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正在形成更广泛、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汽车领域,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不断深化。从今年1月1日开始,汽车股比政策全面放宽,持续20多年的外资股比不超过50%的合资红线消失,汽车外资也全面放开。
德国拥有众多重要的汽车公司,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宝马、大众、梅赛德斯-奔驰、奥迪等多家德国车企近年来频繁在中国市场投资,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新技术、研发资源。与此同时,与当地企业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最新的投资是大众汽车进入中国40年来最大的一笔投资,与北京地平线合作的总投资为24亿欧元。
中国是推动新兴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热点。如果某项技术能够在中国形成规模,那么它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切日前表示,他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并提出打破壁垒,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当前全球经济挑战。
未分配股利
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投资了150亿元,创下了宝马在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单笔投资,”宝马集团负责生产的董事诺德·科瓦奇博士在今年中期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当时,华晨宝马利用“高度互联、,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系统,以及虚拟化工具”。
宝马集团和许多德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对于大众和ABB等德国汽车公司来说,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已成为全球许多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
他们的成功伴随着中国市场日益开放,德国车企与中国市场的融合也在加深。
起初,外国车企通过合资进入市场,并将许多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引入中国,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供应商体系,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早期的投资中,培育零部件系统和扩大生产基地以实现国产化是主要方向,而国产化的快速推进也促进了汽车公司市场份额的增长。
作为国外车企最有实力的代表,德国ABB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本地化投资。在这些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史上,2012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2002年,豪华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仅为5万辆。2012年,中国豪华汽车市场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这比国际汽车行业此前预测的2022年提前了10年。那一年,豪华汽车公司掀起了国产化浪潮,并降低了价格。他们立即引入了全球同步的模式,并迅速扩大了网络,在中国进行本地采购、市场研究和开发。宝马铁西工厂也于2012年建成投产,整合了梅赛德斯-奔驰的进口和国内渠道。奥迪先后推出了多款国产新车。当时,豪华车公司的产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直接决定了市场表现。
豪华汽车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的本土化,此后凯迪拉克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2016年,豪华车市场又突破了百万辆大关,当年销量超过200万辆。直到2018年,汽车市场开始下滑,但豪华车市场仍保持快速增长,宝马、奔驰和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差距不断缩小,开始并驾齐驱。
在汽车行业,随着股比政策的放开,德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也在经历新的变化。
华晨宝马是第一家宣布打破50%股份比例限制的合资企业。今年2月,华晨宝马持股比例发生变化……
正式生效,将宝马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并将合资合作的有效期延长到2040年。随后,宝马宣布了一系列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的措施,包括产能提升和全面扩建其在沈阳大东区的现有工厂。位于沈阳地区的力达工厂也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创造了宝马在中国最大的单笔投资,总金额达150亿元。
近年来,德国汽车公司开始将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转向电动化。
2020年,大众汽车宣布投资10亿欧元,将其在江淮大众的股份增加到75%,从而获得合资公司的管理权。随后,江淮大众更名为大众汽车。同年,大众汽车还向国轩高科(002074)投资11亿欧元,成为第一大股东。这两项大型投资被视为传统国际品牌真正进入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今年,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长春举行了奠基仪式。奥迪在该项目中投资约26亿欧元,这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第一家豪华纯电动工厂。宝马在沈阳建立的力达工厂今年正式开业,而北京梅赛德斯-奔驰在2018年投资近120亿元在北京顺义建立了一个新工厂。梅赛德斯-奔驰新一代纯电动平台下的全新EQE车型今年在该工厂正式上市。
从新能源生产基地的最新建设可以看出,在中国建立的生产基地都是德国车企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基地。此外,这些车企也开始将研发资源投入到中国市场。宝马、奥迪、梅赛德斯-奔驰和大众都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从事自动驾驶、数字化、软件等相关业务。同时,他们与当地科技企业合作,通过战略合作或股权投资,打造当地生态系统。
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梅松林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企业在推动中国实施电动化战略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合作企业在“三电”核心技术能力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其次,在产业链上,国外车企必须寻求本地化的供应商,以确保电池的供应和成本控制;
第三个问题是合作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政府资源来获得更多的支持。
德国汽车公司已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扩展到上游产业链,大众集团和ABB都对国内电池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这是因为中国拥有更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系统。中国电力(600482)电池行业的发展相对较快,比欧洲快得多,”君普智能首席执行官杰世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在这一领域,诸如时代(300750)和比亚迪(002594)等电池公司已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中有六家中国动力电池公司,其余四家分别是LG新能源、松下、SK On和三星SDI。汽车行业专家张永伟认为,在电动化技术和产品供应链重组过程中,主体发生了变化,导致整个资源配置发生了调整。
除了电池,电动驱动器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在这一领域,中德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总部位于中国宁波的君普智能最近向宝马沈阳工厂交付了一条大型电动驱动系统自动装配线。这条超大型电动驱动生产线长120米,包括200多个复杂的工艺,如组装和测试。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这条生产线每年可为宝马释放近40万辆新能源电动驱动产能,“谢世来表示。包括宝马、大众和保时捷在内的德国客户是君普智能的核心客户群之一。目前,君普智能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已经成熟,应用于公司70%以上的智能制造设备。
从整体来看,德国公司正在加强与中国公司的合作, “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产业链已经成为德国公司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外国车企与众多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体现了强大的综合能力sts,以及中国产业链的一定核心技术实力
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高端汽车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然而,在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和国内造车新势力走在前列,而德国品牌正在迅速追赶。
智能未来
德国汽车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其在智能领域的中国朋友圈。
日前,大众汽车宣布了其进入中国40年来的最大单笔投资,总投资24亿欧元,将与北京地平线共同成立一家全新的公司,主要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
由于智能网联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市场发生了洗牌。我们意识到这一趋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研发能力。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非常快,中国是世界上自动驾驶最先进、最具活力的市场。因此,我们将考虑如何更好地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大众中国首席执行官Brad最近告诉记者,中国在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大众汽车肯定不会坐等它的成功或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参与这个生态系统。
拜瑞德表示,对于任何一家汽车公司来说,都没有普遍适用的软件设计标准,软件系统必须在不同的市场进行更新或调试,以适应这个市场。大众汽车需要进一步本地化其软件,以满足中国车主的需求。所有的车企都是一样的,在不同地区销售软件需要不同的调试,所以不可能直接在其他地区销售为中国市场设置的软件。
宝马此前与诚迈科技(300598)达成协议,将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汽车制造的合资公司……
软件开发。奥迪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和汽车数字化服务的发展。
为中国、为中国和世界繁荣而努力。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中国必须有更大的能力来支持全球发展,特别是在研发和数字化方面。“在今年的财政会议上,Zipper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还表示,宝马是一家全球性企业,拥有覆盖欧洲27个国家的庞大布局。但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市场是中国,这是宝马长期战略的支点。此外,中国的技术发展,特别是在数字化领域,正在引领世界我们希望与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合作。
过去,外国车企往往将研发资源集中在海外市场,只在中国生产制造。如今,强调本地化研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适应性需求。“一位外国车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欧美市场的需求与中国市场不同,中国市场变化迅速。外国车企必须加快研发和产品迭代,以适应市场需求。
罗兰贝格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车企供应链系统的软硬件逐渐脱钩,与供应商的合作模式将发生转变;与此同时,产品和技术创新的竞争日益激烈,全面、开放、可持续的生态合作将是车企的长期发展模式。
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超过三分之二的在华德国公司仍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其中超过一半的公司表示,他们将在未来3-5年继续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特别是在研发、电气化和智能互联领域。”今年9月,德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副主席张琳在2022 WICV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中德国际论坛上表示。
这些德国车企的投资也将产生溢出效应,推动中国本土制造业的数字化升级。对生产线各个节点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跟踪和输出,用于运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管理和远程协作。海外工厂将产生更多的数据价值,”谢世来说,“国内企业普遍有数字化要求,但仍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财联社10月20日讯“今年车规级IGBT需求放量超出预期。”一家国内IGBT厂商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感慨道。
1900/1/1 0:00:00时隔四年后,巴黎车展再次回归。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车展之一,今年的巴黎车展相对冷清。这主要是因为大众汽车、宝马、奥迪等欧洲车企巨头集体缺席。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知情人士透露,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考虑增持英国超豪华性能品牌阿斯顿马丁拉贡达国际控股的股份,以推动与阿斯顿马丁的合作。
1900/1/1 0:00:00每经记者李硕每经编辑裴健如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迈出了“国际化”一步。
1900/1/1 0:00:00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9日讯小鹏汽车港股今日收报31850港元,下跌9517,港股市值54903亿港元。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韩忠楠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二、跑出“加速度”,是令汽车产业格外振奋的历史时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