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透视汽车业2022年“收成”:上下游利润格局重塑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长城,比亚迪,长安,江铃,海马

经济观察网记者周菊报道,在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汽车产业链企业2022年的业绩备受关注。近期,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经济观察报记者整理了乘用车、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板块近20家上市公司的利润预估,发现各板块和上市公司2022年的业绩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已有10家涉及乘用车业务的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整车企业盈亏平分。10家公司中,比亚迪(002594)、长城汽车(601633)、长安汽车(000625)、江铃汽车(000550)和力帆科技等5家公司预计盈利,众泰汽车(000980)、海马汽车、江淮汽车(600418)、赛力斯和北汽蓝谷(600733)预计盈利亏损。在盈利的车企中,比亚迪利润排名第一,全年预计净利润为160亿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458.3%。其年度利润甚至超过了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的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利润总额。比亚迪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了强劲的同比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有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销量超过186万辆,同比增长209%,销量居国内车企之首。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也实现了利润增长。其中,长城汽车实现净利润82.79亿元,同比增长23.09%。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的利润增长是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实现的。数据显示,长城汽车2022年销量为10.67万辆,同比下降16.7%。其利润增长的关键在于单车价格的上涨。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单车均价为12.87万元,同比上涨20.8%。长安汽车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73亿元至87亿元,同比增长105.49%-144.90%。长安汽车表示,公司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业务的强劲表现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长安汽车销量234.62万辆,同比增长1.98%;

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187.46万辆,同比增长6.83%。江铃汽车2022年的利润增长并非由于其主营业务。其2022年的预期净利润为9.15亿元,同比增长59.37%。江铃汽车表示,这是由于获得了政府支持资金,以及青云谱工厂处置土地和地上建筑的利润增加,抵消了销售额下降以及原材料和芯片成本上升导致的利润下降。2022年,江铃汽车销售整车28.2万辆,同比下降17.3%。此外,吉利破产重组后接手的力帆科技,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170%。在亏损的车企中,亏损最多的是北汽蓝谷和赛力斯。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都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在2022年实现了销售额增长,但业绩垫底。其中,北汽蓝谷预计2022年将出现52亿至58亿元的亏损,这意味着其年度亏损将进一步扩大。北汽蓝谷表示,这主要是由于2022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升,挤压了公司的利润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北汽蓝谷共销售5万辆,但未达到1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赛力斯预计2022年净亏损35.39.5亿元,亏损大幅增加。对此,Celis表示,一方面,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进入门店、供应、物流、生产等多个环节的客户数量,固定资产的初始投资较大。在销量方面,赛力斯2022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3.91万辆和13.51万辆,同比增长233.64%和225.90%。其中,与华为合作的文杰品牌全年销量超过7.5万辆。但这仍然无法改变烧钱的现状。此外,结束外包给小鹏的海马汽车和破产重组的中泰汽车都将在2022年出现盈利亏损,海马汽车由盈转亏。江淮汽车也由盈转亏,亏损14.37亿元。江淮汽车表示,受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影响,公司2022年各类汽车及底盘年销量同比下降,主营业务毛利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5亿元。上游企业全员“狂潮”的情况不同于整车企业的两极分化。位于上游的供应链企业的全员利润几乎没有差异,有些企业的利润甚至增长了1000%以上,增长了10倍以上。例如,上游锂资源企业天齐锂业(002466)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31亿-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对于公司利润的大幅增长,天齐锂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全球新能源汽车热潮的改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产能扩张的加速,以及下游正极材料订单的增加。2022年,与2021相比,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售量和平均销售价格大幅增长。事实上,由于锂资源短缺和价格上涨,天齐锂业自2021以来业绩大幅增长,实现了扭亏为盈。2022年,这一趋势也大幅上升。不仅天齐锂业,2022年几家上游锂资源公司也赚得盆满钵满。其中,赣锋锂业(002460)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180亿元至220亿元,同比增长244.27%-320.78%;盐湖集团2022年利润为150亿元至156亿元,同比增长234.94%至248.33%;天华超净(300390)2022年实现净利润64.68亿元,同比增长602.76%-646.68%;

预计实现净利润54亿元至58亿元,同比增长535%至582%。主要原因是其锂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这推动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多数动力电池供应链企业的利润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作为领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300750)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291亿-315亿元,同比增长82.66%-97.72%。针对2022年业绩的大幅增长,宁德时代解释称,得益于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和储能行业市场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实施了降本增效措施,加强了成本控制,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002074)也实现了利润增长。其中,亿纬锂能(300014)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96亿元至36.32亿元,同比增长10%-25%;国轩高科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2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115.92%至214.06%。在动力电池普遍盈利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公司无法采取行动,如孚能科技,预计2022年亏损7.9亿元至9.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34%-17.08%。富能科技表示,该公司2022年的毛利率与2021相比有所提高,但尚未达到理想水平。2022年,以碳酸锂为代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导致公司产品成本上升。与此同时,一些高利润客户放慢了提货速度,挤压了公司的利润空间。综合多家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预测可以看出,在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中,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影响,产业链利润结构发生了较大重塑,利润从下游车企流向上游原材料企业。参考各上市公司2022年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上游锂资源企业的毛利率均在55%以上,甚至天齐锂业也达到了85.53%,动力电池公司的毛利率在10%以上,最高的是宁德时代,为18.95%;然而,整车公司的毛利率各不相同,比亚迪的毛利率相对较高,仅为19%,许多公司的毛利润率为负。总体而言,电池公司和整车公司的毛利率已无法与上游锂资源相媲美。在这种情况下,动力电池和一些车企已经开始布局上游材料,以提高盈利能力。国轩高科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2年,公司将积极布局上游动力锂电池行业,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并继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成本控制,实现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宝马、特斯拉、比亚迪等都参与了矿业战争,并开始建设自己的电池产能。此外,中汽协预计,电池原材料价格将在2023年下半年回归理性,届时汽车产业链利润有望重新分配。

标签:长城比亚迪长安江铃海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鹏格斯投资心得】特斯拉降价事件的影响及投资机遇

特斯拉TSLA去年股价回调逾六成,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市场悲观的情绪不断涌现,对于特斯拉不利的消息持续出现,公司的盈利及收入预测于下半年时段被多次下调。

1900/1/1 0:00:00
逆水行舟的十字路口,造车会是小米的最后一张王牌吗?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小米,相信不少人会选择“物美价廉”,而这恰恰是小米要极力洗刷掉的标签。小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随着中低端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水分被榨干,小米开始进军高端市场。

1900/1/1 0:00:00
财联社汽车早报【2月2日】

上海嘉定部分路段未来可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2月1日,经过半年的建设,位于上海嘉定新城的裕民南路智慧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日前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设备调试阶段。

1900/1/1 0:00:00
通用汽车(GM.US)与格芯(GFS.US)签署美国半导体生产协议 为行业首例

智通财经APP获悉,通用汽车GMUS已经与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厂格芯GFSUS签署了一项长期协议。两家公司周四宣布,将建立在美国生产半导体芯片的独家生产能力。

1900/1/1 0:00:00
理想低价战略性“开卷”30万元级市场

2月9日,截至收盘,理想汽车股价上涨239,市值升至214295亿港元。资本市场聚焦理想汽车的背后,源于其“套娃”家族第三款车型L7上市再次搅动SUV市场。

1900/1/1 0:00:00
向电动汽车转型!福特汽车将在欧洲裁员3800人

中新经纬2月14日电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消息,福特汽车公司周二称,计划未来三年内在欧洲裁员3800人,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