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主们开始慌了?恐慌性充电出现:每天1充变3充!“大限电”下,新能源车还香不香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世纪,长安,大运,特斯拉

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彭素萍

编辑|何方

图片来源|图片蠕虫

在限电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近日,一名疑似充电站运营商发布了《2021广州地区有序用电通知》,表示根据《2021广州地区有序用电计划》,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至晚上11点是错开的用电高峰期,期间要求用户轮流用电。这意味着,广州至少有一些充电站只能在特定时间段供用户充电。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事实上,自9月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相继实施“限电”,包括一些将限电延伸到居民用电领域。尽管目前没有太多关于新能源汽车有限充电的反馈,但很明显,新能源充电汽车的吸引力比以前有所下降。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可能会受到“限电”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人质疑新能源汽车本身也加大了电网压力:为什么要在如此大的电力缺口中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这不是加剧了本已紧张的电力供应吗?

事实上,目前电动汽车的用电量只占整体用电量的一小部分,对电网超负荷运行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区域电网之间的谷峰差将显著增加。届时,电网调节的难度将增加,整体用电成本也将增加。

从长远发展来看,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仍是汽车行业的趋势。与传统的燃料动力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熟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士也指出,“电动汽车的发展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本身。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电力是更大的命题

电动汽车更不方便通电

自本轮限电以来,为以前不方便的电动汽车供电变得更加不方便。

根据多个消息来源,一些地区的公共充电站被要求在不同的时间使用电力。除上述广州外,珠海用户反馈称,他们常用的充电站将于9月下旬白天暂停使用,只能在午夜低电量时段使用。此外,江苏某地区的一位用户也表示,今天早上她本来想在超市购物时充电,但没想到遇到了限电,充电站无法使用。

然而,总的来说,限电对电动汽车充电的影响并不是“致命的”。一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观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普通家用电动汽车的影响是可控的,主要受广大电动出租车和叫车司机的限制,他们家里没有充电站,也没有时间慢充。

据媒体报道,虽然某城市尚未出现大规模停电,但一些新能源车主已经陷入恐慌,尤其是出租车和叫车司机。他们害怕突然停电,纷纷涌向充电站。原来他们每天只充电一次,现在每天要充电两次甚至三次,导致“现在每个充电站都要排队充电”。

一旦发生大规模限电,充电站运营商将受到直接影响。尽管从理论上讲,使用公共充电站的电力总需求可能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如果充电时间缩短到一半左右,至少会对充电站的运营构成挑战。此外,快速充电桩的使用高峰也在白天,电力限制可能会对快速充电桩段的业务产生影响。

充电站运营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行动。

10月11日,一个电子……

南京出租车司机表示,最近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费有所上涨,每千瓦时的电费从0.6元左右上涨到1元以上。收费电费实际上是由“电费+服务费”组成的。前者是相对固定的,而后者是由操作员设置的。用户感知到的电费上涨主要是运营商增加或减少服务费的结果。

电动汽车的发展并未带来停电压力

在限电的背景下,以电力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又面临一轮质疑。一些观点指出,既然电力如此紧张,为什么不大规模关闭充电站并限制电动汽车充电呢?

事实上,在整个用电基数中,电动汽车只占用电量的一小部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8月,电动汽车充电仅占总用电量的0.2%。目前,600万辆电动汽车的发展尚未带来停电压力。未来,即使电动汽车的数量增加到6000万辆,其电力的结构性影响也将低于低风险状态的2%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国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容量为9.89亿千瓦时。然而,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8月份中国社会总用电量达到7607亿千瓦时,前者仅占后者的0.13%。

需要指出的是,充电联盟的上述数据仅包括公共充电站,不包括私人充电站,也不包括国家电网和莆田两大运营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发展,汽车的用电量仍有可能增加电网负荷,大幅增加用电成本。

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增表示,到2040年,中国预计将拥有3亿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将成为社会用电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年用电量将占总用电量的17%。挑战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电网的峰谷差异,使电网的调节更加困难。简单地增加容量和升级线路将使整个社会的电力投资翻倍,增加最终用户的电力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在用户端引入交错充电,以减少电网的峰谷差。此外,该公司还试图推出电动汽车移动储能业务,即V2G业务。用户可以参与该项目,反向输电上网,并通过参与电网调峰填谷获得增值收益。

去年,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已经推出了10万个有序的充电站,可以在不同时间智能监控和充电。据介绍,通过智能充电,可以将80%以上的充电负荷转移到电网低谷期,100%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实现社会整体充电成本最低。

王文表示,有序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后,可以实现电网设备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峰谷负荷差,节省近70%的系统投资。

V2G业务也在积极试点和推广。截至去年11月,国家电网已在全国14个省市开展了近40个试点,布局了近400个V2G充放电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充电”应用程序参与V2G,并根据电网需求进行智能充放电调节,可以实现实时收益。据计算,未来3亿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容量可达到200多亿千瓦时,为电网提供120亿千瓦时的储能。

电动汽车仍是趋势

目前,电力资源供应紧张,电动汽车没有……

他们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纯电动汽车仍然是一个不可动摇的方向。

根据去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高水平规划是: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公共部门车辆将实现全面电动化。

大力推广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为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也是为了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

2020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新能源汽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数据,到2030年实现道路交通碳达峰意味着汽车电动化渗透率不能低于30%,也就是说达到8000万辆。

目前,业内对电动汽车和燃料汽车的碳排放水平存在不同意见。数据显示,在电动汽车的制造阶段,碳排放量高于类似燃料动力汽车。然而,在使用阶段,由于电力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煤炭,追踪电动汽车的来源并不环保。

然而,总的来说,电动汽车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较平均每100公里汽油7升的汽车和平均每100千米耗电15千瓦时的综合电动汽车的碳排放,考虑到充电损耗和电网的平均热电比,电动汽车在碳排放方面仍然具有优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北汽集团原董事长安庆恒在最近的一次论坛上表示,我们要坚定地加大纯电动汽车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努力推动电动汽车与清洁电网的融合,加快电动汽车的发展

一位熟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士指出,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水平存在争议,从根本上取决于当前的能源结构。电动汽车的发展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汽车行业本身。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电力是一个更大的命题。为了让电动汽车在能源安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其价值,它们必须密切监测能源结构的变化,甚至更快地采取行动

在这方面,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例如,国家电网公司、特斯拉等企业已开始部署“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旨在利用光伏和储能技术使电动汽车实现电力自给自足。类似的产品有望在未来进一步进入市场。

世纪,长安,大运,特斯拉

本期编辑:李雨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世纪长安大运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4K巨屏 6.6秒破百 福特的颠覆 EVOS动态首测

福特EVOS1新车预售价格22782608万元2新车由福特中国团队主导开发,中国为该车型的主销市场3新车全系搭载2

1900/1/1 0:00:00
上汽集团前三季度销量近362万辆,自主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

日前,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600104股吧公布了2021年9月及前三季度整体销量,今年9月,上汽集团受芯片供给影响,共计销售汽车5158万辆,同比下滑14

1900/1/1 0:00:00
国内车企集体“跳水”,市值蒸发近5000亿,恒大汽车跌近50%!“芯荒”下经销商集团“无车可卖”

9月,汽车板块在资本市场上演集体“跳水”。据《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不完全统计,9月,74家汽车类上市公司中,仅有18家上市公司市值增加,不足总数的三成。

1900/1/1 0:00:00
德州仪器推出集成变压器模块技术 可提高混动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盖世汽车讯9月27日,德州仪器宣布退出业界最小、最准确的15W隔离式DCDC偏置电源模块UCC14240Q1。

1900/1/1 0:00:00
特斯拉Megapack起火原因初步查明 澳洲设施明日恢复测试运营

财联社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监管机构周二获得的初步独立调查报告显示,7月特斯拉的Megapack发生火灾的原因是“启动测试时未发现冷却剂泄露”。

1900/1/1 0:00:00
狂翻近4倍 月销破5万!特斯拉9月中国销量成绩出炉

争议越大销量越高,特斯拉在国内就处于这样的一个局面下。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特斯拉销量在国内还将会创造出新的记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