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技术都与用户息息相关。自从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汽车以来,人们一直在试图控制它,一方面是为了让它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另一方面是让它表现得更好。目前,汽车已经从机械控制时代完全过渡到智能控制时代;
在这方面,国内技术团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一次,我们有幸收到雷神动力的邀请,参加中国西北地区的高温和高原挑战,共同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
为什么我们需要用“高海拔、高温”来挑战自己?
事实上,除了高温、高原和高温,还需要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恶劣环境中进行各种专业测试,以验证用户在任何驾驶场景下都能体验到动力系统的一致使用,同时确保车辆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项高温高原挑战共分为7项,分别是:说到这里,你认为我要写一份技术草案吗?你觉得你不能继续看了吗?不,不,不。我要说的其实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难以理解和晦涩难懂。只要你对汽车稍微感兴趣,你就很容易理解。我会用最简单易懂的话告诉你我们是如何完成这些天的挑战的。
1.智能电源管理
顾名思义,它是对功率输出的控制。在燃油动力汽车时代,节气门开度最初是通过电缆控制的,唯一的控制方法是“脚”。发动机喷射的气体与踩下的气体一样多,这与化油器相协调,以实现发动机的运转。后来,电子节气门的出现终于散发出了“电子控制”的味道。发动机的智能控制器会实时计算发动机的进气量和喷射量,以实现驾驶员所需的动力响应,但混合动力车型对动力的控制要比这些多得多。除了协调发动机的功率,他们还需要协调混合动力系统,比如发动机什么时候需要输出功率?发动机什么时候停止?或者你希望发动机在什么状态下运行?这需要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器来进行控制。
智能控制系统将根据车辆当前环境、发动机状况和驾驶员意图,通过多个逻辑叠加,计算发动机、电机和发电机的工作模式,使驾驶员每次踩下油门踏板时都能获得相同的加速度。
大气压力的变化如图1所示。随着曲线慢慢减小,大气压力逐渐减小,在2000米到近5000米的高度之间变化。下图中的蓝色曲线显示了驾驶员所需的功率,而红色曲线显示了轮端的实际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在海拔变化时,动力仍能满足驾驶员对动力的需求,带来随叫随到的驾驶体验。事实上,这背后有一个复杂的逻辑。首先,在海拔增加、大气压力降低的环境中,发动机的绝对功率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然而,混合动力车型有电动机作为扭矩补充。当发动机功率降低时,电机将帮助补充功率。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例如电池组确保用户随时使用一定的电量,要在发动机进入舒适区域之前给电池组充电,下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是“智能能源管理”。
2.智能能源管理
混合动力车型只有两种动力来源,一种是汽油,另一种是电能。因此,控制系统应该有优先权,哪个应该先使用,哪个应该后使用?这是一种策略,就像把蔬菜、水果和肉同时放在冰箱里一样。我们总是有一个吃它们的顺序,这个顺序是一种策略。但雷神电力的能源管理系统要比先吃肉还是先蔬菜复杂得多。它根据环境、驾驶意图、空调系统负载和导航信息实时调整电池电量储备。如果储备太小,当需要扭转时,它将无法满足发动机的电力需求。如果太多,那就没有意义了,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发动机太多的“资源”,导致油耗……
在…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高速公路路段的前半部分对应于图2中的电池电量变化。高速公路路段的发动机更容易维护在“舒适区”,因此即使电池组充电,对油耗的影响也很小。因此,智能控制系统将储备更多的电力用于应急使用,这也是图1中电池电量明显增加的原因。在低速状态的后半段,电池电量缓慢释放,一方面,发动机在低速工况下不容易停留在“舒适区”。该系统将选择在大部分时间关闭发动机,并使用电动机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及时启动发动机将确保电池电量不会突然下降,导致发动机启动过度或功率不足影响功率。因此,我们可以从图2中看到,电池电量下降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阶梯式下降。因此,即使有出色的策略,发动机仍然是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消耗能量并产生能量。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我们需要继续介绍下一个话题——“智能电源管理”。
3.智能电源管理
这部分是专门为发动机的智能控制而设计的。众所周知,发动机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转速。例如,最高输出点可以指示发动机可以达到的最大马力和扭矩。发动机也有一个“舒适区”,在那里发动机工作最简单,当然也最省油;
只有在该区域启动或充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燃油经济性。我们收集了0至1800米高度的发动机运行数据,下图通常被称为“蛋黄图”。
在“蛋心”部分,它是发动机最理想的工作点,即在输出功率和燃油经济性之间实现平衡。图中的蓝点表示发动机的工作范围。在传统燃油车上,蓝色圆点非常分散。在雷神动力智能控制系统的支持下,发动机的工况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发动机处于理想的“舒适区”,只有保持该区域的发动机工况,才能达到最佳的能耗水平。我们上面提到的都是基于环境因素。事实上,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真正的影响是驾驶员的驾驶风格,比如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驾驶风格。当这款车面对消费者时,有成千上万的人,不同的驾驶风格需要智能控制系统来适应。因此,下一个主题是介绍“智能驾驶管理”。
4.智能驾驶管理
顾名思义,有不同的驾驶模式,但对于智能驾驶管理来说,驾驶模式只是小学生和博士后的区别。在传统意义上,驾驶模式涉及用户选择一组动力输出逻辑,例如改变油门的输入曲线、改变变速箱的换档逻辑等。然而,总的来说,驾驶员仍然需要适应汽车,因为程序都是编写的,系统只能根据既定程序执行,但智能驾驶管理的目的是让汽车适应驾驶员。新车到达后,在驾驶的几个小时内,智能驾驶管理系统会自动匹配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就像在使用汽车的最初几个小时,你实际上“输入”了最后一行“代码”,这就是“你的风格”。同时,你不必担心这行“代码”会固定在智能控制系统中,因为它会根据驾驶风格进行动态调整。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会自动分析驾驶风格的大数据。这是一张基于雷神力量不同团队驾驶风格的大数据图。该表将它们分为三种不同的驾驶风格:柔和、中等和强烈。在这里,我们将解释不同驾驶风格所对应的变化。以柔和为例,油门踏板前部的曲线会变得相对平坦,大多数时候会受到电机的干预。为了实现平稳温和的加速,同时保持激烈的驾驶风格,油门踏板的前部相对更具侵略性。即使驾驶员输入一个小油门命令,他们仍然可以感觉到加速度的显著变化,并增加发动机干预的比例。
5.智能动能回收
当谈到混合动力系统时,有必要提到动能回收。在以前的模型中,动能回收系统只能以分层的方式进行调整,这会导致用户操作更加复杂。例如,在高速公路上,如果用户选择更高水平的动能回收,阻力感会更明显。然而,在现实中,用户不希望在高速行驶时有明显的阻力感。一方面影响乘坐舒适性,另一方面会不稳定。不安全感也可以使动能回收变得非常智能。
如果选择智能动能回收,它将根据车速、坡度甚至路况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在图组1中,上图和下图表示动能回收强度随与前车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自调整。在图组2中,上图和下图表示坡度变化对动能回收强度变化的自我调节,以及用户层面坡度的轻微变化,驾驶员和乘客几乎无法察觉,车辆之间距离的变化将对应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的不同场景。在高速条件下,阻力感最小,并且对……的需求……
在中低速城市道路条件下可以实现单踏板控制。
6.智能NVH管理
凭借发达的功率输出和对恢复的智能控制,雷神动力对舒适性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即NVH必须实现智能控制。我们都知道电机的噪音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在一些出色的发动机NVH性能中,电机的噪音也特别突出。因此,雷神动力的智能控制系统将高阶谐波电流注入电机电流,以降低电机产生的噪音,这与降噪耳机的工作原理类似。此外,一些车型在车内配备了主动降噪声学包,直接发出反向声波来抵消车内噪音。关于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协调,请参考下图。曲线按顺序排列:车速、发动机和电机转速、发动机功率和节气门开度。智能NVH利用动力换挡,这意味着它大部分时间都使用电机工作,并避开发动机的NVH敏感区域以降低噪音。最后,在休息和时速60公里的情况下,噪音差只有5分贝。
7.智能热管理
这也是我们旅行的终极挑战。车辆对热量的控制可以间接反映控制系统对整车的控制能力,因为一旦失去热量管理,整车的动力和安全性能就会直线下降。这不仅指冷却,也指加热。在极寒地区,让发动机和电池组快速进入工作温度也是智能热管理的挑战之一。在这项挑战中,环境温度为55℃,发动机水温、油温和电池温度都控制在最佳范围内。
总结
在成功完成7项智能挑战后,情绪有很多方面。你看到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背后不可避免地隐藏着复杂的逻辑。这些逻辑已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反复测试和演示。作为用户,他们总能感受到雷神动力智能控制系统带来的强劲动力、低油耗和高舒适度的驾驶体验。这款完全国产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在国际上赢得了许多奖项。可以说,雷神动力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雷神动力的步伐还没有停下。让我们一起期待极寒挑战和“极限实验室”栏目带来越来越多的极限内容。
0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30秒读懂汽车。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
一句话,让A股一家市值刚超200亿元的公司卧龙电驱600580与特斯拉产生了“亲密关系”,股价直线涨停。不到两天,这家公司又紧急澄清。
1900/1/1 0:00:00财联社8月9日讯近日,五菱汽车官网最新宣布,五菱新能源车销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全球最快达成新能源百万销量的车企。
1900/1/1 0:00:00每经记者李星每经编辑孙磊8月9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增速是过往10年来的第二高。
1900/1/1 0:00:00《圈速度》会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测试一台车的性能,并以榜单的形式公布,供大家参考。这个节目只针对车辆性能做统一、规范的测试,关于车辆其他维度的评测你可能在这里找不到,这里只会给你最直接、硬核的干货。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8月9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了国内7月乘用车销售情况。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
1900/1/1 0:00:002022年8月4日汽车电子产业联盟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暨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新闻发布会在浙江嘉善云澜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