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要来了:抢市场大战开局 都有哪些公司参与?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将于2020年量产Model 3的消息今天刷屏了朋友圈。30万可以拥有一辆特斯拉。想想都有点激动。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完整的充电桩网络。这辆特斯拉恐怕只能“搁浅”在路上了。23日,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将持续至8月25日。展会包括新能源汽车展、充电设备展、电池与储能展三大展会,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虽然充电配套领域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记者还是在展会期间从业内人士那里得到了很多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多家上市公司推出充电新产品。记者先看了一圈充电设备展现场,发现Costar、东信、中兴、中恒电气、鼎充新能源(恒通光电控股)、思源电气等上市公司以及一些业内知名企业都搭建了平台。展会现场随处可见大功率充电、智能柔性充电、充电弓等新技术新产品。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亨通集团国充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鼎充新能源)董事长夏建中告诉记者,发展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但充电配套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一类是资本驱动的企业,一类是长期探索发展并与新能源汽车共同成长的企业,一类是被迫进入新行业的企业。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2014年,中国从事充电桩和运营的企业只有30多家,但到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600-1000家。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在大趋势和政策推动下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行业非理性的一面。尤其是今年和明年,行业会加速洗牌,一些定位不准的企业很可能会被淘汰。“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趋势及其充电网络方案和规律,所以现在只能根据我们企业的运营模式来把握公交、商业物流等具体市场,通过这样的渠道来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我们企业的发展。”夏建中说。Costar新能源汽车工业部售前支持工程师黄飞也向记者表示,一线城市的充电桩布局趋于饱和,公司未来会更加重视二三线城市的公交充电站布局,进而延伸到出租车充电的配套领域。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储能市场值得关注。记者前期采访一些动力电池企业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表示,储能领域和高镍三元材料路线都是蓝海。在充电设备企业,记者再次听到储能这个关键词。夏建中表示,去年国家出台了储能领域的政策,储能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回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电池回收分为回收、降解和作为原料回收。电池回收和储能的结合将形成一个新的巨大市场。今年储能市场已经达到500亿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起步是在2014年,储能市场真正起步最早要到2018年……基于动力电池5-8年寿命的2019年lf。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公共充电桩21.4万个,较2016年净增约7万个,月均新增约6000个,私人充电桩23.2万个。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数超过44万个,车桩比不足4: 1。随着2015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市场,在市场前景和政策的驱动下,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各大运营商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充电技术创新活跃,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即插即用充电、自动充电等技术已经开始实证测试,其中大功率组充和组控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在国内,面对里程长、停车资源短缺等趋势和话题,姬旭、南瑞、普惠、鲁能、TELD、奥特迅、万马、中恒等主流设备厂商都在积极研发大功率、智能化的充电设备。广发证券认为,国家电网此前进行了今年第二次充电桩集中招标,招标DC充电桩总功率141.82MW。前两批DC堆总报价847.82MW,同比增长32.42%,已超过807.66MW去年的。DC和交流电总量达到883.94兆瓦,同比增长31.17%,超过去年的852.66兆瓦。国网充电桩招标总额的增加,将有效促进相关生产运维企业盈利。郭进证券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补贴政策逐步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充电桩建设步伐有望加快。同时,随着城市公共充电桩快速充电需求的增加,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将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将于2020年量产Model 3的消息今天刷屏了朋友圈。30万可以拥有一辆特斯拉。想想都有点激动。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完整的充电桩网络。这辆特斯拉恐怕只能“搁浅”在路上了。23日,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将持续至8月25日。展会包括新能源汽车展、充电设备展、电池与储能展三大展会,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虽然充电配套领域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但记者还是在展会期间从业内人士那里得到了很多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多家上市公司推出充电新产品。记者先看了一圈充电设备展现场,发现Costar、东信、中兴、中恒电气、鼎充新能源(恒通光电控股)、思源电气等上市公司以及一些业内知名企业都搭建了平台。展会现场随处可见大功率充电、智能柔性充电、充电弓等新技术新产品。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亨通集团国充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鼎充新能源)董事长夏建中告诉记者,发展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但充电配套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一类是资本驱动的企业,一类是长期探索发展并与新能源汽车共同成长的企业,一类是被迫进入新行业的企业。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2014年,中国从事充电桩和运营的企业只有30多家,但到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600-1000家。一方面反映了行业在大趋势和政策推动下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行业非理性的一面。尤其是今年和明年,行业会加速洗牌,一些定位不准的企业很可能会被淘汰。“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趋势及其充电网络方案和规律,所以现在只能根据我们企业的运营模式来把握公交、商业物流等具体市场,通过这样的渠道来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我们企业的发展。”夏建中说。Costar新能源汽车工业部售前支持工程师黄飞也向记者表示,一线城市的充电桩布局趋于饱和,公司未来会更加重视二三线城市的公交充电站布局,进而延伸到出租车充电的配套领域。

Tesla, Discovery, Model 3, ZTE

储能市场值得关注。记者前期采访一些动力电池企业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表示,储能领域和高镍三元材料路线都是蓝海。在充电设备企业,记者再次听到……储能的关键词。夏建中表示,去年国家出台了储能领域的政策,储能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回收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电池回收分为回收、降解和作为原料回收。电池回收和储能的结合将形成一个新的巨大市场。今年储能市场已经达到500亿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起步是在2014年,基于动力电池5-8年的寿命,储能市场真正起步最早也要在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公共充电桩21.4万个,较2016年净增约7万个,月均新增约6000个,私人充电桩23.2万个。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数超过44万个,车桩比不足4: 1。随着2015年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市场,在市场前景和政策的驱动下,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各大运营商呈现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态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充电技术创新活跃,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即插即用充电、自动充电等技术已经开始实证测试,其中大功率组充和组控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在国内,面对里程长、停车资源短缺等趋势和话题,姬旭、南瑞、普惠、鲁能、TELD、奥特迅、万马、中恒等主流设备厂商都在积极研发大功率、智能化的充电设备。广发证券认为,国家电网此前进行了今年第二次充电桩集中招标,招标DC充电桩总功率141.82MW。前两批DC堆总报价847.82MW,同比增长32.42%,已超过807.66MW去年的。DC和交流电总量达到883.94兆瓦,同比增长31.17%,超过去年的852.66兆瓦。国网充电桩招标总额的增加,将有效促进相关生产运维企业盈利。郭进证券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补贴政策逐步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充电桩建设步伐有望加快。同时,随着城市公共充电桩快速充电需求的增加,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将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标签:特斯拉发现Model 3中兴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近20城抢夺“中国汽车城”称号 地方豪GDP下暗藏风险

从2014年至今,随着万亿级的新能源规划投资一步步到位,以及智能汽车产业的升温,中国新的汽车产业迎来全新的产业链需求。围绕着新旧汽车产业链的资源布局,新一批潜在的汽车城已经初具雏形。

1900/1/1 0:00:00
补贴退坡致新能源车企利润下滑 安凯客车预亏1.5亿

由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引发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产业现状,逐渐在2018上半年车企业绩预告中得以显现。

1900/1/1 0:00:00
特斯拉延长11亿贷款有效期 以资助汽车租赁业务

据Electrek网站报道,眼下特斯拉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然成为多数人瞩目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坚持今年内无意进一步融资,其现在的计划是实现盈利。

1900/1/1 0:00:00
中美最新一轮贸易谈判结束,释放了这三点重要信息!

8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中美最新一轮贸易谈判结束。同一天,美国又挥舞大棒,对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马上回敬同样160亿美元美方商品,同样加征25的关税。

1900/1/1 0:00:00
车和家智能汽车制造基地落户重庆

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车和家”)已与重庆两江新区正式签约,将投资110亿元在该地区建设“智能汽车制造基地”。据悉,这一制造基地总投资110亿元,占地1800亩,总产能40万台每年。

1900/1/1 0:00:00
"后来者"的布局 华人运通"三智"战略下的智捷交通

在商业的世界里,总需要有好的公司,没有什么早和晚的问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