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GGII显示,2018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约122万辆,同比增长50%,动力电池总装机功率约56.98GWh,同比增长56%。其中,装机总功率TOP10的动力电池公司合计约47.20GWh,占比83%,比去年的前10名上升了9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排名前十的公司(按装机功率排序)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孚能科技、自行车电池、亿纬锂能、国能电池、中航锂电池和神奈新能源。他们支持哪些汽车公司、安装机组数量和总装机功率等详细数据如下:
与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相比,当时排名前十的企业是(按装机量排序):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新、比克电池、力神、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能电池、智航新能源。可以看出,在前十名企业的竞争格局中,沃特玛和智航新能源跌出了榜单,而其他8家动力电池企业则稳居前十,中航锂电和卡奈新能源进入前十,头部竞争格局将逐步确定。另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力神、孚能科技和神奈新能源的动力电池总装机功率同比增长超过90%,动力电池总装装机功率占比分别比去年增长12.23%、4.54%、0.69%、0.62%和0.44%,使强者和强者的处境更加突出。2018年动力电池总装机功率TOP10企业
来源:GGII,动力电池装机容量GGII)2018。TOP10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可持续研发能力,已形成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装机容量方面,2015年和2016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2.19GWh和6.80GWh,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三;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货量为11.84GWh,增速最快,成为全球领导者;2018年前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财务数据方面,2015-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03亿元、148.79亿元和199.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26%;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30.89亿元和4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2.39%。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报告,公司1-9月实现营收191.36亿元,同比增长59.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3.79亿元。装机容量是最好的,财务数据也领先于行业。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动力电池行业名副其实的独角兽。比亚迪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动力电池第一梯队企业。比亚迪拥有成熟的动力电池开发经验,拥有专业的材料&;电化学&;
动力电池技术开发和工艺开发的研发团队在动力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生产工艺和控制标准,为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确保了单体电池之间的高一致性。据统计,比亚迪动力电池目前拥有深圳宝龙工厂和惠州坑子工厂三家工厂,总产能为16GWh,青海西宁工厂于今年6月底投产,计划产能为24GWh。结合重庆璧山和Xi的项目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其计划动力电池容量将达到90GWh。在补贴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比亚迪对自产自销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并不满意。它希望走出舒适区,进入更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三星SDI、LG化学、松下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一流电池公司一起抢占动力电池市场。2018年,它与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近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比亚迪计划在2022年前将电池业务上市,为发展筹集资金。预计上市时间为2022年底,上市地点尚未确定。国轩高新2018年,国轩高新在动力电池产能和出货量的扩张、高比能动力电池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月,国轩高科承建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智能工厂(年产6亿安时锂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在合肥顺利通过验收;4月,国轩高科凭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跻身“2017安徽省综合制造实力50强企业”名单;7月,国轩高新主办了第四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和中日电池研讨会,与顶尖专家和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储能问题。8月,国轩高新坚持集约发展,践行绿色理念,荣获“国家绿色工厂”;10月,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保2019年江淮汽车将新增乘用车、商用车等7款电池,超过4GWh
; 11月,国轩高新凭借其在新能源电池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荣获上市公司“杰出技术先锋奖”;11月,国轩高新荣获2018年度安徽省著名品牌称号;2018年,国轩高科磷酸亚铁锂材料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磷酸亚铁锂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三元300Wh/kg高比能电池研究成果获得科技部认可。力神力神电池是中国一家老牌锂电池企业。其材料体系包括磷酸亚铁锂和三元电池,产品涵盖五个系列和数千个型号。其产品包括圆形动力电池、方形动力电池、聚合物消费电池、圆形消费电池和方形消费电池,广泛应用于3C数码、轻型汽车、新能源汽车、特种车辆、储能系统等领域。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圆柱形、方形和软袋的产品之一。力神电池目前在天津和苏州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年总产能为10GWh的锂离子电池。苏州力神主要生产圆柱形锂电池。2018年12月,苏州力申宣布,继2018年6月月月营收过亿后,2018年全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大关。目前,力神电池苏州基地2.17万只电池日出货量超过40万只,拥有三大系列五大产品,适用于乘用车、物流车、大容量高端电动汽车以及HEV、PHEV、BEV等技术路线。同时,大功率产品可以满足12V启停系统和48V微混合系统的要求。除了大规模生产和供应21700个电池外,力神电池仍在开发软包装。力神电池牵头的“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经过两年的实施,该项目已完成高镍阴极材料的开发,可逆克容量为213mAh/g,首次效率为91.4%。硅碳复合阳极材料的开发完成,可逆克产能达到754.8mAh/g,开发了高比能电池,单体比能达到303Wh/kg,建成了软袋电池中试生产线。自行车电池自行车电池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深耕17年。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回收三大核心业务于一体的国际领先的新能源企业。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圆柱形、方形和聚合物电池,以及电池包装和电池解决方案,主要用于新能源交通、消费数字化和备份储能领域。目前,该公司在深圳、上海和郑州拥有三个研发中心。深圳和郑州的两个主要生产基地;四大销售中心(中国深圳、汉堡、新德里、旧金山、美国);它有4000多名员工。凭借卓越的锂电池产品和解决方案,BIC电池在数字电池、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三个领域引领市场。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该公司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驱动:与江淮、东风、一汽、海马、上汽通用五菱、东南汽车等传统车企密切合作,也为云度、奇点、途驰、零跑等造车新势力提供强大的“核心”污染,同时,也为北汽提供了强大的“核心”。数据显示,2016年,比克电池在电动乘用车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2017年,比克电池在国内三元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017年,BIC电池产能达到8GWh,计划2020年达到20GWh。亿纬锂能亿纬锂能源的产品包括方形磷酸亚铁锂、三元圆筒、三元软包装和三元方形,专注于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对应不同目标市场的经营策略。今年,三元气缸生产线已成功从汽车市场转移到非汽车市场,并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电动自行车市场。磷酸铁锂电池除了支持主机厂外,还用于电力储能和通信储能领域。方形三元电池的服务对象是乘用车。自2018年以来,亿纬锂业能够专注于国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并为戴姆勒等高端乘用车企业制定了软包三元电池供应计划,戴姆勒选择了软包电池技术路线。目前,该公司已将样品发送给戴姆勒。产能方面,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亿纬锂能加快了投资扩产的进程。今年4月10日,年产1.5Gwh的亿纬锂三元软电池在惠州工厂正式投产。6月2日,湖北荆门1.5Gwh方形三元动力电池项目投产。目前,亿纬锂能总产能为9Gwh动力电池,包括方形锂铁2.5GWh、圆柱形三元3.5GWh、方形三元1.5GWh和三元软包装1.5GWh。国能电池国能电池是国内知名的柔性电池供应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性能、高性价比动力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其长寿命柔性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具有世界领先的优异性能,多项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工信部近两年的批量公告和目录中车型的详细匹配情况来看,国能电池的保有量和电池性能长期名列前茅。GGII通过动力电池领域数据库的最新统计显示,2018年,支持国能电池的车企包括东风汽车、奇瑞商用车、一汽解放青岛工厂、广通汽车、蜀驰客车、宜春客车、新楚峰汽车、科马白鹿家、江铃汽车、神龙客车、秦星汽车、梅花汽车、奇瑞万达客车、中植客车、,安凯汽车、中兴汽车、东风。总装机容量10348台,总装机功率815502KWh。中航锂电池中航锂电池成立于2009年。这是一家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常州市地方政府共同投资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专门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在洛阳和常州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并拥有一家专业研发机构——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在研发能力方面,该公司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1100人,医生474人。研发设备投资3亿元,1679余台(套)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研究中心,承担了数十个国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以专利为核心的强大技术储备,是行业标准的重要起草单位。在产能和生产线建设方面,公司现有产能为5GWh;生产线采用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模块生产的主要工序由机器人配合工艺设备实现,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先进的组装技术:采用等离子体清洗、涂胶和焊接技术组装电池和结构件,确保了模块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
可靠的电池连接技术:电池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表面激光清洗和大功率激光焊接技术,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全面的过程监控和可追溯性:MES对设备、材料和产品的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专注于优势客户,并与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签署了长期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深入挖掘双方资源,重点发展乘用车市场关键车型,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和战略合作关系。神奈新能源神奈新能量成立于2010年。它最初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日本英奈士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最早的三元柔性电池制造商。主要从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储能设施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系统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在上海、南昌、柳州和南京有四个生产基地(在建),并有一家日本海外分公司。年生产能力1.75GWh,在建南京核心基地一期建设能力4GWh,二期建设能力6GWh。预计到2019年底,该公司的产能将达到6GWh。2019年1月8日,GGII显示,2018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约122万辆,同比增长50%,动力电池总装机功率约56.98GWh,同比增长56%。其中,装机总功率TOP10的动力电池公司合计约47.20GWh,占比83%,比去年的前10名上升了9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排名前十的公司(按装机功率排序)为: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孚能科技、自行车电池、亿纬锂能、国能电池、中航锂电池和神奈新能源。他们支持哪些汽车公司、安装机组数量和总装机功率等详细数据如下:
与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相比,当时排名前十的企业是(按装机量排序):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新、比克电池、力神、孚能科技、亿纬锂能、国能电池、智航新能源。可以看出,在前十名企业的竞争格局中,沃特玛和智航新能源跌出了榜单,而其他8家动力电池企业则稳居前十,中航锂电和卡奈新能源进入前十,头部竞争格局将逐步确定。另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力神、孚能科技和神奈新能源的动力电池总装机功率同比增长超过90%,动力电池总装装机功率占比分别比去年增长12.23%、4.54%、0.69%、0.62%和0.44%,使强者和强者的处境更加突出。2018年动力电池总装机功率TOP10企业
来源:GGII,动力电池装机容量GGII)2018。TOP10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可持续研发能力,已形成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装机容量方面,2015年和2016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2.19GWh和6.80GWh,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前三;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出货量为11.84GWh,增速最快,成为全球领导者;
2018年前三季度,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财务数据方面,2015-2017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03亿元、148.79亿元和199.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7.26%;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30.89亿元和4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2.39%。根据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报告,公司1-9月实现营收191.36亿元,同比增长59.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3.79亿元。装机容量是最好的,财务数据也领先于行业。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动力电池行业名副其实的独角兽。比亚迪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动力电池第一梯队企业。比亚迪拥有成熟的动力电池开发经验,拥有专业的材料&;电化学&;动力电池技术开发和工艺开发的研发团队在动力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生产工艺和控制标准,为大规模生产铺平了道路,确保了单体电池之间的高一致性。据统计,比亚迪动力电池目前拥有深圳宝龙工厂和惠州坑子工厂三家工厂,总产能为16GWh,青海西宁工厂于今年6月底投产,计划产能为24GWh。结合重庆璧山和Xi的项目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其计划动力电池容量将达到90GWh。在补贴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比亚迪对自产自销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并不满意。它希望走出舒适区,进入更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三星SDI、LG化学、松下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一流电池公司一起抢占动力电池市场。2018年,它与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近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比亚迪计划在2022年前将电池业务上市,为发展筹集资金。预计上市时间为2022年底,上市地点尚未确定。国轩高新2018年,国轩高新在动力电池产能和出货量的扩张、高比能动力电池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月,国轩高科承建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智能工厂(年产6亿安时锂电池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在合肥顺利通过验收;4月,国轩高科凭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跻身“2017安徽省综合制造实力50强企业”名单;7月,国轩高新主办了第四届全国储能工程大会和中日电池研讨会,与顶尖专家和行业代表共同探讨新能源领域的储能问题。8月,国轩高新坚持集约发展,践行绿色理念,荣获“国家绿色工厂”;10月,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保2019年江淮汽车将新增乘用车、商用车等7款电池,超过4GWh
; 11月,国轩高新凭借其在新能源电池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荣获上市公司“杰出技术先锋奖”;11月,国轩高新荣获2018年度安徽省著名品牌称号;2018年,国轩高科磷酸亚铁锂材料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90Wh/kg,磷酸亚铁锂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三元300Wh/kg高比能电池研究成果获得科技部认可。力神力神电池是中国一家老牌锂电池企业。其材料体系包括磷酸亚铁锂和三元电池,产品涵盖五个系列和数千个型号。其产品包括圆形动力电池、方形动力电池、聚合物消费电池、圆形消费电池和方形消费电池,广泛应用于3C数码、轻型汽车、新能源汽车、特种车辆、储能系统等领域。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圆柱形、方形和软袋的产品之一。力神电池目前在天津和苏州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年总产能为10GWh的锂离子电池。苏州力神主要生产圆柱形锂电池。2018年12月,苏州力申宣布,继2018年6月月月营收过亿后,2018年全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大关。目前,力神电池苏州基地2.17万只电池日出货量超过40万只,拥有三大系列五大产品,适用于乘用车、物流车、大容量高端电动汽车以及HEV、PHEV、BEV等技术路线。同时,大功率产品可以满足12V启停系统和48V微混合系统的要求。除了大规模生产和供应21700个电池外,力神电池仍在开发软包装。力神电池牵头的“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经过两年的实施,该项目已完成高镍阴极材料的开发,可逆克容量为213mAh/g,首次效率为91.4%。硅碳复合阳极材料的开发完成,可逆克产能达到754.8mAh/g,开发了高比能电池,单体比能达到303Wh/kg,建成了软袋电池中试生产线。自行车电池自行车电池于2001年在深圳成立,在新能源领域已经深耕17年。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回收三大核心业务于一体的国际领先的新能源企业。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圆柱形、方形和聚合物电池,以及电池包装和电池解决方案,主要用于新能源交通、消费数字化和备份储能领域。目前,该公司在深圳、上海和郑州拥有三个研发中心。深圳和郑州的两个主要生产基地;四大销售中心(中国深圳、汉堡、新德里、旧金山、美国);它有4000多名员工。凭借卓越的锂电池产品和解决方案,BIC电池在数字电池、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三个领域引领市场。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该公司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驱动:与江淮、东风、一汽、海马、上汽通用五菱、东南汽车等传统车企密切合作,也为云度、奇点、途驰、零跑等造车新势力提供强大的“核心”污染,同时,也为北汽提供了强大的“核心”。数据显示,2016年,比克电池在电动乘用车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2017年,比克电池在国内三元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二。2017年,BIC电池产能达到8GWh,计划2020年达到20GWh。亿纬锂能亿纬锂能源的产品包括方形磷酸亚铁锂、三元圆筒、三元软包装和三元方形,专注于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对应不同目标市场的经营策略。今年,三元气缸生产线已成功从汽车市场转移到非汽车市场,并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和电动自行车市场。磷酸铁锂电池除了支持主机厂外,还用于电力储能和通信储能领域。方形三元电池的服务对象是乘用车。自2018年以来,亿纬锂业能够专注于国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并为戴姆勒等高端乘用车企业制定了软包三元电池供应计划,戴姆勒选择了软包电池技术路线。目前,该公司已将样品发送给戴姆勒。产能方面,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亿纬锂能加快了投资扩产的进程。今年4月10日,年产1.5Gwh的亿纬锂三元软电池在惠州工厂正式投产。6月2日,湖北荆门1.5Gwh方形三元动力电池项目投产。目前,亿纬锂能总产能为9Gwh动力电池,包括方形锂铁2.5GWh、圆柱形三元3.5GWh、方形三元1.5GWh和三元软包装1.5GWh。国能电池国能电池是国内知名的柔性电池供应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性能、高性价比动力电池的开发和应用。其长寿命柔性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具有世界领先的优异性能,多项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工信部近两年的批量公告和目录中车型的详细匹配情况来看,国能电池的保有量和电池性能长期名列前茅。GGII通过动力电池领域数据库的最新统计显示,2018年,支持国能电池的车企包括东风汽车、奇瑞商用车、一汽解放青岛工厂、广通汽车、蜀驰客车、宜春客车、新楚峰汽车、科马白鹿家、江铃汽车、神龙客车、秦星汽车、梅花汽车、奇瑞万达客车、中植客车、,安凯汽车、中兴汽车、东风。总装机容量10348台,总装机功率815502KWh。中航锂电池中航锂电池成立于2009年。这是一家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常州市地方政府共同投资的新能源高科技公司,专门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动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在洛阳和常州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并拥有一家专业研发机构——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在研发能力方面,该公司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1100人,医生474人。研发设备投资3亿元,1679余台(套)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研究中心,承担了数十个国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以专利为核心的强大技术储备,是行业标准的重要起草单位。在产能和生产线建设方面,公司现有产能为5GWh;生产线采用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模块生产的主要工序由机器人配合工艺设备实现,提高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先进的组装技术:采用等离子体清洗、涂胶和焊接技术组装电池和结构件,确保了模块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
可靠的电池连接技术:电池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表面激光清洗和大功率激光焊接技术,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全面的过程监控和可追溯性:MES对设备、材料和产品的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在市场开发方面,公司专注于优势客户,并与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签署了长期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深入挖掘双方资源,重点发展乘用车市场关键车型,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和战略合作关系。神奈新能源神奈新能量成立于2010年。它最初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日本英奈士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最早的三元柔性电池制造商。主要从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储能设施的锂离子电池、模块、系统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在上海、南昌、柳州和南京有四个生产基地(在建),并有一家日本海外分公司。年生产能力1.75GWh,在建南京核心基地一期建设能力4GWh,二期建设能力6GWh。预计到2019年底,该公司的产能将达到6GWh。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协会的最新数据,2018年1-11月,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分别达到192235辆和134405辆。2018年增长最快的公司可以说是上汽荣威。2018年1-11月,荣威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86039辆,同比增长126%,可谓突飞猛进。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荣威在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三条腿的趋势,2019年的竞争形势日益激烈。
然后,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双积分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行业三电技术的进步,更多电池寿命长、质量高的新车将大量投放市场。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将迎来哪些变化,前三大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态势将如何演变?先锋:比亚迪。入门早,基本功扎实,但品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是中国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比亚迪从电池起家,转向进军新能源汽车,这有其自身的先发优势。目前,它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居榜首,在电池和PACK领域也名列前茅。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涵盖范围很广,从售价不到10万元的元EV360,到售价超过30万元的e6。产品类型包括紧凑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和MPV,并有不同价位、不同类型的相应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经过国际设计大师伊格尔和底盘调校大师汉斯的参与,比亚迪的产品在设计和驾驶体验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8年,比亚迪先后推出了秦Pro(包括DM和EV)和唐DM,使其产品和品牌在一段楼梯上走强,并获得了市场认可。2019年,比亚迪将很快推出唐EV、元EV535、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Han,以及一批10万元的小型车和SUV车型,以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在关键指标上,其部分旗舰产品的NEDC续航里程将达到450公里,各车企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续航里程也将在2019年向这一目标迈进。
当然,尽管比亚迪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众所周知,比亚迪最初靠“逆向开发”的F3、F0等低价低质产品发了财。虽然获得了用户,但其口碑一直不佳,高端用户一直对比亚迪品牌不屑一顾。在服务、装修、人员素质方面……
比亚迪4S店的ty和服务质量与其现有的高端产品定位不匹配,仍然延续了上一个低成本销量时代的固有风格,这也降低了比亚迪的整体品牌形象。近年来,比亚迪一直在努力提升品牌定位,产品也在向上发力。然而,消费者先入为主的固有观念并不容易改变。尽管网络上大量的“迪芬”数量巨大,但它往往给人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2019年,比亚迪要想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就必须超越品牌,需要在产品质量、4S店服务、品牌营销等方面齐头并进,才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卫士:北汽新能源。质量不断提高,离开当地保护区后,我们必须寻求突破。北汽新能源是赢家。北汽新能源2017年的总销量已经超过了10万辆,所以从2018年的销量来看,在各种有利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的增速显然不够快。
从产品构成分析,北汽新能源的EC系列等主要销售车型均为微型车和小型车,价格并不高。这种车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号”。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再加上各地限购、限牌、限购等政策的影响,购买如此低价的“汽车”只能是万不得已。随着政策的变化和消费的升级,消费者未来肯定会有换车的需求,而此时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可能不是首选。在过去的几年里,北汽新能源的快速增长也得益于北京当地的保护。地方政策的偏见让北汽新能源几乎在北京市场上吃到了最大的蛋糕。但自2018年以来,北京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备案制,国家补贴政策也明显向高端精品车型倾斜。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这相当于失去了一把重要的“保护伞”,销量正在下滑。2018年11月,EC系列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8.8%。尽管在数量上仍保持优势,但与榜单上同比增长100%或以上的其他车型相比,优势越来越小。在产品质量方面,北汽新能源早期的产品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三动力系统不错,但制造水平、细节工艺和人体工程学都存在明显不足。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经常抱怨北汽新能源出租车给他们带来的各种问题。
北汽新能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2018年推出的EU5是其产品向上发展的努力。不仅续航里程达到了460公里,产品质感也比之前的产品有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北汽新能源将陆续推出EX5、EX3等车型,努力改变低价、低质、纯量的“占号车”形象。北汽新能源能否在2019年站稳脚跟,还有待观察。挑战者:上汽荣威。研发、质量和服务齐头并进,精品战略是未来的趋势。
0
上汽荣威既是挑战者,也是竞争对手,也是威胁。与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相比,上汽荣威显然是一支“正规军”,而与北汽新能源这样的传统国企相比,上汽荣威并不保守。早在2008年,上汽荣威就开始投资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并一直坚持积极研发。是中国首家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汽车企业。同时,为了使其产品在有机生态中发展,上汽集团积极与阿里巴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Mobileye和TTTech等新能源技术、互联网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巨头合作,超前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为……
大力支持荣威升级规模、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1
在品牌价值建设方面,荣威一直以中高端为基础。即使在一开始,荣威也没有采取低端低价进入市场的共同策略。其产品涵盖轿车、SUV、房车、A级车、B+级车等细分市场,平均售价约15万元,以其高品质而广受认可。销量方面,荣威eRX5和ei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2018年1-11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25%。在纯电动汽车方面,2017年上市的荣威ERX5成为唯一一款纯电动SUV
凭借其超长的电池寿命、智能的属性和丰富的配置,当年销量超过1万辆;全球首款电动智能超跑SUV MARVEL X上市2个月以来,累计订单已超过5000辆;
荣威Ei5同样具有爆发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销量突破5000辆,还进军了郑州、福州、上海等地的出租车市场。
2
2019年1月2日,潜力车型荣威Ei5推出420公里综合续航版,再添一层竞争筹码。同时,基于对技术和售后服务的绝对信心,Ei5与其他荣威纯电动汽车一样,承诺“8年/20万公里电池衰减不超过30%”,质量高,电池寿命长,衰减弱。Ei5可谓是纯电动汽车中的“霸主”。如果一定要说短板的话,荣威产品相对于竞争产品的更高价格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但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将越来越重视品牌溢价、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荣威产品的高性价比将在此时凸显。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决不能简单的是低价,综合实力是衡量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上汽荣威拥有技术研发、品牌保护和强大的产品,但缺少的是一个爆发的机会。我对2019年荣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非常乐观。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协会的最新数据,2018年1-11月,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分别达到192235辆和134405辆。2018年增长最快的公司可以说是上汽荣威。2018年1-11月,荣威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86039辆,同比增长126%,可谓突飞猛进。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荣威在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三条腿的趋势,2019年的竞争形势日益激烈。
然后,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调整、双积分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行业三电技术的进步,更多电池寿命长、质量高的新车将大量投放市场。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将迎来哪些变化,前三大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态势将如何演变?先锋:比亚迪。入门早,基本功扎实,但品牌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是中国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比亚迪从电池起家,转向进军新能源汽车,这有其自身的先发优势。目前,它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居榜首,在电池和PACK领域也名列前茅。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涵盖范围很广,从售价不到10万元的元EV360,到售价超过30万元的e6。产品类型包括紧凑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型SUV和MPV,并有不同价位、不同类型的相应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经过国际设计大师伊格尔和底盘调校大师汉斯的参与,比亚迪的产品在设计和驾驶体验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8年,比亚迪先后推出了秦Pro(包括DM和EV)和唐DM,使其产品和品牌在一段楼梯上走强,并获得了市场认可。2019年,比亚迪将很快推出唐EV、元EV535、插电式混合动力跑车Han,以及一批10万元的小型车和SUV车型,以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线。在关键指标上,其部分旗舰产品的NEDC续航里程将达到450公里,各车企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续航里程也将在2019年向这一目标迈进。
当然,尽管比亚迪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众所周知,比亚迪最初靠“逆向开发”的F3、F0等低价低质产品发了财。尽管它获得了用户,但它的声誉一直很好……
,而高端用户一直对比亚迪品牌不屑一顾。在服务方面,比亚迪4S店的装修、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与其现有的高端产品定位不匹配,仍然延续了之前低成本销量时代的固有风格,这也拉低了比亚迪的整体品牌形象。近年来,比亚迪一直在努力提升品牌定位,产品也在向上发力。然而,消费者先入为主的固有观念并不容易改变。尽管网络上大量的“迪芬”数量巨大,但它往往给人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2019年,比亚迪要想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就必须超越品牌,需要在产品质量、4S店服务、品牌营销等方面齐头并进,才能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卫士:北汽新能源。质量不断提高,离开当地保护区后,我们必须寻求突破。北汽新能源是赢家。北汽新能源2017年的总销量已经超过了10万辆,所以从2018年的销量来看,在各种有利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的增速显然不够快。
从产品构成分析,北汽新能源的EC系列等主要销售车型均为微型车和小型车,价格并不高。这种车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号”。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再加上各地限购、限牌、限购等政策的影响,购买如此低价的“汽车”只能是万不得已。随着政策的变化和消费的升级,消费者未来肯定会有换车的需求,而此时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可能不是首选。在过去的几年里,北汽新能源的快速增长也得益于北京当地的保护。地方政策的偏见让北汽新能源几乎在北京市场上吃到了最大的蛋糕。但自2018年以来,北京取消了新能源汽车备案制,国家补贴政策也明显向高端精品车型倾斜。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这相当于失去了一把重要的“保护伞”,销量正在下滑。2018年11月,EC系列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8.8%。尽管在数量上仍保持优势,但与榜单上同比增长100%或以上的其他车型相比,优势越来越小。在产品质量方面,北汽新能源早期的产品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三动力系统不错,但制造水平、细节工艺和人体工程学都存在明显不足。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经常抱怨北汽新能源出租车给他们带来的各种问题。
北汽新能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2018年推出的EU5是其产品向上发展的努力。不仅续航里程达到了460公里,产品质感也比之前的产品有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北汽新能源将陆续推出EX5、EX3等车型,努力改变低价、低质、纯量的“占号车”形象。北汽新能源能否在2019年站稳脚跟,还有待观察。挑战者:上汽荣威。研发、质量和服务齐头并进,精品战略是未来的趋势。
0
上汽荣威既是挑战者,也是竞争对手,也是威胁。与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相比,上汽荣威显然是一支“正规军”,而与北汽新能源这样的传统国企相比,上汽荣威并不保守。早在2008年,上汽荣威就开始投资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并一直坚持积极研发。是中国首家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汽车企业。同时,为了使其产品在有机生态中发展,上汽集团积极与阿里巴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极限等新能源技术、互联网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巨头合作……
、Mobileye和TTTech,并超前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为荣威升级规模、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在品牌价值建设方面,荣威一直以中高端为基础。即使在一开始,荣威也没有采取低端低价进入市场的共同策略。其产品涵盖轿车、SUV、房车、A级车、B+级车等细分市场,平均售价约15万元,以其高品质而广受认可。销量方面,荣威eRX5和ei6插电式混合动力车2018年1-11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25%。在纯电动汽车方面,2017年上市的荣威ERX5成为唯一一款纯电动SUV凭借其超长的电池寿命、智能的属性和丰富的配置,当年销量超过1万辆;全球首款电动智能超跑SUV MARVEL X上市2个月以来,累计订单已超过5000辆;荣威Ei5同样具有爆发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销量突破5000辆,还进军了郑州、福州、上海等地的出租车市场。
2
2019年1月2日,潜力车型荣威Ei5推出420公里综合续航版,再添一层竞争筹码。同时,基于对技术和售后服务的绝对信心,Ei5与其他荣威纯电动汽车一样,承诺“8年/20万公里电池衰减不超过30%”,质量高,电池寿命长,衰减弱。Ei5可谓是纯电动汽车中的“霸主”。如果一定要说短板的话,荣威产品相对于竞争产品的更高价格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但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将越来越重视品牌溢价、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荣威产品的高性价比将在此时凸显。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决不能简单的是低价,综合实力是衡量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上汽荣威拥有技术研发、品牌保护和强大的产品,但缺少的是一个爆发的机会。我对2019年荣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非常乐观。
日前,理想智造ONE亮相2019海口新能源车展,据了解,该车定位为大中型SUV,搭载增程式电驱动系统,采用前后双电机,综合续航超过700km,量产车型或将于2019年初公布售价,
1900/1/1 0:00:00未来汽车正在学习“看”世界,伴随电动化、网联化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汽车产业正发生着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变革。
1900/1/1 0:00:00靴子尚未落地,各种版本的补贴消息已经满天飞。迈入2019年,新能源车企和动力电池厂商最为期待的莫过于2019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何时与大家见面,以便参考补贴新政调整产品策略。
1900/1/1 0:00:00从重庆永川区举行的2019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获悉,由中交科创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Streetscooter公司合资建设的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永川,
1900/1/1 0:00:00导语:2018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艰难的一年,汽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市场空间不断缩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