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1年新能源车,有当年“手机大战”内味儿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从一个通风口到下一个波峰

2015年,距离苹果发布iPhone4已经过去了四年。当时,iPhone 4对智能手机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点燃了智能手机行业的潮流。市场对新一代智能终端的需求大幅增加,各种规模的品牌都开始生产智能手机。在这场“百团大战”中,大大小小的玩家沐浴在金钱积累的梦想中,呐喊着,激战着。

贾老板的乐视也不愿意被落在后面。

贾先生擅长捕捉热点话题,从1995年到2002年,他一直从事煤炭加工、印刷、运输和线材等行业。他还开办了计算机培训学校,涵盖了广泛的商业领域,每次都能迅速赚钱。

2015年,乐视的流媒体和电视业务正处于巅峰时期。

今年,乐视高调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发布了双旗舰系列的三款旗舰产品。该公司当年售出了400多万部手机,并宣布2016年国内销量目标为1500万部。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今年,乐视网达到了顶峰,市值超过1700亿元。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然而,反转来得太快了,金融风暴瞬间将整个乐视帝国撕裂,导致相关业务明显下滑。此外,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从“封建混乱”时代过渡到几家巨头“争抢”,乐视的股价如今已跌至“仙股”,缺乏技术壁垒的乐视手机已成为半死不活的尾巴。从行业角度来看,它记录了乐视帝国悲惨衰落的下半场。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贾老板也从未放弃。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在美国制造汽车,踏上了复兴的伟大事业。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不出所料,智能手机“百团大战”的残余还没有完全冷却。从2020年到2021,新能源汽车的龙卷风再次掀起,从汽车制造业的新生力量特斯拉和“威小利”,到福特、丰田、广汽、北汽、东风等传统汽车公司,再到苹果、华为、小米手机制造商,以及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各种规模的玩家纷纷加入游戏,一些玩家已经赢得了“第一桶金”。

2021,在巨浪的冲击下,贾老板终于迈出了“回归中国”的第一步,他亲手打造了一辆汽车。

具有敏锐嗅觉的贾先生一定很清楚,历史总是循环前进,从一种风吹到另一种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创造了无限的机会。

当然,隐藏的陷阱数不胜数。

新蛋糕是给每个人的

好消息将在2021第一季度到来。

滴滴和比亚迪联合生产的比亚迪D1销量为5000辆。

这款B端紧凑型定制车于3月中旬上市,这意味着在短短半个月内销量达到5000辆,超过了一些车企30天的购买量,标志着一个良好的开端。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该模式受到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承载了滴滴进一步与客户思维接轨的愿景,也是滴滴在2018年4月承诺共同开发新一代共享汽车并促进大规模运营的一部分。

随着D1车型的成功起步,滴滴即将进入造车市场的消息开始迅速传播。4月6日晚,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启动了一个造车项目,由滴滴副总裁、小桔车联总经理杨军牵头。他还是D1车型的首席产品官。目前,杨军的团队已经开始从各大汽车工厂招聘人员。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仔细想想,滴滴造车的消息大肆传播并没有错。作为首款紧凑型车型,D1自推出以来反响强烈,这表明滴滴汽车凭借其品牌、技术、渠道等优势可能能够平稳运行。而且,紧凑型车型只是要求之一,在高端车型、货运车型、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滴滴仍有探索空间。滴滴可以……

o在制造汽车方面做得很好。

尽管滴滴没有对这一消息发表评论,但仍保持一致。早前小米造车的消息传出时,外界的反应也是模棱两可。没过多久,雷军就公开承认了小米造车的消息。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因此,在资本疯狂追逐新能源汽车之际,互联网公司的下一代汽车完全在预期范围内。

经过2020年的“戴维斯双击”浪潮,2021将是新能源汽车品牌之间激烈竞争的一年。从多个品牌年初的重大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纯电动“老大哥”特斯拉发布国产Model Y,“堆叠怪兽”NIO发布ET7和固态电池,广汽宣布推出石墨烯电池等等。

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中的比例将仅为30%左右。不可估量的TAM和无处不在的故事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下“最性感的赛道”之一。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传统汽车制造商遭受的“降维打击”。传统车企的技术壁垒降低了,让更多玩家进入这一赛道。过去,燃料动力汽车复杂的发动机、变速器和其他部件是汽车技术中最难破解的骨头,也是丰田和通用等传统大型制造商的技术障碍。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大放异彩的原因。

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使得电力系统只依赖电池和电机来完成,绕过制造业的挑战,直接走向软件、生态、5G和智能驾驶的未来。只要玩家有资本,能够说服市场接受自己,他们基本上就有权获得“入场券”。

另一方面,近年来进入市场的新玩家,从华为、苹果到谷歌、阿里巴巴,都在利用汽车电动化的“降维打击”,试图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汽车业务。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些玩家显然也喜欢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讲故事的空间。

除了汽车本身,软件生态系统领域的流量将是另一个长期稳定的货币化切入点。特斯拉的持续降价是在软件第二曲线的支持下实现的。因此,在2021新能源汽车爆发期间,智能和生态是主要参与者之间的竞争焦点。目前,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对于滴滴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故事也可以应用到自己身上。滴滴有充分的理由进入,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滴滴汽车将拥有大数据和B端用户数量的先发优势。

跑步入门背后的焦虑

然而,对于一些玩家来说,进入游戏造车与其说是积极寻求增长,不如说是随着原生环境的恶化,积极从其他赛道寻求生存。

滴滴从事专车、出租车、叫车、拼车、代驾、跑腿等业务。然而,如今,这些业务要么由滴滴一家独大,要么由其他巨头争夺市场蛋糕。尤其是在滴滴成为中国出租车平台的唯一巨头后,随着出租车平台的增量蛋糕逐渐瓜分,业内人士逐渐浮出水面。

2018年左右,滴滴司机可以拍拍胸脯告诉你,运营滴滴每月可以赚一万多元。然而,随着近年来进入该行业的司机越来越多,乘客数量没有显著增长,再加上补贴的减少,业务变得越来越难做,上下游行业对蛋糕的竞争将难以为继。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新玩家伸出的商业触角进一步加剧了内部竞争的趋势。

特斯拉、小鹏、蔚来、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都在推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一些玩家明确表示,他们将使用智能驾驶技术进入出租车b……

厚重感。例如,特斯拉希望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赋能,重点是建立自动驾驶网络,并在运营模式上参考优步和爱彼迎。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优步的背后是软银,滴滴的背后也是软银。这两个国家就像罗马教皇统治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你开发东半球,我开发西半球,我们一起为“上帝”而战。这两个出租车平台有着显著的共性,上游是汽车公司,下游是消费者。出租车平台在产业链中赚取差价和运营资金。

特斯拉的模仿者必然会出现,一旦造车势力进入,他们很可能会绕过产业链的中游,直接与消费者联系,进一步挖掘出租车行业的边际效益。

对于滴滴、优步等出租车平台来说,与其坐等其消亡,不如进入市场,自己造车,加入上游行列。竞争优势可以来自其现有的打车网络、渠道优势、海量数据(603138,股吧)信息,抢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高地。从长远来看,汽车制造业有利于企业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特别是在2021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趋势下,抓住转型窗口期。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制造商进入造车市场。

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乏力,手机用户数量基本达到饱和。特别是在中国,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手机的人均持有量已超过1部,智能手机已成为一个股票市场,创新和市场空间双重封顶。

业内人士已经肉眼可见。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品牌正在节省成本并探索利基市场,而以其高性价比机型而闻名的品牌现在正在向高端机型攀升。物联网,重量轻,价格范围广,不提供耳机等配件。。。每个人的重叠程度越来越高,行业故事越来越相似,战斗也越来越个人化。

如果我们不能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补充,所有参与者都将陷入这种非增量竞争。前巨头LG宣布退出智能手机业务,理由是该部门长期业绩低迷,行业竞争激烈。在放弃手机业务后,LG将继续专注于电动汽车零部件等方面。事实上,LG的化学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上仅次于宁德时代(300750,股吧)。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其他玩家也是如此。当他们展望下一阶段的增长时,刚刚开始的新能源汽车的故事成为了他们的共同答案。

汽车制造热潮与智能手机的过去

当时,智能手机行业也有一个“百花齐放”的黄金时代。

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迅速。自2008年以来,智能手机市场一直保持着27%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08年,参与竞争的制造商数量不到30家,2013年超过了100家。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0

于是,各家公司争相进军手机制造业,拥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品牌,手机行业开始了一场“百团大战”。当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车型,价格区间不同,功能独特。玩家们正试图建立一条独特的护城河,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包括一些有竞争力的品牌。

HTC曾经是世界上市值第二大的手机公司。其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苹果,位居榜首。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HTC获得了“2011年最佳手机公司”奖,这是手机行业的最高奖项。作为智能手机领域的重要推动者和受益者,HTC在智能手机时代推出了多款备受好评的产品,但却没有实现与评论相匹配的销量。

自2013年以来,HTC连续亏损,在与苹果、三星和国产手机品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然而,在2017年,HTC出售了其大部分移动硬件部门……

谷歌。如今,HTC被认为是继LG之后,下一个放弃手机业务的制造商。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1

在总结HTC失败的教训时,市场指出了许多原因,包括产品线混乱、供应链控制不足、选择错误的市场、定位不明确、技术进步缓慢等……事实上,这些也是当时许多玩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模型的使用需求是伪命题,护城河基础根本不存在。例如,所谓的老年手机和女性手机总是找不到赚钱的方法;更多的玩家由于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的原因无法击败对手,别无选择,只能默默地边缘化。乐视手机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看看赢家,手机巨头苹果对智能手机的颠覆性解读不言而喻,来自商业天才的独特愿景和长期考虑,这是很少有人能复制的;此外,华为坚持自研技术,小米押注AIoT、线上线下渠道,OPPO和VIVO致力于下沉市场。

战胜混乱的结果很快就会明朗。自2015年以来,参与竞争的制造商数量已恢复到100家以下;到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被归类为“其他”的小型制造商的出货量大幅下降,他们的份额被更大、更有能力的制造商夺走,这表明这种情况已经消失。从iPhone4热潮到“百团大战”,似乎只花了5年时间;从“百团大战”到现在的格局,只用了5年时间。

如今,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新能源汽车的估值体系与消费电子产品是一致的。随着特斯拉鲶鱼效应的验证,主流新能源汽车制造理念已经从“以电代油+大屏”转向“手机带轮子”。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2

仿佛昨日重现,就像历史上无数的故事一样,随着资本炒作和舆论互补的自我实现,玩家加速聚集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洼地中。

新能源汽车的“百团大战”迫在眉睫。

后记

熊彼特说,当商业周期触底时,也是一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的时候,或者是其他企业家必须“创新”才能生存的时候。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引入期转向增长期时,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比例仍然很小。随着“碳中和”工作的深入,前景广阔。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故事空间,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讲述。进入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和出租车公司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故事与其现有的行业有关。

许多选手被风吹动,纷纷入场,使得赛道上人头攒动。也许就像当年的手机“百团大战”一样,品牌之间的用户群体和技术路线千差万别,但最终那些边际效益差、商业模式无法运行的玩家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只有少数赢家。

那么,这些突破空中的新玩家是如何获胜的呢?幸运的是,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新能源汽车产业要进入成熟阶段,还需要经过多年的沉淀。

就目前而言,生存就是胜利。

--本文作者简介--

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特斯拉比亚迪丰田蔚来比亚迪D1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抓住智能汽车的命根

作者咖啡与茶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洗衣机的出现,解放了人的双手,不用这么辛苦去搓衣服;汽车的出现,解放了人的双脚,不用这么辛苦去走路;

1900/1/1 0:00:00
20万吨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隐患重重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36万辆,今年1季度更是同比增长28倍、销量达515万辆。

1900/1/1 0:00:00
中国电动造车“天王团”!雷军、王传福、李斌、何小鹏、李想合影曝光

在3月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小米决定进军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小米造车的消息一经公布,也引起了网友和车迷朋友的广泛关注。

1900/1/1 0:00:00
长城魏建军:欧拉目标是新能源C位 2023年超特斯拉

作为国内SUV的No1厂商,长城汽车601633股吧近些年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不过在转型新能源方面,长城汽车与国内造车新势力、比亚迪以及特斯拉等车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900/1/1 0:00:00
揪心!成都一辆特斯拉失控撞天桥 楼梯护栏捅进驾驶室

近段时间,因为“自动辅助驾驶”频发事故,以及车主公开质疑“刹车、加速”等问题,特斯拉也被带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1900/1/1 0:00:00
首汽约车回应远距离派单称司机谋取虚假里程收入,用户:这是甩锅

4月11日蓝鲸TMT独家文章《首汽网约车遭投诉:派单距离最近224公里,乘客要等54分钟》发布后,首汽约车公关部回应称,“正在查实该订单派单距离过远的原因,给用户带来不好体验表示致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