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市场“滚滚而来”!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25.6%,提前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发展目标;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另一方面,2023年,新能源国家补贴退出历史舞台,新能源汽车行业扔掉了持续十多年的“拐杖”,真正开始独立行走。行业进入全面市场驱动的新局面。不仅如此,自2023年以来,特斯拉率先正式降级,新能源企业面临挑战,南北丰田等合资车企纷纷效仿。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能源降价浪潮展开,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
随着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产能过剩吗?原材料供应何时会减少?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专家交流会在北京举行,相关部门和各领域专家也就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新能源行业整体良性发展并未因新能源补贴退出、春节假期提前等因素导致产能过剩。尽管今年1月新能源的市场份额保持在24.7%的高位,但产销出现了罕见的下滑。其中,产销分别为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下降近50%,同比下降个位数。在市场需求未达预期的情况下,以特斯拉为首的“鲶鱼”通过官降引发市场“价格战”,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新能源市场疲软和产能过剩的担忧。
对此,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指出,回顾历史,每次补贴政策退出都会有一段市场萧条期,但预计今年政策退出的总体影响是可控的。一方面,补贴金额相对较小,另一方面,政策退出早在意料之中。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趋势不会改变。苗圩进一步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很可能超过30%,即年销量900万辆,到2030年很可能达到50%。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主席、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也表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将被透支,但不会影响2023年的整体业绩。他认为,电动汽车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大批量生产将更好地促进供需平衡。
对于频繁引发热议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问题,苗圩表示,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在260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正在迅速取代传统燃油汽车,两者之间存在着权衡。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过剩的燃油汽车产能转化为新能源汽车产能。汽车制造资质会被“关闭”吗?事实上,行业内外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率利用率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行业向电动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此,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也成为各地区的主要创收来源。纵观新能源产业发展,各地积极招商引资不乏重围,但赛麟、拜腾、汉腾等烂尾项目也层出不穷。“一些地方政府确实越界了,急于吸引投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项目。有些地方政府已经……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essful,而其他人则有许多未完成的任务。例如,2016年以来,苏州未来、民安等新建企业在淮安的产能利用率一直低于5%,赛麟、拜顿、博郡等项目基本未完工。"
苗圩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项目过于迫切。有些人甚至在土地免费的条件下代他人建造工厂和购买机械设备。这些都不是地方政府应该做的事情。用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是一种很好的风险投资方式,但不适合作为第一大股东。此外,有消息称,“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不再允许销售,只能取消;蔚来成为最后一家采取代工路线的车企;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未来不会有新的汽车制造公司。”。对于这一传言,苗圩认为,利用产能过剩控制准入资质是一种截然相反的做法。他指出,“有资质的企业应该看产能利用率,利用率低的企业不应该再摆地摊。汽车行业可以借鉴中国证监会的注册制改革,逐步从核准向注册过渡。随着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将存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不可能将汽车制造资质变成股市的“外壳”。"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席陈清泰也提出放开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准入。他认为,资质放开后,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将缩短整个行业的试错过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资格发布后,将出现一个蜂拥而入、破釜沉舟的阶段,推高电动汽车市场的集中度。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几家企业脱颖而出。只要相关部门控制住几个关键标准,就不会出现太多问题。供应紧张局势正在逐步缓解,锂价格将恢复到合理水平。回顾过去一年的汽车市场,尽管该行业普遍抵御了多种不利因素的侵蚀。然而,原材料引发的“缺芯、用电贵”等问题也给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上游原材料,尤其是动力电池原材料锂的价格飞涨,导致车企叫苦不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会长欧阳明高分析称,2022年锂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供应延迟和疫情影响等因素导致价格大幅上涨。如今,锂供需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不断缓解。
他指出,中国的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总量已经相当大,未来增长速度将大幅下降。2023年,电动汽车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近100%降至30%-40%,总产销量将接近1000万辆。动力电池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150%下降约一半。2023年锂离子电池总出货量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近100%降至50%左右,总出货量接近10亿千瓦时。2023年,纯电动汽车的增速将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电动汽车的比例将提高,每辆车的新能源汽车平均电池负载将下降。因此,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率将下降,需求紧张将大大缓解。此外,从供应端来看,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锂矿开采能力有所加快。从长远来看,锂资源储量充足,采矿产量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价格上涨给电池材料回收行业带来了机遇,预计2030年后将进入大规模回收阶段。到2050年左右,原始矿产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供应将达到相当大的水平。从长远来看,回收资源将逐渐完全取代原有的资源需求。
欧阳明高认为,近期锂价已重回45万元/吨区间,预计下半年将进一步回落至35万元至40万元/顿左右。未来几年,锂价格预计将继续回到合理的均衡价格,预计在20万元/吨左右。因此,锂供应问题不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近期美国收紧对华芯片产品出口限制,苗圩认为,这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在中型车领域,日本车企一直没有插混和纯电。
1900/1/1 0:00:00近日,宾利家族多款新车型上市,从价格来看,新车定位高端,价格高昂,让普通用户望而却步。
1900/1/1 0:00:00随着国内新能源发展,许多传统车企也是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车型,不过消费者来说,他们似乎更青睐混动车型,因为它们之间没有里程焦虑,还能节省油耗。
1900/1/1 0:00:00紧凑型SUV向来是中国品牌的“自留地”,换言之,这个细分市场不容有失。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内卷、新能源的强势崛起,紧凑型SUV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1900/1/1 0:00:00继2022年逆势向上、取得“连续11年销量正增长”的战绩之后,上汽大通MAXUS在2023年开局稳中有进,1月热销13364辆,与去年春节同期相比实现正增长。
1900/1/1 0:00:00买车要考虑自己的用车需求和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车型,不过对于很多月收入五六千元的工薪阶层来说,在考虑买车的时候,除了新车的售价之外,用车成本也不得不考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