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汽车已经成为上汽集团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号玩家。一个月前,当谈到这一轮自主品牌的集体暴涨时,“老大哥”上汽集团(600104,股吧)的代表人物一度还是热门的“R标”。彼时,R Standard刚刚宣布独立运营,成为与荣威、名爵并列的上汽乘用车品牌。在2020广州车展上,由于其独特的产品设计和销售模式,它拥有独特的展台,成为上汽集团内部公认的“造车新势力”。新成立的品牌和独立团队足以展示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决心。也有许多传统车企采用了类似的方式,比如东风集团的h部门孵化了一个新品牌“岚图”,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新能源的ARCFOX部门运营着新品牌“ARCFOX”。然而,上汽集团对此并不满意。11月26日,一个名为“智己汽车”的项目空降上海中心,汇聚了上海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的两大合作伙伴。上汽集团也拿下了进军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二张牌。这场低调的签约仪式没有大规模邀请媒体,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这是上汽集团近两年推出的又一个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项目,还因为它是第一家落地并由传统车企控股的汽车科创公司,拥有数百亿美元的创始资金。建立一个专门从事纯电动汽车的新公司实体,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品牌独立,也有利于尝试突破运营机制。除了上汽,长城汽车(601633,股吧)最近曝光的“SL项目”也将由一家在上海注册的全资子公司运营。传统车企纷纷成立新的法人实体,尝试品牌升级或扩张,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中也有先例,比如广汽此前成立的广汽NIO。然而,很难说广汽NIO是广汽新能源品牌的延伸,因为广汽和NIO持有同等股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山区,新车制造商和传统汽车公司都在展示自己的竞争技巧。孵化出新品牌的上汽集团只能马不停蹄地进入市场——尽管智己汽车的团队刚刚完成初步建设,但产品很快就会投入市场。在12月17日举行的品牌预热活动上,智己汽车宣布将于下个月中旬首次向公众展示A和B两款车型,其首款车型将在明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限量预订。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备受业界关注的无线充电技术将安装在首款车型上。速度快,效率高。显然,智己汽车已经成为上汽集团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号玩家。其他投资者也对智己汽车寄予厚望。项目签约当天,“浦东发布”发布的新闻稿直言,“中国特斯拉来了!
“为新能源汽车建立一个新品牌有着明显的优势,但缺点也存在:除了产品之外,构建品牌基因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如何打造一个用户能够记住和认可的独特“标签”是智己汽车和其他新品牌共同面临的问题。早在2018年,上汽集团就秘密组建了一个代号为“L”,被称为“一号工程”,主要计划生产高端智能汽车。两年来,经过彻底的认证“这个项目终于落地并孵化了智己汽车。‘智己’取自《易经》,意思是对万物都明智,对自己也明智。12月21日,智己汽车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智己和R品牌有不同的定位:R品牌正在为中国新一代家庭打造一款“国民汽车””,负责突破乘用车国产品牌,而智己的产品定位是“高端纯电动汽车”,肩负着集团品牌和机制改革创新的重任。从产品定位来看,智己比R品牌高一级,基本上是上汽自主打造的最高端品牌。国信证券(002736,股吧)分析师预测R品牌将与智己形成互补,前者专注于15万至30万元的产品,而后者的价格预计将超过30万元。几乎所有国内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都在对标特斯拉。尽管智己没有公开喊出“挑战特斯拉”的口号,但定位上的相似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对比——在项目“官宣”当天,“智己汽车会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吗?”的问题出现在问答社区知乎上。与其他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相比,智己和特斯拉地理位置相邻,这也使得双方的关系更加微妙。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位于浦东临港,而智己的研发总部将位于浦东张江,两者相距仅约60公里。与特斯拉类似,智己汽车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汽集团将从集团现有的乘用车系统中剥离该项目,并计划建立一个新的运营法人实体,包括浦东新区。智己汽车提供的信息显示,公司成立阶段将投资上汽集团和浦东新区设立的专项股权投资基金,总投资额为72亿元,其中上汽54亿元,浦东张江高新(600895,股吧)18亿元。同时,还将引入战略投资者阿里巴巴和员工持股平台,实现数百亿的募资规模。据多方消息,上汽集团将持有智己汽车54%的股份,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分别持有18%,其余10%将由员工和用户共同持有。智己汽车也表示,将探索企业的未来形态,并“反思其股权结构”。将投资者引入新成立的公司可以更好地利用合作伙伴的优势。智己汽车方面,张江高科技园区拥有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技术资源。作为重要的入驻科创企业,智己还可以享受到区位优势、政策、土地、人才等红利。阿里巴巴在达摩院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创新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储备,这些也将成为智己汽车的资源,帮助其打造更强大的智能网联汽车。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早在2015年,双方就联合成立了斑马网络,共同打造了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成为上汽集团智能化布局的重要节点。近期,除了投资智己汽车,阿里巴巴还参与投资了上汽集团旗下的出行平台“享道出行”。尽管“跑步”入口准备了很长时间,但直到今年11月底,智己汽车项目才正式启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现,相关企业主体尚未成立登记。目前,相关业务主要是……
由上汽集团内部的一些人员操作。一位智己汽车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团队目前约有200人,主要是产品和技术创新研发人员。预计到明年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1200人左右。然而,即便如此,智己汽车仍在加快其产品的推出。最新消息显示,2021 1月13日,智际将在上海中心举行新产品发布会,届时,a和B将首次在全球亮相;
2021 4月,智基汽车也将在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其首款车型也将受到有限的预订。这比之前传言的速度还要快。此前有消息称,上汽集团的“L项目”预计将于明年下半年与消费者见面。由于疫情、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步伐等因素,该项目在上汽内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新车的进展也很快。上汽显然加快了智己汽车的推广步伐,在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化的背景下,智己开始“跑”入市场。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反弹,特斯拉保持繁荣,NIO、小鹏、理想等国内新造车企业销量持续攀升。与此同时,中国各大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领域发力,纷纷推出定位高端的新品牌。如果他们不再次采取行动,上汽集团可能会在这波浪潮中落后。事实上,有分析人士认为,推出R品牌是智己汽车上市前的一项“临时措施”,这样上汽就不会错过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升级趋势。这一说法尚未得到上汽的官方认可,但在运营模式等方面,R品牌确实可以为智己汽车积累一些经验。目前,智己汽车对外发布的信息并不多,毕竟产品的真实外观尚未揭晓,外界对该品牌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相对较浅的层面。12月17日,智己汽车举行了首次媒体分享会,向外界展示了其产品级的技术储备和设计理念,以及特别强调的用户价值。在产品技术方面,智己汽车和宁德时代(300750,股吧)正在合作开发更高性能的动力电池。据称,能量密度领先行业水平30%-40%,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km。此外,它还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量产设备,该设备将与自动停车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无传感器充电”。除了电池,智己汽车还在智能驾驶方面开发了许多技术,如上文提到的自动泊车和通勤端之间的“零接管”自动驾驶。当然,智能汽车也有一个可扩展和灵活的架构标准。但是,上述技术和功能不会立即推出,从技术到实施会有不同的时间点。例如,到2021年底,一些路段将实现端到端的自动驾驶,一些商业中心也将能够开放自动停车功能。在电池方面,目前只知道第一款车型将安装“无线充电”技术。用户共创不仅是智己汽车企业形式创新的体现,也是其品牌基因的重要方面。据称,用户将成为智己汽车价值链的核心驱动力,通过用户提供的大数据,智己汽车可以正向驱动产品的快速迭代。因此,智己汽车鼓励用户高度定制产品,用户将成为企业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业务链的驱动力。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将通过AI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处理,促进产品迭代和品牌建设。然而,“用户共创”的概念并不新鲜。领克、WEY等独立高端品牌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尝试,并将用户意见融入到产品设计的前端。智己能否在这方面真正形成品牌特色,还需要克服技术上能否保证、机制上能否运作、规模上能否形成等诸多困难。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宾利首席执行官AdrianHallmark表示,比起在保时捷的管理下,宾利在奥迪的领导下会获益更多,因为奥迪更符合其专注于豪华车的业务。这三个品牌均属大众集团旗下。
1900/1/1 0:00:00作者:李溯婉共享汽车赛道一度被各路企业蜂拥而上,今年却因疫情重创,显得冷冷清清。“屋漏偏逢连夜雨”,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出行方式,共享汽车最近却被犯罪分子盯上成为生财“工具”。
1900/1/1 0:00:00作者:李溯婉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朝电动化转型过程中,以特斯拉为首的电动车企业对传统燃油车企巨头带来不小的压力。
1900/1/1 0:00:00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交通委和市交管局获悉,12月7日,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后,办理车辆过户、报废及夫妻变更登记业务的人数明显增多。
1900/1/1 0:00:00行业观察新能源车掉电已经是老大难问题,资本“疯狂”加持的同时,需要通过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提升新能源车综合性能,如此才有可能弯道超车。
1900/1/1 0:00:00交管12月7日,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和《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后,办理车辆过户、报废及夫妻变更登记业务的人数明显增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