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赴港IPO,能救一嗨租车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神州

文章|翠鸟资本

离开美国进行私有化后,毅希租车公司(Yihi Car Rental)正考虑前往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然而,一嗨租车的沉重负担能否迎来一个转折点?

一条赛道,两个巨人

2007年至2017年这十年可以说是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里,赛道上最引人注目的巨头正是Chellona Car Rental。

神州租车成立于2007年,2015年左右达到顶峰,市值约426亿港元。它在全球汽车租赁行业的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赫兹。

但事实上,就资质而言,翼嗨租的车比神舟还早。

早在2002年,翼嗨创始人张瑞平就对国内汽车租赁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布局。2005年,张瑞平从中欧工商管理学院EMBA项目毕业后,创立了翼嗨租车。当时,卢正耀刚刚与汽车行业结成联盟。

最初,亿嗨租车只向企业用户提供B2B服务。随后,它逐渐扩大并合并了“自动驾驶”和“私家车”这两大出行服务。

当时,联想控股斥资12亿元入股神州租车,并通过“烧钱”抢占市场份额,最终击败了翼嗨租车,成为中国租车市场的领导者。彼时,翼嗨租车在中国120个城市建立了1300多个服务网点,成为中国最大的直销覆盖汽车租赁公司。

益嗨的出色表现显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之前,亿嗨租车最高筹集了1.61亿美元。上市一年后,亿嗨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共计15亿元的支持。

一嗨租车和神州租车是同一赛道上的两大巨头,彼此对峙多年,有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有闪光的时刻。直到属于汽车租赁行业的辉煌时代过去,双双退市的天敌们被迫变成了绳子上的蚱蜢。现在,他们必须共同面对行业遇冷的困难。

蓝色的海洋变成了红色,景色不再美丽

在一个即将到期的赛道上争夺冠军是没有意义的,这应该成为益嗨和神舟之间的共识。

在共享经济爆发、泡沫破灭的2017年,汽车租赁市场也从蓝海变成了红海。到2020年,疫情对已经放缓的租车市场造成了沉重打击,高层仍在苦苦支撑。然而,更多的市场企业只能倒下,行业洗牌正在加速。

但让租车巨头真正害怕的不是行业的冷清,而是新出现的网约车“邪恶”势力。

对于大多数租房者来说,租车往往是因为急需或需要试驾。滴滴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被证明比租车公司更适合前者:网约车更方便,整体效率也更高。后者的需求太短,无法成为支撑神州租车和翼嗨未来发展的核心业务。

尽管面临困难,神州租车仍然是市场上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作为万年老二,翼嗨仍需清理过去与神州租车激烈竞争和黑暗竞争留下的烂摊子。

神州

2104年,亿嗨租车在美国股市上市。面对中国的“烧钱”扩张战略,翼虎也不甘示弱,大幅提高了购车速度,以与中国竞争。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一嗨租了一辆车,购买了4300辆车,以扩大车队规模。2015年第一季度,益嗨租车车队的规模扩大到2.44万辆。

从短期来看,快速扩张似乎给益嗨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彼时,益嗨车队规模同比增长81.7%,营收增长60.7%,净利润达到6.96亿元。需要注意的是,益嗨的营收在前一年仍然亏损9300万元。

但重资产模式几乎总是伴随着隐忧,亿嗨也不例外。

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益嗨的日单位收入却逐渐减少。一辆价值10万元的汽车,在益海每天只能产生156元的收入。此外,考虑到多种成本,如……

在运营、管理和营销方面,益嗨获得的实际营业利润已经非常微薄。

所以在2016年,仅仅一年的时间里,益嗨的利润就从6.96亿元下降到了3300万元。很明显,泡沫破裂了。

除了租车,“危机”并存

2019年,亿嗨成功私有化并退市。不久前,神州租车宣布私募股权巨头安博凯完成强制收购,标志着这个一直领先于亿海的老对手正式退出资本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安博凯在四年前也参与了亿嗨租车的退市,目前仍是亿嗨的股东。与此同时,将租车市场的两大巨头纳入其管理之下,能否转变两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安博凯的选择至关重要。

然而,无论两者未来是合并还是独立发展,转型目前都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在两者面前,不仅有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巨头,还有新能源产业和智能汽车两座大山站在他们面前。花上万元买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必然会进一步抑制租车需求。

不可否认,翼嗨在传统汽车租赁行业仍有发言权,但问题是整个行业都在衰落,成为夕阳下的后起之秀,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回到开头,在旅游市场饱和的今天,宜嗨不仅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还可能尝试拥抱和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

毕竟,只有培养消费者的胃口,一嗨才能成为新领域的强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翠鸟资本。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神州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火热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消失”的汽车企业

车企“缺席”是无奈,也是必然。

1900/1/1 0:00:00
欧盟委员会主席称将制定禁燃日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负责人在7月14日表示,欧盟计划制定一个明确的时期,在此日期之后,所有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停止生产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1900/1/1 0:00:00
透视华为智能汽车战略:这条生命线正面临哪些“结点”?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华为入局智能汽车是最近一个时期整个科技产业最大的焦点,并在二级市场引发山呼海啸式热烈回应。与此同时,相关的讨论甚至争议亦甚嚣尘上。

1900/1/1 0:00:00
“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的造车新势力又添变数,关联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谁能救下它?

曾被央视点名“烧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的拜腾汽车近日又陷入了困境之中。

1900/1/1 0:00:00
华为苏箐:未来5到10年是自动驾驶的危险期

新浪科技讯7月10日早间消息,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华为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箐在谈及特斯拉自动驾驶时,提出了非常尖锐且具有争议的批评。

1900/1/1 0:00:00
马斯克警告特斯拉车主避免过度依赖辅助驾驶技术

7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警告特斯拉车主,在使用最新测试版本的全自动驾驶软件时,要对未知问题心存疑虑,避免过度依赖辅助驾驶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