商老刘给记者发来了上述内容。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英国GPS跟踪系统供应商RewireSecurity于12月16日宣布发布GPS兼远程信息软件GPSLive。
1900/1/1 0:00:00说起传统车企对待电动车的态度,丰田要更为保守谨慎一些,至今在国内市场还没有推出一款全新电动车型,反观大众,已经开始积极布局ID系列电动车,并且已在国内发布ID4车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