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6月14日:作者李克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教授,构建了集汽车、道路、云为一体的智能互联汽车系统。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是由技术和法规驱动的。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网联汽车有两大特点:一是技术交叉和跨界融合;其次,它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和社会性属性,尤其是更加突出的社会性属性。法律环境和监管体系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和服务的融合,就必须为智能网联车辆构建车路云融合的中国解决方案,以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监管创新,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云控制为核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解决方案,将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路径,实现一体化的安全管理和应用服务。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路线和方案是监管的基础。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顶层规划和产业政策日趋完善,更加强调汽车安全管理、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协调,促进智能网联车辆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其他行业。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依靠技术驱动,还依赖于法律环境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参照手机行业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两个阶段:功能手机取代座机和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手机;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更加独特,目前正处于单车智能化和智能网联汽车同步发展的时期。因此,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应该直接进入集车、路、云于一体的智能汽车2.0产业布局,不要盲目跟随外国企业开发会成为过时解决方案的技术和产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解决方案必须突破“车路云网图”融合过程中的共同基础技术突破。在“汽车”领域,企业正在积极加快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的产业化,包括电子电气架构、国产芯片、系统和功能软件,以及智能网联功能的大规模应用。在“道路”领域,各地不断加快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车路协同场景应用;
在“云”领域,各地也在加大云控平台建设,推广网络应用和安全实践。然而,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多数数据平台都是1.0版本。建议借鉴北京、上海、长沙等城市的经验,对接底层数据,以支持产业发展,实现安全治理与服务的融合。在“网络”领域,领先企业持续开展C-V2X(Cellular Vehicle to Everything)技术的研发、测试验证和应用示范。在“地图”领域,企业正在积极应对地图领域的发展挑战,高精度地图正在进入商业应用。未来,分层解耦的基础地图和高精度动态地图的基础平台建设必须是必须解决的重点。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面临着安全监管和数据治理的问题,包括研发生产、交通监管、商业运营、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在研发生产方面,智能网联车的产品管理和身份识别仍存在问题。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丰田e-palette和通用Cruise Origin等新车已经淘汰了方向盘和踏板。未来,类似的创新车辆设计将继续增加。这些新型车辆并没有被定义为汽车,需要解决其身份、通行权和产品管理等问题。在交通管制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存在道路通行许可和合法性问题。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人为主体,相关法律法规对自动驾驶系统的道路通行、违法处罚、事故认定、商业保险等都是空白的。要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合法上路,还需要系统的研究和突破。目前,德国、日本等国已经完成了相关法律的修订,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我国法律制度的修订步伐。在商业运营方面,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运营支撑和运营资质仍存在问题。L4级智能网联汽车将率先在B端市场投入使用,但由于道路运输法规和出租车、叫车等相关管理法规的限制,目前的智能网联车辆无法获得商业运营资质。北京、广州等地已开展试点示范,但尚不具备大规模复制经验的条件。在数据安全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仍存在信息安全、数据治理等问题。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地理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导出等问题是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数据作为未来的战略资源,不仅要确保数据安全保护,还要鼓励数据合规应用,利用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带来的数据规模优势,用数据驱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不断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监管。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形成。未来,有必要逐步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管的发展方向。一是加强产品上市前的安全管理;二是通过测试示范、试点、沙盒监管等创新方式,探索安全管理机制;
三是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理念落地,加快云控基础平台、信息安全基础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从技术解决方案层面支持管理与服务需求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中国解决方案是一个集车、路、云为一体的系统架构,以及分层解耦和跨领域共享两大技术特征的智能网联车辆系统。它使用五个基本平台作为载体,实现车辆、道路和云的集成。在具体措施上,建议依托五大基础平台,实现国家安全监管、数据治理和行业服务应用的全面实现。一是推进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为建立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服务;其次,依托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探索地理信息安全保护与高精度动态图合规应用之间的平衡;三是加快城市级云控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示范车路云一体化,形成安全监管和服务协同的最佳实践案例;四是加快智能终端基础平台和计算基础平台产业化,增强车辆安全防护能力,支持车路云融合发展。(中新经纬APP)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入选作品的版权归中新经纬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所选内容中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国新纬度》的观点。责任编辑:王磊
财联社6月14日讯坚持不造车的华为,或正以“智选车”的模式不断向整车领域扩进。
1900/1/1 0:00:00到了2027年,这个数字将会超过100万辆。该研究将氢燃料汽车称为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可行的替代品。而且随着丰田、宝马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投资氢燃料汽车。
1900/1/1 0:00:00财联社6月13日讯政策的不断加码,让皮卡行业迈出了身份转变的关键一步。“皮卡解禁对于市场规模的壮大是毋庸置疑的。
1900/1/1 0:00:00新京报贝壳财经讯6月14日,在中宣部14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尽快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延续政策。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6月14日电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4日表示,将出台自动驾驶的功能要求、信息安全等重要标准,并适时开展准入试点。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1900/1/1 0:00:00财联社6月14日讯继大基金二期增资士兰集科推动12吋晶圆产线建设后,士兰微600460再推大额投资项目。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士兰微证券部获悉,公司现有产能远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