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1月的汽车销售数据。总体而言,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1月国内零售额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同比下降40.4%。各大细分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情况如何?让我们和作家们一起看看。
首先是汽车市场。1月份,汽车总销量为60.9万辆,同比下降39.2%,同比下降41.9%。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普遍下降。根据榜单显示,只有新朗逸(参数|询价)、轩逸(参数|询价)和速腾(参数|询)三款车型月销量超过2万辆,并不稳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本月燃油车的整体表现要好于新能源车,这与之前新能源车霸榜的情况截然不同。根据乘联会2022年度同级别汽车销量数据,排名前五的车型均有所列,其中三款为新能源汽车。
事实上,业内早有预期,认为1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遇冷。2023年新能源国家补贴的退出,加上各大新能源汽车公司在2022年底推出的各种购车补贴影响销量,使得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普遍在去年底提前购车,这进一步透支了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潜力。不过,随着以特斯拉为首的新一轮新能源价格战在新年伊始拉开帷幕,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回暖。
在SUV领域,1月SUV总销量为62.3万辆,同比下降36.2%,环比下降39%,同样表现不佳。排名第一的公司是比亚迪宋(参数|查询),月销量为49709辆。应该说,特斯拉的降价、新能源回扣、春节假期,对比亚迪宋一点影响都没有。新车的销量仍然强劲,这确实很突出。
发挥更为稳定的长安CS75(参数|询价)凭借21620辆的出色月销量再次稳居排行榜第二位。哈弗H6(参数|询价)排名大幅回升,月销量为16663辆,从去年12月的第11位升至第3位。与汽车市场的情况类似,1月份燃油动力SUV的销量大幅回升,但在2月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发酵后,其后续情况仍不容乐观。
然而,令我惊讶的是,宝马X5(参数|查询)和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问)的销售数据极其“不真实”。作为一个起步价超过60万的豪华品牌,前SUV在1月份的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创下了该级别车型的历史销量新纪录;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1月初,特斯拉Model Y大幅降价近5万元,直接引发新一轮新能源价格战。不过,根据乘联会的销售数据,本轮降价并没有直接促进新车的销售。然而,考虑到新车的生产和交付需要一段时间,Model Y很可能会在2月份迎来一波充满希望的销售。
最后,在MPV领域,1月MPV总销量为6万辆,同比下降40.9%,环比下降40.1%,呈明显下降趋势。曾经强势领跑细分市场的别克GL8已经失去了声望,而亚历山德罗(Parameter|Inquiry)和奥德赛(Parameter|Inquiry)等老牌明星车型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然而,也有少数车型逆势而上,如丰田塞纳(参数|查询)、腾势D9(参数|询问)和传祺M8。具体来看,随着新车价格回归正常区间,丰田萨那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赢得了家庭用户的认可;作为国产MPV的代表,腾势D9和传祺M8分别为新能源高端MPV和燃油高端MPV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这两款车取得的成绩相当不错。当后续车辆的用户口碑进一步发酵时,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销量增长,让我们拭目以待。综合来看,1月份新车整体销量出现下滑,主要受政策退出、春节购车淡季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1月份乘用车销量的增速也创下了本世纪以来的新低。然而,我们不必过于悲观,因为下一步中国汽车市场的活跃度将大幅反弹,为新年迎来真正的“开门红”。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421”的模式早已成为现今80后的家庭构成,一般的家庭用车已经不能满足全家出行的需求,而时下正火的MPV车型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1900/1/1 0:00:00爱卡汽车导购原创到今年的8月份,SUV车型的销量增速不断放缓。换句话说,SUV市场已经逐渐趋于饱和。
1900/1/1 0:00:002023年的第一月早已落下帷幕,不少用户都在期待着1月车市的销量表现。
1900/1/1 0:00:00作为五菱银标战略下的首款车型,凯捷参数询价上市也有两年多的时间,整体表现中规中矩,虽然没有成为爆款,但也算比较不错的完成了银标战略打入市场的任务。
1900/1/1 0:00:00刚刚过去的1月,受春节期间工作日减少的影响,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12月的2169万辆下降404。
1900/1/1 0:00:00春节前夕,随着消费者购车需求的攀升,刚开业不久的淘车二手车西宁店也迎来了客流高峰。可由于跨省物流提前暂停,内地车源无法及时入青,给门店开展“全国购”服务带来了不小阻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