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公开信息,仅供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20年4月,中国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发现一头约3米长的鲸鱼降落在南中国海。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这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目前,国际上发现的鲸鱼登陆次数不到50次。所谓鲸鱼登陆,是指鲸鱼死亡后坠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浮游生物首先看到了死去的鲸鱼,然后是虾、鱼、螃蟹和其他动物,它们都以鲸鱼为食,最终进化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有趣的是,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正在汽车行业上演。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电动化改变了汽车的四肢,智能化革命了汽车的大脑。尽管它看起来仍然是四轮驱动的产品,但汽车行业正处于革命性变革的前夜。
可以说,汽车行业正在见证鲸鱼在大自然中坠落的场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嗅觉最灵敏,成为第一批到达鲸鱼附近的“浮游生物”;
2021,我们越来越清楚,新兴力量——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成为第二批涌入的玩家。
在今年3月底进入智能汽车行业后,小米也宣布生产汽车。可以说,汽车行业和消费电子产品从根本上是不兼容的。为什么智能手机制造商纷纷停产造车?智能手机制造商能否在新的汽车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
图1:中国研究人员在南中国海发现的鲸鱼登陆生态系统,来源:互联网
01
新势力进入局造车
挣扎中的巨鲸坠落
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两化”的背景下,传统车企几乎一夜之间积累了数十年的技术遗产,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像每一个衰落的实体一样,后来才意识到的传统汽车公司也被迫开始转型。
但并不是每个生物体都能完成“转化”。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传统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缓慢而被动,不断涌现出“油改电”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正在修复和修复老旧的车身,典型的是头痛和脚痛。
尽管现在这么说可能为时过早,但已经出现衰落迹象的传统车企目前看不到任何重生的机会,更有可能成为时代变迁下被瓜分的大鲸鱼。
以今年3月上市的大众MEB平台首款纯电动汽车ID.4 X为例,尽管得到了大众的背书,但其销量根本不是“大众”。根据官方数据,上汽大众ID.4X在3-5月的销量仅为625辆、922辆和847辆,与新车制造商的月销量相差甚远。
在传统车企中野蛮生长的造车新势力,成为了今天的“小甜心”。以最近在香港上市的小鹏汽车为例,其市场价值已超过吉利汽车。需要注意的是,吉利作为领先的自主品牌,年销量超过100万辆,而小鹏汽车目前只有两款车型,年销量不到吉利的1/10。
危险仍在慢慢逼近这些巨型鲸鱼。展望未来,越来越严格的双积分政策是一个巨大的枷锁,它将锁定传统车企无法行动,而不断转变的战略Lebensraum正变得越来越窄。
对于新能源行业来说,双积分政策是一个巨大的助推器,但不断上涨的积分单价可能会成为压垮传统燃油车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新能源点,传统车企不得不考虑生产成本低、发布快的A00级微型电动汽车来解决燃眉之急。例如,来自长城的欧拉黑白猫,来自长安汽车(000625,股票吧)的梅赛德斯-奔驰电动汽车,以及奇瑞的eQ1蚂蚁。而这种近乎饮止渴的强制变革,只会导致追赶新势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新生态系统的出现
自2018年以来,传统燃油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已连续三年下降,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相当可观: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3.35%,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销量超过100万辆,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147.8万辆,超过2020年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对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2%。
中国的新能源浪潮已经蔓延到全球,目前所有气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然只有低个位数。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和具有产品力的热门车型的集中推出,预计5年后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渗透率将超过20%。
图2: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协会、中国客运……
社交
这离不开电动汽车生产成本的降低,尤其是电池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电动汽车的价格接近同级汽油车。此外,续航里程的大幅增加和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有效缓解了电动车主的续航焦虑。最后,市场上有多种电动车型,从3万元起步的五菱MINI到比亚迪汉EV,都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
与此同时,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近年来不遗余力地推广造势,培养了大批粉丝,消费者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根据中华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的数据,2021第一季度纯电动汽车个人购买量为32.25万辆,占季度销售额的74.67%。C端市场已经超过B端市场,成为主要的采购市场。
新能源汽车自受到批评以来一直备受追捧,变化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事实上,在这场剧变之前,产业链就已经在悄然发力。
这背后的巨大变化最为重要,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门槛大大降低,方便各方在神圣的未来制造汽车:
首先,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已经从高科技的屏障发动机和变速箱转变为三电系统,与传统汽油车相比,部件数量减少了约40%,系统复杂性降低;
其次,电动汽车产业链日趋成熟,尤其是上游产业链,供应体系相对完善。以动力电池为例,大多数车企使用的电池都来自几家领先公司,比如NIO的电池,这些电池都是从宁德时代(300750,股吧)购买的。
在未来,汽车制造可能会变得比现在更简单。比亚迪电子、力迅精密(002475,股票吧)、顺宇光学、威尔有限公司(603501,股票酒吧)等智能手机供应链公司已开始积极拓展智能汽车相关零部件业务。甚至OEM模式也已经在汽车行业推出。今年1月,富士康和吉利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公司提供代工服务。
鲸鱼之地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随着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市场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尤其是“蔚小理”三大造车新力量,其销量屡创新高。继NIO月销量突破8000辆之后,理想小鹏也在上个月实现了首次月销量突破八千辆。造车新势力已经成为鲸地新生态系统中野蛮生长的第一批。
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正在竭尽全力吸收巨鲸的营养。自今年6月以来,小鹏和Ideal已在香港上市,并筹集了大量资金。与此同时,“蔚小理”正在加速扩张,根据已公布的产能计划,他们一般计划产能为当前销量的7-10倍。
图3:国内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市场的市场份额,来源:交强保险、天风证券
鲸鱼栖息地的新成员蜂拥而至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已经到来,规模达到数十亿。当前行业竞争格局不确定,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强大的玩家有机会参与并分享。
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和消费者中呼声最高、最引人注目的是智能手机公司的出现。
今年3月30日,小米宣布将成立全资子公司,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100亿元,未来10年预计投资100亿美元,由雷军牵头。华为已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计划每年在智能汽车领域投资10亿美元。该公司将独立开发一种“家庭桶解决方案”,帮助汽车公司制造汽车。
智能手机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关注智能汽车领域。此前,我们曾在《洞察华为智能汽车战略:这条生命线面临哪些“节点”》中分析过华为的造车布局。华为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车载通信模块,并进入了汽车联网行业。
也正是在这一年,苹果推出了车载智能系统Car Play,后来又成立了Titan项目,开始开发汽车。小米计划通过金融手段投资汽车行业。继2014年投资地图制造商凯立德之后,小米还投资了小鹏汽车和未来汽车。
02
新势力和新势力有可能燎原吗?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熙熙攘攘,但给人一种菜市场的感觉。这里很拥挤,但门槛非常低。那么,很自然,智能手机派有两个刷子吗?
金钱是绝对的原则
尽管电动汽车的制造门槛确实比传统燃油汽车低得多,但汽车制造仍然是一个高投资的行业。即使在大规模生产后,仍需要大量现金来继续研发,因为智能投资非常昂贵,自动驾驶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一旦进入,这注定是一场长期且代价高昂的竞争。
当时,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也面临着因财务问题而被淘汰的风险。例如,NIO凭借合肥政府70亿元的战略投资成功退出ICU。毕竟,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只能从……中获得收入……
r销售额。一旦销售流程出现问题,现金流就会变得紧张。因此,近年来,许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破产。
但智能手机不必担心现金流,因为每一款手机都有足够的弹药,并有自己的摇钱树业务作为支持。就财务实力而言,一家公司比另一家公司更强大:小米账面上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华为年营收超过8000亿元,仅年净利润就超过600亿元;
更不用说苹果了,根据其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苹果账面上有1918亿美元现金。
感知具有天然优势
智能手机阵营通常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其中包括许多忠实粉丝。小米汽车和华为汽车本身就是高价值品牌,不需要像NIO和小鹏过去那样绞尽脑汁进行推广和推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尽管智能手机Pi尚未生产出汽车,但它背后已经有一群潜在客户。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智能手机派系与当时的汽车制造新势力处于完全不同的境地。小米官宣造车后,许多米粉高呼:“你敢造,我敢买”。即使华为一直声称“不造车”,但仍有许多粉丝期待着华为品牌汽车的到来。对于苹果汽车,市场上流传着关于icar的各种猜测,甚至在汽车制造的概念阶段,每个人都希望看到你的实际产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制造商拥有高流量的在线渠道和全面的线下渠道。您可以看到,华为已经在其线下门店销售了华为Smart Select Selis SF5。在智能汽车时代,4S店的传统销售模式也被颠覆,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已经在热门商圈设立了主要销售网点。在这方面,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拥有先发优势。我相信来自小米商城和小米之家的小米汽车也将很快到来。
图4:Celis SF5在华为线下门店展示,来源:在线
更重要的软实力
随着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电动汽车达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将是时间问题。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汽车公司之间的终极竞争仍然是智能化水平。简单地说,电气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没有智能化水平的电动汽车只能昙花一现,拥有智能化的汽车公司可以成长为巨头。
汽车作为电子消费产品的属性越来越强,智能手机上发生的智能进化正在智能汽车上同步发生。未来,智能汽车将像移动智能终端一样。智能手机派将消费电子产品的理念和策略扩展到智能汽车领域是很自然的。
增强智能体验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制造商在ICT领域有着更深的积累,对智能的属性有着更全面的理解,对用户智能有着更深入的把握。如何提高智能体验,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关键技能。
在智能手机时代,苹果的IOS操作系统高度集成了软硬件产品,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流畅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手机行业最受欢迎的系统之一。
小米基于安卓系统定制了移动操作系统MIUI,截至2020年底,用户数量已达3.96亿。
苹果和小米之所以能取得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系统的体验捕捉了用户的思想,并最终形成了网络效应。
具体而言,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智能驾驶舱、车载计算机系统和人机交互自然成为关键指标。以汽车系统为例,用户看重的是系统的流畅性和便利性。如果智能手机公司依靠自身优势来提高这些关键指标,那么增加用户粘性就不难了。
智能快速迭代
纵观传统燃油车行业,汽车公司创造了一种受欢迎的车型,其核心三大部件可以在不进行重大改装的情况下畅销数年。所谓升级的新车型就是改变前脸、修改内饰、车轮等等。
事实上,这可能并不为人所知,但令人震惊的事实是,过去,传统车企将80%左右的精力用于供应链管理,而只有20%的资源用于研发……
新技术和突破。原因是内燃机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很难做出重大改进。不同的汽车公司更专注于竞争成本控制能力。
纵观当今的智能汽车,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汽车内在的智能水平。汽车的智能化水平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以智能座舱为例,目前的交互模式正在从基于触摸向基于语音转变,这导致原有的汽车和计算机操作系统不匹配,导致需要不断迭代升级操作系统。自然,在升级操作系统后,对车内芯片的要求也会增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汽车搭载的汽车芯片的计算能力也呈现出指数级的爆发。
智能汽车的升级就像智能手机的更换一样,智能手机制造商不断推出旗舰车型,智能手机的芯片几乎每年都在更新和升级。当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智能手机的更新速度比智能汽车快,智能汽车比智能手机更强调安全。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将智能手机的想法放在汽车上,未来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创建一个万物互联的生态系统
在智能手机时代,苹果通过自研芯片和iOS操作系统的战略,创造了手机行业最好的生态系统;小米还通过超低利润带来的极致性价比积累了大量粉丝,打造了包括白、黑、小家电在内的物联网硬件生态系统;华为通过鸿蒙系统打造“1+8+N”的生态布局。每个家庭都通过自己的方法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广阔的生态系统。
可以想象,如果智能手机派能够在汽车行业获得一席之地,那么在未来,智能手机制造商将实现手机和车载电话的无缝切换,智能汽车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新场景和流量切入点。华为和小米的智能家居可以与汽车完美融合,形成家庭物联网、移动物联网和车内物联网的完整闭环,形成比今天更完整的生态系统。
需要单独说明的是,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方面保持不变,即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每个人都已经习惯了在手机死机后使用重启方法,但汽车不起作用,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方面,一秒钟的口吃对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汽车和手机对芯片和机械部件的寿命要求也不同,手机可能在两三年内被替换。简而言之,无论汽车如何发展,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仍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手机制造商还需要做更多的功课。
图5:汽车级芯片的要求明显高于消费类产品。资料来源:中信证券新路通讯
03
电动汽车鲸落地生态已进入下半场
无论你是否接受,一个新的智能汽车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具体而言,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内生需求正在加速智能汽车的渗透;
其次,新生态系统对跨境玩家更加友好,并将欢迎更多新成员共同加速生态系统的发展。OPPO和VIVO等手机制造商已经开始准备造车。
从目前的时间来看,智能汽车赛道仍处于赛马阶段,智能汽车产业的格局远未确定。参照智能机器时代的竞争格局,只有具备智能化水平和软件服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生态链的车企,才最有可能成为新生态中的新王。
对于智能手机爱好者来说,在新机型发布的早期阶段,利用其品牌和生态优势实现销售突破至关重要。毕竟,在汽车制造的轨道上,你正在进步,传统汽车公司和汽车制造的新势力也是如此。作为后来者,智能手机爱好者必须跑得更快才能取得成功。
在智能手机推出后的短短几年内,功能计算机的时代被颠覆了。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线性外推。谈论汽车的“诺基亚”可能会产生一种过度焦虑的感觉。毕竟,智能汽车的转型速度没有当时智能手机时代那么快。即使它达到了极限,人们相信汽车的更换寿命也只有2-3年。
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尤其是自主驾驶能力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人也不一定是赢家。对于那些后来的人来说,仍然有成功的机会,智能汽车的鲸鱼登陆生态可能正在路上。
最需要记住的是,在汽车行业的创新中,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自2021以来,一场新的英雄大战正式开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博科。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本文系和讯网旗下自媒体《财经正解局》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和讯网。8月22日最新消息,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车祸致死一案有了最新进展。
1900/1/1 0:00:00备受市场关注的比亚迪半导体距离分拆上市越来越近时被按下了“暂停键”。8月18日,根据深交所官网信息,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IPO审核处于“中止”状态。
1900/1/1 0:00:00近日一起知名企业家驾驶蔚来ES8在沈海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让有关“自动驾驶”的功能和宣传一跃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
1900/1/1 0:00:00出品:观察者网汽车频道作者:余外军、娄兵编辑:娄兵最初,支撑乐视、蔚来、小鹏、游侠们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就是特斯拉。曾经,某新势力品牌负责人发言时,左一句特斯拉,右一句马斯克。
1900/1/1 0:00:00曾几何时,法系车在国内竟然成为了冷门车,虽然东风标致雪铁龙在道路上上镜的几率较高,但那也只是几年前的老车,法系车2015年在华巅峰时期,神龙汽车就创造了70
1900/1/1 0:00:00虽然众泰汽车000980股吧还未等到“接盘侠”,但是其股价却再度涨疯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