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MINI之后,Smart也应该在中国制造吗?近日,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戴姆勒计划与当地企业联手,在中国生产电池驱动的智能汽车。这家中国本土企业很可能是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双方将开展新的合作,并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进一步增加Smart品牌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戴姆勒集团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总裁蔡澈曾表示,到2020年,Smart品牌将在欧洲和北美全面转型为电动汽车品牌,其他市场也将在之后转型。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世凯表示:“中国也将迅速实现Smart的电动化。”去年9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到2022年,所有产品都将实现电动化。就在今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在日内瓦车展上展示了一款纯电动智能EQ,并计划在2020年将其推向市场。可以看出,作为戴姆勒最初的豪华个性化品牌,斯马特正在向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品牌转型,该品牌将成为整个梅赛德斯-奔驰走向电动化的“先锋”。据了解,戴姆勒刚刚完成了纯电动版Smart在法国的生产。再加上来自中国市场的消息,电动版Smart全球布局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多年的亏损迫使Smart转型为电力。1994年,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和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创立了专注于高端迷你车市场的Smart品牌。在过去的24年里,Smart一直在尝试推出新车型。2004年至2006年,与日本三菱合作生产四门车型,因销量不佳而停产。2014年,四门计划重启,与雷诺联合推出福特福特车型,最终销量低迷。长期低迷的斯马特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据默茨银行分析师Jorgen Pippen估计,该品牌每年亏损约2亿欧元,累计亏损高达46亿美元。去年,Smart品牌的全球销量为13.5万辆,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6.5%,而且销量仍在下降。Smart遭遇了全球销售下滑,尤其是在美国市场。面对这样的形势,智能汽车再次转型,计划成为全电动汽车产品中的第一个传统汽车品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什么比电动汽车更适合获得正积分?分析人士指出,2019年“双积分”体系势在必行,戴姆勒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开发EQ系列电动汽车;
另一方面,Smart系列的电动化版本将在中国生产,以确保北京奔驰不会被迫购买积分来抵消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AMG GT跑车等高利润耗油汽车的碳排放。目前,在欧洲和中国实施积分政策后,在戴姆勒集团,车身小、排量小的Smart产品的定位抵消了一些高排量汽车的排放,这可能会在集团产品的油耗上实现相应的平衡。事实上,Smart品牌的转型早就是一条线索。在2016年的巴黎车展上,Smart高管公开表示,新一代Smart for two、Smart for two-Convertible和Smart for four将推出纯电动版本,而在上一代中,只有Smart for Twe推出了纯电动版本。根据计划,从2020年开始,Smart将率先在欧洲和北美实现所有车型的电动化。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世凯曾对媒体表示,继北美和欧洲之后,中国将迅速实现Smart的电动化,但没有给出具体时间。从外界来看,“戴姆勒和北汽新能源联合生产电动版Smart”的消息预示着Smart品牌的电动化即将在中国落地。戴姆勒从三个中选择一个来敲定北汽新能源。在德国三大汽车集团中,宝马和大众都在电动汽车领域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在布局电动化战略时,大众不仅与现有合作伙伴继续开拓新能源市场,还与江淮汽车(5.080,-0.02,-0.39%)联手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经济型纯电动汽车。作为百年竞争对手,宝马也于7月9日与长城汽车(6.990,0.06,0.87%)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Beam Vehicle”,在中国开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其中国产纯电动MINI即将投产。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激发了Smart尽快登陆中国市场的决心。此外,据报道,奥迪也在测试水微电动汽车。看来,在中国新能源(5.640,-0.01,-0.18%)汽车市场,小型、精致的纯电动迷你车将成为一些豪华品牌的“新宠”。事实上,戴姆勒想在中国生产电动智能汽车,有两种选择:独资和合资。对此,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钟实告诉《时代周刊》,特斯拉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位于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区,需要满足一系列法律法规,戴姆勒可能不具备这些特殊性。此外,吉利今年通过收购戴姆勒的大量股份,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戴姆勒董事会主席蔡澈明确表示:“吉利和戴姆勒未来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合作,取决于戴姆勒的合作伙伴(北汽集团)是否同意。如果Smart实现本地化,北汽将是首选。”不过,戴姆勒没有对这一消息发表评论。《时代周刊》记者向北汽集团和北汽新能源求证,得到的答复是,目前还没有关于组建新合资公司的官方消息。不过,有传言称戴姆勒正在与北汽新能源认真讨论此事。戴姆勒有意与北汽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以实施产能,不在北汽新能源的生产线上,也不在北京奔驰的产品序列中。知情人士对《时代周刊》记者进行了分析。尽管这一讨论没有公开,但戴姆勒在今年3月收购了新能源汽车近4%的股份,这已经为国产Smart品牌车型的合作奠定了基础。Smart国内市场的优势并不明显。钟实告诉《时代周刊》,中国的迷你纯电动汽车市场仍然严重缺乏豪华和高性能元素。从产品阵容来看,去年的主要产品包括北汽EC系列、知豆D2、奇瑞eQ和江淮iEV6E。在销量前十的车型中,没有一款车具备性能、外观、价格等综合优势。正是由于空白市场和需求的存在,为外国品牌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然而,Smart国产化后,势必会扩大产能。那么,有可能扩大销售吗?此前,Smart的销量……
中国市场并不好。去年的销量为2.3万辆,仅占全球销量的17%。根据行业分析人士的说法,中国人喜欢大型汽车,坐在大空间里感觉很舒服,所以他们可以放更多的东西,这是家庭旅行的硬性要求。斯马特近年来在营销中专注于“好停车”,但事实上,停车本质上是司机技能的问题,很少有消费者为这个标签买单。此外,在中国市场,Smart将遇到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以合作伙伴北汽新能源为例。除了纯电动GT跑车Arcfox-7,旗下高端品牌Arcfox也有非常个性化的双座迷你纯电动车型LITE。在产品设计上,该款车型同样走萌系路线,补贴价格为8-10万元,而Smart车型现价为11万元,主打车型fortwo定位在11万-22万元。然而,随着进口车型的国产化和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逐步下降,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将缩小。此外,欧拉等一些本土品牌近年来也推出了类似车型,在智能化和品牌定位方面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Smart在中国制造后,即使降价,也无法直接与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竞争,甚至损害了其“精品车”的市场定位。中国制造的豪华小型车的不断推出丰富了市场上的产品。从出行的角度来看,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停车难的问题。但从私人消费市场来看,随着车型数量的不断增加,性价比和实用性仍然是购车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补贴退出后,价格相对较高的豪华小型电动汽车的优势并不明显。继MINI之后,Smart也应该在中国制造吗?近日,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戴姆勒计划与当地企业联手,在中国生产电池驱动的智能汽车。这家中国本土企业很可能是北汽集团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双方将开展新的合作,并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进一步增加Smart品牌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戴姆勒集团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总裁蔡澈曾表示,到2020年,Smart品牌将在欧洲和北美全面转型为电动汽车品牌,其他市场也将在之后转型。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世凯表示:“中国也将迅速实现Smart的电动化。”去年9月14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到2022年,所有产品都将实现电动化。就在今年3月,梅赛德斯-奔驰在日内瓦车展上展示了一款纯电动智能EQ,并计划在2020年将其推向市场。可以看出,作为戴姆勒最初的豪华个性化品牌,斯马特正在向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品牌转型,该品牌将成为整个梅赛德斯-奔驰走向电动化的“先锋”。据了解,戴姆勒刚刚完成了纯电动版Smart在法国的生产。再加上来自中国市场的消息,电动版Smart全球布局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多年的亏损迫使Smart转型为电力。1994年,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和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创立了专注于高端迷你车市场的Smart品牌。在过去的24年里,Smart一直在尝试推出新车型。2004年至2006年,与日本三菱合作生产四门车型,因销量不佳而停产。2014年,四门计划重启,与雷诺联合推出福特福特车型,最终销量低迷。长期低迷的斯马特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据默茨银行分析师Jorgen Pippen估计,该品牌每年亏损约2亿欧元,累计亏损高达46亿美元。去年,Smart品牌的全球销量为13.5万辆,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6.5%,而且销量仍在下降。Smart遭遇了全球销售下滑,尤其是在美国市场。面对这样的形势,智能汽车再次转型,计划成为全电动汽车产品中的第一个传统汽车品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什么更合适……
r比电动汽车获得正积分?分析人士指出,2019年“双积分”体系势在必行,戴姆勒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开发EQ系列电动汽车;
另一方面,Smart系列的电动化版本将在中国生产,以确保北京奔驰不会被迫购买积分来抵消梅赛德斯-奔驰S级和AMG GT跑车等高利润耗油汽车的碳排放。目前,在欧洲和中国实施积分政策后,在戴姆勒集团,车身小、排量小的Smart产品的定位抵消了一些高排量汽车的排放,这可能会在集团产品的油耗上实现相应的平衡。事实上,Smart品牌的转型早就是一条线索。在2016年的巴黎车展上,Smart高管公开表示,新一代Smart for two、Smart for two-Convertible和Smart for four将推出纯电动版本,而在上一代中,只有Smart for Twe推出了纯电动版本。根据计划,从2020年开始,Smart将率先在欧洲和北美实现所有车型的电动化。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世凯曾对媒体表示,继北美和欧洲之后,中国将迅速实现Smart的电动化,但没有给出具体时间。从外界来看,“戴姆勒和北汽新能源联合生产电动版Smart”的消息预示着Smart品牌的电动化即将在中国落地。戴姆勒从三个中选择一个来敲定北汽新能源。在德国三大汽车集团中,宝马和大众都在电动汽车领域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在布局电动化战略时,大众不仅与现有合作伙伴继续开拓新能源市场,还与江淮汽车(5.080,-0.02,-0.39%)联手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经济型纯电动汽车。作为百年竞争对手,宝马也于7月9日与长城汽车(6.990,0.06,0.87%)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Beam Vehicle”,在中国开发和生产电动汽车,其中国产纯电动MINI即将投产。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激发了Smart尽快登陆中国市场的决心。此外,据报道,奥迪也在测试水微电动汽车。看来,在中国新能源(5.640,-0.01,-0.18%)汽车市场,小型、精致的纯电动迷你车将成为一些豪华品牌的“新宠”。事实上,戴姆勒想在中国生产电动智能汽车,有两种选择:独资和合资。对此,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钟实告诉《时代周刊》,特斯拉在国内的全资子公司位于中国唯一的自由贸易区,需要满足一系列法律法规,戴姆勒可能不具备这些特殊性。此外,吉利今年通过收购戴姆勒的大量股份,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戴姆勒董事会主席蔡澈明确表示:“吉利和戴姆勒未来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合作,取决于戴姆勒的合作伙伴(北汽集团)是否同意。如果Smart实现本地化,北汽将是首选。”不过,戴姆勒没有对这一消息发表评论。《时代周刊》记者向北汽集团和北汽新能源求证,得到的答复是,目前还没有关于组建新合资公司的官方消息。不过,有传言称戴姆勒正在与北汽新能源认真讨论此事。戴姆勒有意与北汽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以实施产能,不在北汽新能源的生产线上,也不在北京奔驰的产品序列中。知情人士对《时代周刊》记者进行了分析。尽管这一讨论没有公开,但戴姆勒在今年3月收购了新能源汽车近4%的股份,这已经为国产Smart品牌车型的合作奠定了基础。Smart国内市场的优势并不明显。钟实告诉《时代周刊》,中国的迷你纯电动汽车市场仍然严重缺乏豪华和高性能元素。从产品阵容来看,去年的主要产品包括北汽EC系列、知豆D2、奇瑞eQ和江淮iEV6E。在销量前十的车型中,没有一款车具备性能、外观、价格等综合优势。正是由于空白市场和需求的存在,为外国品牌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然而,Smart国产化后,势必会扩大产能。那么,有可能扩大销售吗?此前,Smart的销量……
中国市场并不好。去年的销量为2.3万辆,仅占全球销量的17%。根据行业分析人士的说法,中国人喜欢大型汽车,坐在大空间里感觉很舒服,所以他们可以放更多的东西,这是家庭旅行的硬性要求。斯马特近年来在营销中专注于“好停车”,但事实上,停车本质上是司机技能的问题,很少有消费者为这个标签买单。此外,在中国市场,Smart将遇到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以合作伙伴北汽新能源为例。除了纯电动GT跑车Arcfox-7,旗下高端品牌Arcfox也有非常个性化的双座迷你纯电动车型LITE。在产品设计上,该款车型同样走萌系路线,补贴价格为8-10万元,而Smart车型现价为11万元,主打车型fortwo定位在11万-22万元。然而,随着进口车型的国产化和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逐步下降,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将缩小。此外,欧拉等一些本土品牌近年来也推出了类似车型,在智能化和品牌定位方面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Smart在中国制造后,即使降价,也无法直接与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竞争,甚至损害了其“精品车”的市场定位。中国制造的豪华小型车的不断推出丰富了市场上的产品。从出行的角度来看,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停车难的问题。但从私人消费市场来看,随着车型数量的不断增加,性价比和实用性仍然是购车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补贴退出后,价格相对较高的豪华小型电动汽车的优势并不明显。
8月8日,SST前锋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拟由“北京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历经大半年时间,北汽新能源登陆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倒计时。
1900/1/1 0:00:00蔚来赴美IPO招股书,揭开了其这几年花了多少钱的谜底,同时再度引发业内对于新造车公司资金“门槛”的热议。按照蔚来创始人李斌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的说法,新势力要造车,没有200亿的资金是玩不转的。
1900/1/1 0:00:00威马EX5于北京车展前夕召开了上市发布会,是造车新势力企业中较早公布售价和车型信息的企业之一。
1900/1/1 0:00:00“我们不反对中国,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友好的关系。”8月20日,时隔15年重新当选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在访华期间表示。
1900/1/1 0:00:00伴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及汽车消费观念的变化,国内二手车交易前景受到各方普遍看好。但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市场,信用问题依旧是当前显著制约这一市场进一步壮大的瓶颈。
1900/1/1 0:00:00近日,一汽轿车000800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在长春签署自动驾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