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狂奔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哪吒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极氪,蔚来

补贴已经取消一个月了,压力接踵而至。在2023年的第一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没有达到预期。1月,比亚迪(002594)、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销量出现环比下滑,其中多家公司出现同比下滑。新能源汽车进入下半年,变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1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量41万辆,较去年12月下降约45%,较去年1月基本持平。不过,预计2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实现同比和环比的大幅增长。在过去的两年里,新能源汽车迅速扩张,这也打开了外界对2023年的想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600617)销量达到688.7万辆,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一。一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新车销售中的比例从2021的1/8上升到2022年的1/4,这意味着每4辆新车中就有1辆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否会继续狂潮,也摆在车企面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将快速提升。预计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850万辆,渗透率达到36%,增速超过30%。在后补贴时代,预计将延续多家高增长车企交付成绩单上不起眼的数字,引发2023年初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寒意。1月,小鹏汽车交付5218辆汽车,同比和环比下降超过50%。零跑汽车也爆发出了显著的销量波动曲线——1月交付量仅为1139辆,环比和同比降幅均超过85%。从新势力的表现来看,只有理想汽车在1月份交付量超过1万辆,相对来说,让内扎汽车感到失望。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022年10月创下18016辆交付量的新纪录以来,内扎汽车已经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下滑。1月份的下降幅度已经很大了。新车制造商的销售遭遇滑铁卢,这只是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缩影。据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Nezha汽车、零跑汽车、吉利极氪汽车、广汽埃安、爱图文杰、岚图汽车在内的多家公司已公布1月销量,均出现销量环比下滑。除了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几家车企实现销量同比增长外,其余大部分公司均出现同比和环比下滑。1月份的销售额没有达到预期。有车企内部人士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一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已经退出,去年12月已经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短期内压力相对较大。其次,今年春节前期压缩了汽车行业的月度销售周期。在补贴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在去年年初得到释放,1月销量下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据中国铁路协会分析,由于距离春节只有20天的销售时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完全恢复。春节期间1月失去了7天以上的有效销售时间,再加上元旦后销售环比变化剧烈,导致1月制造商整体销售额较去年12月大幅下降。此外,随着近期碳酸锂降价趋势明显,部分厂商已积极放缓1月产销,预计将在……

春节。预计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实现明显的同比和环比增长。1月1日,中国为期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落下帷幕。回顾过去几年,这一补贴政策可谓是“扶摇直上”和“领跑”,使新能源汽车从公共部门转向私营部门,实现了百倍以上的销量增长。贝壳财经2022年月度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持续增长。即使在汽车行业低迷的4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也同比增长了44%以上。截至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车的月度产销量已连续30个月同比增长。截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份额达到25.6%,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这也意味着我国提前三年实现了这一目标。此外,根据中国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1-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全球新能源市场份额的63%,第四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新能量市场份额的64%。持续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补贴和高油价发挥了重要作用,“崔东树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过去一年,供应改善和历史高油价的结合导致电价锁定,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订单的持续强劲表现。2022年是“国补”的最后一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许多新能源汽车公司推出了锁定补贴、涨价提醒、限时价格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来刺激需求。在崔东树看来,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相对强劲。去年年底,“国家补贴”的退出“对于新能源汽车,促使一些用户提前购买。此外,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宣布的涨价幅度均小于“国家补贴”额度,为2023年的订单收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苗”已经生长,并打开了高端舞台。2022年,比亚迪击败一汽-大众,夺得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打破了合资品牌30年来一直保持中国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局面,新能源汽车成为比亚迪的市场主力军。此外,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也超过了27万辆。2022年,蔚小理、内扎汽车和零跑汽车的累计年交付量均超过10万辆,内扎汽车成为第一支年交付量超过15万辆的新势力。一年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和新能源汽车海外出口的大幅增长成为亮点。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迅速崛起,实现弯道超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去年12月,国产品牌旗下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达到51.0%,远高于豪华车的22.8%和主流合资品牌的4.9%。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成为推动销量增长的一个因素。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告诉贝壳财经,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占全球的60%以上,已经开始向发达国家出口。一方面,这是产品优势。中国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和政策体系,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gy汽车行业。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相对完整,制造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双碳”发展理念的普及,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崔东树表示,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强劲,而欧洲的传统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相对较低。然而,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海外缺乏芯片和电池等资源,国内电池和芯片供应极为充足的情况下,中国补充了市场缺口,形成了国内市场和出口的双重增长。目前,各家车企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新产品和技术需要有一个成熟的流程,这需要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宽容和关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经过10年的努力和积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渐增长,通过行业各层面的及时调整,目前正处于从“年轻”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已经告别了在新能源市场上以价格取胜的筹码,并在高端市场上不断努力。其中,比亚迪海洋和王朝系列的主要车型售价在10万至30万元之间,而东风兰道、吉利极氪、上汽非凡和蔚来小理的平均价格均为ceed 25万元。Nezha Motors和Zero Run Motors也在布局高端设计。自主品牌正在利用新能源汽车加速品牌增长。以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为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根据吉利极氪汽车的数据,购买或兑换吉利极氪001的用户中,32%来自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奥迪品牌。从企业布局来看,比亚迪的腾势、扬王等组成的高端品牌阵容已经初具规模;广汽埃安还推出了新的高端品牌Hyper浩博,首款车型定位为预售价超过百万元的电动超级跑车;吉利新能源系列定位中高端,首款车型计划年内亮相;极氪汽车今年将推出两款新车型;

长城威品牌蓝山和坦克700也出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方网站上。今年是坦克新能源转型的重要一年,全系列新能源产品将陆续推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未来15-30万元的价格区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将进一步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新车密集上市:近战一年已进入2023年,有报道称比亚迪将实现400万辆的目标。但比亚迪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市场、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体系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难以判断2023年的销售目标。比亚迪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灵活制定各种计划,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新的一年里,许多汽车公司开始争夺市场。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设定了到2023年销量超过雷克萨斯的目标。换句话说,NIO Motors计划今年销售约20万辆汽车。小鹏汽车计划到2023年交付45万辆汽车,这意味着今年的交付目标也在20万辆左右。目前,理想汽车尚未提供具体目标数字,但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透露,2023年的目标是将理想L9的月销量稳定在8000至10000辆,理想L8的月销量保持在10000至15000辆。内扎汽车首席执行官张勇透露,内扎汽车今年将实现25万辆的交付目标,而吉克龙汽车计划到2022年将14万辆的目标翻一番。这些销售目标背后是对增长的渴望。2022年,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的销量目标分别为15万辆和20万辆。然而,就完成率而言,他们分别达到81%和67%。小鹏汽车2022年的销量跌出了造车新势力的前三名。相比之下,去年的销量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01.4%和102.8%。不难发现,在2023年,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蓄势待发,而内扎汽车和极氪汽车则继续高歌猛进。Nezha Motors负责人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国补”退出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是时候比拼真本事了。从短期来看,2023年“国补”的退出促使许多车企在去年年底提振销量并推广折扣,略微透支了年初的车市。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将继续蓬勃发展。对销售的支持在于产品层面。根据NIO的计划,2023年是第二代平台销量发布的一年。明年将发布三款新车,预计明年第四季度将看到第二代平台的整体销售潜力;理想汽车将推出理想L7、理想W01等车型;

去年,小鹏面临产品故障和爬坡等问题,根据其计划,今年将推出新的纯电动SUV和MPV车型。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奋远未到来,因为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正在发起反击。今年1月,在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大众汽车集团和宝马集团都推出了新车。大众集团推出了家族首款纯电动汽车ID.7,宝马集团推出了宝马i数字情感互动概念车。如今,各大车企已将新车计划提上日程:上汽通用将于2023年推出四款使用Autotronic纯电动平台的新车型,北京现代也将推出独家新能源车型,宝马集团计划推出宝马iX1等纯电动车型,梅赛德斯-奔驰计划于2023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六款新的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一汽-大众品牌将引入ID家族的新成员ID Aero。合资车企面临着市场份额和产品竞争力下降的近期和长期担忧,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差异。目前,在新能源和智能互联方面,合资车企或品牌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徐海东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和外国品牌正在积极追赶,与自主品牌竞争发展潜力的时代可能会到来。在短期压力和长期改善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加速渗透。”2023年应该不会太好,我们将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如缺乏核心和昂贵的电力,消费者信心不足,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业内普遍认为其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将明显放缓,或可能回落至30%左右。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梅松林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不再有近年来爆发式的增长速度。一方面是基数增加,另一方面补贴的取消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性价比优势。他认为,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可能至少是2022年的一半。徐海东预计,今年市场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900万辆,同比增长35%。据乘联会测算,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850万辆,渗透率达到36%,同比增长率超过3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已经到了瓶颈阶段,后补贴时代的销量增长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政策刺激结束后的需求透支效应是不可避免的,今年国内乘用车消费需求可能面临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严景辉分析,“国补”退出后,消费者对汽车价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涨价是一把双刃剑,在平衡车型成本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汽车公司也在通过及时降价来测试价格需求的底线。

但在去年年底,一些用户为了抢占各种补贴窗口期,选择提前购车,透支了今年的部分购车需求。在梅松林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全面退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料汽车将进行更加公平的竞争,这将迫使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资源,克服动力电池成本、安全性、充电方便、充电速度等最终短板,以及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的实用价值。需求方面面临压力,许多汽车公司正在寻求用价格换取数量。自今年年初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在经历降价潮。许多品牌或官员已经宣布降价或变相提供补贴。贝壳财经记者尚未充分计算发现,整体价格出现红色……

本轮降价已达2万至3万元,综合计算,部分车企降价近10万元。吉利汽车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摆脱“价格战”,拿出更具性价比和竞争力的产品。大众安徽表示,将生产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重大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汽车公司乃至产业链都面临着创新和重塑,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快速迭代是重要杠杆;对于汽车公司来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竞争力的本质仍然是产品本身。然而,掘金队也有了一个新的竞技场。张永伟认为,三线及以下市场是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空间。他认为,一线城市是一个变革的转型期,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以及城乡市场的下沉将成为电动化的巨大增长和动力。春节假期,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了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广西北海市、江西宜春市,发现提供出行服务的车辆多为新能源汽车。一位叫车司机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出行的电价低于油价,充电站也比较方便。相对而言,私家车仍以汽油车为主,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有增长空间。从市场情况来看,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通勤方便,出行距离相对较短,无需特别考虑区间。此外,三四线城市宽阔的道路和充足的停车位使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容易。“新能源汽车向县域市场延伸的步伐比燃油车要快。”崔东树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特别是在不限购的大城市,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份额,县城和乡镇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也在逐步扩大,未来潜力巨大。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加速下滑,二三线城市乃至城乡市场的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成为电动化的重要增量市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琳琳

标签:哪吒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极氪蔚来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政策推动汽车消费扩内需,抓住汽车变革浪潮的投资机会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2023年社会消费复苏是大势所趋,而汽车将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力,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900/1/1 0:00:00
行业内卷下的极氪,冷暖自知

2023一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一波降价潮迎来新的一年。“价格战”的火药味,比正月十五很多地方的烟花晚会还要浓厚。

1900/1/1 0:00:00
2022年二手车交易超1600万辆 电动车保值率稳步提升

2022年我国二手车累计交易160278万辆,同比下降886,累计交易金额为1059591亿元。其中,低龄和低价二手车交易活跃,整体二手车市呈现“低车龄化”和“低价化”特征。

1900/1/1 0:00:00
特斯拉中国:Model Y后轮驱动版涨价2000元至26.19万元

新浪科技讯2月10日上午消息,据特斯拉中国官网,ModelY后轮驱动涨价2000元,起售价2619万元。

1900/1/1 0:00:00
L7售31.98万元起,理想2023年"保25万辆,争30万辆"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9日讯昨晚,理想汽车旗下首款5座SUV车型L7正式发布,新车共有Air、Pro、Max3款配置车型,售价分别为3198万、3398万和3798万元。

1900/1/1 0:00:00
可油可电无焦虑!零跑C11增程正式亮相,预售价15.98万元起

2月9日,零跑汽车首款增程车型零跑C11增程正式亮相,并同步开启预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