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70后读者都听说过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水变油”的故事:一位名叫王洪成的公交车司机声称,在3/4的水中加入1/4的汽油,然后加入少量他发明的“洪成基液”,可以将其变成“水性燃料”。燃料在一点上燃烧,其热值高于汽油和柴油,并且零排放,其成本远低于汽油。
当然,人们很快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局,水肯定不会变成汽油。但30多年后的今天,可以用水生产氢气(还有其他生产氢气的方法)而不是汽油作为汽车的能源,这就是最近在互联网上流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重点政策开始得到大力支持。尽管三元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储能单元的主流,但其能量密度的理论上限仅为300瓦时/千克,而氢燃料电池的理论上限高达10000-20000瓦时/公斤,甚至高于汽油的能量密度(12000瓦时/kg)。可以说,燃料电池可以完全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问题,有望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电池形式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翟国春也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巨大潜力表示认可。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翟国春,在2018中国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论坛(TEDA)上表示:“工信部将逐步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选择政府积极、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普及应用示范,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标准和制度。”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副司长继续推进。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副司长也肯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路线:“‘十三五’末和‘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重点开展车载氢燃料技术研发,加强动力电池技术升级。”
2019年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8年第十三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在13批新能源推荐汽车中,燃料电池汽车有86辆。
在政策支持方面,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的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与往年持平。2018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武汉、重庆等地出台了相关地方补贴政策,并提出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电咖”了解到,在尚未出台的2019年补贴政策中,对使用三元锂电池的电动汽车的补贴将大幅下降,对燃料电池的补贴标准预计将保持高位。可以看出,在政策方面,中国已经开始向燃料电池汽车倾斜,这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四大汽车公司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2018年,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来说,可以说是示范和产业化的一年,燃料电池汽车也成为中国两会期间车企代表的热门话题。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提交《中国氢能升级统一规划》提案……
国家能源战略层面”,期望将氢能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水平,增加对氢能技术研发的补贴,促进中国氢燃料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长城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王凤英也提出了促进氢燃料全面均衡发展的建议细胞载体。她认为,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氢站建设进展极为缓慢,严重影响了国产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步伐。王凤英还提到,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呼吁国家紧急加强氢能基础设施特别是加氢站的建设和发展,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总裁陈志新建议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力度,完善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加强燃料电池在公共服务和物流运输领域的推广。东方电气董事长邹磊提出:“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制定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路线图,加快氢能和电池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持续升温的燃料电池汽车,有网友抛出质疑:”三元锂电池出现瓶颈,燃料电池汽车的热度正在升温。这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应该“弃电而用氢”?”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欧阳明明确表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并不矛盾,不存在谁来取代它们的问题。高欧阳明还透露:“新一代制氢技术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达到100万辆。“谁将占据四大车企的制高点?尽管在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中,中国有86辆燃料电池汽车,日本和韩国的汽车数量仍为个位数,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于卓平指出:“中国的燃料电池研发速度和水平仍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在行业路线更加清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许多车企已经涉足氢燃料电池领域或准备弥补缺口。其中,上汽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上汽发布了荣威750和950的氢燃料电池版本。早在2017年的广州车展上,上汽大通就宣布中国首款商用燃料电池宽体轻客-FCV80正式上市。2019年2月22日,上汽大通旗下第二款燃料电池汽车FV76(内部代号)迎来试装配线。奇瑞汽车也发布了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型。2018年,搭载奇瑞第四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阿里佐5氢燃料电池版正式亮相。与此同时,奇瑞旗下子品牌捷途也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概念SUV—JETOUR X。奇瑞汽车下一步将研究布局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制定“纯电动增程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技术研发路线。长城汽车早前已宣布成立氢能技术中心,近日正式将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上日程。计划在2020年展示首款基于自有平台的燃料电池汽车,2022年展示首个燃料电池车队,2025年展示成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吉利汽车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谢世斌,最近宣布:“吉利在燃料电池领域保留了相应的技术,并持续研发甲醇替代燃料12年。是中国最早进行甲醇汽车研发和布局的企业。……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量产车。“总的来说,面对技术储备深厚的日韩车企,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加快步伐,为未来的正面竞争做准备。尽管上汽和奇瑞汽车都推出了量产车型,但由于制氢和加氢能力较弱,它们并没有在乘用车市场得到广泛推广链接。目前,氢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的距离还很成熟,未来谁能走在前列,甚至赶超日韩车企,目前还没有定论。最后,纵观现代历史,人类已经开始渴望使用氢能作为生产和生活的能源。1870年,Gilles Finn在科幻小说《神秘岛》中写道:“我相信有一天水可以用作燃料,构成水的氢气和氧气可以单独或一起使用,这将提供无限的热源和光源。所提供的光和热的强度超过了煤炭,水将是未来的煤炭。”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个看似“愚蠢的梦想”的预测逐渐变成了现实,氢燃料电池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想必许多70后读者都听说过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水变油”的故事:一位名叫王洪成的公交车司机声称,在3/4的水中添加1/4的汽油,然后加入少量他发明的“宏成基液”,就可以把它变成“水性燃料”。燃料在一点上燃烧,其热值高于汽油和柴油,并且零排放,其成本远低于汽油。
当然,人们很快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局,水肯定不会变成汽油。但30多年后的今天,可以用水生产氢气(还有其他生产氢气的方法)而不是汽油作为汽车的能源,这就是最近在互联网上流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重点政策开始得到大力支持。尽管三元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储能单元的主流,但其能量密度的理论上限仅为300瓦时/千克,而氢燃料电池的理论上限高达10000-20000瓦时/公斤,甚至高于汽油的能量密度(12000瓦时/kg)。可以说,燃料电池可以完全解决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问题,有望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电池形式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翟国春也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巨大潜力表示认可。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翟国春,在2018中国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论坛(TEDA)上表示:“工信部将逐步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选择政府积极、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普及应用示范,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标准和制度。”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副司长继续推进。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副司长也肯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路线:“‘十三五’末和‘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重点开展车载氢燃料技术研发,加强动力电池技术升级。”
2019年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十三批《推荐汽车目录》……
2018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在13批新能源推荐汽车中,燃料电池汽车有86辆。
在政策支持方面,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的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与往年持平。2018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武汉、重庆等地出台了相关地方补贴政策,并提出了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电咖”了解到,在尚未出台的2019年补贴政策中,对使用三元锂电池的电动汽车的补贴将大幅下降,对燃料电池的补贴标准预计将保持高位。可以看出,在政策方面,中国已经开始向燃料电池汽车倾斜,这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四大汽车公司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2018年,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来说,可以说是示范和产业化的一年,燃料电池汽车也成为中国两会期间车企代表的热门话题。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提交了《氢能产业升级到国家能源战略层面统一规划》的提案,期望将氢能升级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加大对氢能技术研发的补贴力度,促进中国氢燃料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长城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王凤英也提出了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均衡发展的建议。她认为,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氢站建设进展极为缓慢,严重影响了国产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步伐。王凤英还提到,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呼吁国家紧急加强氢能基础设施特别是加氢站的建设和发展,促进行业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总裁陈志新建议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力度,完善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加强燃料电池在公共服务和物流运输领域的推广。东方电气董事长邹磊提出:“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制定国家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和实施路线图,加快氢能和电池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于持续升温的燃料电池汽车,有网友抛出质疑:”三元锂电池出现瓶颈,燃料电池汽车的热度正在升温。这是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路线应该“弃电而用氢”?”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欧阳明明确表示:“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并不矛盾,不存在谁来取代它们的问题。高欧阳明还透露:“新一代制氢技术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据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燃料电池汽车预计将达到100万辆。“谁将占据四大车企的制高点?尽管在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辆目录》中,中国有86辆燃料电池汽车,日本和韩国的汽车数量仍为个位数,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于卓平指出:“中国的燃料电池研发速度和水平仍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在行业路线更加清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许多车企已经涉足氢燃料电池领域或准备弥补缺口。其中,上汽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上汽发布了荣威750和950的氢燃料电池版本。早在2017年的广州车展上,上汽大通就宣布了中国首个商业……
燃料电池宽体轻客-FCV80正式上市。2019年2月22日,上汽大通旗下第二款燃料电池汽车FV76(内部代号)迎来试装配线。奇瑞汽车也发布了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型。2018年,搭载奇瑞第四代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阿里佐5氢燃料电池版正式亮相。与此同时,奇瑞旗下子品牌捷途也发布了氢燃料电池概念SUV—JETOUR X。奇瑞汽车下一步将研究布局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制定“纯电动增程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技术研发路线。长城汽车早前已宣布成立氢能技术中心,近日正式将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上日程。计划在2020年展示首款基于自有平台的燃料电池汽车,2022年展示首个燃料电池车队,2025年展示成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吉利汽车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院长谢世斌,最近宣布:“吉利在燃料电池领域储备了相应的技术,12年来一直在持续研发甲醇替代燃料。是国内最早进行甲醇汽车研发和布局的企业。同时,吉利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生产车。”总的来说,面对技术储备深厚的日韩车企,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加快步伐,为未来的正面竞争做准备。尽管上汽和奇瑞汽车都推出了量产车型,但由于制氢和加氢环节薄弱,并未在乘用车市场得到广泛推广。目前,氢燃料电池上下游产业的距离还很成熟,未来谁能走在前列,甚至赶超日韩车企,目前还没有定论。最后,纵观现代历史,人类已经开始渴望使用氢能作为生产和生活的能源。1870年,Gilles Finn在科幻小说《神秘岛》中写道:“我相信有一天水可以用作燃料,构成水的氢气和氧气可以单独或一起使用,这将提供无限的热源和光源。所提供的光和热的强度超过了煤炭,水将是未来的煤炭。”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个看似“愚蠢的梦”预测逐渐成为现实,氢燃料电池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
关店、下调销售佣金,在马斯克宣布策略调整后,特斯拉全球一线销售们,度过了他们最难熬的11天。钛媒体注:关店、频繁降价、下调佣金、马斯克的每一次艰难决定,都会引发业内震动。
1900/1/1 0:00:00伴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汽车“新四化”成为行业共识,高端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等传统汽车厂商及一众“造车新势力”纷纷布局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1900/1/1 0:00:002018年4月,红旗EHS3在北京车展亮相,12月量产车正式下线,这款车是红旗品牌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对于红旗意义重大。
1900/1/1 0:00:00Waymo、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技术真正面世前,人们对安全、伦理等自动驾驶难题的探讨均停留在理论推演中。或许,一个更好的方案会在不断争论中诞生。
1900/1/1 0:00:00作为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奥迪Etron对大众集团来说是一个注,也是一个希望。就从该车所呈现的技术和性能表现看,它或能为奥迪的电动化打开局面。
1900/1/1 0:00:00四轮低速电动车疲软走势还在延续。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12月,山东省累计生产四轮低速电动车7519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32。
1900/1/1 0:00:00