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懂财经-原创/新能源集团出品|董武英编辑|夏一骏汽车的智能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正是在造车新势力的推动下,“智能汽车”的概念正式获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造车新势力以智能属性和最突出的辅助驾驶功能为核心卖点,传统车企的“灵魂论”间接承认了智能汽车的战略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围绕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型电子产品,对汽车的智能属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截至目前,传统车企的智能化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对于国外车企来说,电动化发展较慢,智能化属性严重不足。在车机系统方面,大量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在体验上仍停留在燃油车阶段。尽管汽车硬件很重要,但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只有软件才能为汽车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方向。这也是外国汽车公司必须弥补的教训,大众投资地平线就是这样。近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24亿欧元,由软件公司CARIAD和中国科技公司地平线机器人成立自动驾驶软硬件合资公司,并持有60%的股份,从而加快集团面向中国市场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进程。具体而言,此次合作包括两部分:首先,大众将向地平线投资10亿美元,成为地平线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参与地平线的长期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
其次,CARIAD和Horizon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投资约13亿欧元,其中CARIAD持有60%的股份。对公众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合作。大众汽车依托广阔的国内汽车市场,利用优质的软件开发资源和领先的软件开发能力,有望弥补智能化的最后一块短板。但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取决于地平线的技术实力,而是取决于大众内部的转型决心和执行能力。这也是传统车企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最大障碍/01/软件将汽车定义为新的共识。硬件产品是汽车的基础和基石,为用户提供安全的出行功能。然而,传统的汽车计算机系统非常陈旧和过时,其主要目的是支持CarPlay。许多车载电脑甚至不支持CarPlay,这使得车载电脑成为一种存在但没有存在感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智能驾驶舱和智能辅助驾驶往往被认为是锦上添花。然而,现实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作为“第三空间”也放置了更多的情感需求,愉悦的出行体验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长期培育,消费者对汽车系统和汽车本身的智能财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智能驾驶舱和智能辅助驾驶兴起的根本原因。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软件是一个短期影响不大但长期意义重大的发展方向。目前,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发展相对缓慢的外国汽车公司需要更加努力地追赶。汽车软件系统是一个重大项目,我们可以从现代集团最近的“移动移动发展计划”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该计划中,现代汽车计划投资18万亿韩元建立一个新的全球软件中心,推动汽车平台、电子/电气架构、软件平台、数据平台和未来移动出行的五层架构软件系统的开发。基于此,从2023年开始,现代汽车推出的新车将基本配备空中下载技术。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国外汽车公司和供应商正在迅速扩张。博世自2011年左右开始提供ADAS产品,并于2018年推出了一套软硬件集成的L2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在2021后迅速转向高速NOA和城市NOA场景,博世的竞争力也开始下降。今年上半年,博世战略投资了国内L4级自动驾驶公司文远智行,并将与后者合作开发L2和L3级量产自动驾驶系统,计划在2023年实现量产。这一次,公共投资领域也是如此。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在软件领域积累不足、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传统车企和供应商正在努力填补自己的不足/02/大众的“化妆级”新智能驾驶是这场新能源浪潮中转型最快的外国车企之一,其ID系列最近在国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今年6月至9月,一汽-大众表现良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1732辆、9269辆、12224辆和10315辆。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数据,今年6月至8月,一汽-大众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483辆、12497辆和10375辆。9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的强制保险覆盖数量也达到7827辆。这一销售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众ID系列的竞争力。不过,作为大众集团旗下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型,ID系列的设计和驾驶体验更像汽油车。在车辆系统和智能方面,它甚至没有那么令人印象深刻。据了解,仅在车辆系统方面,大众ID系列的主要车型ID.4就遇到了无法合作等各种问题……
互联网、车辆滞后以及移动应用程序无法顺利远程控制车辆。在智能驾驶方面,尽管它已经在推广中拥有自动泊车、AR-HUD和360全景视觉等功能,但它可以实现包括交通拥堵辅助系统、方向盘释放监测和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内的L2级辅助驾驶,但这总比没有好,体验“极差”。根据搜狐汽车此前的评估结果,小鹏P7、特斯拉Model 3、NIO EC6、理想ONE在驾驶辅助路试中的得分均在10分以上,而一汽-大众ID.4 CROZZ仅得3分。在自动泊车系统方面,小鹏P7、NIO EC6和文杰M5的得分均在5分以上,而一汽-大众ID.4 CROZZ一分未得。可以说,软件系统已经成为大众新能源转型的最大短板,也是大众正在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与地平线合作之前,今年4月底,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CARIAD正式成立了一家中国子公司,以促进面向中国消费者的软件产品开发,包括与总部合作开发统一且可扩展的新软件平台、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以及下一代智能连接功能。与地平线的合作有望迅速填补智能辅助驾驶的空白。地平线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生产汽车级人工智能芯片大规模前端组装的企业。其Journey 3芯片应用于理想ONE车型,Journey 5芯片应用于完美L9车型。更重要的是,地平线致力于软硬件协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并在AI算法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公司60%以上的算法和软件开发人员。可以说,如果大众与地平线的合作能够达到预期,那么大众旗下车型的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也将在智能汽车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然而,这并不容易/03/国产化,这是大众新能源战略的“拦路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一直是大众汽车最重要的市场。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大众汽车也在中国完成了广泛的布局。在汽车制造方面,大众拥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大合资汽车工厂,分别持有40%和50%的股权。2017年,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达成合资意向,以50:50的比例成立了江淮大众。这是一家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合资工厂。随后,在2020年,大众加大了投资力度,大众中国向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资了江淮汽车(600418)的控股股东江汽控股,分别持有50%的股份。与此同时,其在江淮大众的持股比例增至75%。随后,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安徽。与此同时,大众汽车也开始建立新能源汽车的本地供应链体系。在最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大众汽车中国于2021完成了对国轩高科技(002074)的持股,目前持股比例已增至26.47%,成为国轩科技的最大股东。此次,我们与零点达成合作,并共同成立了子公司,大众汽车也完成了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的核心布局。从新能源汽车,到动力电池,再到智能辅助驾驶,大众汽车在国内一盘棋中完成了三项关键成就。然而,完成投资只是一个开始,公众仍然面临着最大的障碍。这就是本地化。对于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来说,本地化是核心障碍。一方面,合资企业中负责决策的管理层往往来自总部,不熟悉国内市场和技术发展环境。他们在决策时往往倾向于成熟的海外方向,这使得他们很难真正本地化。另一方面,合资企业往往难以在管理上完全下放权力,国内工程师缺乏发言权,这使得我……
难以实现管理模式的本地化。在智能驾驶舱和智能辅助驾驶中更是如此。在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国产化尤为重要。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取决于具有本地化特征的道路环境、国内驾驶员的习惯以及复杂的交通环境。作为智能汽车的灵魂,尽管大众汽车已经对合资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但它必须深入控制研发方向,几乎没有留下地平线当地研发团队的决策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地化的障碍给公众与地平线的合作前景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智能汽车的浪潮中,技术和生态在时间上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来看,大众与地平线的合作绝对是一个不错的举措。然而,面对国产化挑战,大众汽车的智能化转型能否完美收官仍是一个问题。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受访者提供的公开信息或信息,但了解财经和作者并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完整性或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条中表达的信息或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阅读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埃安预计未来几年将投资216亿元给锐湃动力用于研发电驱系统。
1900/1/1 0:00:0010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301万辆,同比增长739。继今年8月以来,中国汽车单月出口量再次突破30万辆。
1900/1/1 0:00:00每经记者董天意每经编辑孙磊阔别四年,全球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重新回归公众视野。10月17日,2022巴黎国际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期间,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本土车企依旧“火力全开”。
1900/1/1 0:00:00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举办科技日,发布了两厢车ModelB和电动皮卡ModelV两款新车及ModelC量产版。
1900/1/1 0:00:00这里有全球最好的买家,不许商家降价。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今年双11的主场不在淘宝天猫,而在特斯拉和股票交易软件。虽然大家都是打折,但用户反馈不大一样。
1900/1/1 0:00:0010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301万辆,同比增长739。继今年8月以来,中国汽车单月出口量再次突破30万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