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青海省锂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青海省碳酸锂生产规模将达到17万吨/年,锂电池产能将达到60GWh/年。其中,动力电池容量达到25GWh/年,3C,储能电池容量达到35GWh/岁。意见很明确。根据不同盐湖资源的特点,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大对现有碳酸锂盐场和碳酸锂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使碳酸锂综合收率提高到50%以上,并显著提高了电子级碳酸锂产品的品级率。加强对现有正负电极材料、电池生产装置和工艺的技术研究和改造,重点突破锂电池生产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充放电次数等技术“瓶颈”。进一步加强锂镍氧化物、锂钴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渗碳阳极材料、正负极材料纳米化、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工艺和技术研究,以及锂电池的高效级联回收。提前开展锂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前瞻性技术研究。其中,锂合金专注于锂、铝、镁二元合金和三元合金的开发;
无机盐重点开发电子级碳酸锂、氯化锂、溴化锂、6号锂、7号锂、硫酸锂、氢氧化锂等精细化工产品,努力提高盐湖资源的高价值利用水平。加大适合新能源电站应用的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电池等新系统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研发力度。根据《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计划》、,以及《青海省2025年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促进青海省盐湖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促进锂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意见。着力打造集锂资源集约开发和锂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于一体的产业基地。2、 基本原则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突出创新的前瞻性、引领性和引领性,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形成促进和连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生态优先,促进循环发展。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加强锂电池行业研发、制备、使用、回收全过程的生态保护。积极推动盐湖钾、钠、镁、锂、硼等资源协同提取和高效利用,延长盐湖使用寿命,减少盐湖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坚持合理有序,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锂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市场需求,结合锂资源状况、行业状况、人力资源、技术水平等因素,统筹安排锂资源储备和研发,科学规划锂电池行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实现盐湖锂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循环利用——坚持政策引导,完善制度。通过政策和制度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卤水定价体系,完善了卤水统一供排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盐湖锂资源开发的技术准入门槛,增强青海省碳酸锂现场加工转化能力,推动优势资源向产业化、高端价值链延伸。3、 总体目标是加大锂电池产业链新工艺、新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完善盐湖高效提锂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上下游产能匹配、产业配套完善的锂电池产业链,适应未来新能源汽车、3C产品的发展规模和储能应用的市场需求。到2025年,全省碳酸锂生产规模将达到17万吨/年,锂电池产能将达到60GWh/年。其中,动力电池容量达到25GWh/年,3C,储能电池容量达到35GWh/岁。4、 重点任务(1)加强创新驱动,促进资源利用。在现有盐湖提锂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改进离心萃取、箱式萃取、膜吸附等盐湖提锂工艺……
突破盐湖中高镁锂比的限制,提高锂的综合收率。加强富锂盐湖老中卤水提锂的基础工艺研究和产业化技术研发,以及深卤水提锂等元素协同开发技术研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盐湖提锂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2) 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我省锂电池及配套产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水平。围绕绿色、品种、质量、效率和安全生产,根据不同盐湖资源的特点,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加大对现有碳酸锂盐场和碳酸锂生产装置的技术改造,使碳酸锂综合收率提高到50%以上,显著提高了电子级碳酸锂产品的级品率。加强对现有正负电极材料、电池生产装置和工艺的技术研究和改造,重点突破锂电池生产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充放电次数等技术“瓶颈”。加强绿色安全技术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和转化,促进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促进清洁生产。(3) 提前规划项目以提高发展潜力。进一步加强锂镍氧化物、锂钴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渗碳阳极材料、正负极材料纳米化、大容量电池制造工艺、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工艺和技术研究,以及锂电池的高效级联回收。提前开展锂在其他领域应用的前瞻性技术研究。其中,锂合金专注于锂、铝、镁二元合金和三元合金的开发;
无机盐重点开发电子级碳酸锂、氯化锂、溴化锂、6号锂、7号锂、硫酸锂、氢氧化锂等精细化工产品,努力提高盐湖资源的高价值利用水平。(4) 完善标准体系,促进储能的应用。加大适合新能源电站应用的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固态电池等新系统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研发力度。积极开展储能电池在新型储能中的应用标准体系研究,确定储能标准体系的层级划分,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储能标准系统。(5) 建立研发平台,提供发展动力。加快组建青海省锂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为全国锂电池技术研发的“领头羊”,成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青海分院。为了实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工信部联装〔2017〕29号)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超过300瓦时/公斤等指标,系统成本降至1元/瓦时以下,推动我省形成技术先进、上下游产能匹配的完整锂电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持。5、 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共同落实政策,齐心协力,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利用我省锂资源,推动高端环节向我省全国锂电产业中下游集聚,实现我省锂电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全省锂电池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由省新能源新材料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省新能源新材料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配合)(二)加强政策引导。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研究建立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的卤水定价机制。以提高锂的全过程回收率为重点,优化完善技术标准,完善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锂资源开发技术准入条件。对取得采矿权的企业,鼓励和引导其自主或与相关企业合作,积极开发矿区内符合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要求的共伴生矿产资源。企业不能自行综合开发利用,拒绝接受合作综合开发的,政府应当回购其采矿权,另行分配。支持光伏、风电等配备储能装置的新能源电站项目优先用地和并网。(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能源局、海西州政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理局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党委、海西州盐湖管理局)(三)优化财税机制。用好财政资金和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大力推进我省碳酸锂就地加工转化。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在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中的引导作用,科学……
按照“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原则,合理设计和完善生态补偿价格和收费机制。对碳酸锂产品出省的企业,生态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将相应提高,企业在省内不再享受省级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地方税务局、省国家税务局、海西盐湖管理局)离子局)(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引导符合条件的锂电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再融资。支持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多种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直接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企业并购、技术改造升级、重点产业链项目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发挥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研究设立青海省产业发展投资资金有限公司旗下的锂电池产业发展子基金,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锂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金融办、青海银监局、青海证监局)(五)加快人才培养。依托国家和省级各类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集聚、培养、吸引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省内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地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责任单位: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六。补充规定(一)本意见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2)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标签:理念
姚振华的野心,到底有多大?5月16日,身处德国的姚振华和他掌舵的宝能集团,再次陷入舆论的“暴风眼”。当天,“宝能集团拟出资250270亿元,以增资扩股形式入股奇瑞汽车”的消息满天飞。
1900/1/1 0:00:00继上汽公布14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0968辆成为霸榜名单企业之后,上汽荣威品牌也迎来了好消息:上牌近2千辆,上汽荣威纯电动汽车上牌量跃居北京地区榜首近日,
1900/1/1 0:00:00在赴考中国“双积分”新政的过程中,丰田汽车将采取一条史无前例的路线,以此力争2019年在华新能源积分比例达到10。
1900/1/1 0:00:00近日,甘肃发布《甘肃省2018年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将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
1900/1/1 0:00:00前不久,欧拉方面在其官方微信平台发布了其有关于今后“招商合作”的推送消息,虽然消息不长,也并未体现出其他更多的全新动向信息,但至少也可以算作是向外界正式宣告,作为长城汽车旗下品牌,
1900/1/1 0:00:005月16日,“自动驾驶道路安全风险评估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进展平稳,近期,无人驾驶开放道路将从56公里扩大到12公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