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亚非
来源/盒饭财经
我愿意用我一生积累的所有成就和声誉来为小米汽车而战
创业就像,不仅让人上瘾,而且注越来越大。雷军表示,在他最后一次创业中,他坚定不移地把注押在了智能汽车上。
在昨天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并傲慢地表示小米“可以亏本”,因为其账面上还有1080亿现金余额。
之前有一个叫乔布斯的PPT造车,后来有了格力、戴森这样的跨界玩家。他们几次陷入困境,中途放弃了汽车制造。雷军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怎么烧、烧多少、够不够。这些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我反复问自己,我还能有十年前那样的勇气、决心,甚至体力吗?“当谈到造车时,雷军内心挣扎和犹豫。他提到,过去的75天非常艰难。白天,他会想出10个做某事的理由,晚上,当他平静下来时,他可以列出10个不做的理由。
痛苦的是,汽车制造是一个时尚的话题,面对这场大浪潮,小米是否应该进入电动汽车行业。雷军给出的答案是:亲自带队,10年投资100亿美元,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
十年前,雷军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时,年仅40岁。现在他正在带领团队重新创业,雷军已经50多岁了。
雷军表示,他将准备全力冲刺至少5到10年。但时间对小米来说并不友好。对于小米来说,市场也被竞争对手所包围。它不仅面临着传统车企和转型中的新势力,也面临着百度、苹果等跨界科技巨头。
雷军能赢得最后一战吗?仍然存在很多危机。
亲自监督战斗
在过去的75天里,雷军做了很多功课,进行了85次行业访问和沟通,与200多名汽车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了沟通,召开了两次董事会会议,最终决定踏上汽车制造之旅。
3月30日,小米集团宣布,其董事会已正式批准设立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该公司计划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初始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预计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也将担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关于资金投入,雷军解释称,这一决定是基于小米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做出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将设立全资子公司,所有投资将由小米自己进行。雷军解释称,在公告发布后的2-3小时内,有大量投资行业专业人士希望投资小米造车项目。但雷军认为,米粉只有与手机和生态链产品对接,才能提供更好的智能体验。雷军表示,小米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智能生态环境,小米汽车的到来将补充小米智能生态场景的一个关键方面。
此外,小米在公告或新闻发布会上没有透露该汽车制造的任何进一步细节。
然而,根据彭博社此前的报道,小米不应该直接建厂造车,而是将生产业务外包给汽车制造商。小米可能正在寻找汽车制造业的新力量,并已聘请工程师开发嵌入汽车的软件。
据深网报道,小米未来可能会单独为其汽车子公司筹集资金。此外,关于小米进军电动汽车,雷军也是首席执行官,但现实中可能由王川和李万强领导。
王川于2012年加入小米,并先后负责电视部……
,员工部,中国区,以及大佳电气部。他参与了产品研发、生产、渠道和销售的整个链条。李万强曾是小米的核心联合创始人之一。2010年至2012年,李万强负责MIUI的整体研发、设计和运营。2011年,他成立了小米网络,负责小米手机的运营、营销、服务、电子商务、物流等业务。在小米决定造车后,已经辞职的李万强很可能会回归,负责品牌营销。
根据之前的36氪报道,王川代表小米集团探索汽车行业,寻求人才、技术和工厂制造等各种资源。
据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小米造车团队已经开始工作,多个内部团队已经并入造车团队,其中包括来自人工智能部门的多名管理人员。这些人之前曾向王川汇报,加入造车团队后将继续向王川报告。
天眼查显示,小米集团的对外投资包括多家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后市场企业,如2014年投资地图制造商凯立德;2017年,我们先后投资了购车网和汽车金融;2019年,投资小鹏汽车、智能汽车和智能出行领域的服务提供商新案例科技;
2020年投资比亚迪半导体公司等。
2015年至2020年,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专利达到约800项,同时加大了国际专利布局。
智能汽车和智能手机的迭代发展路径非常相似。因此,作为智能手机革命的成功参与者,小米等对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具有天然的敏感性,这也是他们跨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安信证券在一份相关研究报告中表示。
一场不可战胜的新战役
制造汽车,我们有钱,不怕损失。这就是雷军自信的来源。
但如果你对小米有长期的兴趣,你应该能够感受到小米自推出以来来之不易的精神。
2018年7月9日,小米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雷军吹嘘说,他想让当天购买股票的人的回报翻倍,并声称小米是年轻人的第一股。
结果,小米在攀升至22港元高点后一路下跌,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甚至长期低于10港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小米的股价一直低迷,一年后直接腰斩。
雷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能自嘲:“短期股价不重要,长期业绩才是最重要的。他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不断下跌的股价,我整晚都睡不着。事情是这样的,我很抱歉见到熟人。
股价波动的背后,反映了小米在手机业务上的弱势。
当时,小米面临着智能手机销售的困境,而智能手机在国内的增长几乎停滞不前。2014年至2015年,国内手机市场由华为和小米主导,但2015年后,小米的高增长戛然而止,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据IDC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失去了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冠军,被华为、OPPO、vivo和苹果超越,仅排名第五。直到2018年,小米仍然没有进入前三名。2018年,小米的智能手机销量约为5200万部,排名第四,与三年前相比下降了26%以上,市场份额不到13%。
在高端市场,小米面对的是苹果和华为,而在中端市场,它面对的是OPPO和VIVO。在围攻之下,小米的成本效益战略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追求低价也对小米品牌造成了一些伤害,许多人嘲笑小米是“失败者”。
另一方面,至少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雷军上市时声称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这一点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制造空调、插座和水壶,小米似乎更像是一家制造公司。
过去两年,尽管小米物联网智能硬件领域的收入一直在增长,但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增长缓慢。2019年全年,小米互联网业务收入198亿元,占营收的9.6%。2020年,互联网业务收入为237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在这两年里,小米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举步维艰。
雷军曾承认,小米数字旗舰系列1999元的初始主播价格帮助了小米,但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他表示,小米9将是小米最后一款售价在3000元以内的旗舰机型。旗舰机承诺的硬件利润没有超过5%,这让小米很难再次提高毛利率。
改革因此而发生。
在业务方面,2019年,小米开始切入红米,专注于中低端市场,而小米则将自己定位在高端。在小米10发布会上,雷军表示,“目标是打破价格限制,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全面冲击高端市场。
在市场上,面对国内智能手机疲软的现状,小米在海外市场发力。从印度、东南亚,再到非洲,小米分别成立了新东南亚区域部和非洲区域部。根据最新数据,2020年,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为……
万台,市场占有率27%,远远超过三星和苹果,位居第一。
此外,为了摘掉制造企业的标签,小米正式启动了“移动+AIoT”双引擎战略,将AIoT业务提升到与手机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接下来的5年里,小米将继续在AIoT领域投资超过100亿元。随后,“5G+AIoT”战略得到推进。
小米的各项举措已初见成效,在去年8月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资本市场表现乐观。小米的股价开始上涨,在截至年底的四个月里,股价上涨了两倍,最高达到每股37港元。
然而,风暴再次出现,小米的高端路线尚未走向全球。去年11月,小米内部一位高管发表了一句颇具争议的“失败者言论”,引发了争议。小米集团随后道歉。在海外市场,除了印度,小米的发展也非常艰难。
小米和汽车对雷军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
100亿元能烧多久
官方决定造车,不仅是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给雷军带来的明确机遇,也是小米在主营业务增长达到顶峰后寻找下一个流量入口的必然选择。
就像苹果依靠iPhone的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一样,如果科技公司想主导下一轮汽车革命,造车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这也符合雷军在2013年拜访马斯克并测试特斯拉之后的判断。他认为,马斯克建造的特斯拉和小米一样,“也包括软件、硬件、互联网和钢铁侠。
但是雷军的最后一场战斗并不容易。
汽车制造是一项极其昂贵的业务,在早期阶段,它仍然需要经历地狱般的产能提升,不断测试公司的财务能力。
开拓者也许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参考。特斯拉成立15年后才首次实现盈利,这些年来烧钱超过50亿美元。其中,仅2017年一年的损失就高达23亿美元,平均每分钟消耗6500美元。
李斌在2019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发布时透露,NIO在过去四年中烧毁了约220亿元人民币。2019年全年财报公开公布后,NIO当年亏损高达113亿元。2020年的净亏损为53亿元。
与特斯拉和NIO相比,戴森遭受的损失更大,投入资金建造了几辆原型车。2019年10月,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通过电子邮件向所有员工宣布,戴森放弃了他为期6年的电动汽车项目。
他给出的理由很直接:太贵了。在过去的两年里,詹姆斯投资了217亿英镑,其中只有詹姆斯个人投资了5亿英镑,相当于43亿元人民币,直接导致他损失了约3%的财富。
小米在现阶段可能并不缺乏资金。1080亿元的现金流足以让雷军苦苦挣扎。但一旦涉足汽车制造并继续投资基金,小米能否维持下去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业务的发展,从而失去领先优势。
2月,花旗集团发布了一份关于小米汽车制造业的研究报告,指出对于小米这样的轻资产互联网公司来说,汽车制造业构成了重大风险。简单地说,如果小米真的将部分资金和资源用于造车,这意味着从轻资产模式转向重资产模式,市场对小米“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模型可能需要修正。
花旗集团表示,制造汽车比制造智能手机复杂得多,供应链也更长,但小米尚未建立这样的供应链。而且,汽车制造属于重资产业务,会消耗大量资源,给公司带来长期的财务负担,这可能会对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0309180434881422/9.jpg“/>
0
1
2
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Boxer Finance。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计划今年推出电动版欧宝雅特和混动版标致308。
1900/1/1 0:00:00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30秒懂车将为第88条留言的朋友,送出车模一个3月30日,2021年开年以来最重磅的消息来了。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谣言之后,小米终于官宣了要制造汽车。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钱玉娟小米用实际行动验证了“双重否定即肯定”定律。早在2月19日时,小米股价出现直线拉升,被业内认为“小米造车”不再是传闻。
1900/1/1 0:00:00小米官宣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后,今天早盘开盘小米集团股价应声冲高,而小米“朋友圈”公司似乎更为兴奋,股票大面积冲击涨停。
1900/1/1 0:00:00秒懂影豹亮点:1上海车展正式亮相2中文名正式发布“影豹”31
1900/1/1 0:00:00凤凰网科技讯3月31日消息,岚图FREE今日正式开启预售,此次同步推出增程电动版和纯电动版两款车型,价格分别为:3136万元和3336万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