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在2018年宣布量产交付时,拜腾汽车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交付时限已经受到质疑。但现在,2019年交付的公司似乎得到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毕竟,2018年已经宣布量产交付的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蔚来的智能系统没有完全匹配,Xpeng Motors从供应商那里采购的不到100台,威马多次卷入电池质量纠纷。业界和舆论似乎都在冷静下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交付的顺序,而是汽车的生产测试周期是否已经足量完成。一般来说,汽车的开发过程要经过五个步骤:项目批准、概念可行性审查、软模(以确保工程设计完全符合要求)、硬模、小批量试制和正式生产。五个阶段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答案约为42个月:工程设计8个月,采购2个月,软模6个月,台架4个月,整车路试4个月、硬模6个小时,再次台架试验4个月;整车路试四个月,小批量3个月,量产1个月。在造车新势力中,拜腾是智能概念应用最激进的团队之一。它在业内最知名的是一块1.25米宽的液晶显示屏,它穿过中央控制。此外,它还引入了视觉验证、手势识别等一系列黑科技。

上述复杂的工程和技术无疑给其研发和生产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然而,当造车新势力齐声宣布将在2018年量产时,一家企业很难理解“自己的技术耗时耗力”。当大家普遍遇到交付问题时,拜腾选择详细披露其研发、生产和测试进展。近日,钛媒体参与了拜腾南京总部的沟通。拜腾的造车进展如下:第一批工程样机下线,安全性和耐久性测试准备就绪。据拜腾介绍,主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完工。后续设备安装完成后,首款SUV产品M-Byte将于2019年上半年进行预生产,SOP将于明年第四季度启动。据拜腾介绍,其SOP已接近量产,因此拜腾第一款产品的量产也将在第四季度下线。目前,公司的研发和试生产工作在主工厂旁边的原型工厂完成。根据拜腾发布的信息,原型机车间于今年4月1日启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原型机试验已经完成。第一轮原型车在实验室完成了40多万公里的台架试验;
第二台原型机已于8月28日下线,属于工程原型机,将进行主被动安全性、车辆耐久性等测试。目前,拜腾正在进行第三轮试生产,到今年年底将达到数百台。试生产完成后,它将面临一系列严格的工艺测试。拜腾研发中心(中国)原型机兼测试负责人张秀峰,他表示:“在南京研发中心,拜腾的原型机将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测试和验证工作,如环境风洞、24通道、雨水和密封测试,还将接受三电系统、ADAS和车联网测试,以确保三电系统在不同驾驶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电池寿命。”

说到测试,事实上,装备最精良的是传统汽车公司,它们是跨国汽车公司。例如,一个风洞实验室的成本约为200亿元,中国只有五个,而一个用于安全碰撞测试的人体模型约为100万元。如果你买100,你需要数亿元。因此,总的来说,对于新车制造商来说,测试和验证的成本不小。当然,新车制造商不需要购买所有这些设备,他们可以借用或租赁这些设备。但毫无疑问,购买代表了一种质量验证的诚意。在拜腾计划采购的测试设备中,最昂贵的是环境风洞,它可以整体继承温度、湿度和日照等功能条件,模拟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系统、空调系统和噪音等各个方面的性能。

据悉,整个测试设备将于明年5月引进,一些设备,如环境风洞,将于5月中旬调试,而24通道设备则将于明年4月调试。据拜腾介绍,目前大部分设备都在招标中。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获得生产资质。为什么不减少一些验证过程,加快大规模生产的步伐?拜腾的解释是,“拜腾的车辆将在全球上市销售,所以是按照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标准进行验证的。”当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资质。如果你没有获得资格,你就急于批量生产。毫无疑问,你需要“趁机下蛋”,与有资格的当地企业合作,这对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都不好。2019年第四季度敲定上市的拜腾似乎已经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格。拜腾研发中心(中国)负责人段连祥告诉钛媒体,随着工厂的建成投产,拜腾的资质将如期获得。同时,段连祥进一步解释,“一般情况下,产品SOP前5-6个月会获得产品资质,工厂生产资质会更早获得。”从这个角度推断,拜腾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工厂生产资质。这对于打着智能化和互联网旗号的造车新势力阵营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国家发改委批准的16项资质中,大部分都是传统车企或零部件公司的转型。智能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与传统汽车有什么区别?汽车本身的制造过程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在工厂建设乃至生产过程中,拜腾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变革,而是为此招聘了大量传统制造业人才。例如,负责生产和运营的副总裁Mark Duchesne曾在日本丰田、特斯拉等车企的制造部门工作。据悉,目前南京拜腾有约250个制造团队,预计到年底将增至350个。根据计划,2019年12月正式投产后,上述数量将扩大到1500个。无论是冲压还是焊接,自动化的主题……
智能化在传统汽车公司的装配线上得到了普及,也在拜腾的工厂建设理念中得到了传承。据介绍,拜腾的冲压和焊接预计将配备近400台机器人,将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装配车间约8.2万平方米,传统汽车企业的装配车间很难实现自动化。拜腾也没能克服。据悉,拜腾的装配车间未来将有450名工人,可以制造四种型号,产能为30JPH,最大产能为60JPH。JPH是指每小时的零件数量,30JPH是每两分钟一个,这与拜腾年初10万台的产能规划一致。最高可达60JPH,即每分钟一个部件或一辆汽车下线。这显然是一项在流程上需要高度合作的工作,拜腾需要为此做好准备。此外,拜腾南京工厂比传统工厂多了一个电池流程,即公司将建立一条电池装配线,预计将配备17个自动化站和26个机器人。在研发和供应链方面,新车仍与传统车企有所不同。段连祥介绍,传统车企的供应商会积极寻找主机厂来推广自己的产品,但在新能源车企,一些零部件的合作或采购过程却恰恰相反。“例如,一些创新的功能或零部件需要我们主动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目前,拜腾的大部分供应商选择点已经基本完成,如电池、车身、内饰、外观和底盘,在最后的谈判中还有一些小零部件需要合作。”其次,新造车企业与传统造车企业的区别在于,新造车团队非常重视数字化研发。“例如,传统车企做电子电器或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数量很少,约占10-15%。但在拜腾,很大一部分工程师负责智能驾驶的云、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等软件工作。”然而,最终,段连祥强调,无论什么车企,在基本的生产验证过程中都需要与传统制造工艺保持一致。“通过学习和继承传统车企的研发经验和可靠技术,我们可以做好造车工作。”当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宣布2018年量产交付时,拜腾汽车2019年第四季度的交付时限已经受到质疑。但现在,2019年交付的公司似乎得到了一点喘息的机会。

毕竟,2018年已经宣布量产交付的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蔚来的智能系统没有完全匹配,Xpeng Motors从供应商那里采购的不到100台,威马多次卷入电池质量纠纷。业界和舆论似乎都在冷静下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交付的顺序,而是汽车的生产测试周期是否已经足量完成。一般来说,汽车的开发过程要经过五个步骤:项目批准、概念可行性审查、软模(以确保工程设计完全符合要求)、硬模、小批量试制和正式生产。五个阶段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答案约为42个月:工程设计8个月,采购2个月,软模6个月,台架4个月,整车路试4个月、硬模6个小时,再次台架试验4个月;整车路试四个月,小批量3个月,量产1个月。在造车新势力中,拜腾是智能概念应用最激进的团队之一。它在业内最知名的是一块1.25米宽的液晶显示屏,它穿过中央控制。此外,它还引入了视觉验证、手势识别等一系列黑科技。
2023030401154198558/2.jpg“/>
上述复杂的工程和技术无疑给其研发和生产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然而,当造车新势力齐声宣布将在2018年量产时,一家企业很难理解“自己的技术耗时耗力”。当大家普遍遇到交付问题时,拜腾选择详细披露其研发、生产和测试进展。近日,钛媒体参与了拜腾南京总部的沟通。拜腾的造车进展如下:第一批工程样机下线,安全性和耐久性测试准备就绪。据拜腾介绍,主工厂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10月完工。后续设备安装完成后,首款SUV产品M-Byte将于2019年上半年进行预生产,SOP将于明年第四季度启动。据拜腾介绍,其SOP已接近量产,因此拜腾第一款产品的量产也将在第四季度下线。目前,公司的研发和试生产工作在主工厂旁边的原型工厂完成。根据拜腾发布的信息,原型机车间于今年4月1日启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原型机试验已经完成。第一轮原型车在实验室完成了40多万公里的台架试验;
第二台原型机已于8月28日下线,属于工程原型机,将进行主被动安全性、车辆耐久性等测试。目前,拜腾正在进行第三轮试生产,到今年年底将达到数百台。试生产完成后,它将面临一系列严格的工艺测试。拜腾研发中心(中国)原型机兼测试负责人张秀峰,他表示:“在南京研发中心,拜腾的原型机将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测试和验证工作,如环境风洞、24通道、雨水和密封测试,还将接受三电系统、ADAS和车联网测试,以确保三电系统在不同驾驶环境下的稳定性和电池寿命。”

说到测试,事实上,装备最精良的是传统汽车公司,它们是跨国汽车公司。例如,一个风洞实验室的成本约为200亿元,中国只有五个,而一个用于安全碰撞测试的人体模型约为100万元。如果你买100,你需要数亿元。因此,总的来说,对于新车制造商来说,测试和验证的成本不小。当然,新车制造商不需要购买所有这些设备,他们可以借用或租赁这些设备。但毫无疑问,购买代表了一种质量验证的诚意。在拜腾计划采购的测试设备中,最昂贵的是环境风洞,它可以整体继承温度、湿度和日照等功能条件,模拟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系统、空调系统和噪音等各个方面的性能。

据悉,整个测试设备将于明年5月引进,一些设备,如环境风洞,将于5月中旬调试,而24通道设备则将于明年4月调试。据拜腾介绍,目前大部分设备都在招标中。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获得生产资质。为什么不减少一些验证过程,加快大规模生产的步伐?拜腾的解释是,“拜腾的车辆将在全球上市销售,所以是按照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标准进行验证的。”当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资质。如果你没有获得资格,你就急于批量生产。毫无疑问,你需要“趁机下蛋”,与有资格的当地企业合作,这对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都不好。2019年第四季度敲定上市的拜腾似乎已经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格。拜腾研发中心(中国)负责人段连祥告诉钛媒体,随着工厂的建成投产,拜腾的资质将如期获得。同时,段连祥进一步解释,“一般情况下,产品SOP前5-6个月会获得产品资质,工厂生产资质会更早获得。”从这个角度推断,拜腾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工厂生产资质。这对于打着智能化和互联网旗号的造车新势力阵营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国家发改委批准的16项资质中,大部分都是传统车企或零部件公司的转型。智能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与传统汽车有什么区别?汽车本身的制造过程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在工厂建设乃至生产过程中,拜腾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变革,而是为此招聘了大量传统制造业人才。例如,负责生产和运营的副总裁Mark Duchesne曾在日本丰田、特斯拉等车企的制造部门工作。据悉,目前南京拜腾有约250个制造团队,预计到年底将增至350个。根据计划,2019年12月正式投产后,上述数量将扩大到1500个。无论是冲压还是焊接,自动化的主题……
智能化在传统汽车公司的装配线上得到了普及,也在拜腾的工厂建设理念中得到了传承。据介绍,拜腾的冲压和焊接预计将配备近400台机器人,将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装配车间约8.2万平方米,传统汽车企业的装配车间很难实现自动化。拜腾也没能克服。据悉,拜腾的装配车间未来将有450名工人,可以制造四种型号,产能为30JPH,最大产能为60JPH。JPH是指每小时的零件数量,30JPH是每两分钟一个,这与拜腾年初10万台的产能规划一致。最高可达60JPH,即每分钟一个部件或一辆汽车下线。这显然是一项在流程上需要高度合作的工作,拜腾需要为此做好准备。此外,拜腾南京工厂比传统工厂多了一个电池流程,即公司将建立一条电池装配线,预计将配备17个自动化站和26个机器人。在研发和供应链方面,新车仍与传统车企有所不同。段连祥介绍,传统车企的供应商会积极寻找主机厂来推广自己的产品,但在新能源车企,一些零部件的合作或采购过程却恰恰相反。“例如,一些创新的功能或零部件需要我们主动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目前,拜腾的大部分供应商选择点已经基本完成,如电池、车身、内饰、外观和底盘,在最后的谈判中还有一些小零部件需要合作。”其次,新造车企业与传统造车企业的区别在于,新造车团队非常重视数字化研发。“例如,传统车企做电子电器或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数量很少,约占10-15%。但在拜腾,很大一部分工程师负责智能驾驶的云、用户界面和用户交互等软件工作。”然而,最终,段连祥强调,无论什么车企,在基本的生产验证过程中都需要与传统制造工艺保持一致。“通过学习和继承传统车企的研发经验和可靠技术,我们可以做好造车工作。”
9月10日,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欲注册“不上火”作为商标。这家曾冒着30到漠河北极村展示电池抗严寒能力的电池企业,9月7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商标受理通知。
1900/1/1 0:00:00铃木公司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与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大型轿车的SUV车型有关。
1900/1/1 0:00:00主题为“智联中国创领未来”的2018年恩智浦未来科技峰会将于9月56日在深圳召开。
1900/1/1 0:00:001、工信部要求新能源客车企业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正处在关键时期,随着推广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车辆部件老化和维护不当等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
1900/1/1 0:00:00凭借前卫的理念,特斯拉已经引领电动汽车风潮多年。九月起,看似沉寂多年的德系豪华车ABB将发起集中攻势,特斯拉压力山大。
1900/1/1 0:00:00近日,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本田、日产相继决定在中国启动增产投资、大幅提升产能,日本车企在华进入全面扩张阶段。据日媒报道,今年中国有望取代日本,成为日系车全球第二大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