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区,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尽管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但大气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为有效改善东莞市环境空气质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编制《东莞市环境质量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划》不仅指出了东莞目前的空气质量状况和面临的挑战,还提出了近期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规划实施保障等多项措施,并设定了阶段性规划目标,力争到2020年实现空气质量全面稳定标准;到2025年,空气质量将在全面稳定的基础上持续改善。现状:规划指出,东莞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承受压力日益加大。根据宏观预测,在没有进一步严格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污染控制水平,到2020年,东莞的污染物排放量将继续上升。同时,目前东莞的环境管理和技术能力相对落后于经济建设,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政策和手段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环保技术和资金保障仍然相对不足,基层环保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难以应对复杂的空气质量新常态。此外,东莞要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压力也很大。截至2017年,东莞市环境空气中六种常规污染物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未达标,2017年超标幅度为2.5%;自2012年以来,PM10年均浓度已连续6年达标,但仍有一定的日均浓度超标率。自201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PM2.5年均浓度仅在2016年达标,2015年和2017年的超标幅度分别为2.9%和5.7%,远未稳定达标。臭氧污染更为严重,2017年超标幅度为6.3%,远未达标。目标:《2025年有效控制臭氧污染规划》提出了东莞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的战略。总体战略上,东莞将分阶段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煤炭总量控制和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加强精细化管理,大气污染源监督执法,建设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平台。在阶段性战略中,到2020年,东莞将重点巩固污染源末端治理成果,加强污染源监测能力,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立空气质量预警系统,建设环保科技支撑平台,全面提高城市环境管理能力;全面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确保臭氧达标;进一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氮、PM2.5和PM10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面完成“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中长期规划年,东莞将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创新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增强企业治理污染的主动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分阶段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东莞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
臭氧污染已初步得到控制,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已达到48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和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降至40微克/立方米和33微克/立方米以下,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改善明显。到2025年,空气质量在综合稳定标准基础上持续改善,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42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措施: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鼓励绿色出行规划,并提出近期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空气污染控制等多项措施。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东莞将通过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明确区域污染类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整顿“散乱污”企业;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交通、建筑节能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其中,《规划》指出,东莞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公交网络布局,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鼓励绿色出行。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完善城市充电设施建设。到2018年底,将建成约2200个公交充电设施和1336个公共机构,建设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促进互联互通。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适度先进、合理高效、开放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所有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和共享(网络协议和分时租赁)车辆均使用纯电动汽车;政府财政购买的本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领域必须使用纯电动汽车(专用车除外);本市国有企业新车必须使用纯电动汽车(专用车除外)。到2018年底,全市60%的公交车将实现完全电气化,到2019年底,全市100%的公交车将完全电气化;自2018年5月1日起,本市新建招标道路保洁项目电动汽车使用比例不低于80%。从明年1月1日起,本市新建招标道路保洁项目电动汽车使用比例将达到100%;从2018年开始,物流和快递领域使用纯电动汽车的新增或更新车辆比例不低于60%,并以10%的速度逐年增长。东莞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区,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尽管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控制措施,但大气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为有效改善东莞市环境空气质量,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编制《东莞市环境质量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划》不仅指出了东莞目前的空气质量状况和面临的挑战,还提出了近期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治理、规划实施保障等多项措施,并设定了阶段性规划目标,力争到2020年实现空气质量全面稳定标准;
到2025年,空气质量将在全面稳定的基础上持续改善。现状:规划指出,东莞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承受压力日益加大。根据宏观预测,在没有进一步严格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污染控制水平,到2020年,东莞的污染物排放量将继续上升。同时,目前东莞的环境管理和技术能力相对落后于经济建设,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政策和手段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环保技术和资金保障仍然相对不足,基层环保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难以应对复杂的空气质量新常态。此外,东莞要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压力也很大。截至2017年,东莞市环境空气中六种常规污染物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未达标,2017年超标幅度为2.5%;自2012年以来,PM10年均浓度已连续6年达标,但仍有一定的日均浓度超标率。自2012年有监测数据以来,PM2.5年均浓度仅在2016年达标,2015年和2017年的超标幅度分别为2.9%和5.7%,远未稳定达标。臭氧污染更为严重,2017年超标幅度为6.3%,远未达标。目标:《2025年有效控制臭氧污染规划》提出了东莞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的战略。总体战略上,东莞将分阶段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煤炭总量控制和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加强精细化管理,大气污染源监督执法,建设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平台。在阶段性战略中,到2020年,东莞将重点巩固污染源末端治理成果,加强污染源监测能力,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立空气质量预警系统,建设环保科技支撑平台,全面提高城市环境管理能力;全面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确保臭氧达标;进一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氮、PM2.5和PM10浓度,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面完成“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中长期规划年,东莞将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创新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增强企业治理污染的主动性,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分阶段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东莞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臭氧污染已初步得到控制,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已达到48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和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降至40微克/立方米和33微克/立方米以下,污染治理效果显著,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改善明显。到2025年,空气质量在综合稳定标准基础上持续改善,臭氧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42微克/立方米以下;
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并持续改善。措施: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鼓励绿色出行规划,并提出近期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空气污染控制等多项措施。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方面,东莞将通过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明确区域污染类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整顿“散乱污”企业;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交通、建筑节能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其中,《规划》指出,东莞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公交网络布局,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鼓励绿色出行。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大力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完善城市充电设施建设。到2018年底,将建成约2200个公交充电设施和1336个公共机构,建设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促进互联互通。到2020年底,全市将建成适度先进、合理高效、开放的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所有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出租车和共享(网络协议和分时租赁)车辆均使用纯电动汽车;政府财政购买的本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领域必须使用纯电动汽车(专用车除外);本市国有企业新车必须使用纯电动汽车(专用车除外)。到2018年底,全市60%的公交车将实现完全电气化,到2019年底,全市100%的公交车将完全电气化;自2018年5月1日起,本市新建招标道路保洁项目电动汽车使用比例不低于80%。从明年1月1日起,本市新建招标道路保洁项目电动汽车使用比例将达到100%;从2018年开始,物流和快递领域使用纯电动汽车的新增或更新车辆比例不低于60%,并以10%的速度逐年增长。
标签:
充电桩行业第一股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在日前发布的《给特锐德股东的一封信》中称,2018年特来电的目标是将亏损减少至1亿元左右,争取达到盈亏平衡。这透露了充电桩行业的现状。
1900/1/1 0:00:005月1日,2018首届乐陵市新能源汽车暨家居展销会闭幕,展销会上成交额达16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占到了六成,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市民的青睐。
1900/1/1 0:00:002018年5月1日,记者从安徽省安庆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为加快安庆市绿色交通建设进度,促进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1900/1/1 0:00:002018北京车展,俨然成了新造车企业的“主战场”,多个造车新势力在北京车展集体交上“答卷”。
1900/1/1 0:00:00近日,美国欲对多个国家征收钢铝关税的事件,使得全球贸易处于敏感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了重新抬头的风险。
1900/1/1 0:00:005月7日,专注于农村交通工具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什马宣布完成3亿元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铜板街金融科技集团、华创资本、汉能创投联合领投,宜信新金融产业投资基金跟投,信中利资本持续加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