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和茶
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
洗衣机的出现解放了人们的双手,使他们不用那么费力地擦衣服;
汽车的出现使人们的脚从不得不如此艰难地行走中解放出来;
手机的出现解放了更多的人,不仅解放了他们的手和脚,还解放了人们的嘴巴和大脑。他们不必那么努力地写作、计算、跑步、说话和思考。
如果我们用四个词来概括它,它将节省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人类发明了这么多东西,主要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体力劳动,这不仅让他们更舒适,还为其他目的节省了时间。
那么,当前对智能汽车的火热需求有什么价值呢?
有人说这是智能视听享受,有人说是智能座椅,也有人说它是智能空调。然而,如果我们用“省时省力”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动驾驶。
一
汽车工业将迎来本世纪最重大的革命
开车有多累?以前开车的人都知道,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人口稠密、路况复杂的地区,在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期间,连续不分昼夜地开车,再加上沿途交通堵塞,使人怀疑生命,身心疲劳,甚至与汽车轻微碰撞,生命安全难以保证。
有人帮忙开车,当然,这很简单,但问题是一个人很冷漠,而另一个人很痛苦。让汽车“自己开”是真正解放了人们。
只有自动驾驶才能实现这一切。
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已经135年了。从根本上说,汽车除了交通工具什么都没有,整个汽车行业已经变得垄断、平庸、缺乏野心,迫切需要一场革命。
很明显,这场革命不仅仅是电动化,更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核心是自动驾驶。它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这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世纪以来的重大变革。这场革命不仅限于汽车行业,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革命。
由于自动驾驶,很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输和运营模式、新的汽车销售方式、新的产业链价值,甚至新的道路基础设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它绝对是一项大生意。
IHS预测,2020年、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将分别达到50亿美元、8000亿美元、28000亿美元和5600亿美元。这将是一个长达15年的增长空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8%。
如果我们考虑到驾驶员的手、脚和眼睛的完全解放,以及汽车成为移动私人空间的潜力,在此过程中激活的娱乐、社交和消费者需求足以打开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如果我们由于节省时间而增加对外部车辆的需求,市场将更大。
正因为如此,“革命党”很早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2009年,谷歌启动了自动驾驶项目,这也是许多人第一次听说自动驾驶。
2013年,马斯克表示,“在飞机上使用自动驾驶是一件好事,我们也应该把它放在汽车上。”特斯拉正式加入了战斗小组,Cruise也于同年成立。
2014年,百度加入;
2016年,是自动驾驶创业的一年,出现了Auto X,Pony。爱,努罗。ai和其他。尽管这些公司都是在硅谷起步的,但他们的创始人都是中国人。
现在,包括叫车平台优步和滴滴,新的汽车巨头小鹏,IT巨头苹果,甚至丰田和大众等传统汽车制造商,都聚集了许多重量级玩家。
由于自动驾驶仍处于研发测试的早期阶段,除特斯拉外,绝大多数制造商尚未真正实现商业化,立法、交通规则、基础设施、产业链、生态系统等配套设施也不是很成熟。
然而,我们可以比较和设想他们各自的“革命性”前景。
二
技术路线辩论
在技术路线上,自动驾驶分为两种:一种是单车智能,另一种是车路协同。简单地说,一个独立版本和一个网络版本。
这两条路线都有自己的重量级代表,特斯拉和谷歌代表自行车智能,百度代表车路协同。
是好是坏?
它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基于现实的选择。
自行车智能化的优点是汽车本身足够智能。只要安装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它就可以运行,然后软件就可以及时更新和升级。不需要过于依赖外部基础设施,但汽车的硬件和软件能力必须足够强大,成本会相对较高。
车路协同的优势在于,车辆和车外的软硬件协同工作,车辆本身承担的“任务”是共享的。与单车智能相比,对硬件和软件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成本也相对较低。然而,对外部基础设施的要求很高。
更具体地说,自行车智能需要超高性能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支持,否则无法在复杂的路况下进行准确的分析、决策和执行。可以说,一次努力承担了所有的工作,但车路协同不需要自己的努力。在感知到路况后,数据通过5G网络快速上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巨大计算能力在这里进行分析、决策,然后发布执行指令,通过5G网快速传输到车辆,最终由车辆执行。
美国人把注押在自行车智能上,主要是因为美国幅员辽阔,人口稀少,路况不那么复杂,居民也更遵守交通规则。最重要的是,考虑到投资和产出,私营企业负责在美国建立通信网络。没有修建行人流量较低的地方,因此网络覆盖率并不理想。再加上美国超强的芯片和软件开发能力,走这条路并不奇怪。
中国押注于车路协同,首先是因为中国5G网络建设是高覆盖国家的意愿,其次是因为中国的芯片和软件开发实力相对较弱,面临着人口众多和复杂的路况,需要数据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支持。同时,车路协同还可以带动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在路灯杆上安装一个与自动驾驶相关的边缘计算设备,以弥补算法的不足。这是另一个拉动GDP的重大项目,政府愿意看到并进行投资。
相比之下,很难区分博中和其他人。尽管许多人主张车路协同会更好,因为有数据中心作为备份,但应该注意的是,自行车智能化并不是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访问数据中心并非不可能。另一方面,车路协同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芯片和算法能力。否则,如果通讯被切断,汽车就会被蒙上眼睛,疯狂地奔跑。谁敢搭便车?
在未来,这两条路线更有可能相互合并。
三
感知设备之战
除了芯片和算法,自动驾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感知设备,……
如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这些设备负责观察和捕捉路况信息,以便在后台进行分析和决策。没有这些信息,一个人是盲目的,芯片和算法都是无用的。
感知设备也分为两大派别,一个是专注于视觉感知的“特斯拉派”,另一个是聚焦于融合感知的“谷歌派”。百度和小鹏都属于这一派。
Tesla Pai旨在赋予汽车类似于驾驶的人眼功能,以摄像头为主要功能,辅以廉价的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然后,人工智能算法被用来模拟人脑,对视觉结果进行分析和决策,而不需要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或昂贵的激光雷达。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也很明显。当有障碍物或盲点时,摄像头无法感知,也无法捕捉到距离相对较长的道路信息。
谷歌Pi的主要传感设备是激光雷达,它集成了相机、毫米波雷达和其他设备。它配备了高精度地图和定位,在灵敏度、准确性和远距离感知方面,无疑超过了特斯拉。这也是为什么“谷歌派”有信心击败马斯克的原因。但这种配置的成本非常高,单套激光雷达的价格在8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接近特斯拉Model 3的三分之一。
尽管他们每个人都主张自己的教派是最好的,但他们经常相互反对。马斯克表示,激光雷达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任何使用激光雷达的人都注定会失败。谷歌派系经常嘲笑马斯克无视乘客的生命,忽视人类的生命。
特斯拉自动驾驶死亡事件
但双方都明白,他们的选择只是基于自己的现实。例如,特斯拉没有高精度地图,开发另一套可能显得多余。激光雷达的价格很高,要安装一套,Model 3必须提价30%,这与马斯克降价抢占市场的商业战略背道而驰;相反,谷歌拥有高精度地图,还开发了激光雷达。无论如何,由于他们自己不造车,所以无论多高的成本都由汽车制造商承担。
此外,尽管双方都有不足之处,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的自我修正能力。马斯克可以通过特斯拉汽车在世界各地行驶来收集足够的路况信息,然后使用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来纠正视觉限制;
谷歌可以不断推广激光雷达的应用,以大规模降低价格和纠正高成本。
就像技术路线一样,双方最终都有可能合并。
四
写在最后
两派在技术路线图和感知设备方面各有优缺点,尚未经过大规模的商业验证。现在说哪一派获胜或失败还为时过早。
理论上,未来可能出现的模式包括汽车制造商开发的供个人使用的封闭系统,以及软件公司开发的供没有开发能力的汽车制造商使用的开放系统,类似于当前的IOS和Android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谁能抓住智能汽车的命脉,无疑是一家经过长期投资,在特斯拉、谷歌、百度等各种核心指标上积累丰富的公司。我们拭目以待。
另一个更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是自动驾驶。既然这可以被认为是一场伟大的革命,那么总有一些人失去了理智。谁的生活改变了?
也许可以从这张图中推断出答案,价值链的最低层次无疑是最有可能发生革命性变化的。
过去,硬件定义了汽车,整车工厂主宰着世界,所有的产业链都围绕着它们。然而,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决定性的力量已经变成了软件,传统的整车厂也将面临最严峻的淘汰和整合。综合实力较弱的要么被收购,要么被关闭,要么成为替代工厂。
当然,综合实力雄厚的巨头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也在全力进军软件领域。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收购了Cruise,并拥有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大众汽车成立了一个新的软件部门Car。软件,并不遗余力地从谷歌招聘才华横溢的Max Sengus,组建了一支40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丰田不断投资优步、Nuro等自动驾驶开发商。ai和小马。还有福特、本田、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以及任何声誉良好的自动驾驶开发商,他们的投资者名单上都有巨头的名字。
这场百年汽车革命才刚刚开始,新旧势力之争势必愈演愈烈。获胜者将留给时间来证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前不久,本田首款插电混动车型CRV已经在国内上市,新车并不便宜的价格引发了一定的争议,而老对手丰田也将推出旗下首款插电混动紧凑型SUV。
1900/1/1 0:00:004月13日消息,美东时间周一,美国三大股指悉数收跌,标普500指数盘中创历史新高。
1900/1/1 0:00:004月2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召回部分国产奥迪A6L汽车,超过19万辆。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36万辆,今年1季度更是同比增长28倍、销量达515万辆。
1900/1/1 0:00:00在3月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小米决定进军汽车整车制造行业。小米造车的消息一经公布,也引起了网友和车迷朋友的广泛关注。
1900/1/1 0:00:001从一个风口,到下一个浪尖2015年,距离苹果发布iPhone4过去了4年时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