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合资品牌半年考:两极分化加剧 市场洗牌在即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发布的销售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为1155.7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合资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为754.6万辆,占国内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65.3%。在政策补贴下降和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保持了稳定和积极的局面。尽管乘用车市场整体仍保持正增长,但从各企业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也是“几个幸福的家庭,几个担忧的家庭”。其中,德系品牌的领先地位仍然稳定,日系品牌总体处于有利地位,韩系车迎来销量大幅反弹,德系、日系、韩系品牌纷纷联手撑起合资品牌的中坚力量。然而,法系车仍在低谷中徘徊,美系车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压力下逐渐衰落。此外,今年上半年,铃木、菲亚特等品牌濒临退市,中国市场弱势车企的前景愈发黯淡。在市场杠杆控制下,中国合资品牌两极分化持续加剧,市场将逐步迎来品牌交流期。南北大众仍是主角东风日产在2018年上半年迅速赶超合资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这些成员的组成有些令人惊讶。毕竟,东风日产已经挤掉了曾经的“铁三角”成员上汽通用,原本稳定的第一阵营排名再次发生变化。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共销售85.23万辆(不含上汽大众斯柯达),同比增长4.18%;一汽-大众品牌累计销售68.7万辆,同比增长5.91%。南北大众都有绝对意义上的“爆款车型”。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LaVida的月销量约为4万辆,位居汽车细分市场第一,半年内约24万辆自行车的成绩甚至高于许多合资品牌所有车型的总销量。一汽-大众旗下还有宝来、速腾、迈腾、高尔夫等热销车型,这些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南北大众牢牢占据了销量榜的前两名,但两者之间也有近2万辆的差距。南北大众汽车销量差距的原因更多是由于两者在产品序列上的差异。上汽大众已基本实现产品全覆盖,而一汽大众在7月底才迎来首款SUV探歌。但随着探歌的成功上市和另一款中型SUV的临近,一汽-大众SUV产品阵营将迅速丰富。因此,今年下半年,南北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今年上半年,日本合资品牌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东风日产累计销售54.05万辆,同比增长14.13%,成为日本合资品牌的领导者。与丰田和本田相比,日产在技术上的优势可能并不明显,但凭借完善的产品线布局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东风日产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中期答卷。作为“合资三大品牌”的常客,上汽通用被东风日产赶超,反映出其主要车型的产品力下降。从销量来看,上汽通用51.71万辆的半年销量与东风日产相差不大。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6.36%的降幅值得SAIC-GM反思。一方面,别克品牌主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市场吸引力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雪佛兰品牌曾经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但在产品升级后,其竞争力下降。如何快速提高产品竞争力,让消费者看到产品和技术的亮点,将成为上汽通用下半年的重点。韩国品牌自去年以来,除了产品销量大幅下降外,还经历了频繁的人事变动,因此陷入了“滑铁卢式”的困境。然而,今年以来,韩国汽车在经历了寒冷的冬天之后,终于迎来了春天。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累计销量38.01万辆,同比增长26.16%。另一个韩国品牌东风悦达起亚半年销量17.1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2.55%。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韩国品牌正在逐渐崛起,并走上正轨。韩系车销量的回升主要得益于终端市场主要车型的大幅降价促销。“降价策略”使得韩国汽车的产品价格几乎与自主品牌持平。这种方法就像《屠龙记》中谢逊的七伤拳。尽管它很强大,但它“伤害了人,也伤害了自己”。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以价换量”显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韩系车在品牌知名度和技术积累方面与德日主流品牌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正在不断缩小与韩国合资品牌的实力差距。因此,韩国汽车并没有完全摆脱“在锡拉和查里迪斯之间被攻击”的困境。因此,韩国品牌要想在下半年的汽车市场上继续快速复苏,就必须在技术和研发上下大功夫。长安福特也需要在技术层面上“突破”。就在几年前,长安福特还将自己定位为“合资车企第一阵营”,感谢阁下与南北大众进行了积极对话。然而,今年上半年,长安福特共售出227846辆汽车,同比下降超过39%。长安福特的一再衰落,不仅是由于产品升级延迟所凸显的技术落后,还因为质量问题对市场声誉的持续负面影响。事实上,长安福特最近大规模推出了新产品和新技术,这可能要追溯到2012年。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没有新动作的长安福特自然会被消费者疏远。11家合资车企增速下滑,两极分化加剧。今年上半年,在中国27家合资车企中,有11家公司上半年整体销量下滑,占比超过40%。这十一家车企分别是长安福特、东风标致、长安马自达、广汽菲克、一汽马自达、东风雷诺、东风英菲尼迪、长安铃木、本田中国、郑州日产和长安标致雪铁龙。其中,以东风标致和雪铁龙为代表的法国品牌,自两年前市场遇冷以来,一直未能复苏。2018年上半年,神龙汽车旗下雪铁龙、标致和雷诺三大合法品牌共计销售15.8万辆,同比增长6.71%。尽管增速好于市场,但与47.6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相比,这个增速显然不够。作为中国打开家用车市场的先行者之一,东风雪铁龙在经历了“老三”时代的辉煌之后,品牌影响力逐渐耗尽。曾在中国家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作为“早期测试玩家”早早开启了红利,并将该品牌塑造为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制造商的典范。以雪铁龙为代表的法国汽车未能扩大其品牌优势,而PSA集团在技术上的停滞导致新产品“不够新”,使其产品竞争力每况愈下。与此同时,法国汽车的一些独特设计在中国没有被消费者接受,这使它们陷入了“产品和品牌都下跌”的恶性循环。同样未能把握中国市场脉搏的长安铃木,正面临着退出中国市场的危险。今年上半年,长安铃木的销量仅为2.4万辆。最重要的区域……

对于这种悬崖式的下跌来说,是因为它没有抓住市场需求和变化的深度。长安铃木一直在打造“精致”的小型SUV,但在消费升级中忽视了中国用户对大空间的偏好。如此顽固的结果只能是销售越来越差。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以上,合资品牌的业绩可谓“越强越强,越弱越弱”。在造车新势力崛起、自主品牌双向突破的今天,合资品牌或将迎来市场的大洗牌。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发布的销售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为1155.7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合资品牌上半年累计销量为754.6万辆,占国内乘用车市场总销量的65.3%。在政策补贴下降和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保持了稳定和积极的局面。尽管乘用车市场整体仍保持正增长,但从各企业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也是“几个幸福的家庭,几个担忧的家庭”。其中,德系品牌的领先地位仍然稳定,日系品牌总体处于有利地位,韩系车迎来销量大幅反弹,德系、日系、韩系品牌纷纷联手撑起合资品牌的中坚力量。然而,法系车仍在低谷中徘徊,美系车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压力下逐渐衰落。此外,今年上半年,铃木、菲亚特等品牌濒临退市,中国市场弱势车企的前景愈发黯淡。在市场杠杆控制下,中国合资品牌两极分化持续加剧,市场将逐步迎来品牌交流期。南北大众仍是主角东风日产在2018年上半年迅速赶超合资品牌销量前三名,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东风日产。这些成员的组成有些令人惊讶。毕竟,东风日产已经挤掉了曾经的“铁三角”成员上汽通用,原本稳定的第一阵营排名再次发生变化。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共销售85.23万辆(不含上汽大众斯柯达),同比增长4.18%;

一汽-大众品牌累计销售68.7万辆,同比增长5.91%。南北大众都有绝对意义上的“爆款车型”。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LaVida的月销量约为4万辆,位居汽车细分市场第一,半年内约24万辆自行车的成绩甚至高于许多合资品牌所有车型的总销量。一汽-大众旗下还有宝来、速腾、迈腾、高尔夫等热销车型,这些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南北大众牢牢占据了销量榜的前两名,但两者之间也有近2万辆的差距。南北大众汽车销量差距的原因更多是由于两者在产品序列上的差异。上汽大众已基本实现产品全覆盖,而一汽大众在7月底才迎来首款SUV探歌。但随着探歌的成功上市和另一款中型SUV的临近,一汽-大众SUV产品阵营将迅速丰富。因此,今年下半年,南北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今年上半年,日本合资品牌呈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东风日产累计销售54.05万辆,同比增长14.13%,成为日本合资品牌的领导者。与丰田和本田相比,日产在技术上的优势可能并不明显,但凭借完善的产品线布局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东风日产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中期答卷。作为“合资三大品牌”的常客,上汽通用被东风日产赶超,反映出其主要车型的产品力下降。从销量来看,上汽通用51.71万辆的半年销量与东风日产相差不大。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6.36%的降幅值得SAIC-GM反思。一方面,别克品牌主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市场吸引力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雪佛兰品牌曾经是市场上的主要产品,但在产品升级后,其竞争力下降。如何快速提高产品竞争力,让消费者看到产品和技术的亮点,将成为上汽通用下半年的重点。韩国品牌自去年以来,除了产品销量大幅下降外,还经历了频繁的人事变动,因此陷入了“滑铁卢式”的困境。然而,今年以来,韩国汽车在经历了寒冷的冬天之后,终于迎来了春天。今年上半年,北京现代累计销量38.01万辆,同比增长26.16%。另一个韩国品牌东风悦达起亚半年销量17.1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2.55%。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韩国品牌正在逐渐崛起,并走上正轨。韩系车销量的回升主要得益于终端市场主要车型的大幅降价促销。“降价策略”使得韩国汽车的产品价格几乎与自主品牌持平。这种方法就像《屠龙记》中谢逊的七伤拳。尽管它很强大,但它“伤害了人,也伤害了自己”。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以价换量”显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韩系车在品牌知名度和技术积累方面与德日主流品牌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正在不断缩小与韩国合资品牌的实力差距。因此,韩国汽车并没有完全摆脱“在锡拉和查里迪斯之间被攻击”的困境。因此,韩国品牌要想在下半年的汽车市场上继续快速复苏,就必须在技术和研发上下大功夫。长安福特也需要在技术层面上“突破”。就在几年前,长安福特还将自己定位为“合资车企第一阵营”,感谢阁下与南北大众进行了积极对话。然而,今年上半年,长安福特共售出227846辆汽车,同比下降超过39%。长安福特的一再衰落,不仅是由于产品升级延迟所凸显的技术落后,还因为质量问题对市场声誉的持续负面影响。事实上,长安福特最近大规模推出了新产品和新技术,这可能要追溯到2012年。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没有新动作的长安福特自然会被消费者疏远。11家合资车企增速下滑,两极分化加剧。今年上半年,在中国27家合资车企中,有11家公司上半年整体销量下滑,占比超过40%。这十一家车企分别是长安福特、东风标致、长安马自达、广汽菲克、一汽马自达、东风雷诺、东风英菲尼迪、长安铃木、本田中国、郑州日产和长安标致雪铁龙。其中,以东风标致和雪铁龙为代表的法国品牌,自两年前市场遇冷以来,一直未能复苏。2018年上半年,神龙汽车旗下雪铁龙、标致和雷诺三大合法品牌共计销售15.8万辆,同比增长6.71%。尽管增速好于市场,但与47.6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相比,这个增速显然不够。作为中国打开家用车市场的先行者之一,东风雪铁龙在经历了“老三”时代的辉煌之后,品牌影响力逐渐耗尽。曾在中国家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作为“早期测试玩家”早早开启了红利,并将该品牌塑造为中国汽车行业合资制造商的典范。以雪铁龙为代表的法国汽车未能扩大其品牌优势,而PSA集团在技术上的停滞导致新产品“不够新”,使其产品竞争力每况愈下。与此同时,法国汽车的一些独特设计在中国没有被消费者接受,这使它们陷入了“产品和品牌都下跌”的恶性循环。同样未能把握中国市场脉搏的长安铃木,正面临着退出中国市场的危险。今年上半年,长安铃木的销量仅为2.4万辆。最重要的区域……

对于这种悬崖式的下跌来说,是因为它没有抓住市场需求和变化的深度。长安铃木一直在打造“精致”的小型SUV,但在消费升级中忽视了中国用户对大空间的偏好。如此顽固的结果只能是销售越来越差。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以上,合资品牌的业绩可谓“越强越强,越弱越弱”。在造车新势力崛起、自主品牌双向突破的今天,合资品牌或将迎来市场的大洗牌。

标签:大众长安东风日产福特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博世为电动送货车研发电动驱动系统,最重可达7.5吨

据博世官网报道,德国邮局(DeutschePost)早前已经采用了配备了博世(Bosch)驱动系统的StreetScooter来改变城市送货方式。

1900/1/1 0:00:00
马斯克接受专访引担忧,特斯拉股价暴跌9%

北京时间8月17日中午消息,特斯拉的股价周五在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接受专访后暴跌9。马斯克表示正面临巨大情绪压力,承受着卖空者带来的“极度折磨”。

1900/1/1 0:00:00
电池技术是财富,还是一笔“搁浅资产”?

目前,提到搁浅资产,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监管从严之后变得没用的化石燃料项目。未来,能源储存设备的变革意味着电池技术的投资也会亏钱,尽管现在看来它处于能源系统改革的核心。

1900/1/1 0:00:00
无人驾驶汽车开始在亚利桑那州提供杂货生鲜运输

杂货巨头Kroger和自动驾驶汽车创业公司Nuro周四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推出无人驾驶送货服务。这是两家公司的第一个市场,它们在六月份首次宣布合作。

1900/1/1 0:00:00
英伟达财报不佳 美国芯片股创4月以来最大三日跌幅

英伟达和应用材料公司两家芯片领域巨头对三季度的业绩展望不及分析师预期,股价下挫,拖累代表芯片股的费城半导体指数过去三日累计下跌17。投资者对贸易战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存在疑虑。

1900/1/1 0:00:00
特斯拉被控挖来Uber员工从事间谍活动 马斯克授权

8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收到的最新投诉显示,特斯拉从Uber挖来的多名员工在前雇主那里曾经针对竞争对手从事商业间谍活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