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推进智慧停车 考虑动态调整停车定价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北京,世纪,理念

2月26日,前往百望山森林公园停车场的汽车排起了长队。

据《新京报》记者蒲峰报道,停车问题一直是北京市民关注的热点。3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今年停车管理的主要思路。相关专家建议,对于公共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少出行停车位供应,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此外,可以考虑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根据供求动态调整停车定价,以引导市民出行选择。通过措施集约利用路外停车资源造成停车难的原因是复杂的。北京推进停车治理的突破口是道路停车改革。《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提出,要培养“停车入内、停车付费、违停处罚”的停车理念。截至目前,全市共规范配置道路停车位9.2万个,基本实现改革全覆盖。服务车辆总数已达4.06亿辆,8.6万辆居民车辆获得认证,享受停车优惠价格,缓解了居民停车矛盾。北京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静态交通管理处处长赵震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巩固道路停车改革成果,继续扩大标准化管理覆盖面,遵循中心城区严控减量的原则,加强停车需求分析和审查,定期对停车位进行监测和评估,提高停车位利用率,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赵震介绍,为缓解停车难,北京市推出多项具体措施,明确全市停车资源基地,采取多种措施盘活路外停车资源。各区结合街区更新等工作,因地制宜集约利用闲置土地,补充建设近15万个住宅停车用品,鼓励公共停车设施与周边居民有偿错时共享,提供5.7万个付费共享停车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完成了全市3043个注册运营停车设施的动态数据采集,已与MaaS平台共享。我们将逐步通过地图软件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使停车更加方便高效。建议1:减少公共交通便利地区的停车位供应。未来,北京将如何从根本上协调停车难问题?《北京市交通运输发展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出,未来将区分住宅停车和出行停车,在汽车所有权和使用管理方面也有一些相关规定。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交通规划所所长刘学杰认为,这些措施将对解决停车问题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它有助于缓解住宅停车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广住宅停车认证,让居民在家门口以相对优惠的价格找到停车位并共享停车,引导社会停车资源为周边居民提供住宅停车服务,扩大停车资源。其次,它有助于调整出行结构,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对于出行停车,要综合考虑道路交通运行和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估停车资源,合理调节出行停车位供给。例如,在公共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有必要适当减少停车位的供应,鼓励公共交通出行。通过调节停车位,可以达到‘静态制动’的效果,减轻道路交通压力,”刘学杰说。建议2: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动态调整停车价格……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部建议,解决停车问题必须关注“停车位”问题,甚至将其提升到法律层面。“例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了一项名为《车库法》的法律,明确限制了许多停车问题,”刘代宗介绍道,该法律要求车主“确保固定的停车位”和“不要将道路用作汽车停车位”,违法者将受到惩罚;

市民购车申请号牌时,必须提供车位证明,并经相关部门调查确认后,方可登记发证。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大城市也经历或正在经历城市增速落后于汽车增速的情况。随着他们进入城市更新阶段,停车位的供需失衡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停车位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分配有限的土地。“刘代宗表示,2018年和2019年左右,欧美一些地区在停车领域进行了市场化转型,通过市场手段灵活配置停车位资源。首先,应该在供需之间建立一个科学的平衡点。超过这个平衡点,就表明停车位短缺,需要通过价格进行调整增加。低于这一平衡点,表明停车位可用,价格可以适当降低,以调整自驾出行的比例。这只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想通过市场方法来调整停车资源的供需失衡,就离不开对停车违法行为的严格执法,以确保市场规则的有效性,”刘代宗说。相关消息:平谷线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工。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第9个年头,作为重要的一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也促进了北京的城市发展。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三地之间已基本形成综合交通网络,跨省通勤日益便利。京津冀首条跨城轨道交通平谷线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底建成。目前,三地之间已基本形成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建立起完整、便捷、通畅的公路交通网络。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实现了高铁覆盖,北京到相邻六个地区都实现了一小时内通达。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表示,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综合交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一方面,交通智能化转型加速,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京津冀“一卡通”交通体系不断推广使用,已连接全国357多个城市。京津冀乃至全国“一卡通”出行模式基本形成。另一方面,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有效提升了出行便利度。北京市共有38条跨省公交线路正常运营,日均发车2800余次,日均客运量约27万人次,支撑了周边北京地区居民的日常和通勤需求。在此基础上,首批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通勤定制快线公交车进行试点。燕郊到国贸的平均通勤时间从85分钟减少到54分钟,进入北京一小时通勤圈。此外,京津城际延长线实现了“公交化”运营,京津多个火车站实现了铁路与城市轨道的信息共享和互认,实现了高铁、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之间的便捷换乘。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未来,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推进“京津冀铁路”建设。届时,从北京到津冀地区的时间将进一步缩短。例如,目前正在推进的奉雄商业高铁建成后,从北京到衡水的时间也将减少到一个小时以内。赵阳说,下一步是让市郊铁路……

adiate”横跨七个主要方向,服务中心城区的非首都功能,为北京远郊及周边县城的居民提供快速通勤服务。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首条跨城轨道交通平谷线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底完工。三河市内段全长约30公里,共有5个车站。建成后,从燕郊到北京中心城区的最短时间为32分钟。新京报记者裴建飞

标签:北京世纪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因存安全隐患 中国重汽召回22辆厢式运输车

中国网汽车3月1日讯记者日前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中国重汽000951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

1900/1/1 0:00:00
华为造车锚定智选模式,起点赢家赛力斯驶入新能源主航道

华为与赛力斯再携手,新能源市场迎来最大变数文螳螂观察作者易不二近日,赛力斯与华为的一纸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
“价格战”之下新势力车企2月销量分化:仅埃安、理想、蔚来“回暖”

经济观察网记者王帅国在经历了因春节等因素导致的1月新车交付量集体“滑坡”后,2月一些车企已经从“寒冬”中走出,多家新势力交付量回归万辆以上。

1900/1/1 0:00:00
新能源车市2月集体回暖 比亚迪单月销量逼近20万辆稳居老大

财联社3月2日讯3月1日晚间,多家港股上市的新能源车企相继发布2月车辆交付成绩单。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降价潮,造车新势力还有多少机会?

特斯拉是鲶鱼,造车新势力被动应战。

1900/1/1 0:00:00
美联社:特斯拉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价 宣布把新一代车型成本削减一半

中国小康网03月02日讯老马特斯拉表示,它将把下一代汽车的成本削减一半,主要是通过使用创新的制造技术和更小的工厂降成本。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