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钴价大涨 国产动力电池能打通高镍材料玄关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钴价飙升的背景下,高镍路线将成为下一阶段国内动力电池的主要推广方向,但也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加速淘汰中小电池企业。面对钴价格的上涨,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着材料差异化的转型。刚刚从供应链得到消息,截至4月13日,钴的价格已达到67.4万元/吨。2018年,钴金属价格持续上涨,与一季度初的52万元/吨相比,4月份涨幅超过20%。尽管原材料的上涨不仅受到短期资金投机的影响,但整体工业供应分布过于集中,这将在中长期推高价格。对于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需要开始逐季反映材料成本,这也考验着电池行业能否尽快调整,减少对钴金属的依赖。短时间内,钴价上涨趋势难以扭转,从材料路线转变高镍材料技术方向已逐渐成为全行业共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加剧了对钴的需求。就钴价上涨的原因而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已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分析人士认为,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三元电池用钴已成为未来钴增长最快、需求量最大的领域,钴也逐渐进入另一个大周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近日公布了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3月,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表现依然抢眼,销量达到6.8万辆,同比增长117.4%。在这些新能源汽车中,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更高的乘用车占绝对主流,这进一步增加了对钴材料的需求。事实上,自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是乘用车市场爆发以来,近两年供应一直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端的采购和储存、囤积商品、增加库存等,而自2018年以来,由于需求增长,它真正进入了市场。另一方面,刚果政府政策(新采矿法)的不确定性和当地局势的不稳定势必会给钴材料的供应带来更多干扰。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分会副秘书长孙永刚分析称,本轮钴价上涨基本在预期范围内。中国是一个钴贫乏的国家,其进口依赖度超过90%。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是推高价格的一个因素。此外,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蓬勃发展,需求的增加也是全产业链的共同预期。因此,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这也符合冶炼企业控制贵金属出货的节奏,从而推动了钴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由于贴纸政策提高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门槛,三元动力电池将成为电动乘用车的主要选择,而三元材料侵蚀了磷酸亚铁锂原有的乘用车市场,极大地提振了钴的需求。钴含量降低、镍含量高的三元趋势伴随着钴价格的持续上涨。在钴矿产量市场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的材料结构势必会发生新的变化。为了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动力电池正被推广到高能量密度产品中。电池厂的做法是积极应用镍锰钴、镍钴铝等正极材料,增加镍金属的使用量,使钴金属的比例逐渐降低。这一趋势也可以从阴极材料公司的出货量中看出。近日,当声科技近日发布了年报。该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2.5亿,同比增长151.97%。根据其公告,船员……

由于上游钴和锂资源价格上涨导致价格上涨,阴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21.7%,达到98万吨。由于钴价上涨的影响,当盛科技仍在年报中披露,2017年主要为三元532。预计2017年公司高镍三元出货量在1000吨左右,占比10%。随着高镍三元的趋势,当盛科技表示,811阴极将于今年量产,客户拓展顺利,后续潜力巨大。据了解,当盛科技动力三元正极材料的客户基本包括中国前十大电池制造商,今年还扩大了几个新客户。作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领先制造商,其622产品规模和质量均处于行业前列。当声科技还透露,公司811阴极已经量产,下游客户目前处于试点阶段,预计下半年将开始贡献营收。这也适应了当前锂电池的技术变化。根据此前的计划,到2020年,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将达到300瓦时/公斤,1000多次循环后成本将在0.8元/瓦时以内。与此目标相对应的阴极材料是高镍三元材料。福建猛狮新能源总经理王少平曾表示,随着动力电池向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正极材料领域的高镍材料具有高容量、低成本和最佳性价比,这是符合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正极材料企业都能迅速转向高镍方向,现有的LFP和NCM111甚至NCM523生产线无法直接切换到NCM811或NCA生产线。中国企业蓄势待发,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这一直是整个锂电池行业的重要目标。在新能源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NCM622和NCM811同步推进。但由于NCM811技术壁垒高,对制备技术、设备、生产环境和配套高压电解液的要求远高于普通三元材料,推广缓慢。然而,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正极材料企业已经开始加快研发,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例如,杉杉能源在去年年底宣布,宁乡基地月产量100吨的高镍生产线成功投产,宁夏石嘴山基地三元622/811交钥匙项目年产7200吨的共享生产线预计将于2018年3月投产。天津八毛年产5000吨高镍材料的生产线于2017年投产,NCM811已批量供应给国际大客户。在国内电池企业方面,BIC电池率先宣布量产NCM811圆柱形动力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已提升至232 Wh/kg,后续300 Wh/kg产品即将面世。鹏辉能源透露,由NCM811材料制成的2.8Ah和3.0Ah圆柱形18650电池已大规模生产并供应给相关汽车制造商。国轩高科近日在结构调查中表示,公司承接科技部高能量密度300Wh/kg的重大科技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已开发出能量密度302Wh/kg的三元811柔性电池单体。国轩高新已开始建设相关产品的试验线,并计划于2019年开始建设生产线。此外,国轩高科已决定为福特和众泰合资开发的首款车型提供三元622动力电池。点评:毫无疑问,高镍路线是下一阶段国产动力电池的主要推广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镍线路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加速淘汰中小电池企业。同时,对于占主导地位的电池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不断进取赢得未来的长期解决方案。在钴价飙升的背景下,高镍路线将成为下一阶段国内动力电池的主要推广方向,但也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加速淘汰中小电池企业。面对钴价格的上涨,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着材料差异化的转型。刚刚从供应链得到消息,截至4月13日,钴的价格已达到67.4万元/吨。2018年,钴金属价格持续上涨,与一季度初的52万元/吨相比,4月份涨幅超过20%。尽管原材料的上涨不仅受到短期资金投机的影响,但整体工业供应分布过于集中,这将在中长期推高价格。对于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需要开始逐季反映材料成本,这也考验着电池行业能否尽快调整,减少对钴金属的依赖。短时间内,钴价上涨趋势难以扭转,从材料路线转变高镍材料技术方向已逐渐成为全行业共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加剧了对钴的需求。就钴价上涨的原因而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已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分析人士认为,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三元电池用钴已成为未来钴增长最快、需求量最大的领域,钴也逐渐进入另一个大周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近日公布了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3月,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表现依然抢眼,销量达到6.8万辆,同比增长117.4%。在这些新能源汽车中,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更高的乘用车占绝对主流,这进一步增加了对钴材料的需求。事实上,自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是乘用车市场爆发以来,近两年供应一直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端的采购和储存、囤积商品、增加库存等,而自2018年以来,由于需求增长,它真正进入了市场。另一方面,刚果政府政策(新采矿法)的不确定性和当地局势的不稳定势必会给钴材料的供应带来更多干扰。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分会副秘书长孙永刚分析称,本轮钴价上涨基本在预期范围内。中国是一个钴贫乏的国家,其进口依赖度超过90%。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是推高价格的一个因素。此外,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蓬勃发展,需求的增加也是全产业链的共同预期。因此,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这也符合冶炼企业控制贵金属出货的节奏,从而推动了钴的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由于贴纸政策提高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门槛,三元动力电池将成为电动乘用车的主要选择,而三元材料侵蚀了磷酸亚铁锂原有的乘用车市场,极大地提振了钴的需求。钴含量降低、镍含量高的三元趋势伴随着钴价格的持续上涨。在钴矿产量市场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的材料结构势必会发生新的变化。为了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动力电池正被推广到高能量密度产品中。电池厂的做法是积极应用镍锰钴、镍钴铝等正极材料,增加镍金属的使用量,使钴金属的比例逐渐降低。这一趋势也可以从阴极材料公司的出货量中看出。近日,当声科技近日发布了年报。公司……

2017年净利润为2.5亿,同比增长151.97%。根据其公告,由于上游钴和锂资源涨价导致价格上涨,阴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21.7%,达到98万吨。由于钴价上涨的影响,当盛科技仍在年报中披露,2017年主要为三元532。预计2017年公司高镍三元出货量在1000吨左右,占比10%。随着高镍三元的趋势,当盛科技表示,811阴极将于今年量产,客户拓展顺利,后续潜力巨大。据了解,当盛科技动力三元正极材料的客户基本包括中国前十大电池制造商,今年还扩大了几个新客户。作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领先制造商,其622产品规模和质量均处于行业前列。当声科技还透露,公司811阴极已经量产,下游客户目前处于试点阶段,预计下半年将开始贡献营收。这也适应了当前锂电池的技术变化。根据此前的计划,到2020年,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将达到300瓦时/公斤,1000多次循环后成本将在0.8元/瓦时以内。与此目标相对应的阴极材料是高镍三元材料。福建猛狮新能源总经理王少平曾表示,随着动力电池向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正极材料领域的高镍材料具有高容量、低成本和最佳性价比,这是符合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正极材料企业都能迅速转向高镍方向,现有的LFP和NCM111甚至NCM523生产线无法直接切换到NCM811或NCA生产线。中国企业蓄势待发,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这一直是整个锂电池行业的重要目标。在新能源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NCM622和NCM811同步推进。但由于NCM811技术壁垒高,对制备技术、设备、生产环境和配套高压电解液的要求远高于普通三元材料,推广缓慢。然而,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正极材料企业已经开始加快研发,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例如,杉杉能源在去年年底宣布,宁乡基地月产量100吨的高镍生产线成功投产,宁夏石嘴山基地三元622/811交钥匙项目年产7200吨的共享生产线预计将于2018年3月投产。天津八毛年产5000吨高镍材料的生产线于2017年投产,NCM811已批量供应给国际大客户。在国内电池企业方面,BIC电池率先宣布量产NCM811圆柱形动力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已提升至232 Wh/kg,后续300 Wh/kg产品即将面世。鹏辉能源透露,由NCM811材料制成的2.8Ah和3.0Ah圆柱形18650电池已大规模生产并供应给相关汽车制造商。国轩高科近日在结构调查中表示,公司承接科技部高能量密度300Wh/kg的重大科技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已开发出能量密度302Wh/kg的三元811柔性电池单体。国轩高新已开始建设相关产品的试验线,并计划于2019年开始建设生产线。此外,国轩高科已决定为福特和众泰合资开发的首款车型提供三元622动力电池。点评:毫无疑问,高镍路线是下一阶段国产动力电池的主要推广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镍线路对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加速淘汰……

中小型电池企业。同时,对于占主导地位的电池企业来说,持续技术创新、不断进取是企业赢得未来的长久之计。

标签:福特众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智行者获数亿元B1轮融资 百度Apollo基金领投

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智行者今日宣布获得B1轮融资,本次融资由百度Apollo基金领投,A轮投资方顺为资本和京东继续跟投。

1900/1/1 0:00:00
半导体业务摩尔定律即将结束,三星电子把下一个战场开向汽车

2017是三星电子最赚钱的一年,全年销售额达23958万亿韩元,净利润4218万亿韩元,创公司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1900/1/1 0:00:00
合众新能源总裁张勇:哪吒汽车须接受市场检验 用户口碑才是最好的品牌

“看,河北华夏幸福的球衣,竟然是哪吒汽车。头一次听说,有点意思。

1900/1/1 0:00:00
江苏苏州启动?2016年新能源汽车地补申报,4月23日前提交申报材料

4月16日,苏州发布的《2016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贴补充申报通知》指出,

1900/1/1 0:00:00
年产50万辆电池组 大众推进新能源计划

日前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宣布与Braunschweig工厂签订合同,计划每年生产多达50万辆电动汽车电池组。

1900/1/1 0:00:00
走向新形态 为什么说新能源车是自动驾驶的最佳载体?

关于未来汽车的发展形态,无论是业界专家、车企人士、媒体同仁甚至于一些专业的爱车族,大家或许观点各异,但当涉及到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之时,大家的看法又都空前一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