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八年来首次“缺席”政府工作报告背后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点已逐渐从引导新能源汽车转向关注汽车后市场、使用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广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宋豆豆报道,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2021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七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新能源汽车”一词今年没有单独提及,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停车场、充电桩、发电站和动力电池回收等都出现在了报告中。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续航里程焦虑、购买成本高、残值低、充电难、充电慢、配套不完善等痛点凸显。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根据其预测,2021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超过180万辆。在今年有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提案中,几位两会代表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车电分离等措施,以带动新能源消费需求,这可能对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没有提到“新能源汽车”一词。连续七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能源汽车”一词首次缺席。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表述是“稳步增加汽车、家电等产品的大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发电站等设施,加快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推动,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爆发期,也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元年”。21世纪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2014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表述出现在《2014年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提到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我们将把推广新能源汽车与提高车用汽油和柴油标准、控制传统汽车尾气污染、淘汰黄标汽车结合起来;2016年,提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建设。2017年,“新能源汽车”一词被“清洁能源汽车”取代,“加强机动车尾气控制”一段中提到“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2018年,再次使用“新能源汽车”一词,提出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扩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外开放;2019年提出“稳定汽车消费,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

2020年,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扩大5G应用,建设充电站,推广新能源汽车。记者梳理发现,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点已从引导新能源汽车逐渐转向关注汽车后市场、使用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从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汽车行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汽车消费是政策支持的重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市场化轨道,没有具体提到新能源汽车,这也是一件好事。”崔东树,中华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写道,2020年疫情下的整体汽车市场将下降2%,呈现出卡车繁荣近20%和乘用车负增长7%的分裂局面。2020年消费短缺明显,许多促进汽车消费的短期措施是好的,但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稳定汽车消费仍然需要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推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氢能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汇报》,但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通报》中均未提及。一位汽车行业专家告诉记者,“氢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量产前夕。”燃料电池在乘用车中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在该领域布局还需要很长时间。限制氢燃料汽车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而不是技术本身。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供应链和商业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实现2030年碳峰值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两会多位代表提出了加快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600104,股吧)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中国氢能战略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要点。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601633,股吧)总裁王凤英建议,制定国家氢能顶层设计,完善标准法规;引导和加大对氢燃料电池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加快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能力,鼓励采取多种手段降低推广成本;

加强优质资源协调,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新基建”需要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稳步向前发展。然而,充电便利性不足、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充电站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因素。根据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492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7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400万辆。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8.1万个,其中公共充电站80.7万个,私人充电站87.4万个,车车比约为3:1。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601238,股吧)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红建议,一方面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符合条件的城市加油站和停车场建设普通充电站,在一二线城市边缘和城乡结合部建设和配备大功率快速充电站;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发展大功率快速充电技术。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601127,股吧)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兴海表示,要鼓励和支持农村车辆电动化,让农村用户买得起、用得起,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农村充电桩设施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600418,股吧)集团高级工程师周福庚建议,国家明确住宅区、高速公路、城乡公共区域两类充电设施网络的建设方向、标准和实施路径,并为地方政府和市场提供明确的指导;

同时开展小区充电站建设试点,加强小区充电站的建设管理。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利春建议支持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支持公路充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推进居民小区充电桩的“统一建设和管理”。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建议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充放电发展。川财证券指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明显提高,经过充电站数量、选址优化、充电功率有效提升,将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充电难、充电慢等瓶颈问题,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厂换装继去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政府工作汇报》再次提到。崔东树说, “将换电站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对出租车换电站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意义。但我认为私营部门仍然是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方向,这对未来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和降低居民车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锿。“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换电模式自2020年以来发展迅速,许多企业都在努力换电。目前,国内提供换电服务的车企包括NIO汽车、北汽新能源、长安新能源和吉利汽车。NIO直接针对私人客户,后三家主要专注于taxis和叫车服务,这些服务尚未广泛应用于社交车辆。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和运营成本高、盈利困难、电池技术标准不一致已成为换电模式大规模普及的挑战。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换电模式也被频繁提及。陈红希望国家鼓励非快速变化和快速变化的“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应用。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协同研究,全面梳理出台“车电分离”模式的综合管理政策。全国政协委员、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建议,将电站置换作为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构建“车电分离”的“即用即用”的换电服务网络,有效解决续航里程有限的痛点,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根据计算,慢速充电模式下的电动汽车通常需要6到8个小时才能充满电,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没有私人充电站的车主很难保证充电频率慢;频繁的快速充电不利于延长电池寿命。与简单充电相比,电池交换模式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用户对里程的担忧,并改善电动汽车的用户体验。此外,车电分离模式可以降低车辆购置成本,解决用户对二手电动汽车残值和电池寿命的担忧。预计到2021,更多的汽车公司将推出电力交换模式。

标签:长安蔚来世纪广汽集团吉利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拉拢特斯拉,印度在跟中国较劲?

交通部长公开喊话强调成本全球最低本报驻印度特派记者胡博峰本报记者倪浩印度道路和交通运输部长加德卡里日前表示,如果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愿意在印度开设工厂,印度政府愿意提供各种优惠措施,

1900/1/1 0:00:00
首发 | 智能搬运叉车领跑企业木蚁机器人完成近亿元融资

投资界3月9日消息,木蚁机器人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资方包括蓝驰创投、德邦快递等。目前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扩充。

1900/1/1 0:00:00
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智能汽车:组建操作系统“国家队”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左茂轩北京报道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技术的突破、法规的完善等问题,一直都是全国两会期间汽车界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1900/1/1 0:00:00
“特斯拉们”势必回归价值

红周刊作者李源一切从特斯拉开始在全球化、碳中和、电动化等战略指针下,中国汽车市场欢迎世界领先技术和产品走进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服务中国广大消费者。

1900/1/1 0:00:00
售价10.58万-14.58万元,秦PLUS DM-i上市

北京商报讯3月8日,比亚迪秦PLUSDMi正式上市,共推出四种配置,补贴后价格1058万1458万元。以往插混车型与同级燃油轿车存在较大价差,两个市场相对独立。

1900/1/1 0:00:00
滴滴发布女司机报告:237万女司机在滴滴获得收入2020新增超26万

新浪科技讯3月8日上午消息,在妇女节之际,滴滴发布《滴滴数字平台与女性生态研究报告》。报告显示,8年来全球共有2715万女性网约车司机在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包括237万中国女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