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上半年基本原材料仍然相对较高,而下游材料和电池制造成本仍然较高。随着比亚迪(002594)、广汽埃安等主流车型的快速扩张,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9月6日,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可以提前三年,也就是今年实现。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同比增长115%,市场渗透率达到21.6%,这也带动了总需求端的大幅提升,为锂电池产业链带来了有力支撑。仅以风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81家样本公司为例,超过86%的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收入增长,另有75%的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但由于成本构成、产能释放、产业链供需关系存在一定差异,上半年不同环节的利润率和业绩弹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最出色的盐湖锂提取企业毛利率超过90%,而电池制造过程的毛利率低于15%,甚至有些公司低于10%。锂盐仍然是“最强的矛”。上半年,锂盐价格飙升,碳酸锂从年初的每吨28万元左右上涨至近52万元。这引起了下游电池公司的强烈不满,宁德时代(300750)一季度利润也较上一季度大幅下降。此后,每当下游行业召开大会,锂的价格反而成为讨论的焦点,甚至有业内人士也戏称之为“吐槽大会”。从实际数据表现来看,确实没有一个环节的利润率能够超过锂矿和锂盐行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布相关数据的13家锂盐公司上半年平均毛利率达到71.03%,同比平均提高35.63个百分点。从中报的数据可以看出,之前一些车企创始人关于碳酸锂成本可能只有3-5万元的说法并不严谨,而是基于个别公司的成本水平代表了整个行业。在半年报中,只有包括盐湖集团在内的三家盐湖锂提取公司能够达到上述成本水平,毛利率超过90%。毕竟,盐湖的产能和产量很少,我国大部分锂盐产能仍然是从矿石中提取锂。实现完全自给自足的公司比例很小,而且绝大多数原材料来自进口矿山, ”华东地区一位锂电池研究人员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半年中国锂盐的平均成本远超5万元/吨,尤其是一些进口原材料的锂盐工厂。半年报锂盐的毛利率超过50%,与盐湖锂盐有显著差异行动企业。相比之下,尽管钴和镍这两种核心原材料的价格也有所表现,但由于成本上升,相关公司的利润驱动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根据长江有色金属市场数据,上半年钴的平均价格为51.5万元/吨,而2021同期约为35万元,表明平均价格大幅上涨。但根据韩瑞钴业(300618)发布的半年报,公司钴产品本期毛利率为33.63%,同比仅上升0.79个百分点。该公司的一位人士表示,“售价确实大幅上涨,但……
e的钴精矿在同一时期有了显著的增长,因此利润率的提高并不显著。“对比上半年钴精矿的走势,还可以看出,年初华东地区钴精矿的价格约为26美元/磅,到今年5月,已经涨到近32美元/磅。而同期钴价已经开始下跌。结合4月以来铜价的下跌,韩瑞钴业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与第一季度相比也略有下降。事实上,上半年上游原材料的走势相似,除了锂价表现强劲外,钴、镍等基本金属均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其中,镍的价格表现最为突出。今年3月初镍价的异常波动导致镍价提前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上涨潜力。自那以后,与其他金属一样,它已经回落到3月前的水平。但由于基因镍、华泽钴镍等A股相关上市公司退市,很难观察到这些公司盈利趋势的变化。总体而言,上半年基本原材料仍然相对较高,而下游材料和电池制造成本仍然较高。锂、镍和钴主要用作三元电池的正极材料,而锂和铁是磷酸铁锂的主要正极材料。因此,两者在成本和价格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百川盈富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全国磷酸铁锂平均价格分别为14.5万元/吨和15.6万元/顿。同期,三元材料的平均价格分别达到327000元/吨和35万元/吨。在半年报中,磷酸铁锂企业的利润率也高于三元材料。以特斯拉供应商中卫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全球三元前体行业的行业领导者。上半年,公司锂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毛利率为11.1%,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其中,三元前驱体毛利率为11.89%,下降0.56个百分点。公司对外采购的原材料包括硫酸钴和硫酸镍,参考上海有色的现货报价。在上半年钴镍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无疑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的利润率更高,富林精密(300432)和德国纳米(300769)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7.46%和27.81%,均呈现同比增长。在制造成本方面,三元电池也明显高于磷酸铁锂。此外,三元材料的价格远高于磷酸铁锂的价格。考虑到投入产出比,三元无法实现磷酸铁锂的利润率。“上述锂电池研究人员表示,过去两年,国内对磷酸铁锂的需求增速也明显高于三元材料,供需关系也使铁锂的溢价能力更好。相比之下,负极板块受到原材料suc增加的影响h如石墨和针状焦,以及石墨化加工成本高,导致上半年利润率大幅下降。根据负极行业领导者贝特瑞在半年报中提供的数据,“上半年石墨化外包价格大幅上涨,第二季度上涨至2.8万元/吨。在原材料方面,东北地区鳞片石墨价格同比上涨约73%,山东地区鳞片石墨同比上涨约36%。针状焦价格上涨至1.1万元/顿以上…”百川盈富负极行业分析师周浩表示,石油焦和针状焦每次都会增长5%至10%,负极成本将增加约2000至3000元。在上述背景下,负极材料的毛利率……
已披露相关数据的倍特里和中科电气(300035)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总体水平维持在20%左右,倍特里可达到23.54%。此外,在订单满、出货量增加的推动下,该细分市场的企业仍能实现利润增长。在四大主要材料中,电极液板块在上半年经历了最大的变化,六氟磷酸锂和电解质的价格在第二季度减半。然而,由于之前的增长积累和平均价格高于2021上半年,大多数公司保持了利润率的增长,只有天机集团(002759)的产品构成利润率下降。中报显示,天机六氟磷酸锂成本增长167.09%,营收增长142.84%,当期毛利率小幅下降8.1个百分点至50.73%。横向比较,分离器利润率更高,能够保持稳定。一个原因是其原材料成本很低,另一个原因则是产品价格稳定,没有上涨。上述锂电池行业研究人员指出,隔膜每平方米可以卖到1元以上,而涂层隔膜超过2元。一些海外出口产品的价格接近3元,而原材料成本只有几美分。各隔膜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也能达到50%左右,恩捷集团(002812)的隔膜产品毛利率为52.03%,兴源材料(300568)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毛利率为47.01%。在上述人士看来,尽管隔膜的关注度没有锂盐那么高,但由于价格稳定和进入壁垒高,它可能成为四大主要材料中最赚钱的一环。“如果价格没有提高,将不会刺激外部资本进入和新的生产能力,需要增加分离器环节的数量来赚钱。”早在2021 7月,电池和整车的成本压力就仍然存在,本报就发布了预警,在商品系统性上涨的背景下,动力电池材料的成本无疑正在迅速增加。。。即使是一些原材料也不排除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对于锂产品价格的上涨,上游显然更愿意看到它的实现。映射到《宁德时报》等产业链上游企业2021的财务报告,可能是上述成本曲线下降趋势的终结,甚至其平均成本趋势今年可能会扭转并上升。当时,碳酸锂的平均市场价格仍不到10万元/吨。即便如此,2021,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系统的毛利率也分别下降了4.56%和7.51%。今年第一季度,大宗商品出现了系统性增长。3月初,碳酸锂突破50万元/吨,镍钴等基础原材料和负极材料同步上涨。成本上涨给电池制造带来的压力达到了顶峰。尽管财务报表在应对成本上涨方面有所滞后,但宁德时代一季报的披露仍然引起了市场的骚动,当期营收近500亿元,净利润不到15亿元。二季度,尽管部分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并采取措施调整产品价格,将成本传导至终端,导致本期单季度利润回升66.8亿元,但资本市场仍存在担忧。根据8月23日发布的半年报,其主要产品毛利率整体下降,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下降近8个百分点,储能系统毛利率大幅下降30.17个百分点至6.43%,其他电池公司上半年的利润率也受到了影响。其中,比亚迪“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毛利率为16.3%,同比下降1.73%;国轩高科(002074)“动力锂电池”毛利率为12.49%,同比下降35.17%;
欣旺达(300207)“电动汽车电池”毛利率为8.76%,增长2.37%,而“储能电池”毛利润率为18.57%,下降5.86%。从宁德时代披露半年报的第二天开始,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半个月内下跌100元,直至9月7日,当时出现了相对强劲的反弹。抛开二级市场资金和情绪等因素不谈,单就基本面因素而言,至少现阶段动力电池环节的成本风险尚未解除。通过比较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镍、钴以及正极材料和电解质等直接材料的价格在上游有所下降,但核心主要矛盾尚未解决。根据上述研究人员的计算,2020年锂盐在电池成本中的比例约为10%。然而,随着近两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的上涨,9月初锂盐成本的比例已经接近50%。“电池成本大部分是正极,正极成本大部分是锂盐。”这也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一再“批评”碳酸锂的主要原因。只要锂盐价格不下跌,除非在第二季度价格调整的基础上价格继续上涨,否则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公司的利润率就无法大幅恢复,这将引起车企的不满。还需要注意的是,碳酸锂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季节性下跌后,已于8月下旬开始新一轮上涨。9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在零售市场,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超过51万元/吨,甚至下游小工厂也以52万元/顿的价格成交。与此同时,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今年3月的高点。如果未来的供应增幅低于预期,而澳大利亚锂精矿的长期价格进一步上涨,电池和汽车公司如何谈论缓解成本压力?
乘联会:初步统计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879万辆同比增长299月7日,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22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85
1900/1/1 0:00:00因刹车失灵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对此,特斯拉率先在乘用车上使用碳陶刹车。最近,国内车企也开始推动碳陶刹车商业化进程。
1900/1/1 0:00:009月8日消息,据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29万辆,同比增长1112,环比增88,18月形成“W型”走势。
1900/1/1 0:00:00风行游艇高原多路况测试俄博梁海拔4100米、西台吉乃尔湖海拔3300米、火星公路海拔3800米、阿尔金山海拔4300米。
1900/1/1 0:00:00财联社9月7日讯一周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挪威一场能源会议期间意外表态,世界必须继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引起外界不少关注。
1900/1/1 0:00:00财联社9月7日讯随着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法的推进,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迎来一波浪潮,不过目前电池材料的稳定供应是全球汽车制造商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