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说大话的蔚来,活在2022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蔚来,特斯拉,小鹏,比亚迪,Model Y

? 技术创新和独创性

作者|顾念编辑|易野

《活在2022》是一位散户投资者在听完NIO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后在社交论坛上留下的脚注。

一方面,Q2财报整体表现平平,没有意外的惊喜或爆炸。整体总收入和交付量同比和环比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然而,第一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5亿,第二季度没有保持纪录,扩大至5.8亿。

总的来说,与第一季度相比,NIO卖出了更多的汽车,但亏损更多。在没有推出新车型的情况下,NIO表示,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等运营费用的增加。简单地说,现在损失的钱都花在了未来。

另一方面,在超越自身的市场竞争中,尽管NIO正在稳步增长,但与老对手的增长相比,稳定性远远不够。

从7月整体交付量来看,理想同比增长251%,交付8589辆;小鹏汽车同比增长228%,交付8040辆;NIO仅同比增长124%,交付了7931辆汽车。没有超过8辆的交付量,这让曾经的“老大哥”蔚来处于7月底。

面对市场,7月是否会成为“蔚小理”重新排序的转折点,以及NIO是否已经落后的猜测,NIO仍然选择用“2022”来回应质疑。比目前的财务报告数据更令人兴奋和重要的是NIO对未来的计划。

在8月12日凌晨的财报会上,NIO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宣布,NIO计划在2022年前推出三款基于NT2.0的新车型。

如果以上是NIO使用未来解药来掩盖当前现实的尴尬,那么教育投资者展望未来。因此,NIO车主在财报日下午发生的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差异化营销,并教育用户“未来已经到来”的伤痕。

双方都说大话,一方面支持资本的故事,另一方面讲述不同的经历。一个想要钱,另一个想要生活。

01

错过特斯拉窗口期

蔚来,特斯拉,小鹏,比亚迪,Model Y

7月,当NIO的交付量下降到中国新造车力量的末尾时,它迎来了特斯拉对整个中国市场的窗口期。

在特斯拉国产化一年多后的今天,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年是特斯拉进入市场以来多次创纪录的一年。

继4月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女车主维权事件,以及随后因刹车控制、数据隐私问题等因素上热搜后,特斯拉今年4月在的销量环比下降67%,创下特斯拉在上海工厂投产以来的最大降幅。直到今年7月,特斯拉再次迎来了创纪录的环比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8621辆,较上月下降69%,直接落入“蔚小理”的交付量区间。对于这一暴跌,一些媒体将其称为特斯拉的战略收缩。

例如,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7月份的批发量为3.29万辆,出口量超过2万辆。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特斯拉此次在华销量下降是为了确保第三季度在国外市场的销量,增加出口量。国内销售额超过1万元是正常的。

那么,在特斯拉战略收缩的窗口期发生了什么呢?

根据市场销售数据,特斯拉7月的销量下滑为新车品牌和国产品牌创造了新的机会。例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突破5万辆,同比增长262.7%,比亚迪汉销量突破8000辆;理想汽车销量达到8589辆,同比增长251.3%,环比增长11.4%;

小鹏汽车也突破了8000辆大关,与上月相比增长了22%。

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特斯拉的每一次战略收缩都将为其竞争对手创造一个窗口期。

然而,这个窗口期并没有那么长。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回应了分析师对特斯拉7月中国汽车国内交付量的分析,该交付量环比暴跌近70%,他说:“特斯拉在上半季度生产用于出口的电动汽车,只有下半季度生产的电动汽车才会投放到当地市场

这也意味着,在满足了国外市场的需求后,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窗口期将再次关闭,恢复正常节奏。

例如,特斯拉已经开始调整其定价策略。一方面,Model Y标准续航版于7月初上市,售价降至30万元以下,起价27.6万元。与此同时,7月底,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里程升级版的价格下调了1.5万元。这两款车型的价格调整将导致8月和9月的累计订单发布。

此外,随着海外工厂的完工,这个窗口期可能在2021后永久关闭。

蔚来,特斯拉,小鹏,比亚迪,Model Y

随着特斯拉在欧洲的第一家工厂柏林工厂的建成,市场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通过审批,欧洲市场将不再依赖中国工厂的出口。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工厂45万辆汽车的产能将主要依靠亚洲市场消化。作为特斯拉在亚洲市场的主要消费市场,在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下,中国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新一轮的降维竞争。

对于7月份没有进入窗口的NIO来说,压力显然是巨大的。

一方面是产能问题,另一方面是产品价格区间造成的用户群体问题。然而,不管问题如何,汽车作为非高频替代消费品,可能会错过用户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根据2021 7月乘用车协会发布的乘用车市场数据,虽然整个市场同比下降6.2%,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比增长169%,新能源车型零售渗透率达到近15%。

目前尚不清楚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窗口期所带来的变化是否会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品牌市场份额排名的转折点,但压力显然已经降临到NIO身上。

02

NIO“大华”2022

NIO也为市场竞争的变化做好了准备。

在财务报告会议上,NIO表示,2021 1月推出的ET7将于2022年交付,最新的NT2.0技术将首次安装在ET7上。目前,ET7和NAD的研发工作非常顺利。尽管挑战很大,但总的来说,我们有信心按时完成任务。

除了已经推出的ET7车型外,NIO还将在2022年推出两款新车型。这也意味着,2022年,NIO将推出三款基于NT2.0的新车型,并同时交付三款新车型,这对NIO来说可能是一个极端的挑战。

首先,从研发到初始交付能力,我们来看看NIO的历史:从2014年底成立到2020年交付EC6,NIO的前三款车型耗时六年;

从2020年到2022年,NIO的第二个三款车型将在三年后上市。

作为比较,让我们以特斯拉为例。从2009年成立Model S到2020年开始交付Model Y,特斯拉的四款车型用了11年时间。即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先驱,特斯拉在早期也走过了弯路,后代也不需要走得更远。然而,对于NIO来说,2022年的挑战仍然巨大。

例如,NIO首席执行官李斌在财报会上表示,“我们公司的汽车研发周期是业内最快的,平均两年。”这也意味着,2022年三款新车型的交付对NIO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另一方面,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其实际交付能力不仅受到自身研发能力的限制,还受到上游电池能源产能和下游销售能力的限制。

NIO今年7月的产能影响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因疫情影响暂停芯片生产、德国零部件供应商工厂发生洪灾等各种意外因素。除了突发因素外,还有一些已经出现的影响分娩的因素。

例如,在上游电池能源产能方面,5月,宁德时代(300750,股吧)董事长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他“被客户的商品需求淹没了”。尽管许多顶级动力电池供应商已经扩大了产能,但高性能电池能源包并不是盲目追求的产品。准确地说,产能限制是指对高质量生产能力的限制。

在8月的《经济日报》采访中,独立汽车分析师表示,电池供应短缺是指领先企业的高质量产能严重短缺,而落后企业的产能过剩。仅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公司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30%。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扩张产能的利用率无疑值得打个问号。

另一方面,在销售层面。本着与用户交朋友的精神,NIO显然不能在销售中采用特斯拉的定价策略,也没有传统车企咄咄逼人的销售方式。如何在2022年前快速实现三款新车型的销量,并不是一句“与用户交朋友”就能解决的。

蔚来,特斯拉,小鹏,比亚迪,Model Y

同时,作为小米粉丝文化的学习者,蔚来也有粉丝文化参与的坑。早期小米粉丝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手机爱好者的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参与感来自MIUI系统内测体验的反馈和建议的采纳。

但对于汽车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手机系统粉丝参与内部测试,所以对于强烈的参与感来说,最坏的情况是崩溃或被刷成“砖头”。但对于汽车来说,无论情况如何,交通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NIO的社区文化更多的是官方维护的社会身份的象征,很难形成用户基于产品参与自发形成的发烧精神。

据外界猜测,2022年蔚来的三款新车型中,仍有一款主打下沉市场,定价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更好地向市场销售新车型的同时,继续保持NIO的高端社区身份,也是增加交付量的挑战。

03

“未来已经到来”的营销口号

蔚来,特斯拉,小鹏,比亚迪,Model Y

然而,尽管产能、交付和损失都归因于未来,但NIO在智能营销方面已经将未来带到了现在。

8月12日的财务报告发布两天后,一则关于NIO所有者的讣告将NIO推到了风口浪尖。讣告称,当车主被杀时,驾驶NIO ES8汽车激活了自动驾驶功能。

关于事故原因的最大问题是,NIO Sales在销售汽车时将其技术称为自动驾驶,但当出现问题时,它声称其技术是辅助驾驶。

所谓的NOP Pilot是NIO Pilot,该公司于2020年4月宣布其自主研发的autonomo……

驾驶系统NIO Pilot增加了两大功能:自动导航驾驶和视觉融合全自动泊车系统。

根据NIO的官方说明,这是一个辅助驾驶系统。然而,在所有官方促销活动中,它都被认为是一个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业内人士表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个词本身就很奇怪。根据行业分类,自动驾驶是指完全没有人为干预;辅助驾驶是指需要有人在任何时候接管。

作为汽车制造商电动化向智能化表现的展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被创建为辅助驾驶的升级版。创造新词、创造概念、推广未来技术体验,因为“未来已经到来”是推广差异化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策略。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分类,自动驾驶分为5个级别,包括L1-L5。在L4和L5的自动驾驶中,车辆控制权完全归自动驾驶系统所有,事故责任归属相对更明确。

然而,在实际推广方面,大多数车企都模糊了自动驾驶的级别限制,比如NIO和小鹏选择用NOP和NGP取代,或者一些车企使用了“L2.5级自动驾驶”和“高级自动驾驶”等词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车主忽视自动驾驶汽车的风险。

许多车企喜欢在产品推广上耍花招,”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对NIO事故评论道。车企一方面强调“飞行员辅助驾驶”,另一方面使用手动接管率、解放双手等词汇来引诱消费者冒险。

对于新能源汽车品牌来说,一方面所有的实际困难都寄托在未来的解决方案上,另一方面所有美好的体验都依赖于未来的促销噱头。一家公司的两面派能否真正实现品牌价值?

参考材料

特斯拉环比暴跌近70%,发生了什么-品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科技新知。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蔚来特斯拉小鹏比亚迪Model Y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中信证券:比亚迪合理市值超万亿,A股目标价372元

8月17日,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发布研报指出,考虑比亚迪电动车销量提升及动力电池外供、储能电池出货加速,维持公司2021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1881122

1900/1/1 0:00:00
汽车之家将于8月25日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

查看最新行情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2日晚间消息,HMgt汽车之家今日宣布,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8月25日美国股市开盘前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
工信部:智能网联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工信部网站8月1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

1900/1/1 0:00:00
从特斯拉到蔚来:如何逃离自动驾驶“死亡魔咒”?

图图虫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丨左茂轩编辑丨张若思蔚来再度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1900/1/1 0:00:00
31岁企业家命丧蔚来背后

在这个系统还没有很成熟的时候,车厂和用户都太过于相信这个东西了,你可以相信它、享受它,但必须要对这个事情有所警惕雷达财经文张凯旌编深海8月14日,

1900/1/1 0:00:00
长安汽车要捅破高端化这层窗户纸,UNI够不够?

出品:观察者网汽车频道作者:张家栋编辑:娄兵8月9日晚,长安汽车000625股吧正式发布公告称,长安系自主品牌今年7月乘用车销量约9万辆,同比增长14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