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东风汽车对福奇集团的战略重组,让沉寂已久的金龙汽车意外走红资本市场。事实上,从今年4月上半月开始,这只股价仅7.15元的股票就一路上涨,直到5月17日罕见地涨到10.39元,才停止上涨。
根据《21世纪商业先驱报》5月22日的报道,厦门金龙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即金龙汽车)是除东南汽车以外福旗集团唯一盈利的汽车资产。与近两年销售业绩平平的东南汽车相比,拥有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苏州金龙控股股份的金龙汽车一直处于国内客车行业的第一线,与宇通客车直接竞争,宇通客车可谓是福奇集团最好的商业资产。
一位熟悉金龙汽车的人士表示:“客车业务一直是东风的一个短板。如果金龙汽车通过与北汽的战略重组被接管,集团的独立业务将得到大幅提升。”。实现“大自主”战略是东风汽车近年来的核心目标,而与东南汽车的重组也被业内解读为东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规定行动。
然而,东风汽车的愿望直接威胁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事实上,金龙汽车的实际控制人并非福奇集团,而是厦门市国资委。如果不与厦门市政府谈判,东风就无法获得金龙的业务。全国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河表示。
从5月16日东风与北汽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来看,在重组初期,东风的目标只是成为东南汽车的实际控制人。金龙汽车、福建奔驰等项目的整合要等到东风持有福奇60%以上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后才能开始。
这无疑为厦门争取更大的谈判筹码提供了时间。就在5月16日东风与福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夕,金龙汽车于5月14日晚间突然宣布,厦门市国资委拟将顺城公司委托的整个电子设备公司无偿转让给海翼集团。股份转让后,海翼集团将持有金龙汽车20.70%的股份,超过福奇集团持有的13.52%,成为金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被错误放置的福奇。
“大股东易手只是时间问题。”曹赫对笔者说。2001年9月,为了做大做强福建的汽车产业,福建汽车主管部门打算借助上市公司金龙汽车整合福建的汽车资源。此时,福奇还从厦门市财政局无偿获得了金龙汽车17%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然而,福奇进入金龙后,并没有实现福建省政府整合汽车产业的梦想。相反,由于与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矛盾,它被“踢出”内阁。
权力斗争的分水岭是2004年金龙汽车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选部分董事和增设独立董事的两项议案。厦门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叶天杰当选为董事长,福奇集团的朱建忠当选为副董事长。福奇集团原董事凌玉章、王志勇等将不再担任董事,这意味着福奇集团仍然保持着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金龙汽车的实际管理权。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福奇基本上没有参与金龙汽车的业务,而是以第一大股东的名义参与。厦门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夺回第一大股东位置。”曹赫说。此次夺权后,厦门市直属国有集团厦门海逸集团是金龙汽车的第二大股东,但受第一大股东福奇集团委托担任监事,成为……
金龙汽车实际控制人。
9年后,东风和福奇的重组计划终于让厦门采取了实质性行动。5月14日晚,金龙汽车宣布,厦门市政府已经研究了厦门国资委国有独资子公司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厦门国资委员会计划将顺城公司委托的整个电子设备公司无偿转让给海逸集团。厦门电子设备公司是金龙汽车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68%。
本次股份转让后,海翼集团成功超越福奇,以20.70%的股份成为金龙汽车的第一股东,从资本关系上有效避免了东风或其他企业未来争夺金龙汽车控股权的竞争,而金龙汽车内部不会因为此次大股东变动而发生实质性变化。
事实上,在福奇与东风的谈判过程中,厦门市政府被边缘化了。为了利益最大化,厦门选择在东孚重组消息传出的前一天抛出股权转让公告,也是为了提醒东风,如果要重组金龙,必须与厦门协商。”知情人士表示。
[第页]
大小金龙的融合重新开启了吗?
股权转让可能是厦门向金龙汽车迈出的第一步。“未来,厦门市政府可能会再次启动大小金龙的整合计划,以增加与东风汽车谈判的资金。”知情人士表示。
在客车行业,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被称为大金龙,而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被称为小金龙。虽然这两家企业是独立的,但它们起源于同一大股东——有限公司,即厦门汽车。2005年,厦门汽车更名为金龙汽车。
早在2004年,为了做大做强厦门的汽车产业,厦门地方政府就有整合大小金龙的计划。当时,厦门的计划是先控制大金龙,然后以压倒性的力量整合大金龙和小金龙,在赢得底盘生产权的条件下建设整车生产厂,使厦门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大型汽车制造基地。
经过多年的规划,大金隆现已由厦门市国资委实际控制。但由于近年来业务量的下降,一直“单打独斗”的小金龙也逐渐有了融入的意愿。特别是今年年初,持有小金龙40%股份的三龙集团董事长陈进才因心肌梗死猝死,这让公司的股权变动再次充满了想象。
一个明显的动作是,大榭和小金龙将共同参加将于5月22日举行的“2013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这被业界视为两家车企融合的前兆。”知情人士表示。
作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底盘制造商之一,东风汽车从未放弃对金龙汽车的整合计划。根据东风汽车与福建省政府的协议,当东南汽车(包括整车和发动机)销量增至30万辆时,福建省国资委将进一步割让其股份,东风汽车将持有60%以上的股份并成为控股股东,金龙汽车、福建奔驰等项目将开始整合。
在此之前,如果厦门能够完成大小金龙的整合,无疑会增加东风的收购成本。一旦厦门不愿意将东风与金龙汽车整合,10年前福奇与厦门之间对金龙汽车的股权争夺战很可能将在东风与厦门之间展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分析师表示。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东风和金龙联手,昔日的客车底盘产能将与金龙汽车的客车产能相融合,这将给客车行业龙头宇通汽车带来最强的挑战。
冷杉……
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5月16日,东风汽车对福奇集团的战略重组,让沉寂已久的金龙汽车意外走红资本市场。事实上,从今年4月上半月开始,这只股价仅7.15元的股票就一路上涨,直到5月17日罕见地涨到10.39元,才停止上涨。
根据《21世纪商业先驱报》5月22日的报道,厦门金龙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即金龙汽车)是除东南汽车以外福旗集团唯一盈利的汽车资产。与近两年销售业绩平平的东南汽车相比,拥有厦门金龙、厦门金旅和苏州金龙控股股份的金龙汽车一直处于国内客车行业的第一线,与宇通客车直接竞争,宇通客车可谓是福奇集团最好的商业资产。
一位熟悉金龙汽车的人士表示:“客车业务一直是东风的一个短板。如果金龙汽车通过与北汽的战略重组被接管,集团的独立业务将得到大幅提升。”。实现“大自主”战略是东风汽车近年来的核心目标,而与东南汽车的重组也被业内解读为东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规定行动。
然而,东风汽车的愿望直接威胁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事实上,金龙汽车的实际控制人并非福奇集团,而是厦门市国资委。如果不与厦门市政府谈判,东风就无法获得金龙的业务。全国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河表示。
从5月16日东风与北汽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来看,在重组初期,东风的目标只是成为东南汽车的实际控制人。金龙汽车、福建奔驰等项目的整合要等到东风持有福奇60%以上的股份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后才能开始。
这无疑为厦门争取更大的谈判筹码提供了时间。就在5月16日东风与福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夕,金龙汽车于5月14日晚间突然宣布,厦门市国资委拟将顺城公司委托的整个电子设备公司无偿转让给海翼集团。股份转让后,海翼集团将持有金龙汽车20.70%的股份,超过福奇集团持有的13.52%,成为金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被错误放置的福奇。
“大股东易手只是时间问题。”曹赫对笔者说。2001年9月,为了做大做强福建的汽车产业,福建汽车主管部门打算借助上市公司金龙汽车整合福建的汽车资源。此时,福奇还从厦门市财政局无偿获得了金龙汽车17%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然而,福奇进入金龙后,并没有实现福建省政府整合汽车产业的梦想。相反,由于与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矛盾,它被“踢出”内阁。
权力斗争的分水岭是2004年金龙汽车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选部分董事和增设独立董事的两项议案。厦门市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叶天杰当选为董事长,福奇集团的朱建忠当选为副董事长。福奇集团原董事凌玉章、王志勇等将不再担任董事,这意味着福奇集团仍然保持着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金龙汽车的实际管理权。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福奇基本上没有参与金龙汽车的业务,而是以第一大股东的名义参与。厦门可以随时夺回第一大股东位置,只要……
它愿意。”曹赫表示,此次夺权后,厦门市直属国有集团厦门海逸集团是金龙汽车的第二大股东,但受第一大股东福奇集团委托担任监事,成为金龙汽车的实际控制人。
9年后,东风和福奇的重组计划终于让厦门采取了实质性行动。5月14日晚,金龙汽车宣布,厦门市政府已经研究了厦门国资委国有独资子公司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厦门国资委员会计划将顺城公司委托的整个电子设备公司无偿转让给海逸集团。厦门电子设备公司是金龙汽车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68%。
本次股份转让后,海翼集团成功超越福奇,以20.70%的股份成为金龙汽车的第一股东,从资本关系上有效避免了东风或其他企业未来争夺金龙汽车控股权的竞争,而金龙汽车内部不会因为此次大股东变动而发生实质性变化。
事实上,在福奇与东风的谈判过程中,厦门市政府被边缘化了。为了利益最大化,厦门选择在东孚重组消息传出的前一天抛出股权转让公告,也是为了提醒东风,如果要重组金龙,必须与厦门协商。”知情人士表示。
[第页]
大小金龙的融合重新开启了吗?
股权转让可能是厦门向金龙汽车迈出的第一步。“未来,厦门市政府可能会再次启动大小金龙的整合计划,以增加与东风汽车谈判的资金。”知情人士表示。
在客车行业,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被称为大金龙,而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被称为小金龙。虽然这两家企业是独立的,但它们起源于同一大股东——有限公司,即厦门汽车。2005年,厦门汽车更名为金龙汽车。
早在2004年,为了做大做强厦门的汽车产业,厦门地方政府就有整合大小金龙的计划。当时,厦门的计划是先控制大金龙,然后以压倒性的力量整合大金龙和小金龙,在赢得底盘生产权的条件下建设整车生产厂,使厦门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大型汽车制造基地。
经过多年的规划,大金隆现已由厦门市国资委实际控制。但由于近年来业务量的下降,一直“单打独斗”的小金龙也逐渐有了融入的意愿。特别是今年年初,持有小金龙40%股份的三龙集团董事长陈进才因心肌梗死猝死,这让公司的股权变动再次充满了想象。
一个明显的动作是,大榭和小金龙将共同参加将于5月22日举行的“2013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这被业界视为两家车企融合的前兆。”知情人士表示。
作为中国最大的客车底盘制造商之一,东风汽车从未放弃对金龙汽车的整合计划。根据东风汽车与福建省政府的协议,当东南汽车(包括整车和发动机)销量增至30万辆时,福建省国资委将进一步割让其股份,东风汽车将持有60%以上的股份并成为控股股东,金龙汽车、福建奔驰等项目将开始整合。
在此之前,如果厦门能够完成大小金龙的整合,无疑会增加东风的收购成本。一旦厦门不愿意将东风与金龙汽车整合,10年前福奇与厦门之间对金龙汽车的股权争夺战很可能将在东风与厦门之间展开。“一位证券分析师……
不愿透露姓名的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东风和金龙联手,昔日的客车底盘产能将与金龙汽车的客车产能相融合,这将给客车行业龙头宇通汽车带来最强的挑战。
第一电气网(www.d1ev.com)声明:以上消息转载自合作媒体,转载此消息是为了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此消息代表第一电气网的立场或同意其观点、立场或描述。
5月30日,”2013上海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与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了主题演讲。
1900/1/1 0:00:00第一电动网2013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峰论坛5月30日在合肥隆重举行。
1900/1/1 0:00:005月31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戴兵在2013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论坛上称,除了购买时能得到政府补贴外,新能源汽车在市区还可以享受免费停车。
1900/1/1 0:00:00当一些汽车厂商还乐观地估计科技公司无法撼动汽车行业时,座落在底特律的福特公司已经针对硅谷的”危胁”做出了行动,自言要转型成科技公司,通过基于APPLink的开放平台,
1900/1/1 0:00:00美国交通部长RayLaHood日前表示支持美国汽车”联网”,他认为实现车与车之间的”对话”可以避免交通事故和堵塞,但这些科技装备的成本是消费者是否接受车联网的最关键因素,
1900/1/1 0:00:002013年2月27日公司第一届营销发展论坛在中康国际酒店开幕。本次论坛以”借力营销,弯道倒车”为主题。特聘著名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推广中心副主任蔡勤东先生来京传道授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