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北汽郑刚:技术的发展是穿越迷雾的光芒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明天,一定会实现。”12月16日,第九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9)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支点互动集团董事长庞义成在开幕论坛致辞中表示。

Hyundai, Weilai, Tesla, Tucki

我们站在今天,预测10年后的未来。无论我们多么乐观,我们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今天对无人驾驶的悲观,我认为是不必要的。“万物互联将如何成为人类的未来”我们在之前的会议中已经解释并反复强调过,今天这个判断没有改变,那就是未来10年,整个人类科技变革的最大轴心将是万物互联。无人驾驶只是万物互联中典型的高强度高频场景。汽车革命只是整个万物互联革命的一部分。把一群具有现代价值观的人,用现代的组织方式集合在一起,围绕一定的目标共同努力,这就是穿越时间迷雾核心的力量。我们知道政策很快就要退出了,2019年是最后一年,2020年补贴肯定会退出。补贴退出后,市场的长期增长靠什么?我们必须依靠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所以,不创新就走不出寒冬。以下是庞毅城开幕致辞全文: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全球汽车新能源大会的年度聚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重新定义汽车”,副标题是“穿越时间的迷雾”。刚才视频的短片简单问了一下问题,如何理解“穿越时间的迷雾?”我再花10分钟解释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首先,为什么是雾?刚刚过去的2018年太耀眼了。我们都看到这是一个大浪淘沙,2018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大概发布了十几个新品牌,出现了20多款车,有无数的投融资案例,有更多的团队组合。资金、人才、政策像炸弹一样扔进海里,浪太大了。海面上波涛翻腾,让很多人看不清现状。与此同时,2018年下半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经济寒冬”突然来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来得非常猛烈和突然。众所周知,自7月份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近30年来从未有过的同比下滑。今年整体车市下滑已成定局。不仅仅是汽车市场,中国所有的大宗消费都在下降。所以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波澜很热闹,另一方面经济寒冬突然来临,所以钱变得很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特别是我们一些新兴公司的产品已经开始交付。比如蔚来和威马开始交付,用户的批评越来越多。所以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就是造车新势力到底靠谱不靠谱?把汽车革命的未来寄托在这些人身上靠谱吗?还有可能等待BBA这样的传统大公司去努力吗?要靠什么样的实力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能支撑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这是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和阐述的命题。我们认为,首先是要有正确的信仰。什么样的信念能支撑我们走向未来?本片中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分别是“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今年下半年,谷歌无人驾驶的一位创始人发表了一个观点,无人驾驶在未来10年内很难完全商业化,这句话影响很大。因为他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公司无人驾驶系统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这个问题后,几乎国内很多媒体都跟风认为无人驾驶是不可能的。这样,整个变化的方向似乎在转移。个人认为“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明天,一定会实现。十年前,我们谁也不相信手机和智能终端会是今天这个局面,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因此,我们站在今天,预测10年后的未来。无论我们多么乐观,我们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所以,我觉得今天对无人驾驶的悲观是不必要的。我们在之前的会议中已经解释并反复强调了“万物互联将如何成为人类的未来”。今天,这个判断没有被改变,那就是未来10年,整个人类科技变革的最大轴心将是万物互联。无人驾驶只是万物互联中典型的高强度高频场景。汽车革命只是整个万物互联革命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你问我,我们需要相信“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的信念吗?我想是的。但我们之所以能相信无人驾驶和万物互联,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信念,那就是自由、开放、平等、真诚。不是吗?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是去中心化、网络化、全球化,是自由、开放、平等的格局。有了这样的信仰,才能推动这样的改变,所以我们说信仰是最需要强调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第二是“人”。什么样的人?在我们这个行业,千千有成千上万的人,其中许多人非常优秀。但是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才能是有限的。为什么?原因有很多:体制原因、制度原因、文化原因、金融原因……ons等等。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优秀的人不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所以我这里说的“人”不是单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团队。我们认为,拥有相同价值观和信仰的团队是推动这一变革的第二股重要力量。第三是组织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千千有成千上万种组织方式,包括最早的小农经济、个体户、现代公司等等。什么样的组织是促进人们参与和创造创新的最高效的方式?从过去三年的实践来看,以蔚来、小鹏、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公司组织模式是高效的。但是试想一下,在蔚来汽车之前,中国有过这样的案例吗?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推出一款产品,用了四年时间。这款产品定价40万,今年发货1万台。中国汽车历史上过去有过这样的案例吗?不是,再比如,Xpeng Motors发布当天,大量用户排队付款购车。这种情况在过去是非常罕见的。把一群具有现代价值观的人,用现代的组织方式集合在一起,围绕一定的目标共同努力,这就是穿越时间迷雾核心的力量,这也是我在这里要重点阐述的。我想补充一点,为什么说人是由价值观、组织方式、信仰走到一起的?你们聚集在一起是为了什么?为了创新。三年前在广东的大会上,我们说看到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驱动力是什么?从政策上看。时间已经到了2018年底。今年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经突破100万辆,达到120万辆是很有可能的。120万辆占今年整个中国车市的5%左右,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大家冷静思考一下,市场到目前为止快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和三年前有区别吗?我说的120万台差别不大,还是靠政策推动。目前来看,政策仍然是市场最大的驱动力。我们知道政策很快就要退出了,2019年是最后一年,2020年补贴肯定会退出。补贴退出后,市场的长期增长靠什么?我们必须依靠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所以,不创新就走不出寒冬。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和余德祥先生聊了聊。俞老师总跟我说,如果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寒冬,未来10年还会有好几个寒冬。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冬天永远不会只有一个,也不会一年来一次,第二年再来,几年再来。靠什么力量才能度过寒冬?这取决于我们的创新。创新靠什么?被刚才提到的人和组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以前中国汽车行业的朋友做的所有工作和行动都是有标杆的,不管你做什么产品。你做什么频道?什么定价,品牌,都是高级外教定的。但是今天标杆消失了,我们面前没有标杆了。这里的每个人都站在了全球汽车创新的最前沿。这一点也不夸张。让我们来看看。除了特斯拉,世界上还有多少公司能和中国的创新型公司相提并论?以如此高的速度奔跑。当标杆突然在我们面前消失,学习的榜样消失,创新靠什么?过去30年,中国的创新主要依靠后发优势和后发优势。说得好是吸收全球先进成果,说得不好是快速学习。未来3年10年没有更多现成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我们这里的朋友和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是由新一代价值观和组织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我们可能会继续沿用过去几十年的标准答案法,在有问题的时候根据那个问题去寻找标准答案。现在没有标准答案,要靠自己一点一点找答案。所以这是未来10年最困难最有挑战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相信未来中国创新型公司的出现,是证明中国将承担伟大使命的最有力事实。如果没有那么多创新公司,也许中国承担不了这样的使命。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创新的公司,我们才相信一定有优秀的公司,聚集了优秀的人,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采用正确的组织方式,完成高效的创新来引领这样的变革。所以,首先我会坚持我们三年前的观点。这种改变必须由在场的每一个人勇敢创造。没有必要担心过去没有人这样做,过去没有人这样做,将来也没有人这样做。要靠我们勇敢去创造。第二,要做自我颠覆,过去的认知很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只有勇敢的创造,不断的自我颠覆,才能完成你和你的组织的快速迭代,才能在10年后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活着看到这一伟大的变革及其最终的结果。希望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大家能从在场嘉宾的分享中听到这样的力量。希望在2019年,每一位从业者,每一位商业圈的朋友,包括媒体圈的朋友,都能够做出努力,鼓励中国的企业勇于创新,给他们多一点宽容和自信。一起完成创造的过程,一起度过当前的冬天,虽然我们知道下一个冬天会在未来等着我们。但是我们不会害怕如此寒冷的冬天。因为从2010年开始,这种变化就已经让人印象深刻很久了,2015年之后的萌芽和成长,是长期准备的结果。希望大家一起为明天努力。谢谢大家!“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明天,一定会实现。”12月16日,第九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9)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支点互动集团董事长庞义成在开幕论坛致辞中表示。

Hyundai, Weilai, Tesla, Tucki

我们站在今天,预测10年后的未来。无论我们多么乐观,我们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今天对无人驾驶的悲观,我认为是不必要的。“万物互联将如何成为人类的未来”我们在之前的会议中已经解释并反复强调过,今天这个判断没有改变,那就是未来10年,整个人类科技变革的最大轴心将是万物互联。无人驾驶只是万物互联中典型的高强度高频场景。汽车革命只是整个万物互联革命的一部分。把一群具有现代价值观的人,用现代的组织方式集合在一起,围绕一定的目标共同努力,这就是穿越时间迷雾核心的力量。我们知道政策很快就要退出了,2019年是最后一年,2020年补贴肯定会退出。补贴退出后,市场的长期增长靠什么?我们必须依靠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所以,不创新就走不出寒冬。以下是庞毅城开幕致辞全文: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全球汽车新能源大会的年度聚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重新定义汽车”,副标题是“穿越时间的迷雾”。刚才视频的短片简单问了一下问题,如何理解“穿越时间的迷雾?”我再花10分钟解释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首先,为什么是雾?刚刚过去的2018年太耀眼了。我们都看到这是一个大浪淘沙,2018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大概发布了十几个新品牌,出现了20多款车,有无数的投融资案例,有更多的团队组合。资金、人才、政策像炸弹一样扔进海里,浪太大了。海面上波涛翻腾,让很多人看不清现状。与此同时,2018年下半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经济寒冬”突然来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来得非常猛烈和突然。众所周知,自7月份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近30年来从未有过的同比下滑。今年整体车市下滑已成定局。不仅仅是汽车市场,中国所有的大宗消费都在下降。所以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波澜很热闹,另一方面经济寒冬突然来临,所以钱变得很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特别是我们一些新兴公司的产品已经开始交付。比如蔚来和威马开始交付,用户的批评越来越多。所以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就是造车新势力到底靠谱不靠谱?把汽车革命的未来寄托在这些人身上靠谱吗?还有可能等待BBA这样的传统大公司去努力吗?要靠什么样的实力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能支撑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这是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和阐述的命题。我们认为,首先是要有正确的信仰。什么样的信念能支撑我们走向未来?本片中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分别是“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今年下半年,谷歌无人驾驶的一位创始人发表了一个观点,无人驾驶在未来10年内很难完全商业化,这句话影响很大。因为他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公司无人驾驶系统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这个问题后,几乎国内很多媒体都跟风认为无人驾驶是不可能的。这样,整个变化的方向似乎在转移。个人认为“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明天,一定会实现。十年前,我们谁也不相信手机和智能终端会是今天这个局面,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因此,我们站在今天,预测10年后的未来。无论我们多么乐观,我们的估计可能是保守的。所以,我觉得今天对无人驾驶的悲观是不必要的。我们在之前的会议中已经解释并反复强调了“万物互联将如何成为人类的未来”。今天,这个判断没有被改变,那就是未来10年,整个人类科技变革的最大轴心将是万物互联。无人驾驶只是万物互联中典型的高强度高频场景。汽车革命只是整个万物互联革命的一部分。所以,如果你问我,我们需要相信“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的信念吗?我想是的。但我们之所以能相信无人驾驶和万物互联,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信念,那就是自由、开放、平等、真诚。不是吗?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是去中心化、网络化、全球化,是自由、开放、平等的格局。有了这样的信仰,才能推动这样的改变,所以我们说信仰是最需要强调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第二是“人”。什么样的人?在我们这个行业,千千有成千上万的人,其中许多人非常优秀。但是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才能是有限的。为什么?原因有很多:体制原因、制度原因、文化原因、金融原因……ons等等。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优秀的人不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所以我这里说的“人”不是单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团队。我们认为,拥有相同价值观和信仰的团队是推动这一变革的第二股重要力量。第三是组织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千千有成千上万种组织方式,包括最早的小农经济、个体户、现代公司等等。什么样的组织是促进人们参与和创造创新的最高效的方式?从过去三年的实践来看,以蔚来、小鹏、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公司组织模式是高效的。但是试想一下,在蔚来汽车之前,中国有过这样的案例吗?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推出一款产品,用了四年时间。这款产品定价40万,今年发货1万台。中国汽车历史上过去有过这样的案例吗?不是,再比如,Xpeng Motors发布当天,大量用户排队付款购车。这种情况在过去是非常罕见的。把一群具有现代价值观的人,用现代的组织方式集合在一起,围绕一定的目标一起努力,这就是穿越时间迷雾核心的力量,这也是我在这里要重点阐述的。我想补充一点,为什么说人是由价值观、组织方式、信仰聚在一起的?你们聚集在一起是为了什么?为了创新。三年前在广东的大会上,我们说看到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驱动力是什么?从政策上看。时间已经到了2018年底。今年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已经突破100万辆,达到120万辆是很有可能的。120万辆占今年整个中国车市的5%左右,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大家冷静思考一下,市场到目前为止快速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和三年前有区别吗?我说的120万台差别不大,还是靠政策推动。目前来看,政策仍然是市场最大的驱动力。我们知道政策很快就要退出了,2019年是最后一年,2020年补贴肯定会退出。补贴退出后,市场的长期增长靠什么?我们必须依靠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所以,不创新就走不出寒冬。今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和余德祥先生聊了聊。俞老师总跟我说,如果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寒冬,未来10年还会有好几个寒冬。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冬天永远不会只有一个,也不会一年来一次,第二年再来,几年再来。靠什么力量才能度过寒冬?这取决于我们的创新。创新靠什么?被刚才提到的人和组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以前中国汽车行业的朋友做的所有工作和行动都是有标杆的,不管你做什么产品。你做什么频道?什么定价,品牌,都是高级外教定的。但是今天标杆消失了,我们面前没有标杆了。这里的每个人都站在了全球汽车创新的最前沿。这一点也不夸张。让我们来看看。除了特斯拉,世界上还有多少公司能和中国的创新型公司相提并论?以如此高的速度奔跑。当标杆突然在我们面前消失,学习的榜样消失,创新靠什么?过去30年,中国的创新主要依靠后发优势和后发优势。说得好是吸收全球先进成果,说得不好是快速学习。未来3年10年没有更多现成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我们这里的朋友和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不是由新一代价值观和组织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我们可能会继续沿用过去几十年的标准答案法,在有问题的时候根据那个问题去寻找标准答案。现在没有标准答案,要靠自己一点一点找答案。所以这是未来10年最困难最有挑战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相信未来中国创新型公司的出现,是证明中国将承担伟大使命的最有力事实。如果没有那么多创新公司,也许中国承担不了这样的使命。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创新的公司,我们才相信一定有优秀的公司,聚集了优秀的人,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采用正确的组织方式,完成高效的创新来引领这样的变革。所以,首先我会坚持我们三年前的观点。这种改变必须由在场的每一个人勇敢创造。没有必要担心过去没有人这样做,过去没有人这样做,将来也没有人这样做。要靠我们勇敢去创造。第二,要做自我颠覆,过去的认知很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只有勇敢的创造,不断的自我颠覆,才能完成你和你的组织的快速迭代,才能在10年后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活着看到这一伟大的变革及其最终的结果。希望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大家能从在场嘉宾的分享中听到这样的力量。希望在2019年,每一位从业者,每一位商业圈的朋友,包括媒体圈的朋友,都能够做出努力,鼓励中国的企业勇于创新,给他们多一点宽容和自信。一起完成创造的过程,一起度过当前的冬天,虽然我们知道下一个冬天会在未来等着我们。但是我们不会害怕如此寒冷的冬天。因为从2010年开始,这种变化就已经让人印象深刻很久了,2015年之后的萌芽和成长,是长期准备的结果。希望大家一起为明天努力。谢谢大家!

标签:保时捷发现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一周热点 | 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破百万;比亚迪发布IGBT4.0技术;小鹏G3、蔚来ES6上市

1中汽协:1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69万辆,年度累计首次突破100万辆12月11日,中汽协发布2018年1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

1900/1/1 0:00:00
丰田投资自动驾驶仿真技术公司 助自动驾驶车辆早日安全上路

据外媒报道,本月早些时候,丰田AI风投(ToyotaAIVentures)参与了ParallelDomain公司的种子轮融资。

1900/1/1 0:00:00
第315批新车公示:北汽EX450\EX3曝光

2018年1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公示了申报第31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57户企业的118个型号,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总计57款,

1900/1/1 0:00:00
庞义成: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是不可阻挡的明天

“万物互联和无人驾驶是不可阻挡的明天,是一定会实现的。”12月16日,第九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9)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智电互动集团董事长庞义成在开幕论坛上发表致辞时表示。

1900/1/1 0:00:00
“马斯克隧道”今日通车:一个实习生和兼职员工完成的大项目

北京时间19日中午,伊隆马斯克乘坐特斯拉汽车,以最高时速177迈的速度,穿越洛杉矶43公里的地下隧道,来到位于南加州城市霍桑的TheBoringCompany产品发布现场。

1900/1/1 0:00:00
特来电于德翔:充电,重新连接世界

12月16日,第九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9)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特来电新能源董事长于德翔在开幕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指出,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风口是电动汽车行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