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美国股市特斯拉下跌8.61%,创下近四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两天前,特斯拉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的交付数据,交付量为34.3万辆,低于华尔街预期的约35.8万辆。在中国,还有另一个场景:最近,造车新势力特别喜欢用“弯道”这个词来指代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尤其是NIO和小鹏汽车。虽然李想没有提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理想汽车也处于他们所说的“弯道”。此前,“弯道”是互联网公司的首选术语,通常指“弯道超车”。事实上,“弯道超车”是一种不良的驾驶习惯,不值得提倡,因为事故很容易发生,正常的交通管理要求在过弯道时减速。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建汽车提出的“曲线”更具实用性。2020年,以NIO成功获得合肥融资为起点,造车新势力刚刚跨过生死线。2021,NIO、小鹏汽车和Ideal Motors这三家新汽车制造公司的代表实现了近10万辆的年销售额。为什么他们在2022年集体绕道而行,尽管看起来很繁荣?曲线的两端:销量没有起飞,用户抱怨保时捷是燃油时代的标杆,小鹏G9是这个时代的标杆和迈向自动驾驶汽车之前的最后一代智能汽车。2023年,它实现了超过1万辆的月销量,超过了奥迪Q5。G9是5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9月21日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小鹏G9第四款车型的发布会上发表了大胆的言论,但并没有赢得全场的掌声。相反,除了寒暄,他听到的吐槽更多——“配置复杂,看不懂”,“因为基本款没有智能配置”。第二天早上,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他被问到的问题最多,这些问题也与这些用户的疑虑有关。当时,他拍着胸脯说:“小鹏汽车可以在两天内完成SKU的优化

在连续熬了两个晚上之后,小鹏汽车确实完成了SKU的优化,这似乎没有那么复杂,用户也很难理解。同时,它也依靠“不涨价而增加数量”平息了一些质疑声音。这是中国汽车史上罕见的一幕——旗舰车型上市仅两天,一家车企就对SKU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车辆配置。这一幕发生在造车新势力身上,这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小鹏汽车能够立即意识到问题并迅速纠正,赢得了一些用户的青睐;遗憾的是,作为一家拥有八年历史的造车新势力,它在所谓的旗舰车型上仍然犯着与以前相同的错误。一项壮举往往是运气和教训的结合。小鹏汽车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小鹏汽车之前,蔚来和理想汽车不止一次遇到过各种问题,比如蔚来被质疑“销售滞后”、“新品疲软”、“亏损严重”;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从理想L9上市到理想ONE停产,再到理想L8的发布,理想汽车的出现让许多老车主感到不满,“认为自己被裁了”。在三大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尚未随着大市场实现逐步增长的现状下,这些声音更加尖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1-8月,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

小鹏汽车在2022年前8个月交付了90085辆汽车,同比增长95.87%。今年7月和8月,小鹏汽车的销量环比继续下降。实现2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小鹏汽车的一名员工表示。2022年1-8月,理想汽车共交付75396辆新车,比去年同期的45176辆增长了66.89%。最不令人满意的表现是NIO。2022年前8个月,NIO交付了7.16万辆新车,同比仅增长28.3%。相比之下,比亚迪(002594)同期销量增长达到164.03%。三家公司的总交付量不如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今年前八个月,该车型的销量增长达到248.5%。销量只是最直观的表现。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布局仍处于早期阶段,并不是一个特别完整的谱系布局。在调整的过程中,他们会走一些弯路。“他们需要重新规划和重组自己的产品体系。”与传统汽车公司相比,汽车制造业的新势力仍然没有足够的缓冲来克服这些痛苦。客观地说,崔东树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还不完整。由于造车新势力规模相对较小,对产业链的议价能力和上游的保障能力相对较弱,这也会导致造车新力量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一位曾在多家车企工作过,同时也是造车新势力中层成员的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的“曲线”更像是造车新力量调整步伐的借口。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何小鹏直言不讳地表示,小鹏汽车仍在弯道中,第一代新势力都在弯道中。产品和技术需要进入下一代,但客户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因此如何在转弯过快的同时控制弯道速度是当前的挑战。增加销售额仍然是当务之急。销售是进入弯道的象征,也是驶出弯道的象征。8月26日,成都车展开幕,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立红表示,尽管终端市场增长迅速,但蔚来汽车在过去一年中没有赶上红利。2022年,NIO交付了三款新车,并布局了一个热门品牌,就像在赛道上,NIO是第一个进入弯道的,产品升级是第一个主要弯道。在曲线中,速度将被调整,退出曲线后,速度将再次上升。现在,NIO即将退出曲线。

与之相对应的是,NIO在2022年8月的交付量达到10677辆,成为历史上月度交付表现第二好的车型,并重返榜单造车新势力前三。NIO前8个月的交付量还不到15万辆年度目标的一半。在过去的四个月里,NIO将全面冲刺,并在销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位NIO员工表示。继ET7之后,NIO的另外两款新车型ES7和ET5于今年第四季度进入大规模交付。然而,NIO要实现其目标仍面临重大挑战。销量也是其他两大领先的造车新势力的首要目标。特别是对于小鹏汽车,受访的小鹏员工提到了小鹏汽车在G9上犹豫不决。“P5,它被定位为一个p……
ular模型,无法满足预期。如果G9还没有达到标准,小鹏汽车很可能会进入产品下滑阶段,因此定价压力很大,”他说。即使是为了在G9上获得优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小鹏汽车也在电池上实施了成本压缩不再是小鹏的首选,而是转向了中新航空等二线动力电池制造商,将其最大续航里程压缩至702公里。这辆车还需要涨价,但也需要大量销售,”小鹏汽车的员工表示。何小鹏对G9也有很高的目标,“2023年销量超过1万辆,超越奥迪Q5。”这是他在G9发布会上提出的标准。理想汽车将理想L8的发布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从宣布“11月交付”开始“9月1日至9月30日发布,距离小鹏G9发布仅一周多,这是为了获得动力和潜在用户。2020年6月,何小鹏、李斌和李想见过一次面。随后,何小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他们三人的照片,并配文“三苦,铭记,努力改变”。“从那时起到2021年初,对于三大汽车制造新势力来说,这是一个甜蜜的时期,无论是用户声誉还是资本市场,都相对平稳。现在我处于困境,我终于进入了一个‘沉思与变革’的循环。无论是网络上备受争议的李翔,还是用真金白银支持小鹏汽车的何小鹏,还是李斌正在带领高管们开拓欧洲市场,他们都有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个十万亿级的市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正引得群雄逐鹿。
1900/1/1 0:00:00TechWeb文卞海川就在上个季度,比亚迪002594第一次超越了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厂商,据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三季度实现销量53
1900/1/1 0:00:00文深途黎明编辑艾小佳过去的这半个多月,新造车公司几乎承包了车圈的所有热点。
1900/1/1 0:00:00都说在买车这件事上,每个男人的最终归宿终将是台MPV,那今年我们的终点是不是有点太多了?不管纯电、混动、增程还是燃油,2022年早就被网友称为了“MPV元年”。
1900/1/1 0:00:0010月10日,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官网数据显示,为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自身的发展,比亚迪002594拟投资500万元建设上海比亚迪有限公司扩建项目。
1900/1/1 0:00:00本期长测的主角是星途凌云2023款400T四驱星尊版。选择的原由为最近热度非常高,且是留言区中的常客。使用条件:日常上下班代步20km左右,周末去一次郊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