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蜗杆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左茂轩
编辑|张若思
NIO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最前沿。
8月12日,上山若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易通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美一浩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创始人林文勤在沈海高速公路汉江段发生交通事故身亡,享年31岁。当时,林文琴驾驶的是一辆NIO ES8,事发时该车配备了NOP。
这是NIO的辅助驾驶功能首次被公开披露,导致车主死亡的事故,也是半个月内NIO发生的第二起致命事故。今年7月30日凌晨5点左右,一辆NIO EC6在上海浦东高速公路上与一个石墩相撞后起火。司机未能及时逃离,不幸身亡。NIO后来回应称,消防部门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经过对受损车辆的初步评估,电池组整体完好无损。
蔚来NOP的全名是飞行员辅助驾驶系统。NOP作为一种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可以使车辆自动驶入主干道,在主干道上巡航并智能选择最佳车道,自动切换到下一条高速公路/高架道路,在高精度地图覆盖的大多数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路段,根据导航规划自动离开主干道。
目前,除了NIO NOP、特斯拉的NOA和小鹏汽车的NGP之外,只有三家汽车公司提供这种类似的功能。此外,理想汽车还计划在今年推出NOA。
上述车企的自动驾驶能力已经超过L2水平,但目前没有一家达到L4水平。因此,车主在使用上述汽车公司提供的相关辅助驾驶功能时,仍应将手放在方向盘上,并随时观察道路环境。严格来说,达到L4级别的车辆只能被视为自动驾驶汽车,而NOP、NOA和NGP可以被视为自主辅助驾驶系统。
然而,特斯拉由于其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在全球不同地区发生了多起重大事故,现阶段使用或盲目相信自动驾驶功能的风险巨大。
特斯拉是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标杆企业,也被视为汽车行业的“苹果”,推动汽车行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但产品缺陷和频繁的事故也使特斯拉的声誉两极分化。
在追赶特斯拉的道路上,中国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态度最为积极。因此,特斯拉在2019年推出NOA后,几家新车制造商也推出了自己的飞行员辅助驾驶功能。
从特斯拉到蔚来,自动驾驶引发的重大事故无疑给自动驾驶行业、蔚来以及中国造车新势力敲响了警钟。在追求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如何避免陷入特斯拉的“魔咒”?
类似事故频发
根据网上流传的事故现场图片,以及林文琴和NIO朋友的描述,事故发生在8月12日下午2点左右。林文琴的车辆在沈海高速公路汉江段与一辆正在行驶的工程车相撞,不幸身亡。
8月14日晚,一个名为“美一号”的个人公众号发布了讣告。当天深夜,NIO厦门区域公司总经理张波在NIO APP上简要描述了这一事件,并表示NIO正在配合当地交警等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将协助用户家属开展善后工作。NIO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秦立红也对死者表示哀悼,并强调他们与交警部门合作调查事故。
目前,各方猜测,事故原因很可能是林文琴在NOP功能激活时驾驶的车辆,但没有认出工程车辆,直接发生碰撞。然而,事件的具体细节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图/图蜗杆
在t……中……
NIO ES8的用户手册,NOP被定义为将导航系统与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深度集成的功能。但也有人提到,该功能仍处于持续优化阶段。
用户手册还列出了多个警告,特别提到了两个要点:与Pilot和其他驾驶辅助功能一样,“导航辅助”无法对静态障碍物做出响应。如果前方发生事故或施工区域,请立即接管车辆,控制方向和速度。该车辆与前一车辆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于每小时50公里。如果前面的车辆静止或缓慢行驶,则存在驾驶员无法停车的风险。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请立即离开驾驶员,不要试图停止静止的车辆或跟随前一辆车辆。
在介绍NOP功能时,NIO的语气一直是“NOP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而是一种辅助驾驶功能”。在使用该功能时,驾驶员仍然需要时刻保持对交通环境的关注,并在关键时刻需要人工干预。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NIO NOP第一次造成事故了。
今年1月底,一辆NIO ES8在启动NOP时与一名男子和一辆停在高速公路上的五菱宏光相撞。
7月16日,一辆NIO ES6在高速公路上使用NOP时与一辆静止的工程车相撞。这次事故与这次致命事故极其相似。据交警部门通报,经调查,新能源汽车驾驶员庄某从杭州返回无锡,上高速后开启辅助驾驶模式。在经过事故发生路段时,驾驶员没有注意,车辆也没有认出施工区后方的反光锥躲避,而是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冲了进来,与施工车辆相撞。幸运的是,两辆车都配备了安全带,只有轻微的划痕。
由此可以发现,上述事故都是由于用户手册中的警告导致的,驾驶员没有接管车辆。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车主的手是否与方向盘分离,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或者在致命事故发生时NIO是否有任何其他技术缺陷。
NOP确实可以提供便利,但人们需要保持敬畏。NOP可能间接导致驾驶员在驾驶时粗心大意。无论是使用自动驾驶还是辅助驾驶功能,在驾驶时都必须谨慎。这起事故也给每个人敲响了警钟,”一位来自北京的NIO车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一些车主也表示,即使在辅助驾驶过程中双手握住方向盘,也可能因措手不及而发生事故。
此外,一些用户对NIO对此事的处理方式表示怀疑。为什么12日发生的事故要等到14日发酵后才发声?如果这次离开的人不是一个相对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蔚来是否准备对如此重大的事故装聋作哑
“自动驾驶”的难点
图/图蜗杆
早在2016年,特斯拉就经历了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死亡事件。
2016年1月20日,河北省京港澳高速公路邯郸段发生追尾事故。一辆特斯拉汽车启动了自动驾驶模式,直接与一辆正在工作的道路清洁车相撞,导致Model S司机高某死亡。
与NIO相比,特斯拉的车辆数量更多,事故更频繁,并发生了多起重大致命事故。
可以观察到,与静止的车辆碰撞是上述事故发生时的主要状态。也就是说,静态和不规则目标的识别是当前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挑战。
从技术逻辑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特斯拉还是NIO,辅助驾驶事故的缺陷都可能来自感知系统。两者在认知上有一定的差异。特斯拉是一个纯粹的视觉解决方案,而NIO NOP是一个视觉+高精度的地图。这两款相机的感知算法都来自Mobileye。
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NIO NOP系统的基本架构由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组成的视觉系统组成。摄像头的感知算法由Mobileye提供,毫米波雷达和感知算法……
他们来自博世。
在路上很容易发现静态物体,但为什么自动驾驶系统不能识别它们?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相机还是毫米波雷达,在识别不规则形状和静止物体方面都有局限性,这需要激光雷达进行补偿。
从自动驾驶技术来看,特斯拉确实在全球保持了领先地位,并发挥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加速了其他车企的竞争和追随。
2019年,特斯拉正式推出了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几家新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开始进行相关布局。2020年10月,蔚来推出NOP,与NOA相比,借助国内环境和高精度地图,除了高速公路,它还可以在城市立交桥和主环路行驶。2020年底,小鹏汽车发布了NGP,该公司在对外传播时称其为“最适合中国的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此外,理想汽车今年也发布了自己的NOA,但尚未向用户推广。
造车新势力为何热衷于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
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自己在未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基础。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为车企开辟了新的软件利润池,这些新的汽车制造商希望让资本市场看到新的故事。
无论是NOA、NOP还是NGP,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后都需要订购相关功能。
8月12日,李斌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第二季度,NIO Pilot的选择率已经超过80%。截至7月,NIO Pilot的自动辅助驾驶总里程已经超过2亿公里。未来,NIO Pilot带来的收入可以平均增加3到4个百分点的毛利。”
走出自动驾驶的“陷阱”
自动驾驶是下一代汽车的形式,而现在自动驾驶更像是一个“陷阱”。
大多数汽车公司都采用了渐进的技术发展道路,包括不断增加各种功能和增加消费者使用量。通过大数据,不断完善算法,最终实现自动驾驶。
在过去几年中,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一些车企有许多过度推广自动驾驶功能的做法,一味地鼓吹技术的领先优势来吸引消费者,而没有对隐藏的风险概念给出太多警告。但这也会让消费者误解和过于信任技术。
将所有辅助驾驶功能恢复到其最初的期望和定义需要仔细的管理和管理。企业应适当促进合规性,驾驶员和车主也应了解技术界限。8月15日,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8月16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中文术语的标准,以避免夸大广告,引起用户误解。
L2或L3的用户可能不理解。建议使用统一名称:L2=辅助驾驶;L3=高级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
L5=无人驾驶。最大限度地控制期望值,以避免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出现在相同的状态。辅助驾驶是人的责任,自动驾驶的发生是车辆的责任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用户多次使用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并获得大量体验时,可能会让车主放松警惕。然而,很明显,在一个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州,过度依赖自动驾驶会带来风险。
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动驾驶不是闹着玩的。许多人仍然“完全专注”于他们的第一次使用,并逐渐“放松”,直到不幸发生。
目前,大多数车企都在强调自动驾驶功能的“降维使用”,定义为L2,但提供在某些场景下可以支持的L3或L4级自动驾驶功能。
从法律角度来看,一旦车主在辅助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主要责任很可能在于驾驶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汽车公司可以降低他们的安全标准。在不满足当前足够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开发和提供新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法规已经开始关注自动驾驶汽车可能存在的风险。
8月12日,工信部终于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到要加强自动驾驶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
自动驾驶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动驾驶的最终目标是使汽车和道路更加安全。一再发生的事故提醒整个行业和所有车企绷紧神经,时刻保持技术探索与安全的平衡。
本期编辑:刘翔实习生彭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查看最新行情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12日晚间消息,HMgt汽车之家今日宣布,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8月25日美国股市开盘前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工信部网站8月12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管理,
1900/1/1 0:00:00科技新知原创作者古廿编辑伊页“活在2022”,这是听完蔚来Q2财报电话会议,一个散户投资者在社交论坛留下的注脚。
1900/1/1 0:00:00在这个系统还没有很成熟的时候,车厂和用户都太过于相信这个东西了,你可以相信它、享受它,但必须要对这个事情有所警惕雷达财经文张凯旌编深海8月14日,
1900/1/1 0:00:00出品:观察者网汽车频道作者:张家栋编辑:娄兵8月9日晚,长安汽车000625股吧正式发布公告称,长安系自主品牌今年7月乘用车销量约9万辆,同比增长141。
1900/1/1 0:00:00图虫创意供图吴比较制图证券时报记者贺觉渊8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