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特斯拉考虑退市并寻求私有化之际,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蔚来汽车于8月1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提交了IPO申请招股书,计划最高融资18亿美元。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消费市场。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自动驾驶领域投融资火热,近年来持续升温。8月份,自动驾驶领域仍有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特斯拉考虑退市并寻求私有化之际,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蔚来汽车于8月1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提交了IPO申请招股书,计划最高融资18亿美元。日前,法拉第未来还获得了恒大集团的投资。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自动驾驶领域的新兴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消费习惯、品牌知名度和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信任等因素,消费者仍然更喜欢传统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汽车真正落地可能需要时间。自2016年以来,自动驾驶汽车一直在升温,高技术水平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让投资者看到了价值。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7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自动驾驶技术产业链上有160多笔独立交易,交易金额超过800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汽车电子、汽车级芯片、共享汽车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高精度地图、非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和硬件解决方案。2018年上半年,该领域的投融资热情有增无减。仅在7月份,就有7家初创公司获得了投资。在自动驾驶领域更成熟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巨额投资。2018年6月1日,软银愿景基金向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注资1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该领域最大的单笔投资。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头部效应”正在逐渐显现。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曾表示:“只要是在资本认可的特定细分领域,行业前两名就能获得不成比例的巨额融资。”较早进入游戏的科技巨头们已经在2018年开始收获果实。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多款产品已经开始量产。百度(Baidu)和谷歌(Google)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削减技术和将解决方案加载到成品车中来冲刺。在风险投资的加持下,传统的汽车公司将被甩在后面。十年前,当谷歌开始部署自动驾驶时,传统汽车公司仍在观望。如今被初创企业赶超,传统车企已经从观望中恢复过来,并加快了“买中买”的步伐。2016年,通用斥资5.81亿美元收购一家无人驾驶技术初创公司,福特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拉开了自动驾驶在传统车厂布局中的帷幕。投资和收购不仅发生在汽车公司,也发生在与自动驾驶相关的科技公司,许多初创企业一夜之间追随了自动驾驶的热情。Mobileye是一家以色列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公司,于2017年被英特尔斥资153亿美元收购,经历了八年的“吃土”,目前其产品已占据70%的国际市场份额。一些突破技术领域的国内初创企业也获得了大量投资。例如,小马智行在上半年获得了两项投资,A轮融资金额达到2.14亿美元。据统计,截至目前,自动驾驶领域企业的融资阶段大多位于天使轮和A轮,占比36%。此外,超过20%的企业尚未获得融资,并购和上市……
仅占3.5%。整个行业正处于“烧钱”阶段。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之前,有巨头占据位置,然后是新的进入者。韩国电子巨头三星最近也成立了一个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团队,为智能汽车革命做准备。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但价值高、未来发展空间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根据行业分析师的说法,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左右开始一轮爆发式增长。到2035年,人类社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将有一半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及相关设备和应用的总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据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根据自动驾驶的级别,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是:辅助驾驶、部分自动、有条件自动、高级自动和全自动。除了第五阶段,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司机,完全依靠机器实现无人驾驶。总体而言,全球自动驾驶水平仍处于从第三级向第四级突破的阶段。因此,目前所有车辆上的自动驾驶功能只能起到驾驶辅助的作用。据业内人士介绍,自动驾驶汽车对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路况和人口密度等因素都会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提出挑战,这也是当前技术正在突破的难点。目前,整个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仍处于“烧钱”阶段。根据蔚来汽车提交的招股书,蔚来汽车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了六轮投资,总投资145亿元,此前研发总投资109亿元。2017年底,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上市后开始有了收入。截至2018年6月30日,总收入为4599万元,但同期研发和管理成本投资为33.3亿元。即使是已经量产的特斯拉,“烧钱”之路仍在继续。自2003年在硅谷成立以来,特斯拉已经有15年没有盈利了。二季报发布后,特斯拉营收有所增长,但亏损进一步增加。特斯拉汽车第二季度营收为40.0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7.9亿美元;净亏损为7.4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4.01亿美元。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特斯拉还计划在中国工厂投资50亿美元用于汽车生产,并计划在欧洲建立一家超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中国可能拥有最大的市场。与去年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融资并购热潮相比,今年的资本热度仍然很高。然而,新加入者不再是主流。经过去年的发展,资本开始向头部公司倾斜,各家初创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商业合作伙伴,争取产品落地,并开始为商业化进程做准备。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消费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政策也给予了更大的支持。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草案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支持驾驶辅助和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车辆标准体系;
2025年,形成支持高水平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今年4月,中国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国家标准落地,为自动驾驶汽车真正上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许是对特斯拉此前发生的几起自动驾驶事故的挥之不去的恐惧,这也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购买产生影响。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更高。2017年,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倾向调查”显示,10%和68%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会“完全信任”和“可能信任”全自动驾驶技术,只有4%的消费者“完全不信任”。一项针对美国消费者的类似调查显示,35%的美国人“根本不相信”全自动驾驶技术,超过25%的美国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没有任何好处。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在消费者的认知上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业内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将走出汽车领域,向更广泛的产业链延伸。在各细分领域,无人配送、无人物流、园区低速小巴、无人清扫车等商业方案开始落地,乘用车领域的自动泊车引领潮流。商业化已经成为2018年自动驾驶的关键词。资本是逐利的,但对于车企来说,只有产品落地并盈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安全性能,找到未来良好的商业模式,是自动驾驶企业必须思考的课题。在美国特斯拉考虑退市并寻求私有化之际,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蔚来汽车于8月1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提交了IPO申请招股书,计划最高融资18亿美元。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消费市场。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汽车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自动驾驶领域投融资火热,近年来持续升温。8月份,自动驾驶领域仍有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特斯拉考虑退市并寻求私有化之际,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蔚来汽车于8月1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提交了IPO申请招股书,计划最高融资18亿美元。日前,法拉第未来还获得了恒大集团的投资。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自动驾驶领域的新兴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消费习惯、品牌知名度和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信任等因素,消费者仍然更喜欢传统汽车制造商,自动驾驶汽车真正落地可能需要时间。自2016年以来,自动驾驶汽车一直在升温,高技术水平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让投资者看到了价值。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7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自动驾驶技术产业链上有160多笔独立交易,交易金额超过800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汽车电子、汽车级芯片、共享汽车应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高精度地图、非人工智能软件技术和硬件解决方案。2018年上半年,该领域的投融资热情有增无减。仅在7月份,就有7家初创公司获得了投资。在自动驾驶领域更成熟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巨额投资。2018年6月1日,软银愿景基金向通用汽车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注资1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该领域最大的单笔投资。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头部效应”正在逐渐显现。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曾表示:“只要是在资本认可的特定细分领域,行业前两名就能获得不成比例的巨额融资。”T……
较早进入游戏的科技巨头已经开始在2018年收获果实。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多款产品已经开始量产。百度(Baidu)和谷歌(Google)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削减技术和将解决方案加载到成品车中来冲刺。在风险投资的加持下,传统的汽车公司将被甩在后面。十年前,当谷歌开始部署自动驾驶时,传统汽车公司仍在观望。如今被初创企业赶超,传统车企已经从观望中恢复过来,并加快了“买中买”的步伐。2016年,通用斥资5.81亿美元收购一家无人驾驶技术初创公司,福特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拉开了自动驾驶在传统车厂布局中的帷幕。投资和收购不仅发生在汽车公司,也发生在与自动驾驶相关的科技公司,许多初创企业一夜之间追随了自动驾驶的热情。Mobileye是一家以色列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公司,于2017年被英特尔斥资153亿美元收购,经历了八年的“吃土”,目前其产品已占据70%的国际市场份额。一些突破技术领域的国内初创企业也获得了大量投资。例如,小马智行在上半年获得了两项投资,A轮融资金额达到2.14亿美元。据统计,截至目前,自动驾驶领域企业的融资阶段大多位于天使轮和A轮,占比36%。此外,超过20%的企业没有获得融资,并购和上市仅占3.5%,行业整体处于“烧钱”阶段。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之前,有巨头占据位置,然后是新的进入者。韩国电子巨头三星最近也成立了一个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团队,为智能汽车革命做准备。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但价值高、未来发展空间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根据行业分析师的说法,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左右开始一轮爆发式增长。到2035年,人类社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将有一半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及相关设备和应用的总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据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根据自动驾驶的级别,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是:辅助驾驶、部分自动、有条件自动、高级自动和全自动。除了第五阶段,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司机,完全依靠机器实现无人驾驶。总体而言,全球自动驾驶水平仍处于从第三级向第四级突破的阶段。因此,目前所有车辆上的自动驾驶功能只能起到驾驶辅助的作用。据业内人士介绍,自动驾驶汽车对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路况和人口密度等因素都会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提出挑战,这也是当前技术正在突破的难点。目前,整个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仍处于“烧钱”阶段。根据蔚来汽车提交的招股书,蔚来汽车在过去三年中获得了六轮投资,总投资145亿元,此前研发总投资109亿元。2017年底,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上市后开始有了收入。截至2018年6月30日,总收入为4599万元,但同期研发和管理成本投资为33.3亿元。即使是已经量产的特斯拉,“烧钱”之路仍在继续。自2003年在硅谷成立以来,特斯拉已经有15年没有盈利了。二季报发布后,特斯拉营收有所增长,但亏损进一步增加。特斯拉汽车第二季度营收为40.0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7.9亿美元;
净亏损为7.4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4.01亿美元。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特斯拉还计划在中国工厂投资50亿美元用于汽车生产,并计划在欧洲建立一家超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中国可能拥有最大的市场。与去年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融资并购热潮相比,今年的资本热度仍然很高。然而,新加入者不再是主流。经过去年的发展,资本开始向头部公司倾斜,各家初创企业也在积极寻找商业合作伙伴,争取产品落地,并开始为商业化进程做准备。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消费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政策也给予了更大的支持。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国家车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草案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支持驾驶辅助和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车辆标准体系;2025年,形成支持高水平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今年4月,中国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国家标准落地,为自动驾驶汽车真正上路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许是对特斯拉此前发生的几起自动驾驶事故的挥之不去的恐惧,这也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购买产生影响。与美国相比,中国人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更高。2017年,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的“中国消费者自动驾驶倾向调查”显示,10%和68%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会“完全信任”和“可能信任”全自动驾驶技术,只有4%的消费者“完全不信任”。一项针对美国消费者的类似调查显示,35%的美国人“根本不相信”全自动驾驶技术,超过25%的美国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没有任何好处。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在消费者的认知上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业内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将走出汽车领域,向更广泛的产业链延伸。在各细分领域,无人配送、无人物流、园区低速小巴、无人清扫车等商业方案开始落地,乘用车领域的自动泊车引领潮流。商业化已经成为2018年自动驾驶的关键词。资本是逐利的,但对于车企来说,只有产品落地并盈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安全性能,找到未来良好的商业模式,是自动驾驶企业必须思考的课题。
1、工信部第311批新车公示32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申报8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公示了申报第311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新产品,
1900/1/1 0:00:00陆奇的去向终于尘埃落定。8月15日,全球知名的创业加速器YCombinator宣布正式进入中国,陆奇担任YC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并任YC全球研究院院长。
1900/1/1 0:00:00日本电动汽车初创公司GLM将出租其核心零部件,以帮助零部件研发,使新兴企业更易进入汽车行业。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8月16日,特斯拉告密者MartinTripp发推文公开了内部邮件、照片以及车辆识别号码,并称这些是特斯拉电池工厂制造工艺存在缺陷的证据。
1900/1/1 0:00:00赫伯特迪斯博士于三个月前履新大众集团全球总裁一职。他执掌大众的使命是加速大众集团全球的发展以及实现大众集团内部的变革。
1900/1/1 0:00:00多家媒体报道称,广汽集团三位高管将升任集团板块董事长,其任用公告将于近日正式公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