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华网财经报道称,锂电池上游“疯狂”,车企成为近期涨价热点之一。近日,比亚迪宣布与盛鑫锂能牵手,意在抢占上游定价权?根据其最近的趋势,既是锂电池供应商又是汽车制造商的比亚迪可能面临三方面的考虑。3月22日晚间,盛鑫锂能发布公告称,比亚迪通过定增30亿元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定增后预计持股5%以上。比亚迪与盛鑫锂能此次合作的关键词包括:保障锂产品供应;锂矿产资源和锂盐加工;上游锂矿资源合作,保障供应链。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发和收购锂资源。不久前,比亚迪不断提高其产品的价格。2022年1月21日,比亚迪宣布,由于补贴回扣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已上调产品价格。3月15日,比亚迪全系列产品价格再次上调。据《新京报》报道,此次涨价的车型包括混动系列秦PLUS DM-i、宋Pro DM-i、宋PLUS DM-i、唐DM-i,以及纯电动系列宋PLUS EV、秦PLUS EV,元Pro、元PLUS、海豚、e2等10款产品。其中,混动系列产品涨幅相对较小,多在3000元;纯电动产品涨幅较大,大多在5000元至6000元之间。经过短暂的市场厮杀,一些未来趋势在硝烟中逐渐明朗:上游锂资源的定价权进一步凸显,确保锂电池的稳定性是车企降本增效的重要一步。双手紧握的比亚迪是不是一名优等生?比亚迪公认的优势主要在于其产业链的完整性:不仅生产新能源汽车,还生产动力电池。
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总体趋势仍然是积极的。中国汽车协会预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快速增长,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对乘客关联的预测甚至更高。2021,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居全国首位;
同年,比亚迪宣布成立五家福特电池公司,准备向外界提供动力电池。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00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同年,它收购了秦川汽车,并进入了汽车行业。年报显示,汽车业务目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等,2020年营收占比超过50%。手机和电池等其他业务占比分别为38.3%和7.7%。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的汽车销量令人印象深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比亚迪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8.7万辆,占全国销量的31.8%。1-2月,比亚迪秦和比亚迪汉的销量仅次于去年的车型销量冠军五菱宏光MINI,分别为5.1万辆和2.2万辆。
五菱宏光MINI专注于“国民代步车”,但随着动力电池价格的上涨,小型车型很难盈利。相比之下,比亚迪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价格销售,这表明了市场对它的认可。根据官方网站,比亚迪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共有21款车型。秦PLUSEV和比亚迪汉DM-i的售价分别为13.88万和21.68万。其主车车型汉于2020年8月首次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官方指导价在21.48万元至32.28万元之间。从产品体系来看,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布局广泛,价格从5万元到30万元不等。与特斯拉约95%的销量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相比,比亚迪汽车在一线城市约占30%,在二线城市约占40%,在三、四、五线城市超过20%。面对庞大的下沉市场,它有更多的优势。2020年,比亚迪扣除新能源补贴后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2.5%。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15%。从动力电池的角度来看,比亚迪和“老大”宁德时代(300750)都属于“锂电池”赛道,但各自的赛道存在差异。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地位相对稳定,位居中国和世界第一。2020年,国内市场份额为47.5%,几乎超过了一半。从产能规划来看,宁德时代自产生产基地和与车企合资的计划产能分别超过650GWh和140GWh。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为14.3%,并在2020年创新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技术。总产能计划达到300GWh。消息称,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预计将于2022年分拆上市。
图片:2020年12月,比亚迪位于蚌埠市的工厂投产,第一条生产线在6个月内量产。完全建成的产能将达到20GWh。根据浙江证券的计算,比亚迪计划到2025年产能达到250GWh。短期内,公司动力电池以自营为主,外部供应比例相对较小。2021第一季度,比亚迪集团的装机容量为6.34GWh,自产汽车约占95.9%。2021上半年,在下游客户中,广汽的装机能力为50000辆汽车,单车充电能力为297KWh;
长安汽车(000625)的装机容量为0600台,单车总装机容量为84KWh/台,是出口前两大客户之一。2021 5月,长城汽车(601633)将推出两款HEV车型,均配备宁德时报和比亚迪的电池和150千瓦发动机。在工信部此前的一批公告中,东风岚图自由增程版和一汽红旗的部分车型也搭载了比亚迪的动力电池。
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比亚迪的动力电池等业务正在从自供向外供过渡,但比亚迪的业务范围相对较广,毛利率仍有一定波动。天风证券认为,比亚迪的整车业务尚未完全实现盈利。比亚迪是否急于争夺锂资源?请再次关注今年的锂价格。钴、锂、镍等电池核心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碳酸锂价格从2021 1月的5万元/吨飙升至现在的51万元/顿。就碳酸锂的使用而言,一个1kWh的动力电池需要0.6至0.8公斤的碳酸锂。一个60千瓦时的电池组预计将使其成本增加约16560元至22080元。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本构成中,电池成本约占40%。从目前的供需关系来看,锂资源的供需存在显著的不平衡。由于上游资源开发周期长,下游需求增长快。新增产能无法快速释放,锂电池原材料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将压力转移到下游可能也是比亚迪必须首先提高汽车整体价格的原因。但从长远来看,未来电动汽车材料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比亚迪较早进入上游市场,但其资源开发进度明显低于预期。2017年12月,比亚迪宣布与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旨在启动“3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的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8.49亿元,目前仍处于试点状态。四川矿业与荣杰股份有限公司(002192)合作,根据荣杰的公告,250万吨选矿项目已完成第二次环评公告,相当于47万吨锂精矿。比亚迪还持有扎布耶锂业18%的股份。据西藏矿业(000762)公告,扎布耶二期筹建工作目前进展顺利,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1.2万吨碳酸锂产能。2022年1月中旬,比亚迪赢得了智利一个锂矿项目的投标,并获得了8万吨锂生产配额,但已被智利法院暂停。因此,比亚迪与盛鑫锂业的合作非常重要。根据年度报告,截至2021 6月,胜信锂能源公司锂盐产品的收入份额达到87%。根据胜信锂业能源披露的2021业绩预测,公司预计20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3亿元至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54.31%-3285.5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48亿元至9.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27亿元。对于业绩的大幅增长,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下游客户对锂盐的需求旺盛,锂盐的生产、销售和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从冶炼来看,公司目前拥有2.5万吨碳酸锂和4.5万吨氢氧化锂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它正在海外合资企业中建设新的锂盐生产能力。长期锂盐产能可能超过11万吨,其中氢氧化锂权益产能可能达到7.75万吨。在资源方面,盛鑫锂业拥有自己的龙沟矿、慕容矿和Maxmind矿,总股本资源约为718900吨LCE。它还销售Mt Cattlin和AVZ包装。目前,该公司正积极寻求与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合作,此前计划与青山子公司Stellar共同建设冶炼产能。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大众、宝马等业内人士早已布局并锁定上游原材料。宁德时代、国轩高科(002074)、亿纬锂能(300014)也在江西、四川、青海等地进行了锂资源布局。包括上游矿物、正极和负极材料、电解质和设备。根据天华超净(300390)和永兴材料(002756)的公告,宁德时代计划分别与天华超清和永兴物资共建10万吨和5万吨碳酸锂产能。据SMM报道,国轩高科和宜春矿业共同成立了宜春矿业,并成立了子公司宜丰国轩和奉新国轩,自建产能为10万吨碳酸锂。特斯拉已与Liantown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锂精矿承销协议,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承销Core的11万干公吨锂精矿。此前,特斯拉还与皮埃蒙特和基德曼签署了锂精矿承销协议。根据亿纬锂能的公告,亿纬锂能源已入股大华化工和兴华锂盐,并与金海锂业在金昆仑成立合资公司,生产3万吨锂盐,参与西藏则茶卡盐湖锂资源开发。在下游端,宁德、国轩、亿纬等也在不断扩散。宁德时代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进入下游汽车行业,例如投资和参股吉克龙、Nezha等品牌。消费者和股东信任危机?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自2021 12月以来,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车库存迅速下降,到目前为止调整幅度很大。据统计,从12月1日到今天收盘,比亚迪股价下跌了22.77%。在过去的五个交易日里,区间上涨了0.35%。今天,比亚迪开盘报247.10%,收盘报235.31,跌幅为4.76%。从消费市场的角度来看,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正在转移成本。2021 12月31日,财政部等多部委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从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自2021起下调30%,2023年不再提供补贴。此外,大多数受欢迎的新能源车型供不应求,导致等待取车的时间更长。例如,Model 3交付时间需要12-16周,Model Y交付时间需要10-14周。线下数据显示,比亚迪汉的交付周期更短,在一个月左右;
三款广受欢迎的DM-i车型的交付周期为2-5个月。据《新京报》报道,持有硬币购买的消费者林女士说:“价格在上涨,我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了。汽油车很贵,电动车很贵,买东西都不便宜。如果你不着急,你可以再等一段时间。也许半年后环境会好转。”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的争夺战对进入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尽管“一体化”的梦想是成功的,但它面临着多个层面的更多竞争。无论是“环环相扣”还是“全军覆没”,都考验着棋手的能力,也考验着企业的长期持久发展。比亚迪能赢吗?我们需要时间来见证答案。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昊日前,理想汽车官宣称,受上游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ONE的全国零售价格将由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报记者濮振宇作为支撑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的最大“功臣”,微型电动车进入2022年后连遭“暴击”。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报记者王帅国东风举全集团之力打造的高端汽车品牌岚图,正在遭受一波市场考验。今年1、2月份连续的交付量“腰斩”式下滑与去年交付量的节节攀升,形成了鲜明对比。
1900/1/1 0:00:00要说在国内奥迪最受欢迎的SUV是什么,想必Q5是最有资格的那个,2021年共卖出了14万多辆,月均销量破万,对上宝马X3和奔驰GLC也丝毫不怵。
1900/1/1 0:00:00对特斯拉潜在车主来说,“等等党”彻底输了,3月17日、3月15日、3月10日,特斯拉在八天时间内上调三次售价,ModelY性能版最大涨幅达3万元。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25日晚间消息,据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今日宣布,特斯拉将在美国召回约947辆电动汽车,主要因为倒车时可能不会立即显示后视图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