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动驾驶技术正被各大汽车制造商视为下一阶段的关键发展目标时,海事行业无意错过这一“技术改变生活”的机会。现在,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自动驾驶汽车在陆地上行驶,无人机在空中自由飞行,但几年后,在海上驰骋的大家伙货船也可以摆脱人类的控制。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支持下,“陆海空”将走上自动驾驶的道路。
来源:视觉中国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道路上进行了多年的测试。甚至在本周,日本东京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试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城市。在科技行业“无人化”竞争的刺激下,自航船舶也可能很快到来。鉴于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航运安全性、降低成本和降低能源消耗,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新的初创企业都致力于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热情。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完全自主的货船正在建造中。也许,这些公司和研究人员也看到了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迅速改变庞大航运业的未来前景。目前,参与该领域的巨头和初创企业的计划以及自动驾驶航运对全球贸易供应链的影响都将受到影响。各国纷纷制定自主航运计划,万亿美元规模频频掀起波澜。上周,挪威特种船舶制造商Vard Holdings与挪威化工公司YARA签署了一份合同,将建造一艘名为YARA Birkeland的自动驾驶电动集装箱船。据了解,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自动驾驶电动集装箱船,将于2020年初从布雷维克的瓦尔德造船厂交付。此外,该航运公司透露,合同金额约为2.5亿挪威克朗(约合2950万美元)。交付后,该船将逐步从手动操作模式切换,到2022年全面实现自动操作。这艘新船将在挪威运营,为位于波尔斯格伦的亚拉工厂运送货物至布雷维克和拉维克码头。对此,Yar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vein Tore Holsether表示:“Yara Birkeland是世界上第一艘此类船舶,这是前所未有的。凭借创新精神和尖端技术,我们还需要各方的充分合作和支持。”此外,日本方面也在为2025年的自动驾驶船舶目标做准备。据媒体报道,日本国土、基础设施、运输和旅游部(MLIT)已确认,NYK及其MTI公司、有限公司、Keihin Dock和日本海洋科学研究所(JMS)将参与使用船舶操纵支持功能和远程控制的船舶示范项目。其中,这艘邮船的一个研究项目已进入实施前的论证阶段。日本邮船曾表示,计划在2019年进行一项测试,使远洋货船通过远程控制穿越太平洋。因为该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寻求能够完全独立航行的自动驾驶技术,一旦技术成熟,可能会对全球航运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公海上测试这项技术。一些分析人士甚至将该船的自主航运技术称为新一代航运业的主流。就日本政府而言,在2017年的未来投资战略白皮书中,包括商船三井号和日本邮船在内的日本公司计划建立一支无人商业舰队,其中包括250艘货船。根据计划,这支舰队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在国内方面,去年,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海事展览会上,不仅出现了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智能船和第一艘豪华游轮,还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人小型货船项目。据悉,这艘名为“空翻云”的无人货船由中国船级社、珠海市政府、武汉理工大学和云洲智能公司联合建造,可以独立运行。该船计划为500吨级,由电力推动,续航能力可达500海里。与大型远洋运输船相比,小型无人货船将迅速完成设计、建造和运输……
ting任务,预计将于2018年底推出。2019年,他们将在全球率先实现商业运营,打开全球无人航运的大门。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传感器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能够自动规划航道和避开障碍物的自动驾驶船舶技术已经成熟。例如,美国海军的“海上猎人”无人艇已经开始海上试验。一些专家还预测,未来无人航运市场的规模可能达到万亿美元。对于这个充满希望的市场,科技巨头们似乎没有理由放弃。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都参与其中,瞄准了自动驾驶船舶的市场,许多科技巨头也参与了建造自动驾驶船舶,但其他公司,如一些初创企业,试图通过开发可以在船舶上搭载的自动或半自动系统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科技巨头三星的努力;AWS:8月初,主要造船商三星重工;三星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宣布,它正在利用亚马逊的AWS云服务构建一个自动航运平台,以实现集装箱船的自动驾驶。三星表示,它还希望通过AWS将机器学习、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分析、数据库和存储集成到其智能交通平台中。这项技术将用于为陆基训练和模拟项目创建驾驶舱的虚拟复制品。罗尔斯·罗伊斯、康士伯集团和威尔姆森:今年6月,罗尔斯·罗伊s宣布将其海事业务部门以约6.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挪威海事设备供应商康士伯。罗尔斯·罗伊斯海事业务部在开发自动驾驶航运技术方面一直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此次收购对Constable Group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因为它也寻求成为自动驾驶航运的领导者。目前,康世博集团与航运供应商威廉森合作,于2018年春季共同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无人航运公司Massterly,并于8月全面运营。据了解,新公司将为无人船提供完整的价值链服务,涵盖设计、开发、控制系统、物流服务和船舶运营。追赶初创公司的Shone: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Shone迄今已筹集400万美元,旨在通过独立技术改造现有船舶,帮助船员。据报道,该公司的技术将人工智能与现有多个船舶传感器的数据相结合,以帮助检测和预测附近其他船舶的运动。2018年6月,这家初创公司与大型航运公司CMA CGM合作,将人工智能集成到现有船舶中。安装后,这项技术将有助于辅助驾驶,它还将包括防撞警告系统。海洋机器机器人: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初创公司海洋机器机器人已经筹集了100万美元,目前正在建造一个工业级的自动驾驶和远程船舶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安装在现有船舶上。具体而言,Sea Machine的产品使用人工智能和激光雷达软件来帮助船只感知周围环境。2018年4月,这家初创公司与马士基航运公司合作,测试了其为商船和游轮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SM400。据报道,马士基将在其中一艘集装箱船上安装SM400态势感知软件,以提高该船的安全性和航行性。法规第一,自主航运将如何改变航运业?尽管未来几年内不会使用全自动驾驶船舶,但国际监管规则仍然是该领域发展的障碍。换句话说,国际组织在应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影响方面没有跟上其发展的步伐。然而,作为联合国的一个分支机构,国际海事组织(IMO)已决定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今年5月,监管机构发布了一个确定未来自主航运法规的框架。作为该框架的一部分,国际海事组织对自动驾驶船舶进行了初步定义,称为MASS(海面自主船舶;海上自主水面船舶)
此外,IMO还对MASS的自动化程度进行了分类:1。对于具有自动化流程和自动化决策支持的船舶,海员在船上操作和控制船上功能系统,一些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第二,船上有海员的船舶的远程控制需要人员在另一个地方进行控制和操纵,但船舶也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海员。三、船上没有海员远程控制船,船舶的控制和操作在另一个地方进行,不需要在船上部署海员。四、完全无人驾驶的自动化船舶,其操作系统可以独立决策,做出反应和行动。然而,除了法律障碍外,自主航运预计还会以许多其他方式影响全球贸易。运营安全:根据安联保险(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的一项研究,75%至96%的海事事故是由人为失误造成的。全自动或半自动船舶系统的引入可能会减少与航运相关的事故,因为员工的疲劳和个人判断错误会减少。由于全球90%的贸易是通过海洋进行的,这将大大提高全球贸易供应链的安全性。降低船员成本:同时,随着随行船员的减少,航运公司支付工资、保险或船上费用的费用也将相应减少。据了解,与船员相关的费用最高可占航行总成本的30%。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或轻型载人船舶将为运输公司节省资金,并最终节省货物运输成本。能源效率:上述Yara Birkeland有望成为第一艘全电动零排放船舶。由于船舶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采用零排放船舶可以显著减少全球污染。数据收集:目前,全球贸易供应链正在互联互通、数字化和数据驱动。初创企业和科技巨头也在尝试将运输流程数字化,并寻求优化物流。自动驾驶船舶将通过其自主系统收集导航相关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合作伙伴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了解一些货物的状态,或者根据海况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运输路线。正如自动驾驶汽车正在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变化一样,自动驾驶船舶也将成为下一个重大的交通创新。就像智能手机的出现所带来的颠覆一样,智能船舶也将改变未来船舶设计和运营的格局。当自动驾驶技术正被各大汽车制造商视为下一阶段的关键发展目标时,海事行业无意错过这一“技术改变生活”的机会。现在,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自动驾驶汽车在陆地上行驶,无人机在空中自由飞行,但几年后,在海上驰骋的大家伙货船也可以摆脱人类的控制。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支持下,“陆海空”将走上自动驾驶的道路。
来源:视觉中国众所周知,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道路上进行了多年的测试。甚至在本周,日本东京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试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城市。在科技行业“无人化”竞争的刺激下,自航船舶也可能很快到来。鉴于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航运安全性、降低成本和降低能源消耗,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新的初创企业都致力于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发展热情。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完全自主的货船正在建造中。也许,这些公司和研究人员也看到了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迅速改变庞大航运业的未来前景。目前,参与该领域的巨头和初创企业的计划以及自动驾驶航运对全球贸易供应链的影响都将受到影响。各国纷纷制定自主航运计划,万亿美元规模频频掀起波澜。上周,挪威特种船舶制造商Vard Holdings与挪威化工公司YARA签署了一份合同,将建造一艘名为YARA Birkeland的自动驾驶电动集装箱船。它在下面……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自动驾驶电动集装箱船,将于2020年初从布雷维克的瓦尔德造船厂交付。此外,该航运公司透露,合同金额约为2.5亿挪威克朗(约合2950万美元)。交付后,该船将逐步从手动操作模式切换,到2022年全面实现自动操作。这艘新船将在挪威运营,为位于波尔斯格伦的亚拉工厂运送货物至布雷维克和拉维克码头。对此,Yar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vein Tore Holsether表示:“Yara Birkeland是世界上第一艘此类船舶,这是前所未有的。凭借创新精神和尖端技术,我们还需要各方的充分合作和支持。”此外,日本方面也在为2025年的自动驾驶船舶目标做准备。据媒体报道,日本国土、基础设施、运输和旅游部(MLIT)已确认,NYK及其MTI公司、有限公司、Keihin Dock和日本海洋科学研究所(JMS)将参与使用船舶操纵支持功能和远程控制的船舶示范项目。其中,这艘邮船的一个研究项目已进入实施前的论证阶段。日本邮船曾表示,计划在2019年进行一项测试,使远洋货船通过远程控制穿越太平洋。因为该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寻求能够完全独立航行的自动驾驶技术,一旦技术成熟,可能会对全球航运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公海上测试这项技术。一些分析人士甚至将该船的自主航运技术称为新一代航运业的主流。就日本政府而言,在2017年的未来投资战略白皮书中,包括商船三井号和日本邮船在内的日本公司计划建立一支无人商业舰队,其中包括250艘货船。根据计划,这支舰队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在国内方面,去年,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海事展览会上,不仅出现了中国制造的第一艘智能船和第一艘豪华游轮,还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人小型货船项目。据悉,这艘名为“空翻云”的无人货船由中国船级社、珠海市政府、武汉理工大学和云洲智能公司联合建造,可以独立运行。该船计划为500吨级,由电力推动,续航能力可达500海里。与大型远洋运输船相比,小型无人货船将迅速完成设计、建造和测试任务,预计将于2018年底下水。2019年,他们将在全球率先实现商业运营,打开全球无人航运的大门。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传感器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能够自动规划航道和避开障碍物的自动驾驶船舶技术已经成熟。例如,美国海军的“海上猎人”无人艇已经开始海上试验。一些专家还预测,未来无人航运市场的规模可能达到万亿美元。对于这个充满希望的市场,科技巨头们似乎没有理由放弃。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都参与其中,瞄准了自动驾驶船舶的市场,许多科技巨头也参与了建造自动驾驶船舶,但其他公司,如一些初创企业,试图通过开发可以在船舶上搭载的自动或半自动系统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科技巨头三星的努力;AWS:8月初,主要造船商三星重工
; 三星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宣布,它正在利用亚马逊的AWS云服务构建一个自动航运平台,以实现集装箱船的自动驾驶。三星表示,它还希望通过AWS将机器学习、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分析、数据库和存储集成到其智能交通平台中。这项技术将用于为陆基训练和模拟项目创建驾驶舱的虚拟复制品。罗尔斯·罗伊斯、康士伯集团和威尔姆森:今年6月,罗尔斯·罗伊s宣布将其海事业务部门以约6.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挪威海事设备供应商康士伯。罗尔斯·罗伊斯海事业务部在开发自动驾驶航运技术方面一直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此次收购对Constable Group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因为它也寻求成为自动驾驶航运的领导者。目前,康世博集团与航运供应商威廉森合作,于2018年春季共同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无人航运公司Massterly,并于8月全面运营。据了解,新公司将为无人船提供完整的价值链服务,涵盖设计、开发、控制系统、物流服务和船舶运营。追赶初创公司的Shone: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Shone迄今已筹集400万美元,旨在通过独立技术改造现有船舶,帮助船员。据报道,该公司的技术将人工智能与现有多个船舶传感器的数据相结合,以帮助检测和预测附近其他船舶的运动。2018年6月,这家初创公司与大型航运公司CMA CGM合作,将人工智能集成到现有船舶中。安装后,这项技术将有助于辅助驾驶,它还将包括防撞警告系统。海洋机器机器人: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初创公司海洋机器机器人已经筹集了100万美元,目前正在建造一个工业级的自动驾驶和远程船舶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安装在现有船舶上。具体而言,Sea Machine的产品使用人工智能和激光雷达软件来帮助船只感知周围环境。2018年4月,这家初创公司与马士基航运公司合作,测试了其为商船和游轮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SM400。据报道,马士基将在其中一艘集装箱船上安装SM400态势感知软件,以提高该船的安全性和航行性。法规第一,自主航运将如何改变航运业?尽管未来几年内不会使用全自动驾驶船舶,但国际监管规则仍然是该领域发展的障碍。换句话说,国际组织在应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影响方面没有跟上其发展的步伐。然而,作为联合国的一个分支机构,国际海事组织(IMO)已决定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今年5月,监管机构发布了一个确定未来自主航运法规的框架。作为该框架的一部分,国际海事组织对自动驾驶船舶进行了初步定义,称为MASS(海面自主船舶;海上自主水面船舶)
此外,IMO还对MASS的自动化程度进行了分类:1。对于具有自动化流程和自动化决策支持的船舶,海员在船上操作和控制船上功能系统,一些操作可以实现自动化。第二,船上有海员的船舶的远程控制需要人员在另一个地方进行控制和操纵,但船舶也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海员。三、船上没有海员远程控制船,船舶的控制和操作在另一个地方进行,不需要在船上部署海员。四、完全无人驾驶的自动化船舶,其操作系统可以独立决策,做出反应和行动。然而,除了法律障碍外,自主航运预计还会以许多其他方式影响全球贸易。运营安全:根据安联保险(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和资产管理集团之一)的一项研究,75%至96%的海事事故是由人为失误造成的。全自动或半自动船舶系统的引入可能会减少与航运相关的事故,因为员工的疲劳和个人判断错误会减少。由于全球90%的贸易是通过海洋进行的,这将大大提高全球贸易供应链的安全性。降低船员成本:同时,随着随行船员的减少,航运公司支付工资、保险或船上费用的费用也将相应减少。据了解,与船员相关的费用最高可占航行总成本的30%。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或轻型载人船舶将为运输公司节省资金,并最终节省货物运输成本。能源效率:上述Yara Birkeland有望成为第一艘全电动零排放船舶。由于船舶排放量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采用零排放船舶可以显著减少全球污染。数据收集:目前,全球贸易供应链正在互联互通、数字化和数据驱动。初创企业和科技巨头也在尝试将运输流程数字化,并寻求优化物流。自动驾驶船舶将通过其自主系统收集导航相关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合作伙伴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了解一些货物的状态,或者根据海况等因素进一步优化运输路线。正如自动驾驶汽车正在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变化一样,自动驾驶船舶也将成为下一个重大的交通创新。就像智能手机的出现所带来的颠覆一样,智能船舶也将改变未来船舶设计和运营的格局。
因为在香港高等法院的一个司法官司,远景能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1900/1/1 0:00:00对于完全自动驾驶的实现,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是分不开的。V2X作为网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时获取汽车周边环境信息,与车载传感器相互配合,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
1900/1/1 0:00:001、北京市出台新规:引导燃油车避免占用电动汽车充电车位近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和市交通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停车场内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1900/1/1 0:00:008月31日,欧委会宣布,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将于9月3日到期后终止。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商务部称,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1900/1/1 0:00:00日前,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江西实施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中,新发现大中型远景稀土矿各1处。日前,赣南队实施的一项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的野外验收。
1900/1/1 0:00:00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配套环境持续优化。截至今年月份,全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万个,同比增长。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获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