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理想小鹏和新能源三剑客的股价几乎减半。其中,NIO从66.99美元的最高点跌至38.11美元,最低点为31.91美元,市值下降了450亿美元;理想从最高点47.70美元跌至22.46美元,最低点19.69美元,市值减少226亿美元;小鹏从最高点74.49美元跌至28.03美元,最低点为25.27美元,市值下跌367亿美元;
这三家公司总共损失了1043亿美元。在此之前,新能源三剑客获得了2020年的关注。在特斯拉的不懈追求下,NIO从最低的2.11美元涨到了57.2美元,涨幅超过了2700%,远远超过了特斯拉的867%。蔚来理想小鹏的股票在“去泡沫化”的同时,从国外的亚马逊、谷歌、苹果到中国的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小米等,都看到了这条“长坡厚雪”的赛道,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的投融资。几乎所有相关企业和机构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场新的财富争夺战。这种情况很奇怪。车企股价一路暴跌,但新能源产业链投资却如此火爆。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三剑客会被“腰斩”?1月份,NIO的股价曾一度在峰值时突破1000亿美元,但随后,根据同花顺(300033,股吧)的IFIND数据,NIO在2月份的市值总共减少了1092亿元,而小鹏和理想分别减少了695亿元和386亿元。这三家公司在2月份的市值总共损失了2173亿元。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回顾,这三家公司的股价已经显示出从2020年底以来的最高点回落的迹象。这种持续的下降趋势意味着什么?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是否开始进入“去泡沫化”阶段?让我们先看一下财务报告。3月2日,NIO Motors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和未经审计的全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NIO的交付量同比增长112.63%,收入同比增长133.2%。但在“成绩单”发布的第二天,资本市场暴跌了13%。与此同时,李斌在3月2日的一次财务电话会议上表示,电池供应限制了NIO的整车生产,电池生产能力需要保持到2021 7月。因此,NIO第二季度的交付量预计将保持在每月7500辆,预计将在7月恢复正常。李斌还表示,“芯片对供应链的影响非常显著,今年第二季度确实对我们产生了一些影响。目前,NIO正在积极与上游供应商沟通,尽管芯片供应紧张,但不太可能影响交付能力。”此外,财报数据显示,NIO和理想的毛利率在2020年有了显著改善,毛利率由负转正,为11.5%。但与此同时,尽管NIO Motors在2020年的交付量和收入大幅增加,亏损幅度有所缩小,但全年净亏损仍达到53.04亿元,过去五年累计净亏损约339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蔚来作为一家市值数百亿美元的大型车企,尽管增发和可转债发行不断“输血”,但其年销量仅数万辆、研发费用高昂,甚至连亏带亏的情况仍然受到质疑。对此,李斌表示,NIO旨在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增加车辆交付数量。NIO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将交付20000至20500辆汽车。毕竟,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收入水平往往与整车交付数量呈正相关。随后,“三剑客”也公布了2020年2月的交付数据。NIO在2月份总共交付了5578辆汽车,2月份理想的交付量为2300辆。小鹏汽车在2月份总共交付了2223辆汽车。其中,小鹏汽车环比大幅下降63%,而1月份为6015辆。对于2月销量大幅下降的原因,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男表示,2月销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春节期间季节性因素和北方疫情反复影响。但当涉及到每家公司的股票和市值时,其影响程度也非常明显。对于已经走出PPT造车时代的NIO理想和小鹏来说,他们的量产车已经开始接受市场测试。尽管他们善于利用资本力量养活自己,但对于“购买未来”的资本市场来说,他们的市场是……
e性能实际上是资本对造车新势力发展方向的肯定。中交集团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不仅蔚来,整个新能源行业都有望放缓,资本泡沫消退,股价逐渐回落。与其说特斯拉是一家汽车制造商,不如说它是一家科技公司。除去出售碳信用的收益,特斯拉仍处于亏损状态,降价带来的销售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它非常适合只实现季度利润,全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小鹏汽车的销售增长速度已经放缓。新能源汽车公司仍处于发展阶段,与传统车企相比,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估值存在一定水分。地方政府对电动汽车消费的激励措施到期,以及新补贴额度的进一步下降,更不用说多家芯片制造商宣布他们正在考虑提高芯片价格了。一些电子元件在市场上集体缺货,这将给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带来成本增加,并不可避免地影响股价。此前,在中国投资网的《风投应该卖电动汽车股票吗?》一文中提到,最早进入市场的早期投资已经有7年了,甚至产业资本已经涉足汽车制造好几年了。然而,一些公司仍然无法根据产品实力和销量来衡量价值,资本市场仍在为“画饼”买单。然而,一旦市场逻辑和估值体系出现失败迹象,市场化基金就应该退出赛道,直接抛售股票。例如,高瓴资本清空了其在新势力的头寸。2月13日,高瓴资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其在2020年第四季度末持有的美国股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高瓴资本持有NIO约241万股,理想汽车约160万股,小鹏汽车约90万股。同年第四季度末,高瓴资本不再持有前述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权。需要指出的是,在清空了三只热门新车股后,高瓴资本参与了比亚迪新一轮定增。作为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向是资本热点转移的一个缩影。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大军最近刚刚到来,多家巨头公司已经开始介入汽车制造。这对三剑客来说是一个侧面的压力,但对产业链投资来说,它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正向。其中,不仅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科技公司在摩拳擦掌,上汽、北汽、广汽、东风等传统汽车品牌也在加紧行动。越来越多能够真正参与的玩家正在转入地下。与此同时,国内供应链的成熟进一步推动了竞争格局。1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果,在基础零部件、材料、电池、电机、整车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对此,一些投资者评论称, “这么多公司都要造车,这表明一件事。只要他们有钱,造车的门槛就没有那么高。电动汽车的供应链已经电子化了,主机厂只需要管理整体设计和软件,硬件完全依赖供应链公司。因此,硬件差距不大,而传统汽车工厂的转型也很容易。“恒大在2020年11月表示,其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集团。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将在2025年生产和销售100万辆汽车,在2035年生产和出售500万辆汽车。1月,该公司宣布向6名投资者定向发行9.52亿股新股,引入资金260亿港元。随后,股价持续上涨,总市值超过5000亿港元。至于百度和吉利成立的汽车公司,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d汽车公司运行顺利。百度已经招募了一支具有强大背景的管理团队,并正在为新车注册一个品牌。李彦宏还表示:换句话说,“一款电动汽车新产品从立项到上市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合资公司的时间表也差不多。”换句话说,驰都将在三年后推出一款新车。更重要的是,投资机会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据相关机构预测,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80万辆,同比增长40%。天风证券表示,汽车板块的强周期将持续,增长高峰可能出现在一季度。叠加的年度报告和第一季度报告预计将继续超出预期。在有利的周期和趋势环境下,我们继续看好“汽车+零部件”板块的投资机会。相关分析人士也告诉一财网,“在追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汽车制造商需要与外部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默契合作,在软件系统、‘三电’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精细分子领域的领先上市公司仍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从直接数据来看,相关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共有160多起投融资事件持续了三年,其中2017年的投融资事件最多,达到185起。尽管2020年只有89起投融资事件,但披露的融资金额近1292.1亿元,近十年来首次实现破千亿的纪录。不仅如此,除了主机厂的持续资本投入,与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的产业链企业也持续受到资本关注。其中,动力电池制造商天能有限公司和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开发商凌电电控将于今年分别登陆科技创新板。具体而言,在细分领域,电池、芯片和自动驾驶的表现尤为明显。例如,三剑客的清算所高瓴资本此前被比亚迪确认以2亿美元的价格参与比亚迪股份的最新一轮定向股票发行,并计划从一开始就以更高的金额参与认购。此前,比亚迪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投入299亿港元,并宣布将在此次募资中投资电气化和智能化方向,继续巩固公司在电气化领域的领先地位。这吸引了包括长期基金和主权基金在内的200多家机构投资者参与。另据透露,作为比亚迪半导体分拆的领投方,红杉中国携大量资金参与了此次认购。同时,该交易也收到了多次超额认购,成为过去五年里折扣最低的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折价超过15亿美元。此次298亿港元的净募集资金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的股权融资项目。此外,北汽蓝谷(600733,股吧)和武汉近期都获得了价值数亿元的新一轮融资。这正是电池的资本趋势。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能源汽车并未出现,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桩、发电站和电池回收都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汇报》。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也建议,在消费级芯片企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汽车规格级芯片产业的支持力度,让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愿用、敢用、主动用”。直接影响是,地平线,中国唯一一家声称实现了前端设备量产的汽车智能芯片公司,刚刚在年初完成了4亿美元的C2轮融资……
1月,2月9日又获得了3.5亿美元的C3轮融资。截至目前,地平线的C轮融资已达9亿美元。随后,2月25日,亿卡通科技宣布完成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领投的超过2亿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亿卡通科技的整体估值将超过20亿美元。公司专注于汽车芯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大数据、车联网云平台等核心技术产品。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自动驾驶。自2020年底以来,资本市场对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的关注度直线上升。文远智行、小马智行、地平线、驭势科技等企业完成新一轮数亿美元融资,智能驾驶/自动驾驶被业内誉为万亿产值赛道。2021 1月初,在宇通集团战略投资的带动下,文元智星获得了2亿美元的B1轮融资。本月中旬,我们迅速完成了B2和B3两轮融资,B轮融资总额3.1亿美元。在B轮对外宣传的同时,文远知行也声称发起了C轮融资。1月25日,驭势科技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0亿元,并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战略注资。这是“国家队”在自动驾驶领域完成的第一笔投资。2月8日,小马智行宣布收购1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意味着它已经完成了总计3.67亿美元的C轮融资。这是小马智星2021的首次融资,在过去的12个月里,小马智兴总共完成了近9亿美元的融资。那些错过NIO、理想和小鹏的投资者都在寻找下一个重大机会。
盖世汽车讯3月5日,大众品牌正式推出其“加速战略”,加速转型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供应商。大众汽车将围绕三大战略性价值要素加速转型,分别是:品牌价值、可扩展平台以及“有价值的企业”。
1900/1/1 0:00:00智能汽车时代“呼啸而至”,国家工信部和发改委等11部委在去年2月底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
1900/1/1 0:00:00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买的新车,不到4个月就出现了严重抖动和失火现象,还有EPC、发动机故障灯亮。去年8月到现在,同样的问题修了7次也没有修好。
1900/1/1 0:00:00对于现在各大车企和科技公司来说,只要和造车新势力概念绑定在一起,立马就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热切“回应”。
1900/1/1 0:00:00当前,大众在国内布局的全新电动车,只有ID4X一款,与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以及比亚迪相比,在电动车车型丰富度方面,明显处于不利的竞争局面。为此,大众也在积极向国内导入ID系列的全新车型。
1900/1/1 0:00:00作为全球电动车销冠,特斯拉在电动车品牌、销量甚至市值方面,都具有碾压性的优势。同时,还特意推出电池日这一开创性的“电动车节日”,更是吸引了全球车迷朋友的关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