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北美风险上升在华扩张 日车企发展重心转向中国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日,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决定加大在华投资,大幅提高产能,日本车企在华进入全方位扩张阶段。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日系车市场。随着日本车企最大的市场美国汽车市场逐渐饱和,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该国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冷,但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增长势头并没有减弱,远远超过了整体市场表现。因此,日本车企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中国市场是理所当然的。

Toyota, Nissan, Honda, Dongfeng, Volkswagen

竞争扩大中国生产能力据日本媒体报道,丰田计划到2021将其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到约170万辆,比目前增加35%,然后再进一步增加到200万辆。为此,丰田将投资1000亿日元。日前,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计划最早到2030年将其在中国的产能增加三倍,2030年左右在中国每年生产350万辆汽车,并将其对中国的年出口量提高到50万辆。目前,丰田在中国的产能为116万辆。去年,丰田在中国销售了130万辆汽车,占市场的4.5%。日产还计划在中国新建一家汽车工厂,并扩大现有工厂的产能。8月2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批准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建设一个乘用车扩建项目,用于提升东风日产在中国的产能。该项目总投资98.51亿元,建设期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将形成年产30万辆乘用车的多种产能,包括乘用车(包括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和其他乘用车(包含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本田计划到2019年将其在中国的产能从108万辆提高到132万辆,增幅为20%。其中,通过引进一条新的生产线,广汽本田的产能将从60万辆提高到72万辆。本田总裁高广康弘日前表示:“中国充满了有助于新技术诞生的创新力量,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事实上,本田在中国的产能利用率为129%,已经超负荷运转。因此,早在去年年底,东风本田就“接管”了神龙汽车的第二工厂,该工厂拥有15万辆的产能。今年1-7月,日本七大车企在华新车销量总计约265万辆,同比增长5%。如果保持这一增长速度,到今年年底,总销售额预计将超过500万。同时,这七家车企今年在日本本土的销量预计为490万辆。换句话说,日本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有望首次超过日本。近20年来,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一直渴望跻身中国汽车市场第一梯队。2017年,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均超过400万辆,其中大众集团的销量为406万辆,通用汽车的销量为405万辆。在日本车企的这一轮产能扩张中,丰田和日产都有明确的目标,都希望赶上大众和通用,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梯队。根据丰田的计划,到2030年,其在中国的年销量将达到约400万辆,有实力冲击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梯队。日产首席执行官西川裕仁明确表示,日产希望突破第二梯队,进入第一梯队,成为仅次于大众和通用的中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据日本媒体报道,日产汽车还计划投资约9亿美元,到2021将其在华工厂的产能提高40%。2017年,日产的tot……

在中国的销量达到152万辆,超过了本田的144万辆和丰田的129万辆。日产内部人士表示,到2022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目标是260万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22年之前,日产计划在中国引进10款以上的新产品,将销售网点数量增加到2000家,实现全国城市100%覆盖,并加快引进“智行科技”。战略转移的背后,是日本车企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市场作为重要的摇钱树前景不确定。一方面,美国汽车市场的增长乏力;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主张提高关税,这给包括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在对汽车重要原材料钢铁和铝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后,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对此,在8月初的财报发布会上,丰田表示,美国提高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将导致美国生产的汽车成本增加,同时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成本也将增加,其盈利能力将“显著”。据丰田估计,如果征收25%的关税,每辆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的成本将增加约1800美元,而每辆进口到美国的汽车的价格将增加约6000美元,相当于丰田新车在美国平均售价的20%左右。根据美国政策的变化,丰田可能需要大幅改变战略,包括提高汽车价格。丰田汽车高级总经理刘正义表示,目前,丰田在预测其年度利润和销售额时没有考虑美国关税因素,但影响将是巨大的。2017年,丰田从日本向美国出口了70万辆汽车。如果不采取措施,关税成本每年将增加约4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8亿元)。日本汽车分析师Saya Koichi表示,丰田的谨慎反映了其对未来的担忧。“如果美国的额外关税促使日本汽车制造商重新考虑其出口目的地,亚洲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选择,不仅具有地理优势,而且在该地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他说。电动化的重点从日本三大车企在中国增产的计划中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将是其未来在中国发展的重点。以丰田为例。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官网消息,天津一汽丰田泰达工厂12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已获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资金17.62亿元。丰田计划到2025年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2020年将推出第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8月27日,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工厂,一辆赛菲纯电动汽车下线,东风日产1000万辆的产量正式达到。这也是日产品牌在中国生产的第一辆纯电动汽车。赛菲纯电动的下线,标志着日产汽车已经吹响了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号角。根据计划,到2022年,东风日产将发布20款新型电动汽车,其中包括5款纯电动汽车和15款采用日产e动力技术的车型。“未来,中国将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方面引领世界。日产将为中国各群体的消费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新能源汽车。”日产总裁西川裕仁表示。中国也是本田电动汽车战略的核心市场。中国本田部长水野泰秀公开表示:“2018年是本田电动化的元年,我们将与合资品牌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共同推出中国独家电动汽车。”本田还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推出至少20款电动汽车。“中国致力于普及新能源汽车。自2019年以来,汽车公司被要求生产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为此,除了中国品牌,包括日本汽车公司在内的跨国汽车公司也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本《产经新闻》指出。事实上,日本《产经新闻》在分析车企扩大在华产能的原因时提到了一件事:“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了北海道的丰田工厂,中日经贸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此,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他说:“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时,专门访问了日本汽车公司,他对日本汽车公司的技术很认可。总理主要看新能源汽车,这对日本汽车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最近,日本三大……

ar公司丰田、本田和日产决定增加在华投资并大幅提高产能,日本车企已进入在华全方位扩张阶段。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日系车市场。随着日本车企最大的市场美国汽车市场逐渐饱和,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该国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冷,但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增长势头并没有减弱,远远超过了整体市场表现。因此,日本车企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中国市场是理所当然的。

Toyota, Nissan, Honda, Dongfeng, Volkswagen

竞争扩大中国生产能力据日本媒体报道,丰田计划到2021将其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到约170万辆,比目前增加35%,然后再进一步增加到200万辆。为此,丰田将投资1000亿日元。日前,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计划最早到2030年将其在中国的产能增加三倍,2030年左右在中国每年生产350万辆汽车,并将其对中国的年出口量提高到50万辆。目前,丰田在中国的产能为116万辆。去年,丰田在中国销售了130万辆汽车,占市场的4.5%。日产还计划在中国新建一家汽车工厂,并扩大现有工厂的产能。8月2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批准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建设一个乘用车扩建项目,用于提升东风日产在中国的产能。该项目总投资98.51亿元,建设期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将形成年产30万辆乘用车的多种产能,包括乘用车(包括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和其他乘用车(包含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车)。本田计划到2019年将其在中国的产能从108万辆提高到132万辆,增幅为20%。其中,通过引进一条新的生产线,广汽本田的产能将从60万辆提高到72万辆。本田总裁高广康弘日前表示:“中国充满了有助于新技术诞生的创新力量,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事实上,本田在中国的产能利用率为129%,已经超负荷运转。因此,早在去年年底,东风本田就“接管”了神龙汽车的第二工厂,该工厂拥有15万辆的产能。今年1-7月,日本七大车企在华新车销量总计约265万辆,同比增长5%。如果保持这一增长速度,到今年年底,总销售额预计将超过500万。同时,这七家车企今年在日本本土的销量预计为490万辆。换句话说,日本汽车在中国的销量有望首次超过日本。近20年来,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一直渴望跻身中国汽车市场第一梯队。2017年,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均超过400万辆,其中大众集团的销量为406万辆,通用汽车的销量为405万辆。在日本车企的这一轮产能扩张中,丰田和日产都有明确的目标,都希望赶上大众和通用,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梯队。根据丰田的计划,到2030年,其在中国的年销量将达到约400万辆,有实力冲击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梯队。日产首席执行官西川裕仁明确表示,日产希望突破第二梯队,进入第一梯队,成为仅次于大众和通用的中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据日本媒体报道,日产汽车还计划投资约9亿美元,到2021将其在华工厂的产能提高40%。2017年,日产在中国的总销量达到了1.52辆……

万辆,超过了本田的144万辆和丰田的129万辆。日产内部人士表示,到2022年,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目标是260万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22年之前,日产计划在中国引进10款以上的新产品,将销售网点数量增加到2000家,实现全国城市100%覆盖,并加快引进“智行科技”。战略转移的背后,是日本车企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了中国,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市场作为重要的摇钱树前景不确定。一方面,美国汽车市场的增长乏力;

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主张提高关税,这给包括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在对汽车重要原材料钢铁和铝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后,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对此,在8月初的财报发布会上,丰田表示,美国提高汽车和零部件关税将导致美国生产的汽车成本增加,同时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成本也将增加,其盈利能力将“显著”。据丰田估计,如果征收25%的关税,每辆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的成本将增加约1800美元,而每辆进口到美国的汽车的价格将增加约6000美元,相当于丰田新车在美国平均售价的20%左右。根据美国政策的变化,丰田可能需要大幅改变战略,包括提高汽车价格。丰田汽车高级总经理刘正义表示,目前,丰田在预测其年度利润和销售额时没有考虑美国关税因素,但影响将是巨大的。2017年,丰田从日本向美国出口了70万辆汽车。如果不采取措施,关税成本每年将增加约4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8亿元)。日本汽车分析师Saya Koichi表示,丰田的谨慎反映了其对未来的担忧。“如果美国的额外关税促使日本汽车制造商重新考虑其出口目的地,亚洲将成为一个更重要的选择,不仅具有地理优势,而且在该地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他说。电动化的重点从日本三大车企在中国增产的计划中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将是其未来在中国发展的重点。以丰田为例。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官网消息,天津一汽丰田泰达工厂12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已获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资金17.62亿元。丰田计划到2025年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2020年将推出第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8月27日,东风日产广州花都工厂,一辆赛菲纯电动汽车下线,东风日产1000万辆的产量正式达到。这也是日产品牌在中国生产的第一辆纯电动汽车。赛菲纯电动的下线,标志着日产汽车已经吹响了进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号角。根据计划,到2022年,东风日产将发布20款新型电动汽车,其中包括5款纯电动汽车和15款采用日产e动力技术的车型。“未来,中国将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方面引领世界。日产将为中国各群体的消费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新能源汽车。”日产总裁西川裕仁表示。中国也是本田电动汽车战略的核心市场。中国本田部长水野泰秀公开表示:“2018年是本田电动化的元年,我们将与合资品牌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共同推出中国独家电动汽车。”本田还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推出至少20款电动汽车。“中国致力于普及新能源汽车。自2019年以来,汽车公司被要求生产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为此,除了中国品牌,包括日本汽车公司在内的跨国汽车公司也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本《产经新闻》指出。事实上,日本《产经新闻》在分析车企扩大在华产能的原因时提到了一件事:“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了北海道的丰田工厂,中日经贸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此,中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他说:“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时,专门访问了日本的汽车公司,他认可了日本汽车公司的技术。总理主要看新能源汽车,这对日本汽车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标签:丰田日产本田东风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拜腾汽车披露生产测试进度:明年年底交车算不算晚?

在大部分新造车势力纷纷宣布2018年量产交付时,拜腾汽车在2019年第四季度交付的时限曾遭受过一批质疑。但现在看来,似乎在2019年交付的企业都获得了一丝喘息机会。

1900/1/1 0:00:00
EV晨报 | 工信部拟撤销272款新能源车免购置税资格;车和家或由力帆代工;?奥迪e-tron正式量产

1、工信部要求新能源客车企业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正处在关键时期,随着推广应用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车辆部件老化和维护不当等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

1900/1/1 0:00:00
特斯拉独占电动车风头多年 德系车企将如何发起反攻?

凭借前卫的理念,特斯拉已经引领电动汽车风潮多年。九月起,看似沉寂多年的德系豪华车ABB将发起集中攻势,特斯拉压力山大。

1900/1/1 0:00:00
精细化算法做共享汽车 ZeroCar做差异运营

数据统计,一线城市在2300200时间段内,下雨天经常要等90120分钟才能打到车。对于夜间3公里以上的出行而言,对于没有私家车的用户而言,除出租车或网约车以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出行解决方式。

1900/1/1 0:00:00
长安汽车全盘接管,铃木全面退出中国!

9月4日,长安汽车与铃木正式达成协议,长安汽车收购铃木所持有的全部长安铃木股权,此举标志着铃木汽车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