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8月26日发布声明后,8月29日上午,魏玛汽车发布公开信,对8月25日魏玛试验车自燃事件作出进一步回应。在26日的官方声明中,魏玛汽车指出“事件发生在魏玛成都研究院,这是一辆报废的早期试验车,经过了几轮破坏性测试。它已经进入拆卸程序,电路保护装置和一些部件被拆除,但没有及时完成,导致电气部件短路引发火灾。“但外界似乎对这份简短的声明感到不满。
“因为内部自查需要时间,所以在第一份声明中没有特别详细。”魏玛汽车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彻底的内部调查,魏玛汽车于8月29日发布了一封信息丰富、透明的公开信。信中称,事故车辆是威马汽车的早期试验车,专门用于测试认证。试验车已通过5.7万公里的加固路面、公路、高原和高温测试。50 km/h后部碰撞测试和涉水测试。在后部碰撞测试中,车身部分变形,但仍能正常运行,电池组未发现可见变形,电报绝缘值符合质量标准。然而,在涉水试验中,它分别以30公里/小时和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150毫米和300毫米的水深下进行了10分钟的试验,后部碰撞试验的变形部分被淹没。经过系统绝缘检查,该车电池组的绝缘值低于质量标准。因此,魏玛汽车成都研究院决定报废该车。报废后,后排和乘客座椅、汽车发动机和紧急开关已被拆除。然而,在报废车辆的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疏漏。魏玛在公开信中也坦言,“报废车辆没有立即将电池组与车辆分离,存在电池组继续通电的风险;
报废车辆和报废电池组未及时运至专业公司进行全面报废拆解,存在隐患。“内部管理需要加强,尽管威玛汽车成都研究院规定“报废车辆不允许通电。“然而,在8月25日,我从未想过研究所的一名员工违反了公司报废车辆管理流程的相关规定,将报废车辆通电,开到研究所所在公园的餐厅,并将报废车辆停放在公共停车位。强制通电后,短路的风险t的报废车辆被触发,车辆的电池组自燃,火势蔓延至驾驶舱。需要指出的是,测试车辆出现问题甚至自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一事件的曝光让很多人对威马汽车的内部管理产生了质疑。在Gaspar Daily Express发布的“Weimar发布声明称,试验车自燃是由报废车辆的拆解部件短路引起的”的帖子中,有网友表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这一幕怎么会流出?”“如果员工的敏感度在结论之前太低怎么办?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对此,上述公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无奈地表示,“此次事件的流出确实是企业疏于管理,公司已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了严肃处理。”为了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魏玛汽车表示,针对报废汽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将系统整改报废汽车管理机制。报废车辆将由专职员工第一时间进行拆解,实现电池组与车辆分离。分离的电池组和车辆将无缝运输到专业公司进行全面报废和拆解。同时,将对所有员工进行规则、概念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培训,并进行专项考试。“这次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企业现在将严格按照车辆报废管理流程,对所有实验车辆进行彻底排查,排查安全隐患。”然而,在公开信中,记者发现了一条有趣的信息。本次事故的车辆编号为ASE111710005#,生产日期为2017年10月。魏玛汽车成都研究院试制车间使用软模块和手工样品,组装了有限公司2017年生产的圆柱形电池组。说起谷神,今年6月发生的“搭载谷神电池的某品牌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至今历历在目。当时,魏玛因为这一事件陷入了一场“退订风波”。当时,许多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网站上调出了信息。在魏玛申报的五款产品型号中,有三款产品使用了谷深新能源的电池和组件。尽管威玛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公开表示,公告中出现的相关产品信息并非威玛下半年将交付给C端用户的产品。然而,在这场舆论危机中,消费者对动力电池隐患的担忧明显增加了一点。如果说6月份的事件是魏玛汽车无故放下,那么发生在我们面前的事故对正处于量产交付最后准备阶段的魏玛来说并不是致命的。根据魏玛汽车宣布的计划,EX5将在今年9月30日前大规模交付。魏玛汽车创始人沈弗里曼曾表示,“计划今年交付超过1万辆,明年将推出三款车型,预计交付量将超过10万辆。”“9月底批量交付的量产车将在温州工厂下线。量产车的质量标准与成都研究院的软模型实验样机肯定不一样……
nstitute,目前订单量已超过10000台。“该负责人强调。魏玛在这封公开信中还表示,未来交付的所有车辆都将采用其他相关企业生产的高能量密度VDA方形硬壳电池。”未来交付C端用户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主要包括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力神和苏州裕良。”继8月26日发布声明后,威玛汽车于8月29日上午发布公开信,进一步回应8月25日威玛测试车自燃事件。在26日的官方声明中,魏玛汽车指出“事件发生在魏玛成都研究院,这是一辆报废的早期试验车,经过了几轮破坏性测试。它已经进入拆卸程序,电路保护装置和一些部件被拆除,但没有及时完成,导致电气部件短路引发火灾。“但外界似乎对这份简短的声明感到不满。
“因为内部自查需要时间,所以在第一份声明中没有特别详细。”魏玛汽车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彻底的内部调查,魏玛汽车于8月29日发布了一封信息丰富、透明的公开信。信中称,事故车辆是威马汽车的早期试验车,专门用于测试认证。试验车已通过5.7万公里的加固路面、公路、高原和高温测试。50 km/h后部碰撞测试和涉水测试。在后部碰撞测试中,车身部分变形,但仍能正常运行,电池组未发现可见变形,电报绝缘值符合质量标准。然而,在涉水试验中,它分别以30公里/小时和5公里/小时的速度在150毫米和300毫米的水深下进行了10分钟的试验,后部碰撞试验的变形部分被淹没。经过系统绝缘检查,该车电池组的绝缘值低于质量标准。因此,魏玛汽车成都研究院决定报废该车。报废后,后排和乘客座椅、汽车发动机和紧急开关已被拆除。然而,在报废车辆的管理方面存在明显的疏漏。魏玛在公开信中也坦言,“报废车辆没有立即将电池组与车辆分离,存在电池组继续通电的风险;
报废车辆和报废电池组未及时运至专业公司进行全面报废拆解,存在隐患。“内部管理需要加强,尽管威玛汽车成都研究院规定“报废车辆不允许通电。“然而,在8月25日,我从未想过研究所的一名员工违反了公司报废车辆管理流程的相关规定,将报废车辆通电,开到研究所所在公园的餐厅,并将报废车辆停放在公共停车位。强制通电后,短路的风险t的报废车辆被触发,车辆的电池组自燃,火势蔓延至驾驶舱。需要指出的是,测试车辆出现问题甚至自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一事件的曝光让很多人对威马汽车的内部管理产生了质疑。在Gaspar Daily Express发布的“Weimar发布声明称,试验车自燃是由报废车辆的拆解部件短路引起的”的帖子中,有网友表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这一幕怎么会流出?”“如果员工的敏感度在结论之前太低怎么办?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对此,上述公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无奈地表示,“此次事件的流出确实是企业疏于管理,公司已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了严肃处理。”为了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魏玛汽车表示,针对报废汽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将系统整改报废汽车管理机制。报废车辆将由专职员工第一时间进行拆解,实现电池组与车辆分离。分离的电池组和车辆将无缝运输到专业公司进行全面报废和拆解。同时,将对所有员工进行规则、概念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培训,并进行专项考试。“这次事件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企业现在将严格按照车辆报废管理流程,对所有实验车辆进行彻底排查,排查安全隐患。”然而,在公开信中,记者发现了一条有趣的信息。本次事故的车辆编号为ASE111710005#,生产日期为2017年10月。魏玛汽车成都研究院试制车间使用软模块和手工样品,组装了有限公司2017年生产的圆柱形电池组。说起谷神,今年6月发生的“搭载谷神电池的某品牌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至今历历在目。当时,魏玛因为这一事件陷入了一场“退订风波”。当时,许多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网站上调出了信息。在魏玛申报的五款产品型号中,有三款产品使用了谷深新能源的电池和组件。尽管威玛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公开表示,公告中出现的相关产品信息并非威玛下半年将交付给C端用户的产品。然而,在这场舆论危机中,消费者对动力电池隐患的担忧明显增加了一点。如果说6月份的事件是魏玛汽车无故放下,那么发生在我们面前的事故对正处于量产交付最后准备阶段的魏玛来说并不是致命的。根据魏玛汽车宣布的计划,EX5将在今年9月30日前大规模交付。魏玛汽车创始人沈弗里曼曾表示,“计划今年交付超过1万辆,明年将推出三款车型,预计交付量将超过10万辆。”“9月底批量交付的量产车将在温州工厂下线。量产车的质量标准与成都研究院的软模型实验样机肯定不一样……
nstitute,目前订单量已超过10000台。“该负责人强调。魏玛在这封公开信中还表示,未来交付的所有车辆都将采用其他相关企业生产的高能量密度VDA方形硬壳电池。”未来交付C端用户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主要包括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力神和苏州裕良。"
据德国《商报》近日报道,大众汽车公司高层很可能在“排放门”事件曝光前即已知情,涉嫌欺诈消费者。德国布伦瑞克检察院宣布已向涉案人员寄去相关案卷,接下来将会提起诉讼。
1900/1/1 0:00:00美国底特律国际新型电池、电动车科技及储备电源展TheBatteryShow是美国最大的专业电池展览会。
1900/1/1 0:00:001、上海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施意见提七大重点任务8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1900/1/1 0:00:00长期以来,国有车企改革一直在国企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社会上对国有车企改革的认识有点简单化、片面化。当前,国有车企的改革形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考验更加迫切,有很多难点需要再认识。
1900/1/1 0:00:008月31日9月2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隆重开幕。
1900/1/1 0:00:00硅谷高精地图创业公司DeepMap正在推进B轮融资,英伟达和博世旗下风投公司(RBVC)领投,而其他投资方将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出行、北汽集团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