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同心
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这一趋势又增加了一个例子。
福特汽车周一宣布,将与谷歌签署一项为期六年的协议,利用谷歌的软件、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能力开发新的汽车网络解决方案和车载通信系统。这笔交易的规模预计将达到数亿美元。
科技赋能汽车
根据协议,福特汽车将从2023年开始将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集成到其福特和林肯汽车中。福特还计划为用户提供包括谷歌地图和语音技术在内的内置应用程序。谷歌还将帮助福特在供应链物流和制造等领域使用人工智能。
就在上个月,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Cruise宣布将与微软合作。Cruise将使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Azure来支持其自动驾驶汽车,并加快通用汽车的数字化进程,包括人工智能。
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两家科技巨头和两家汽车巨头的跨界合作将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推向了汽车的新战线。随着汽车电动化趋势的加速,未来汽车产品为用户提供的体验将取决于科技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
收集和分析车内数据的能力是互联网巨头能够为汽车公司提供的最大能力。福特汽车和谷歌将组建一个名为Upshift的团队,探索汽车网络数据的未来用途,并开发新的零售产品和服务,包括预测性维护、应用程序和数据利用。汽车制造商可以在购买车辆后定期与客户互动。
去年,亚马逊和日本丰田汽车也进行了类似的尝试,寻求共同管理丰田全球车队收集的数据,并探索货币化的方法。2019年,大众汽车还与微软云合作,探索中国和美国的相关应用。
尽管福特与谷歌云的最新合作并非独家,但预计将为谷歌云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谷歌在云计算技术的市场份额上仍落后于竞争对手亚马逊和微软,并渴望在云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
谷歌云有望首次实现盈利
根据科技行业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2019年亚马逊在云市场的份额为45%,微软为18%,谷歌仅为5%。2020年第三季度,谷歌的云部门收入为34.4亿美元,而亚马逊的AWS部门收入为116亿美元。
有趣的是,谷歌预计将在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中首次宣布谷歌云实现盈利。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分析,谷歌云将在2020年实现2%的利润。然而,这仍然远远低于亚马逊云AWS的利润。去年第三季度,AWS的利润超过30%,微软云排名第二。
福特与另外两家云供应商有合作历史。几年前,福特使用微软软件支持其Sync车载通信系统;2015年,福特承诺使用微软云为汽车提供软件更新;
2019年,福特与亚马逊AWS签署了一份多年合同。
在福特和谷歌达成新协议后,目前尚不确定福特和AWS之间的合作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以及AWS的哪些部分服务将被谷歌云取代。
去年10月,福特新任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表示,在选择谷歌之前,他分析了几家公司,发现谷歌云具有突出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谷歌的安卓系统可以更好地连接用户的智能手机,移动应用程序可以直接显示在汽车娱乐系统屏幕上,为驾驶员提供更人性化的界面。
未来,车外的所有数字化功能和车内的数字化生态系统都将融合,用户忠诚度模式将进一步巩固。也就是说,无论是使用手机还是开车,用户都可以在不频繁更换的情况下识别一个品牌和一个产品。
市场研究公司J.D.Power表示,尽管福特等汽车巨头花费了大量资金开发车载系统,但用户在驾驶时仍倾向于改用安卓汽车或苹果CarPlay系统,因为这对消费者来说更为熟悉。
法利还承认,智能手机服务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尽管在过去几年里,每年在汽车通信系统产品的开发上投入了数亿美元,但它们仍然不如移动用户体验具有竞争力。他认为,与智能手机系统供应商合作的主要目标是留住车内连接的用户。因此,在比较了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的产品后,谷歌被选中。
另一方面,传统汽车制造商越来越重视远程更新软件的能力。除了特斯拉,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在远程软件更新技术方面进展缓慢,而手机供应商多年来一直在更新远程产品。这也是促进汽车公司和软件公司之间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乐视网300104股吧创始人和实控人贾跃亭创立的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近日宣布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
1900/1/1 0:00:00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消费者张先生花40万元买来的一辆二手保时捷,结果是“重大事故车”,前车主故意隐瞒车辆真实情况,并拒绝退车。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用于测试网联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云操作系统获得许可,可在密歇根大学模拟测试小镇Mcity测试设施之外使用。
1900/1/1 0:00:00马斯克的一举一动,对金融市场的推动作用已经表现得非常显著作者:钱童心“钢铁侠”马斯克当地时间2月1日在一个名为Clubhouse的App节目上接受采访时,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王小伟证券时报记者从多个信源处获悉,领途汽车有限公司已于今年1月正式公布重整计划草案,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债权、普通债权、劣后债权和临时债权主体来看,多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牵涉其中。
1900/1/1 0:00:00随着重疾新规出台,加上民众对个性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的重视度日益提升,重疾险未来的定位,不再是纯粹的收入补偿,而是全程协同。车险综合改革实施近5个月,有成绩也有隐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