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魏玛汽车宣布完成总金额30亿元的C轮融资,百度集团领投,太行产业基金和线性资本参与。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用户体验和技术研发”。作为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现在是一家头部企业。官方数据显示,去年9月底上市的威马EX5在今年1月交付了2005辆,而蔚来和Xpeng汽车分别交付了1805辆和903辆。然而,大规模生产并不意味着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商已经走上了一条平坦的道路。“交付后,它面临着售后、维护甚至召回等问题。这只是第一步。”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告诉《财经》。我们面临的第一件事是财政压力。尽管销售汽车能够产生收入并实现现金流,但大规模生产后成本会更高。融资30亿元后,魏玛的融资总额接近230亿元,但这仍然不够,可持续融资的能力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另一方面,烧钱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销售更多的汽车和服务是王道。在缺乏品牌力的情况下,新车在短期内可以得到粉丝的支持,但在长期内仍需要依靠产品力进行竞争。一级市场已经无法满足魏玛的要求,下一步必须是IPO。“创办一家汽车公司至少需要300亿元人民币。”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弗里曼在2017年对《财经》发表了这样的声明。在正式跳进这个坑后,何小鹏曾感慨地表示“200亿还不够花”。优夏汽车董事长魏军算了一笔账:前期至少投入14亿元用于研发,5亿元用于模具开发,20亿元用于供应链,35亿元用于工厂建设,前期投入70亿元。如果开始量产,辅助设备将有6亿元,万辆车的流动储备资金将有20亿元,年薪和研发各至少4亿元,后续体验店和渠道各近10亿元,总计约60亿元,因此,它将花费120亿元进行大规模生产和上市。在后期的扩建中,还将投入六七亿元,总计约200亿元。在接受《财经》的几次专访中,沈弗里曼强调了魏玛的“最高资本效率”,即团队可以用更少的资本做更多的事情,而之前的200亿融资足以支持更多的汽车量产。但魏玛确实遇到了产能瓶颈。2018年9月底,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X5正式上市。当时,沈弗里曼的目标是在2018年交付1万辆汽车,但没有完成。据《财经》报道,由于产能攀升,从零开始逐步提高产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将导致交付延迟。当年年底,一些消费者无法在2019年之前提车,因为他们担心补贴滑坡会导致购车成本上升,这也引发了一场风暴。“年后,主要是进一步增加产能,提高产量。”魏玛内部人士在春节后告诉《财经》。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月,威马的产能确实在增加,交付数据为2005辆,蔚来和Xpeng汽车分别交付了1805辆和903辆。产能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按照前三个月交付1万辆计算,到年底爬坡能力至少应达到3300辆,与2000辆的数据仍有很大差距。即使魏玛的资本效率很高,烧钱的趋势在短期内也无法阻止。以蔚来为例,上市后第一辆车亏损严重,现金流在减少。因此,这一轮30亿元的融资并不是筹资的终点,魏玛将在沈弗里曼早年所说的300亿至4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筹资。但也许会……
首次公开募股,而不是专注于一级市场。AlixPartners董事兼大中华区汽车行业负责人徐谦告诉《财经》,即使现在已经筹集了100-200亿元,但一旦量产后被烧毁,这是不够的,所以中国的新车制造商上市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债务融资,“PE投资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上市融资。上市后能否成功,还要看20-30年。”蔚来上市时,融资总额近170亿元,魏玛近230亿元。债权无法满足需求,IPO上市是必然的选择。2智能汽车同质化严重。“我们今年将推出更多的产品,包括整车,包括智能软件系统和三电系统。”沈弗里曼在本轮融资后告诉《财经》。根据政府提供的融资信息,2019年,威马汽车将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量产前沿技术和新零售等方面进行升级。最重要的是,魏玛强调“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用户体验和技术研发。”智能化是魏玛产品在品控之后的亮点,但问题是更多车企的产品甚至战略正在走向同质化。高智能汽车制造公司和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生产“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电动汽车”,打造“移动互联网智能新能源汽车”。。。这是《财经》在随机登陆官方网站后发现的一些文字,官方网站是一家媒体报道相对较多的造车新势力。无论是创始人的表态还是官方的介绍,都会有各自的亮点和特点,但大多可以归结为前面提到的“电动+智能”,即“智能电动汽车”。战略上,魏玛汽车董事长沈弗里曼多次提到“AI+硬件+软件+服务”:以用户为导向,以汽车为载体,平台整合资源,云端记录轨迹,多渠道捕捉行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时互联、共享共创,实现人、车、社会的融合。在联网的情况下,从车辆交给用户的那一刻起,它就会与用户建立关系,形成生态,为用户提供服务,并将关系转化为商业价值。“威玛本身就是一家科技公司,决心成为移动智能空间的架构师,并将为用户的场景构建自己的系统和应用生态。”威玛汽车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严锋告诉《财经》。简而言之,我们对销售汽车并不满意。关键是要构建以车辆为载体、以平台为核心、以用户为核心的自身“生态”。然而,想要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场景的体验和服务的不仅仅是魏玛汽车。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有互联网基因,或者吸纳了足够多的互联网人才。以用户为目标,挖掘用户价值是一个共同的战略方向。看看传统的汽车公司,谈论很多关于“新四化”的话题。无论是通用、宝马等国际制造商,还是上汽、吉利等国内领先的跑车公司,其智能操作系统和电动汽车早已开始销售,昂斯塔尔和斑马系统也开始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市场上的许多纯电动汽车在质量和智能化方面都不是很高,也有智能网联汽车在售,但其中许多都是燃油车,而且系统并不完善,这给了造车新势力发展的空间。遗憾的是,随着汽车市场寒冬的到来,随着汽车销量的下降,车企之间的激烈竞争将加速其储备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让造车新势力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然而,投资者包括百度和腾讯这两家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双方的深度合作可能是未来突破的关键之一。2017年12月,百度资本首次领投魏玛汽车。Freeman Shen告诉《财经》,“除了投资,威马汽车未来还将与百度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并在智能领域合作……
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布局,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出行体验。“在自动驾驶方面,威马登陆与百度联合成立了”威马&;
阿波罗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启动L3和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在体验EX5的Living Engine系统时,车内有一款社交软件,让媒体大放异彩。智能汽车的同质化最终将取决于细节来赢得,控制好供应链,向下构建良好的生态,服务好用户。智能操作系统的优化和后市场服务是未来更重要的课题,也是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培养的内在优势。
3月8日,魏玛汽车宣布完成总金额30亿元的C轮融资,百度集团领投,太行产业基金和线性资本参与。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用户体验和技术研发”。作为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现在是一家头部企业。官方数据显示,去年9月底上市的威马EX5在今年1月交付了2005辆,而蔚来和Xpeng汽车分别交付了1805辆和903辆。然而,大规模生产并不意味着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商已经走上了一条平坦的道路。“交付后,它面临着售后、维护甚至召回等问题。这只是第一步。”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告诉《财经》。我们面临的第一件事是财政压力。尽管销售汽车能够产生收入并实现现金流,但大规模生产后成本会更高。融资30亿元后,魏玛的融资总额接近230亿元,但这仍然不够,可持续融资的能力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另一方面,烧钱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销售更多的汽车和服务是王道。在缺乏品牌力的情况下,新车在短期内可以得到粉丝的支持,但在长期内仍需要依靠产品力进行竞争。一级市场已经无法满足魏玛的要求,下一步必须是IPO。“创办一家汽车公司至少需要300亿元人民币。”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弗里曼在2017年对《财经》发表了这样的声明。在正式跳进这个坑后,何小鹏曾感慨地表示“200亿还不够花”。优夏汽车董事长魏军算了一笔账:前期至少投入14亿元用于研发,5亿元用于模具开发,20亿元用于供应链,35亿元用于工厂建设,前期投入70亿元。如果开始量产,辅助设备将有6亿元,万辆车的流动储备资金将有20亿元,年薪和研发各至少4亿元,后续体验店和渠道各近10亿元,总计约60亿元,因此,它将花费120亿元进行大规模生产和上市。在后期的扩建中,还将投入六七亿元,总计约200亿元。在接受《财经》的几次专访中,沈弗里曼强调了魏玛的“最高资本效率”,即团队可以用更少的资本做更多的事情,而之前的200亿融资足以支持更多的汽车量产。但魏玛确实遇到了产能瓶颈。2018年9月底,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X5正式上市。当时,沈弗里曼的目标是在2018年交付1万辆汽车,但没有完成。据《财经》报道,由于产能攀升,从零开始逐步提高产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将导致交付延迟。当年年底,一些消费者无法在2019年之前提车,因为他们担心补贴滑坡会导致购车成本上升,这也引发了一场风暴。“年后,主要是进一步增加产能,提高产量。”魏玛内部人士在春节后告诉《财经》。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月,威马的产能确实在增加,交付数据为2005辆,蔚来和Xpeng汽车分别交付了1805辆和903辆。产能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基于前三个月交付的10000辆车……
到年底,爬坡能力应至少达到3300辆,这与2000辆的数据仍有很大差距。即使魏玛的资本效率很高,烧钱的趋势在短期内也无法阻止。以蔚来为例,上市后第一辆车亏损严重,现金流在减少。因此,这一轮30亿元的融资并不是筹资的终点,魏玛将在沈弗里曼早年所说的300亿至400亿元的基础上继续筹资。但也许这将是一次首次公开募股,而不是专注于一级市场。AlixPartners董事兼大中华区汽车行业负责人徐谦告诉《财经》,即使现在已经筹集了100-200亿元,但一旦量产后被烧毁,这是不够的,所以中国的新车制造商上市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有一定程度的债务融资,“PE投资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上市融资。上市后能否成功,还要看20-30年。”蔚来上市时,融资总额近170亿元,魏玛近230亿元。债权无法满足需求,IPO上市是必然的选择。2智能汽车同质化严重。“我们今年将推出更多的产品,包括整车,包括智能软件系统和三电系统。”沈弗里曼在本轮融资后告诉《财经》。根据政府提供的融资信息,2019年,威马汽车将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量产前沿技术和新零售等方面进行升级。最重要的是,魏玛强调“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用户体验和技术研发。”智能化是魏玛产品在品控之后的亮点,但问题是更多车企的产品甚至战略正在走向同质化。高智能汽车制造公司和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生产“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电动汽车”,打造“移动互联网智能新能源汽车”。。。这是《财经》在随机登陆官方网站后发现的一些文字,官方网站是一家媒体报道相对较多的造车新势力。无论是创始人的表态还是官方的介绍,都会有各自的亮点和特点,但大多可以归结为前面提到的“电动+智能”,即“智能电动汽车”。战略上,魏玛汽车董事长沈弗里曼多次提到“AI+硬件+软件+服务”:以用户为导向,以汽车为载体,平台整合资源,云端记录轨迹,多渠道捕捉行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时互联、共享共创,实现人、车、社会的融合。在联网的情况下,从车辆交给用户的那一刻起,它就会与用户建立关系,形成生态,为用户提供服务,并将关系转化为商业价值。“威玛本身就是一家科技公司,决心成为移动智能空间的架构师,并将为用户的场景构建自己的系统和应用生态。”威玛汽车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严锋告诉《财经》。简而言之,我们对销售汽车并不满意。关键是要构建以车辆为载体、以平台为核心、以用户为核心的自身“生态”。然而,想要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场景的体验和服务的不仅仅是魏玛汽车。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有互联网基因,或者吸纳了足够多的互联网人才。以用户为目标,挖掘用户价值是一个共同的战略方向。看看传统的汽车公司,谈论很多关于“新四化”的话题。无论是通用、宝马等国际制造商,还是上汽、吉利等国内领先的跑车公司,其智能操作系统和电动汽车早已开始销售,昂斯塔尔和斑马系统也开始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市场上的许多纯电动汽车在质量和智能化方面都不是很高,也有智能网联汽车在售,但其中许多都是燃油车,而且系统并不完善,这给了造车新势力发展的空间。遗憾的是,随着汽车市场寒冬的到来,随着汽车销量的下降,车企之间的激烈竞争将加速……
电动化和智能技术的储备,使新造车势力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然而,投资者包括百度和腾讯这两家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双方的深度合作可能是未来突破的关键之一。2017年12月,百度资本首次领投魏玛汽车。沈弗里曼告诉《财经》,“除了投资,威马汽车未来还将与百度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并在智能方面携手合作,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布局,为用户带来新的智能出行体验。”在自动驾驶方面,魏玛登陆与百度联合成立“魏玛和阿波罗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开始研发L3和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体验EX5的Living Engine系统的同时,车内有一款社交软件让媒体大放异彩。智能汽车的同质化最终将取决于细节来赢得胜利,控制好供应链,向下构建良好生态,服务用户好智能操作系统的优化和后市场服务是未来更重要的课题,也是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培养的内在优势。
2019年2月26日,注定是个有人欢喜有人忧愁的日子。
1900/1/1 0:00:00价值百万的车三年后残值只剩3成、换个电池几近于买一台新车、维修只能进4S店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吐槽:“买了一个大爷”尽管如此,依然挡不住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飘红”。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芬兰商业人士及因科市政府有个大胆的计划,他(她)们想要打造一条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道路。
1900/1/1 0:00:00今年两会期间,关于“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车”的提议,出现在多位汽车行业代表的提案中。一时间,坊间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又变了”的论调又甚嚣尘上。
1900/1/1 0:00:00谈商业化、盈利模式,都有可能为时过早。刚过去的二月,自动驾驶领域接连传来了多家企业完成融资的好消息,合计超过107亿元的融资金额足以证明资本对这一领域看好。
1900/1/1 0:00:001、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的工作作出总体部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