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新年的第一把“火”已经点燃,进入了超高端电动汽车市场。据Late Auto报道,2023年1月9日,NIO Capital将向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投资数千万美元。智行专注于探索和越野市场,其首款汽车将是售价数百万元的超高端SUV。它预计将于2025年发布,并将同时在海外推出。对此,NIO Capital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目前不方便评估。据蔚来资本微信公众号消息,蔚来资本由蔚来汽车与投资机构红杉资本、高瓴资本于2016年联合成立。湖北长江产业基金是蔚来资本的主要投资者。对超高端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大规模投资源于李斌对疫情影响后高端车型销售的担忧。就在几天前的1月5日,根据36氪的报道,NIO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在大年初一发了一封全员信,列出了团队做得不够的所有八个领域,包括交付增长落后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长率,试车事故和数据被盗事件暴露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的必要性。对于NIO在2023年面临的挑战,李斌在一封全员信中警告称,疫情后经济复苏和消费者信心恢复的过程将相对较长,高端车型将特别受到影响。李斌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蔚来旗下的七款车型都是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电动汽车,比如售价38.6万元至5.54万元的ES6和售价45.8万元至5.36万元的ET7。更重要的是,NIO尚未实现2022年的预期销售目标。2022年,NIO交付了超过12.2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4%,但距离15万辆的年度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疫情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是显著的,但对中上层和高端个人的影响很小。此外,中上高端个人是理性的消费者,他们积极尝试新技术和新体验,因此高端车型的销量相对有保障。”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胜兵告诉《时代周刊》。
图片来源:图虫高端创意市场,人比粥还多。事实上,在中国只有少数消费者有能力购买高端车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口普查年鉴》,汽车总价在3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家庭比例为2.16%,仅占所有有车家庭的5.2%;汽车总价在50万至100万元之间的家庭比例为0.88%,仅占所有有车家庭的2.1%。高端车型的市场空间也非常有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1-11月,3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81.6%,而30万元以上的汽车市场份额仅为18.4%。值得注意的是,豪华品牌的销量增速并未跑赢乘用车的整体销量增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豪华品牌累计销量244.7万辆,同比增长1.4%,低于乘用车销量1.8%的整体增速。此外,奢侈品牌的销售增长速度仍在放缓。2022年前三季度,在乘用车整体销量同比增长2.5%的背景下,豪华品牌出现了1.3%的负增长。然而,许多竞争对手涌入了本已不大的高端市场。比亚迪高端品牌期待首款量产车型U8,定位为百万级新能源硬核越野车;中大型纯电动SUV智己LS7,预售价35万-500万元;腾势5座跨界SUV的起售价也将在30万元以上;
还有一款魏牌80,预售价在30万到40万元之间。更糟糕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出,2023年将有更多车企在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展开竞争。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中信建投(601066)证券首席汽车分析师程思琪表示,纯电补贴的退坡将阻挡一批车企,迫使它们走向高端。2023年,高端纯电车市场拥堵加剧,行业集中度将被迫提高。目前,广汽埃安、比亚迪(002594)、阿维塔、朗道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已战略性布局高端赛道,并有计划地推出相应的高端产品。广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豪博推出了新车型Hyper GT。比亚迪推出了新的百万级高端品牌“Look Up”,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300750)共同打造了高端电动品牌阿维塔。其第二款车型也将于2023年下半年亮相。NIO坚持走高端路线,但事实上,它也看到了中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同质化的情况更加严重, ”黄河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张翔告诉记者,针对上述同质化严重的情况,在零跑、Nezha、欧拉、威马、上汽非凡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L2+级辅助驾驶、智能语音交互等技术已经成为主流andard特征,以及范围和100公里加速度等参数也相对接近。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尽管许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开始在高端市场竞争,但成功打造自己的“差异化”并非易事。李斌在上述全员信中也提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和技术更加同质化,差异化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获得。”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NIO的差异化优势是电池换电技术。在张翔看来,这是其他品牌所没有的。目前,国内市场主要有四种换电模式,分别是NIO的车电分离、北汽新能源的底盘换电、时空电气的侧换电和力帆的分线盒换电。与其他电池交换模式相比,NIO的主要汽车电池交换模式需要比充电更快的电池交换时间,通常需要3-10分钟才能完成电池交换。在发电站对更换的电池进行集中慢速充电可以避免电池电量衰减。用户可以选择只购买车身和租赁电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动汽车残值低的问题。张翔指出,除了更换电池,NIO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甚至在许多方面表现不如其他车企。例如,NIO的充电网络不如特斯拉的强大。在充电网络方面,NI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秦立红曾表示,该公司已在中国布局2185个充电站和12773个充电站。据特斯拉统计,经过九年的努力,该公司已在建成并开通了1500多个超级充电站、1万个超级充电桩、700多个目的地充电站、1900多个目的充电桩。同时,NIO的自动驾驶可能没有小鹏的好,“张翔补充道。小鹏的做法与蔚来相似,其主要高端车型的售价超过30万元,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攻击。如果说电池交换是蔚来的技能,那么自动驾驶就是小鹏的“杀手锏”。杨胜兵认为,小鹏(XPEV.US)与NIO相比,前者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架构,而后者拥有更稳定的技术架构。而后者的用户体验和需求正在逐渐形成网络。同时,技术储备和技术在产品中的大规模生产的概念是不同的。从目前NIO和小鹏的生产情况来看,配备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型质量稳定,表明技术可以支撑产品,不存在技术代沟。目前,坚持全栈自主研发技术路线的车企并不多……
软件和硬件,小鹏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在2020年10月24日举行的“1024小鹏智能日”上,小鹏汽车展示了NGP高速自动导航驾驶、全场景语音系统等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并首次发布了智能软件栈自主开发路线图。根据计划,小鹏将于2024年推出第四代智能座舱;2025年,XPILOT 5.0将推出,其智能驾驶功能将达到完全智能化阶段。NIO也是全栈自研技术路线的粉丝,但当NIO自动驾驶项目于2015年获批时,在自研路线和与博世等Tier 1的合作路线上存在分歧。2016年前后,NIO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路线,并于2017年在中国和美国成立了研发团队。2017年12月,驾驶辅助系统NIO Pilot在NIO Day首次发布。经过近四年的发展,2021 1月,包括NIO Aquila Weilai Super Sense system和NIO Adam Weillai Super-Computing Platform在内的汽车驾驶系统NAD在威莱“NIO日”发布,将逐步实现覆盖高速、城市、停车等全场景的点对点自动驾驶功能体验。与目前的两家自动驾驶公司相比,在技术解决方案和路线方面,小鹏在汽车软硬件方面比NIO略弱,互联网概念略领先。然而,NIO对汽车软硬件的理解更深入,技术解决方案和路线更实用。“杨胜兵表示,目前还不容易确定两家公司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谁更高。此外,在杨胜兵看来,NIO的高端定位、用户体验和用户增值服务都做得很好。但它存在产品线太少和用户基数小的问题。同时用户对产品设计改进的体验反馈尚未完全开放,难以利用用户大数据驱动产品迭代,从而形成设计、制造、用户的全闭环。这个闭环的华为已经在布局中,NIO可以参考,”杨胜兵说。此前,华为EMUI11系统的推出可以被视为华为终端创新技术、生态创建和用户之间形成的一个完整循环,推动华为终端业务的持续崛起。
图片来源:图像昆虫创意
中国网汽车1月12日讯中国投诉全国缺陷产品投诉平台https315autochinacom
1900/1/1 0:00:00特斯拉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而且比其他汽车制造商领先十多年,这才是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
1900/1/1 0:00:00近日,山东聊城。一段“日产,无良厂家,无良商家,换消费者一个公道”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该视频发布者李先生称,质疑买到的新车跑偏,却被经销商敷衍系个人驾驶习惯造成。
1900/1/1 0:00:001月15日消息,福田汽车600166日前公布了2022年销量成绩单。2022年福田汽车总销量460126辆,同比下滑292。其中,12月销量销量为36万辆。
1900/1/1 0:00:001月13日,AITO问界汽车官宣降价。问界M5EV调整后售价为2598万元起,问界M7调整后售价为2898万元起,降幅288万3万元。
1900/1/1 0:00:00背靠上汽集团600104,同时还拥有张江高科600895、阿里巴巴两大巨头联合投资的智己汽车,无论在谁看来都应该在市场中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是实际情况却只能用惨淡来形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