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电动汽车行业的上中游公司登陆科创板,但没有一家整车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6月25日,吉利汽车宣布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2020年6月17日,吉利汽车首次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提案。当年9月1日,吉利汽车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同时向公众披露了详细的招股说明书。如果项目顺利进行,吉利汽车原本希望成为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中国车企。但去年年底,由于中国证监会加强上市审核,吉利在科创板IPO的步伐有所放缓。如今,在吉利汽车首次宣布上市一年后,吉利汽车决定撤回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截至目前,吉利汽车尚未披露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具体细节。取消在吉利汽车科创板上市对吉利控股来说是一个重大挫折,因为吉利控股只能依靠沃尔沃汽车和新电动汽车品牌“吉利氪”等其他子公司的股权融资来大幅降低杠杆率。“6月28日,标准普尔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标准普尔表示,撤回其在上海科技创新委员会(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oard)上市的申请将危及吉利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的去杠杆化前景。吉利控股正在准备的其他股权融资,尤其是其子公司沃尔沃集团(Volvo AB)的首次公开募股,预计将缓解杠杆压力,但首次公开募股的时间和筹资金额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吉利为什么要降低杠杆率?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连续遭遇挫折。吉利汽车原本希望通过科创板IPO融资200亿元,用于新车产品研发项目、前瞻性技术研发项目、产业收购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通过科创板打通A股募资渠道,吉利汽车原本希望为公司下一步新四化积蓄力量。同时,吉利控股因一系列投资和收购计划导致的过度资本支出也可以缓解其带来的杠杆压力。对于吉利终止IPO背后的原因,汽车行业资深证券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反映,这与中国证监会加强上市审核、科创板上市节奏变化等因素有关。吉利汽车之所以迅速申请科创板,主要原因是为了争夺赛道。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创板的条件, ”上述分析师指出。吉利汽车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科创板IPO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发展潜力。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还特别关注吉利在新能源和电动化领域的发展在“审计问询函”中,重点关注其在新能源领域是否具有重大发展空间和潜力。吉利汽车在回应上交所问询时提到,在吉利汽车目前的产品矩阵中,节能和新能源车型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吉利和几何旗下共有14款车型在售,其中13款为节能和新能源车型。吉利1.6升排量及以下燃油车、新能源和电动化车型的销量占总销量的70%以上。在新能源技术布局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吉利已经……
深耕48V、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技术布局,在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然而,根据吉利2020年财报,其2020年的销量达到132万辆,新能源和电动化车型的总销量为6.8万辆,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近40%。吉利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占比仅为5.2%。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燃油车仍然是吉利的主营业务,吉利在电动汽车市场的表现并不处于行业前列。不过,吉利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确实在发力,今年动作频频。吉利汽车已经与百度、富士康等公司达成合作,还推出了一个新的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Jikron。尽管吉利汽车已经终止了科创板IPO计划,但吉利也在为开发电动汽车所需的大量资金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6月25日,吉利汽车还宣布,其合资公司有限公司吉克伦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决定探索不同的外部融资解决方案,以实现吉克伦智慧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吉克龙由吉利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吉利汽车持股51%,吉利控股集团持股49%。吉利氪的第一款车型是吉利氪001,此前计划基于SEA庞大的架构,以领克品牌打造。它于4月在上海车展上亮相,计划于今年10月交付。分析人士指出,与吉利汽车相比,独立纯电动品牌吉克龙瞄准的是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智能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比传统汽车业务更受投资者青睐。此外,自成立以来,吉利和吉利一直被外界反复询问公司的融资方向。该公司还表示,不排除寻求吉利独立上市的可能性。此外,吉利控股去杠杆的另一个依靠是沃尔沃汽车的上市计划,该计划经历了波折。去年2月10日,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宣布,他们计划整合各自的业务,组建一个更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重组后的新企业集团将通过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与全球资本市场建立联系,下一步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由于吉利6个月后在科创板的IPO计划,该计划被搁置。与此同时,吉利也在继续讨论与沃尔沃合并重组的具体细节。今年2月,吉利宣布与沃尔沃汽车达成了业务合并重组的“最佳”计划。在保持现有独立公司结构的基础上,双方将进行一系列业务合并与合作。然而,这项新的合并和重组计划不涉及股权或资产。也就是说,“沃尔沃与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完全合并,重组后沃尔沃汽车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的原计划已经被放弃。在放弃与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合并后,沃尔沃汽车于今年5月宣布,将寻求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首次公开募股。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2021下半年在斯德哥尔摩上市的计划可以为吉利控股(Geely Holdings)筹集大量现金,预计这将填补吉利退市造成的缺口, “标普表示,上市是符合沃尔沃汽车发展逻辑的下一步,也将有助于吉利控股去杠杆。然而,对于沃尔沃的上市计划,吉利控股需要克服估值问题。谁能成为科创板整车市场的第一股?自科创板开市以来2019年6月创业板上市,已经引起了许多汽车行业企业的跃跃欲试。目前,动力电池公司孚能科技、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司亿华通以及电动汽车行业的多家上游设备公司已经成功登陆科创板,但仍然没有……
整车企业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尽管吉利汽车已经终止了在科创板上市的计划,但事实上,除了吉利汽车,几家汽车公司也在不同场合宣布了登陆科创板的计划,包括恒大汽车、威马汽车、内扎汽车、零跑汽车。在这些企业中,恒大汽车是香港上市公司,但该汽车尚未进入市场。威马汽车、Nezha汽车和零跑汽车是目前汽车制造业的二线新势力,与新车美股“三兄弟”NIO汽车、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相比,销量和品牌影响力略有差异。在几家公司中,最受外界青睐的是威马汽车。去年10月,威马汽车完成了100亿元的D轮融资,并很快开始为科创板上市提供辅导,旨在挑战板。根据威马汽车当时的计划,它将于2021在科技创新委员会上正式推出。目前,缺乏资金和“造血能力”仍然是阻碍新车制造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寻求上市也成为新造车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重要途径。蔚来、小鹏、理想等在资本市场的火爆,也为整个新汽车动力行业的估值树立了标杆。总体而言,在新车制造行业,威马与这三家公司的差距最小。从威马目前的估值和营收情况可以看出,威马已经具备科创板上市条件。威马在去年9月22日完成D轮百亿融资后,自成立以来已获得近330亿元融资,估值进一步提升。现在威马也很难上市,主要是由于科创板上市节奏的变化, “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成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更高的关注度和估值。这对急需追赶的威马汽车来说极为重要。”第一层。登陆科创板能否顺利进行,也将决定这家公司未来能走多远。
被喻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升温而备受关注。当下,由于技术不断变革,加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动力电池领域正发生新变化。
1900/1/1 0:00:00近日,奥迪宣布汽油车和柴油车的发动机将在2025年之前停止开发,2033年将停止销售燃油车。此前,已有多家跨国车企陆续宣布停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点。
1900/1/1 0:00:00“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但下半年以来高速增长的格局可能会结束,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开始,增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
1900/1/1 0:00:00原标题:华为解释“不造车”两大原因重申“不控股任何一家主机厂”财联社6月28日讯,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6月28日,《美国汽车新闻》发布了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
1900/1/1 0:00:00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报道,雷诺汽车RenaultSA已与意法半导体STMUS达成芯片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